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丙烯酰化交联壳聚糖微球(AGCS)上的丙烯酰基团与乙二胺的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乙二胺丙酰化交联壳聚糖微球(EAGCS)。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EAGCS的结构,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了粒径分布分析,考察了甲基橙(MO)溶液pH、温度、浓度和EAGCS用量对EAGC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AGCS为球形,微球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7.4μm,粒径分布系数1.53;在最佳条件下,EAGCS的吸附去除率为99.6%,吸附容量可达545.40 mg·g~(-1),吸附过程属于自发放热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过程可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来描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相悬浮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以环己烷为致孔剂制备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CCMR);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树脂对Cu(Ⅱ)的吸附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比表面积仪对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CCMR)的表观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考察了Cu(Ⅱ)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影响,研究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致孔剂用量的增加,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比表面积增大,吸附性能增强,其中添加环己烷100 m L,乙酸乙酯5 m L制备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对浓度为8 mg/m L的Cu(Ⅱ)溶液的平衡吸附容量可达190 mg/g,吸附性能较好,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以普鲁兰多糖菌丝球(PMP)作为吸附剂,分析了菌丝球投放量、p H值和吸附时间对多糖菌丝球吸附亚甲基蓝(MB)和甲基橙(MO)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用量为52 mg,溶液p H分别为碱性和2. 5,吸附时间为300 min对MB和MO吸附效果最好。菌丝球对MB和MO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Freundlich等温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0. 0041和0. 0048 g/(mg·min~(-1))。  相似文献   

4.
以壳聚糖为原料,乙酸乙酯为致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通过交联法制备出改性壳聚糖,考察了交联壳聚糖微球对喹乙醇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V(壳聚糖)∶V(乙酸乙酯)∶V(环氧氯丙烷)=30∶1∶1时,制备的交联壳聚糖微球对喹乙醇吸附性能较好;红外光谱表明,环氧氯丙烷与壳聚糖发生反应;扫描电镜分析验证环氧氯丙烷用量对交联壳聚糖微球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吸附动力学曲线得知交联壳聚糖微球在3 h对喹乙醇吸附达到平衡,有较好的吸附速度;与类似物(喹烯酮和乙酰甲喹)吸附特性比较得知,交联壳聚糖微球对喹乙醇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悬浮制备法制备了多孔氨基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用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仪等对多孔氨基聚苯乙烯磁性微球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甲基橙初始浓度、p H值对多孔氨基苯乙烯磁性微球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氨基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吸附的最佳条件为在p H为4.9,温度为30℃。在最佳条件下,吸附30 min可达到吸附饱和,最高吸附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乙二胺丙酰化交联壳聚糖微球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丙烯酰化交联壳聚糖微球(AGCS)上的丙烯酰基团与乙二胺的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乙二胺丙酰化交联壳聚糖微球(EAGCS)。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EAGCS的结构,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了粒径分布分析,考察了甲基橙(MO)溶液pH、温度、浓度和EAGCS用量对EAGC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AGCS为球形,微球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7.4 μm,粒径分布系数1.53;在最佳条件下,EAGCS的吸附去除率为99.6%,吸附容量可达545.40 mg·g-1,吸附过程属于自发放热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过程可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来描述。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原料,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壳聚糖磁性微球(CS-MCP),用己二酸、顺丁烯二酸酐、柠檬酸分别对其修饰得到三种后修饰微球CA-MCP,CB-MCP,CD-MCP,并进行了红外光谱(IR)、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测定了四种微球在不同pH条件下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范围为4~10时吸附效果最佳,己二酸、顺丁烯二酸酐修饰后的壳聚糖磁性微球对甲基橙的吸附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壳聚糖交联微球,研究了该微球对Ni2+的吸附性能及其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壳聚糖交联微球对Ni2+的吸附条件是25℃时,p H 7.0,在50 m L质量浓度为300 mg/L Ni2+溶液中,投加0.05 g吸附剂,吸附2 h,吸附量为45.65 mg/g。该微球经0.1 mol/L盐酸解吸后可再生,重复使用7次,吸附量仍可达原来的81.9%。微球良好的再生性显著降低了处理成本,提高了处理效果,减少了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11):2340-2345
以十六胺、顺丁烯二酸酐、硝酸镧和PVC为原材料,通过恒温水浴法和恒温加热法制备N-十六烷基马来酰胺酸根合镧/PVC(HL/PVC)复合材料。考察了p H值、初始染料浓度和吸附温度等对甲基橙溶液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0. 1 g HL/PVC、10 mg/L甲基橙、溶液p H=3. 50和吸附温度30℃时,HL/PVC复合材料对甲基橙去除率为92. 99%; HL/PVC对甲基橙的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且符合Langmuir和Dubinin-Redushckevich(D-R)吸附模型; HL/PVC对甲基橙的吸附行为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以U(VI)为模板,戊二醛及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利用离子印迹-交联技术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甲基纤维素印迹共混膜。考察了p H值、U(IV)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和温度对羧甲基壳聚糖/甲基纤维素共混膜吸附U(IV)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甲基纤维素共混膜对U(IV)吸附最佳为p H=5.0,随温度升高,U(IV)吸附容量下降。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且为自发放热过程。吸附等温线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ich模型拟合,两种模型拟合Langmuir模型拟合最好,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后的ICMCN可用0.5 M EDTA或0.5 M HNO3溶液洗脱再生,具备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