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参数设置不合格,有可能引起三相对地电压不对称的虚幻接地故障。分析了10kV系统虚幻接地故障的原因以及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参数的配合情况,根据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参数配合实例计算结果,提出了解决10kV系统虚幻接地故障的措施,并介绍了解决措施的现场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配电网调匝式消弧线圈无法实时模拟,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与接地选线装置(简称消弧选线装置)只能进行开环测试,无法考虑装置在系统中实际运行情况,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RTDS实时仿真系统的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与接地选线装置的试验研究方法。为验证消弧选线装置的实际工作情况,在RTDS中模拟了调匝式消弧线圈,建立了配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仿真系统,并将被测装置所需要的模拟信号输出,装置的控制信号再返回RTDS中,从而形成消弧选线装置的闭环测试环境。按照试验要求进行了各项试验,对测试输出波形做了理论分析,从仿真结果可知,所介绍的方法用于消弧选线装置试验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和接地选线相结合的接地方式的特点,综述了调匝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及接地选线装置中串、并联电阻的设置,介绍了一种新型电阻设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当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网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是减小短路点故障电流,实现接地点快速熄弧的关键技术。目前中国10 kV系统中已大量采用了预调试消弧线圈自动控制装置,但运检人员对其运行状况和调试方法容易产生一些误区。通过分析系统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对并列运行时的消弧线圈给出了较优的控制策略,并结合不同型号消弧线圈调谐装置的调试和运行经验,提出了自动调挡、自动跟踪调谐、手动调挡运行工况的判断方法,对消弧线圈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研究与应用状况,指出了以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为基础的调容式消弧线圈的优点.讨论了晶闸管调容式消弧线圈的整体结构,其中重点讨论了电容器分组和晶闸管选择的方法.之后根据电容电流补偿原理和参数计算,简要说明了消弧线圈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给出了调容式消弧线圈自动补偿控制的流程.最后总结了调容式自动消弧线圈的特点,得出调容式自动消弧线圈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补偿装置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研究与应用状况,指出了以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为基础的调容式消弧线圈的优点。讨论了晶闸管调容式消弧线圈的整体结构,其中重点讨论了电容器分组和晶闸管选择的方法。之后根据电容电流补偿原理和参数计算,简要说明了消弧线圈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给出了调容式消弧线圈自动补偿控制的流程。最后总结了调容式自动消弧线圈的特点,得出调容式自动消弧线圈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补偿装置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陶梅玉  陈海昆 《华东电力》2007,35(12):79-82
中性点加装消弧线圈是提高小电流接地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措施,对10 kV电网无阻尼调匝消弧线圈、有阻尼自动调匝消弧线圈、自动调容消弧线圈和相控消弧线圈4种类型的消弧线圈的灭弧效果进行测试分析,给出了每种消弧线圈灭弧能力的量化数据.  相似文献   

8.
电网谐波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验证某制造厂新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装置性能,笔者进行了消弧线圈成套装置金属接地、电阻接地、弧光接地等现场试验,结果发现,当电网具有较高谐波时,单相接地电流含有丰富的谐波成分,消弧线圈并不能补偿谐波接地电流,造成以谐波为主的残流值超标,影响补偿效果,对此问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高压电器》2016,(7):89-95
谐振接地方式符合配电网运行对安全性及可靠性的要求,因而发展前景广阔。电容电流和接地残流不断增大的问题可以通过加设小容量传统消弧线圈及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的从消弧线圈装置解决。基于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的基本工作原理,从主从式的角度给出了适合于分布式安装的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的结构及其特性与谐波分析,并对不同安装方式下的装置进行增容改造方案设计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装置采用分布安装能更加有效地降低电容电流和接地残流幅值。  相似文献   

10.
对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接地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新型接地方式与传统技术进行对比,并说明该接地方式对可控消弧线圈和选线装置的要求;介绍了KD-XH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接地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新型接地方式在电力系统的运用方案,以及在110kV变电站的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安华 《山西电力》2009,(4):61-63
分析了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介绍了小电流接地系统自动跟踪消弧线圈装置的组成,剖析了它的工作原理,总结了这类装置在现场的运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含有主动干预消弧装置的配电网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主动干预消弧装置的作用,配网原有中性点消弧线圈呈现出了不一样的动作特点。通过在某10 kV配网进行单相接地试验,对不同故障条件下消弧线圈的动作特性进行了录波研究分析。试验表明,消弧线圈与主动干预消弧装置可以在同一配电网中共存,对主动干预消弧装置的普及应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供电网络的发展,特别是电缆线路日益增加,使得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导致电网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过大,无法自动灭弧。是否设置及如何使用消弧线圈,完全取决于系统的动态对地电容,适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成为选择消弧装置的主要依据。文中不仅简单介绍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几种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还着重介绍了中压配电网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和实测方式、消弧线圈的布局规划和容量计算方法。最后,对接地变和消弧线圈系统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消弧线圈与接地故障转移装置配合使用的消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行消弧装置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自动补偿消弧线圈与故障相快速接地装置相配合使用的消弧方法,阐述了基于该消弧方法的消弧装置的整体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工作方式,讨论了所使用的各部分装置的动作配合方案。该消弧方法兼有快速熄灭电弧和减小接地电流的优点,使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弧光接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残流增量法的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倩  王保震 《青海电力》2010,29(1):50-52,68
文章详细介绍了残流增量法的装置结构和基本原理。该方法通过控制与消弧线圈并联或串联的电抗器,在故障发生后改变消弧线圈的补偿度,利用调节前后的各条线路零序电流的变化量确定故障线路及故障区域。文中对残流增量法的选线策略进行了改进处理,对一、二级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选线流程。该方法不仅能够确定一级变电站的故障线路,而且能够在一级变电站与二级变电站(或开闭站)之间的辐射状线路上确定故障区域。  相似文献   

16.
对地电容的测量是谐振接地中的主要难题,提出了一种信号注入的方法,以实现电网对地电容的准确测量。在消弧线圈设置中性点PT作为信号注入PT,从信号注入PT二次侧注入25 Hz的电流,在另一PT开口三角处测量该频率的电压。使用改进后的TSC调容式消弧线圈,以单片机 80C196K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研制出一种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现场试验结果证明,该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调节速度快、补偿准确度高、谐波危害小,且无机械动作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洛阳热电厂10 kV系统消弧线圈补偿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耀芳  陈守聚 《电网技术》1999,23(11):14-18
文章针对洛阳热电厂10 kV系统电容电流过大、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易引起谐振,自动跟踪补偿装置造价又太高的问题,提出了保留原有消弧线圈和中性点阻尼电阻,在现有结线方式下增加一套能与原消弧线圈配合的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以抵消用户无规则的电容电流变化,既限制了弧光接地过电压、减少原消弧线圈操作次数,又节省了资金.实际运行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同时调节消弧线圈电感量和阻尼电阻保持系统零序电压相位不变的测量电容电流的方法。为限制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性点位移电压,常常并联电阻提高系统的阻尼率。通过增加或者减小消弧线圈并联阻尼,调节消弧线圈电感量保持零序电压相位不变,即可以通过零序电压的幅值比例关系计算得到系统的电容电流。该方法计算简单,测量方便。利用Matlab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