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某选煤厂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技术参数,对比分析了2个系统中重介质旋流器的入料及产品的粒度和密度组成,并计算了系统重介旋流器分选的可能偏差EP。结果表明:2个系统的重介质旋流器入料的粒度和密度组成相似,而分选结果有所差异,2个系统的EP值分别为0.052 5,0.051 5,1#系统分选效果比2#系统分选效果差,其原因是1#系统入料压力大,造成实际分选密度提高和悬浮液密度不均匀。  相似文献   

2.
结合S-3GHMC440/260型超级重介质旋流器的入选原料煤粒度组成及密度组成分析,对超级重介质旋流器在南关选煤厂的应用进行评定。该超级重介质旋流器的单机检测结果表明,当入选6 mm粒度占64.85%、1.8kg/L密度级占60.96%的原料煤时,其处理能力可达310t/h,一、二段可能偏差分别低至0.027kg/L和0.033kg/L,分选精度高,吨煤电耗比原3GHMC1200/850A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降低约10%,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临涣选煤厂入选原煤煤质及可选性波动较大,原有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出现入料粒度上限小,原煤含矸量高时排矸能力不足、重悬浮液入口压力高、功耗高等问题,改用新型原煤重介质旋流器后,>0.5 mm各粒级和综合级的精煤产品的可能偏差均小于0.05 kg/L,数量效率均超过了98%,表明原煤得到了高效分选;0.5~0.25 mm粒级可能偏差为0.097 kg/L,旋流器的分选下限已达到0.25 mm;吨煤电耗仅为0.96 kWh,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提高了系统处理量,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稳定性及可靠性;提高了重介质旋流器的入料粒度,提高了排矸能力,减轻了原煤准备环节的压力,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降低了悬浮液入料压力,减少了设备和管道的磨损,降低了运行维护费用,便于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4.
隋广武 《采矿技术》2010,(Z1):171-173
介绍了重介质旋流器的发展前景及我国重介质旋流器的发展概况,叙述了国家关于重选设备分选下限的评定方法。对影响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下限的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实际生产中原煤粒度、煤泥量、介质粒度、液固比等诸多因素均会产生影响。最后阐述了对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使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重介质旋流器对高含量重密度组分难选原煤的分选效率,设计了新型重介质旋流器模型装置,建立了颗粒在离心旋转流场中沉降分离数学模型,采用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特性,揭示高含量重密度组分难选煤分选特性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探索影响新型重介质旋流器流场工作悬浮液动态稳定性的因素及重产物排料输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重介质旋流器分选高含量重密度组分煤时,底流重产物排料能力强、处理量大;离心旋流场中的悬浮液密度梯度分布小、密度相对均匀,底流与溢流密度差值较低,流场中悬浮液稳定性更强;入料的压力与悬浮液动态稳定性、分选精度及重产物排料效率直接相关,随着入料的压力增大,底流、溢流口排出悬浮液密度差值增大,可能偏差E值降低,分选精度提高,重产物排出量升高;当入料的压力为25 kPa时,实际分选密度为1.666 g/cm3,可能偏差E值为0.09 g/cm3,重产物产率为75.23%。本研究为高含量重密度组分煤的分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结合潘集选煤厂入洗煤和分选产物的密度组成,从可能偏差、数量效率、灰分误差、总错配物含量等方面分析3GHMC1500/1100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对潘集选煤厂极难选原煤的分选效果,确定旋流器的分选下限并对单机检测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旋流器对潘集选煤厂极难选煤分选效果良好,对于0.5mm粒级原料煤,旋流器一、二段的可能偏差值分别为0.020kg/L、0.029kg/L,数量效率为95.07%,总错配物含量分别为7.20%、0.90%,灰分误差为0.31%;对于0.25mm~0.50mm粒级原料煤,该旋流器一段的可能偏差值为0.093kg/L,说明3GHMC1500/1100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下限可达0.25mm。  相似文献   

7.
针对五沟选煤厂重介质分选系统存在的问题,从旋流器的工作原理、中煤产物的粒度和密度组成、合格悬浮液中的煤泥含量3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取消精煤筛合格介质段,扩大磁选机处理能力,调整重介旋流器二段的结构参数,提高中煤弧型筛的筛缝尺寸等优化措施后,有效改善了重介质系统的分选效果,矸石带煤量小于2%,中煤带精煤量小于7%,同时介耗下降0.3 kg/t以上。  相似文献   

