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木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受顶板水害的严重威胁,由于顶板涌水特征复杂且难以预测,造成防治难度较大。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通过大量现场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含水层水位响应时间,结合突水位置、瞬时水量大小、水量变化速率及涌水水质特征等判别参数,将顶板涌突水划分为静储量释放和离层突水2类;通过判别发现崔木煤矿顶板水害以离层突水为主,利用判别参数还可对顶板涌突水进行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在崔木煤矿多次涌水统计资料基础上,研究剖析了顶板涌水的机理,运用传统公式和多因素拟合公式,分别计算导水裂隙带高度,并进行了对比,综合确定了本矿开采覆岩破坏裂采比。  相似文献   

3.
基于郭家河煤业公司顶板离层突水规律研究,结合国内外离层水防治技术现状,根据物探和钻探、井上和井下相结合的思路,提出了地面物探探查离层发育情况及富水性,施工直通式泄水孔;井下物探探查地质构造及富水区,施工探放水孔的防治水技术方案,其中直通式泄水孔与常规泄水孔不同,是从控制空腔形成和切断补给水源两方面破坏离层水的形成。该技术成功应用于郭家河煤矿1307、1302、13083个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4.
5.
针对沙吉海煤矿B12煤层在综放开采条件下的顶板离层水水害问题,阐述了煤层采动后覆岩产生离层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沙吉海煤矿离层水形成的客观条件,研究了本区产生离层空间并充水的基本机理。重点介绍沙吉海煤矿针对离层水问题的探测防治措施,通过井下施工采空区后方离层积水探放钻孔,有效解决了本区离层水害问题,并根据探测钻孔的出水规律,总结了本区离层积水的空间位置及其补给水源。  相似文献   

