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5)
植物多酚作为饲料添加剂,不仅能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预防疾病,还是一类纯天然、无污染、无残留、无耐药性的抗生素替代物,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文章对植物多酚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4)
海藻多酚(Algae Polyphenols)是海藻次级代谢产物,可保护海藻自身免受植食性动物干扰,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已成为人们对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中对海藻多酚提取工艺和分离纯化技术进行综述,阐明了海藻多酚的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抗炎症、抗血凝、葡萄糖稳态调节等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以及海藻多酚化学结构与其生物学活性的构效关系,总结了海藻多酚的应用现状,表明海藻多酚具有可持续性高值化利用发展的价值。同时指出今后需加强海藻多酚功能性结构、活性作用机制、产品应用开发的研究,海藻多酚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4)
海藻多酚(Algae Polyphenols)是海藻次级代谢产物,可保护海藻自身免受植食性动物干扰,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已成为人们对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中对海藻多酚提取工艺和分离纯化技术进行综述,阐明了海藻多酚的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抗炎症、抗血凝、葡萄糖稳态调节等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以及海藻多酚化学结构与其生物学活性的构效关系,总结了海藻多酚的应用现状,表明海藻多酚具有可持续性高值化利用发展的价值。同时指出今后需加强海藻多酚功能性结构、活性作用机制、产品应用开发的研究,海藻多酚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1):67-68
明确总多酚在胡椒果上的分布与抗氧化活性,建立胡椒总多酚的提取和分析方法,为胡椒总多酚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以黑胡椒果实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析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等4个因素对胡椒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以没食子酸作为标准物质,利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黑胡椒提取液中总多酚含量。分析测定胡椒果皮、种子和果梗中总多酚含量。以维生素C作对比,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作为评价抗氧化活性指标,分析总多酚含量与IC50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胡椒总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55%乙醇浓度、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30(g/m L)、提取温度90℃,黑胡椒总多酚含量为6.556 mg/g。总多酚类物质在胡椒果梗中含量最高,为12.208 mg/g,其次为果皮(12.105 mg/g),种子最低(2.891 mg/g)。胡椒总多酚含量与IC50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胡椒总多酚相对维生素C具有更高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总多酚是胡椒的重要抗氧化活性成分,胡椒果梗和果皮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5.
采用FRTA爆炸极限测试仪测试研究了石油醚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以及在不同温度下和加入不同体积的惰性气体下的爆炸极限,分析了温度和惰性气体对石油醚的爆炸极限和最大允许氧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时,石油醚的爆炸范围增大,最大允许氧含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减小;当加入惰性气体时,石油醚的爆炸范围缩小,直至上、下限重合,退出爆炸范围,其最大允许氧含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也随着惰性气体的增加而降低或升高,直至重合;通过对比,得出石油醚的爆炸极限与最大允许氧含量的极限值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3):46-50
从大戟属植物千根草(Euphorbia thymifolia L.)地上部分丙酮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IR、NMR和HRESIMS等波谱技术鉴定为咸南藤酰胺乙酸酯(1)、芹菜素(2)、胡萝卜苷(3)、2,3-环氧-1-硬脂酸甘油酯(4)和顺-10-十七碳烯酸甲酯(5).化合物1为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和5首次从千根草中分离得到;首次报道化合物4的NMR数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6)
为高效分离纯化笼目海带Kjellmaniella crassifolia Miyabe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大孔树脂对笼目海带多酚进行分离纯化,经静态吸附解吸和动态洗脱试验,确定最适分离条件,并通过测定分离组分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力(FRAP)、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孔树脂XDA-1为最适分离树脂,其分离最适条件为15 mg/mL的样液以1 mL/min的流速进样100 mL,用70%乙醇洗脱200 mL(2 BV),在此条件下得到两个分离组分P1、P2,其多酚含量分别为粗多酚的15.7倍和3.7倍;通过对各组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及FRAP、ORAC值测定发现,笼目海带多酚各组分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P2组分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其他组分相比,其·OH清除能力、FRAP值和ORA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1组分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且显著优于粗多酚及P2组(P<0.05)。研究表明,经XDA-1树脂分离纯化的笼目海带多酚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处置石油醚火灾能力,以低沸点石油醚为燃料,通过开展标准油盘火试验评估不同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性能。测定不同灭火剂的理化性能,并分析灭火剂和燃料的理化性能对灭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市售泡沫灭火剂对石油醚的灭火效能较低,其中AFFF/AR灭火效能最佳。表面张力、发泡倍数和25%析液时间是影响泡沫灭火剂灭火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5):707-710