8.
铺前煤矿选煤厂原设计为一座年处理能力300kt的群矿选煤厂,入选该矿三个井的原煤。50~13mm原煤采用斜槽分选,13~0mm原煤采用水介质旋流器分选。生产洗混中块和洗末煤等产品。1技改前存在的问题随着煤层深部开采,原煤粒度组成变化较大,原煤质量变差(Ad=55.83%)。-3mm级占原煤的27.07%,末煤量增加,块煤量减少,使得斜槽和水介质旋流器人料波动性大,而斜槽分选中小粒级原煤效果差,研石跑煤多,数量效率低(60%)。水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受人料波动及其磨损影响大,其1值在0.2以上,数量效率在60~70%左右。另外分级人选,…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两段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效果,以公乌素选煤厂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两段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完成了两种旋流器入选原煤、精煤、中煤、矸石的采样,并通过筛分、浮沉试验,系统地对比了入料中各粒级煤的分选效果,研究结果将对两种旋流器的分选效果和机理有一个量化、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3GHMC1500/1100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潘一选煤厂极难选煤分选产物的粒度组成和密度组成,通过对其工艺效果进行评定,得出该旋流器的分选工艺指标:一、二段的可能偏差值分别为0.020、0.029 kg/L;总错配物量分别为5.15%、1.27%;灰分误差和数量效率分别为0.42%、93.20%。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末煤系统精煤产率,增加选煤厂经济效益,范各庄矿选煤厂通过对跳汰机、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超级重介质旋流器三个分选设备的研究,逐步合理优化了末原煤系统分选工艺。生产实践表明:针对现在煤质情况,超级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精度高,洗选效率明显提高,中煤带煤率得到有效降低,降低到5%以下,提高了末煤系统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2.
大同矿区原煤排矸后可以满足优质动力煤产品的质量要求,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排矸工艺、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排矸工艺在该矿区均有应用;传统观点认为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二段对悬浮液有浓缩作用,排矸灰分更高,矸石更纯,带煤量更小。生产实践表明:在保证分选密度的前提下,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获得与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相同的排矸灰分和分选精度;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精度、处理能力、单位能耗等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原理及技术特点,结合原煤性质,分析了其在荣辉选煤厂的实际应用状况及分选效果。现场应用表明: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具有分选精确度高、煤质适应性强、调节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矸易泥化高灰原煤的分选问题,对传统旋流器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开发了3GNZX300/230型双锥有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并对该旋流器进行了流场数值模拟和实验室带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矸易泥化高灰原煤,该双锥旋流器的分选效果优于传统的3NZX300/230型有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主流原煤不脱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列举了基于重介质旋流器的原煤脱泥和不脱泥分选工艺的优缺点,认为在原煤煤质复杂、原生煤泥含量高、煤泥可浮性较差等特定情况下,应用原煤脱泥的分选工艺,能提高系统分选精度和处理的能力,降低介质损耗。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选煤厂采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原煤和中煤,旋流器的直径约为500毫米,入选粒度为13~0.5毫米,分选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扩大重介旋流器的入选上限,提高台时生产能力,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加重剂的消耗,扩大使用范围,从1977年10月开始,由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研究所、马家沟选煤厂、大同矿山机械厂和平顶山选煤设计院合作研制的600毫米直径重介质旋流器在开滦马家沟选煤厂进行了洗选50~0.5毫米的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新型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对细粒煤的分选效果,并探索较为合理的旋流器结构参数及工艺参数,分别采用传统的圆锥型煤泥重介旋流器和新型圆筒型煤泥重介旋流器对0.5~0.25mm粒级的细粒煤进行分选试验,通过原煤、精煤、中煤分组化验,对两种结构的旋流器分选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圆筒型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分选效果优于圆锥型重介旋流器。  相似文献   

18.
重介质旋流器分选45—0mm高硫难选原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机理的分析,结合小型模拟试验和工业性试验,论述了重介质旋流器分选45—0mm级高硫难选原煤的分选效果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河北冀中能源某选煤厂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生产工艺参数实时预测平台。通过增设Logix5000 PLC、单向数据采集模块、输送带秤和灰分仪等设备,采用Ifix4.0上位机组态软件,完成了基于重介旋流器入料压力、合格介质密度、入料原煤、精煤、中煤和矸石数量及灰分等动态测量值的重介分选生产工艺参数实时检测系统的软、硬件系统开发,实现了原煤密度组成、分选密度、介质控制密度和产品质量的实时预测。  相似文献   

20.
孙华峰 《中国煤炭》2012,38(6):80-84
介绍了矸石易泥化高灰原煤重介质分选的技术基础,制作了新型旋流器的试验模型,试验研究取得了理想的分选效果,探索了矸石易泥化高灰原煤重介质分选工艺的工业应用可行性。利用FLUENT软件对新型旋流器的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流场的数值模拟观察了重介质旋流器的理论分选过程,为旋流器参数优化、结构改进提供了经济高效的途径,揭示了矸石易泥化高灰原煤分选旋流器能够实现高效分选的机理,从而为旋流器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