6.
陕西郭家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自2011年2月试生产以来,共回采6个工作面,其中有3个工作面发生4次顶板离层突水事故,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根据4次顶板离层突水的特征及该区域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开展顶板离层突水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为防治顶板离层水提供科学依据及方法指导,进而指导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海孜煤矿顶板离层水害的成因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层水害是一种罕见而危害严重的灾害形式,论文通过水文地质分析、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和冲击水压试验证实发生在淮北海孜煤矿的顶板次生离层水害的成因。针对灾害原因,采取了采动疏干的防治水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确保了类似条件工作面开采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顶板离层水害对煤炭生产的威胁日益增大,近年来成为矿井水害防治的研究热点。系统整理和归纳了国内外关于煤矿离层水害的研究进展,从煤矿离层水的形成机制、致灾机理、水害预测预警及关键防治技术4个方面,对煤层覆岩离层水害问题进行阐述。综述了采动覆岩离层研究及覆岩离层水形成机理,将煤层覆岩离层水的形成归纳为3个基本条件:可积水离层、离层周边存在补给水源、离层空间持续时间足够长。根据开采条件、覆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导水通道形成原因与突水特点,从多煤层叠加开采下的重复扰动突水、多煤层叠加开采下动力突水、单煤层开采下的静水压涌突水及侏罗系煤田离层水害形成机制4个方面阐述离层水害致灾机理;重点分析了侏罗系煤田3种典型的离层突水形成机制:崔木、招贤煤矿高位离层水害形成机制、新上海一号煤矿间歇式离层突水形成机制、携泥砂型离层水害;根据能量源和表现特征将离层水害归为三大类:离层动力突水、离层静水压涌突水以及离层携泥砂井下泥石流。从可积水离层位置预判、离层突水周期性预测及离层涌突水水量预测3个方面总结了覆岩离层水害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离层水害防治方法,结合目前离层水害较为严重的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离层水害防治的难点:高位离层突水出现的强矿压问题以及离层水害引发的溃砂问题。提出离层水害防治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开展离层水害采前精准预测分区研究;发展钻探、地球物理探测等勘察技术使覆岩破坏从"灰箱"变为"白箱";发展离层水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黄陇侏罗纪煤田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离层水突出这一新的煤矿突水类型,通过分析采后覆岩离层水的形成及突水机理,得出离层水形成的垂向位置主要处于白垩系宜君组砾岩(硬岩)与侏罗系安定组泥岩、砂质泥岩(软岩)之间的离层空间,以及巨厚安定组内泥岩与砂泥地层之间的离层空间;离层水补给来源主要有侏罗系含水层的侧向径流补给和白垩系洛河组含水层的垂向越流补给,充水通道主要是煤层顶板导水裂隙。提出了预先在工作面可能出现离层涌水位置施工地面泄水钻孔防治离层水的技术,并优化了钻孔关键技术参数,实现了2个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为防治离层水积累了有效的措施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预防巷道顶板事故的发生,结合顶板稳定性安全潜力评价法对失稳机理进行研究,着重研究巷帮塑性区范围与顶板离层失稳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一种巷道顶板失稳综合预警体系。以31305工作面辅运顺槽为例,通过分析得出顶板存在失稳风险,及时采取补打帮锚索+顶锚索+W钢带的补强支护措施来控制围岩深度变形。从现场监测结果可知,控制围岩变形效果较好,有效降低巷道顶板事故发生的风险系数。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7,(2):193-195
针对崔木煤矿21301工作面压架突水,研究了冒落带与上部延安组顶板和直罗组砂岩含水层富水区沟通,导水裂隙带与上部白垩系洛河组含水层导通,对下部含水层形成补给。分析了突水灾害发生的原因,通过采取严格控制采高、实施间隔放煤、加强超前支护等措施,来避免压架突水事故。相关经验措施可以为崔木煤矿类似受压架突水威胁工作面的顺利回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倪娟 《煤》2020,29(7)
智能型顶板监控预警装置主要用于监测井下变电所顶板离层量,为巷道的及时支护和安全管理提供依据。该装置可在井下就地监测预警,又可将监测数据通过矿井监控网络传输到地面调度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13.
离层是煤层巷道顶板破坏失稳的主要特征。介绍了顶板离层的概念、影响因素及顶板离层的监测原理;同时结合实例,介绍了顶板离层仪在圭山煤矿的监测应用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石玉波 《煤》2011,20(3):30+68
介绍了告成煤矿21041工作面在顶板砂岩水的影响下,采取多种举措,采用疏、堵、导、排等方法,有效地治理了顶板水,实现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不仅多回收煤炭资源4万t,而且对矿井可持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庞庞塔煤矿9-3012巷道在掘进过程中揭露一弱富水区域,巷道顶板淋水量大,围岩稳定性较差。通过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矿物组分测试、锚杆(索)原位拉拔测试等方法对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围岩稳定性控制措施,工程监测结果表明该治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三个不同的采矿阶段,研究巷道顶板离层的发生、位置、大小和所对应的地质条件及离层在各阶段的扩展过程与特点。结果表明,项板离层与采矿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同的采矿活动隐含着不同的离层特性和机理。从时间上,巷道顶板离层在巷道成巷之时即出现,其大小随着采矿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从空间上,成巷初期,离层在顶板6m范围内分布大致均匀,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两个位于顶板附近(2~3m)和顶板上部(5~6m)的离层区。回采开始后,特别是随着工作面逐渐接近观测点位置,两离层区域逐渐合并,在巷道顶板上方6m范围内形成离层区,其离层范围为巷道高度的两倍。  相似文献   

17.
浅谈南桐煤矿采区顶板离层裂隙透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产角度浅谈对离层裂隙透水的认识以及它在顶板中的分布规律,离层裂隙和采区透水的形成机理以及如何防治顶板离层裂隙水。 1 地质概况南桐煤矿开采大楼山褶皱带与川东弧群交接处的南方晚二迭系乐平统龙潭煤组,倾角40°,煤系总厚93m,上覆长兴灰岩厚65m,下伏茅口灰岩,厚240m,均为岩溶灰岩含水层。煤系含可采煤层4、5和6三层,其厚度分别为2.7m、1.0m和1.4m;层间距为24m和15m,4层上距长兴灰岩48m,6层下距茅口灰岩5m(图1)。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复合顶板条件下,支柱的初撑力及支护系统的刚度与复合顶板下位岩层和上位岩层离层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防止下位岩层与上位岩层离层及沿层面运动所需初撑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郭相参  张爱英  李密 《建井技术》2009,30(3):23-24,32
介绍了巷道顶板离层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要求,以及在陕西某煤矿巷道顶板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情况.顶板离层仪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能较好地适应井下条件,在巷道顶板管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采场顶板离层水涌突水实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离层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总结提出了离层水"静水压涌突水"的离层水涌突水类型,探讨了采场顶板离层水"静水压涌突水"的形成机理.采场顶板离层水"静水压涌突水"的主要诱导因素为离层水的静水压力,判别关键是确定采场顶板离层水的静水压力及其可突破的相对隔水层厚度.可通过破坏离层的"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