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环面蜗杆副啮合方程,解出蜕变点的位置。建立了环面蜗杆副蜕变点参数方程,分别讨论了传动比、中心距单一变化和传动比、中心距同时变化时,蜕变点与蜗轮齿面位置关系,做出了蜕变点随中心距、传动比变化的拟合曲线图,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蜕变点随中心距和传动比的增大,离蜗轮齿面越来越远的结论。该结论对于蜗轮齿面的加工、齿面的结构分析、蜗杆副的制造、装配及参数修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闯  任科  杨东 《现代机械》2010,(6):11-12
根据空间啮合理论[1],通过理论推导及仿真计算,分析了中心距修正、蜗杆轴向修正时,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接触线型式及接触线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直廓环面蜗杆修形曲线能准确反映蜗杆齿厚变化规律即修形规律,是判别蜗杆加工质量和蜗杆副啮合质量的重要依据.根据直廓环面蜗杆成形原理,采用光学分度头和端齿盘组成环面蜗杆修形曲线测量装置,可对修形曲线进行有效的检测,误差分析表明检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修正型斜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接触线型要比以往文献记载的更加复杂化,不再是单一的Ⅰ型或Ⅱ型接触线。依据是否存在蜕变点,蜕变点有几个,得到了更多型式的接触线型。得到修形参数,主要是Δa和Δi修形的变化对接触线型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研究环面蜗杆副“变参数修形”与“全修形”这两种修形方式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环面蜗杆副经变参数修形后的基本修形参数,从而依据其基本修形参数来研究“变参数修形”的修形方式与环面蜗杆副啮合时的接触线的关系。为以后环面蜗杆副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直廓环面蜗杆的等基圆修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庆明 《机械设计》2001,18(8):45-48
介绍一种新的对称修形设计加工方法———等基圆修形。这种方法是在对环面蜗杆的研究中 ,应用环面蜗杆的修形原理 ,在修形过程中 ,保持原设计的主基圆的大小不变。等基圆修形不但方便设计和制造 ,并且加工性能也优于等压力角修形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加直观探究平面二包环面蜗杆接触特性,基于齿轮成型原理和啮合原理推导接触线公式。利用模型参数及理论公式,基于VC和Matlab软件混合编程得到蜗杆参数化接触特性分析软件。软件利用模型参数自动生成母面接触线、蜗杆接触线、进一步生成三维模型图形,并通过实例对软件进行验证。软件分析结果有助于对平面二包环面蜗杆的结构参数,接触特性等快速分析。为模型的结构参数设计、快速修正及优化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环面蜗杆的曲率修形原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空间啮合原理分析论证了环面蜗杆修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揭示了环面蜗杆修形的本质和规律。根据修形原理提出了环面蜗杆修形的基本形式──曲率修形,导出了曲率修形的数学表达式及有关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以微分几何与空间啮合理论为基础,首次推导出指形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中母锥面接触线分布区的数学表达式,给出了接触线分布区域的范围并且得出母锥面上接触线区分布很窄的结论,为这类蜗杆传动中蜗轮滚刀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及其他蜗杆传动常用的国产ZQS_n10-1铸锡青铜(砂型)和35CrMo钢渗氮的材料组合作试件,进行了系统的圆盘滚子接触疲劳试验,从而得出了相应的P-N曲线、P-N-S曲线以及接触疲劳极限应力值σHlim,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1.
以微分几何与空间啮合理论为基础,推导指状锥面二次包络圆柱蜗杆传动两次包络过程中的啮合方程和主要啮合性能指标方程,通过实例绘出蜗杆副啮合过程中根切界限线和接触线的分布区域,分析总结了润滑角和诱导法曲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毕诚  董学朱 《机械传动》2001,25(1):36-39
对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类型进行分类,对现有主要修形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Ⅱ型为首选传动类型;以△i和△a综合修形最佳,引入修形量△b>0可以扩大蜗轮齿面接触区,并给出了△i、△a和△b修形参数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3.
面向数控加工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数字信息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数控加工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其零件数字信息模型。本文利用特征建模方法建立蜗杆特征模型和蜗轮坯特征模型 ,利用虚拟加工技术建立蜗轮齿部实体模型 ,并通过对实体模型进行采样与拟合 ,建立便于生成数控加工刀具轨迹的蜗轮齿部离散模型  相似文献   

14.
依据环面蜗杆的曲率修型原理,阐述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修型的机理,提出了改善其性能的方法,就是使蜗杆的修型规律与齿面曲率半径的变化规律一致.中小传动比典型平面包络环面蜗杆性能不够好的关键是修型规律与曲率半径变化曲线不完全相符,修型曲线的极小值点靠近蜗杆中部.要使修型曲线的极小值点移向出口,需增加一个附加修型曲线,新修型曲线的变化率必须为负值,变化率绝对值的大小与原修型曲线上选定的新极小值点一致.合理的附加修型曲线与典型修型曲线叠加后,即可得到符合曲率修型的结果.蜗杆副的性能达到最好.加工时,在普通环面蜗杆加工机床上采用中心距变位.即可实现.  相似文献   

15.
依据环面蜗杆的曲率修型原理,阐述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修型的机理,提出了改善其性能的方法,就是使蜗杆的修型规律与齿面曲率半径的变化规律一致。中小传动比典型平面包络环面蜗杆性能不够好的关键是修型规律与曲率半径变化曲线不完全相符,修型曲线的极小值点靠近蜗杆中部。要使修型曲线的极小值点移向出口,需增加一个附加修型曲线,新修型曲线的变化率必须为负值,变化率绝对值的大小与原修型曲线上选定的新极小值点一致。合理的附加修型曲线与典型修型曲线叠加后,即可得到符合曲率修型的结果,蜗杆副的性能达到最好。加工时,在普通环面蜗杆加工机床上采用中心距变位,即可实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生产实践的需要,对平面二包传动的理论与生产实践研究进行了综述,详细地介绍了各方面的进展,同时分析了平面二包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关键设计参数对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接触性能及承载能力的影响。基于齿轮啮合原理,构建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空间齿面接触线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求得空间齿面接触线,并将其映射到蜗轮齿面,通过分析中心距、传动比、母平面倾角、蜗轮回转轴倾角、蜗轮转角、蜗杆分度圆系数、主基圆系数等不同参数对蜗杆齿面接触区域的分布情况,找出合理的设计参数范围,此外,根据初步分析结果,选取一组较为合理参数生成了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三维模型。研究表明,传动比、母平面倾角、蜗轮转角对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接触区域有较大影响,母平面倾角在18°~36°、蜗轮回转中心轴倾角在30°~54°、蜗轮转角在90°~138°之间取值时,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具有较好的接触区域。研究结果为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关键参数对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接触与润滑性能的影响,构建了该新型蜗杆传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啮合方程构建了该传动的润滑角与诱导法曲率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中心距、传动比、蜗轮偏转角、滚子半径等关键参数对蜗杆传动润滑与接触性能的影响。分析研究得知,在这些关键参数中,蜗轮偏转角对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接触性能与润滑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建议蜗轮偏转角取值在0°~40°为最佳。选取了相应参数进行三维建模,验证了分析参数的有效性。该研究为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