目的:测定铁棍山药皮中多酚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以山药皮为原料,用闪式提取技术提取,得到山药皮多酚提取液,后采用还原K_3Fe(CN)_6法对总多酚提取物的还原力进行测定,并测定多酚对DPPH的清除能力,以及对Fe~(2+)诱发卵黄低密度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产生的烷氧基和烷过氧基的清除作用,来研究山药皮中多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山药皮中多酚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对烷氧基和烷过氧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山药皮中多酚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9):12-13
目的:用水作为溶剂,果胶酶作为催化剂,提取肉桂中肉桂多酚,不同工艺条件的比较,初步探讨出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选择提取的温度、pH值和果胶酶用量、提取时间,作为工艺的四个因素进行L9(34)的正交试验,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肉桂中多酚的含量,优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40℃,pH为6,加酶量为0.15%,提取时间为2h,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提取率达15.49mg/g,较水提法提高了20.92%。结论:该实验确定的工艺方案可为含多酚的药材类的提取提供依据,也为生产厂家提高肉桂多酚的提取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7):18-21
目的:比较野葛和粉葛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方法:分别用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对野葛及粉葛药材进行提取,DPPH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并计算IC50。结果:野葛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是2.6334、17.5689、42.1171mg/m L(生药),氯仿和石油醚提取物200mg/m L(生药)浓度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18.03%、9.48%。粉葛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是12.4629mg/m L(生药),而丙酮、乙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提取物200mg/m L(生药)浓度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5.97%、15.03%、10.82%、7.65%。结论:野葛和粉葛各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活性大小顺序均为:乙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相同溶剂的提取物野葛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较粉葛强。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
以狼毒大戟为原料,探讨不同提取方法对提取物中萜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石油醚直接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中三萜类物质含量最高,乙醇提取石油醚萃取方法所得提取物种二萜类物质含量最高,并且干燥狼毒大戟提取物中二萜类物质含量较新鲜狼毒大戟萃取物中高。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14)
目的:探讨凹叶景天叶的紫外—可见光谱定性鉴别特征,为凹叶景天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打下基础。方法:分别以水、95%乙醇、石油醚及乙酸乙酯为溶剂对凹叶景天叶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法鉴别。结果:凹叶景天叶各提取液的光谱特征吸收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液的特征吸收峰较多、较强。结论: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法可作为凹叶景天叶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苹果变色了!     
《Planning》2018,(13)
<正>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水果和蔬菜切开后放久了就会变色。你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变色吗?哪些水果和蔬菜会变色呢?为什么水果和蔬菜切开后会变色?很多水果和蔬菜切开后,切口处会变成褐色,这是水果和蔬菜中的多酚氧化的结果。水果和蔬菜里的多酚物质会和氧气结合,因氧化而变色。多酚氧化酶会加速氧化,使原本要很久才会变色的水果和蔬  相似文献   

15.
这种水泥混合物用的塑化剂由木素磺酸钠(Plastifikator S)、合成多酚鞣酸(Ralentol25)和消泡剂组成。消泡剂的用量为木素磺酸钠和多酚鞣酸总量的3~6%。消泡剂可从硅氧烷乳液(Lukosan A 311)、乳化剂的戊醇溶液中选用。在水泥砂浆中加入0.2~1%上述塑化剂后,可以大大降低水泥砂浆中的空气含量,因而可以显著提高水泥砂浆的密度,改善其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7):119-120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新诊断冠心病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ST段恢复时间、ST段压低幅度、总运动代谢量和临床症状总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的30.61%(P<0.05);治疗后,观察组ST段恢复时间、ST段压低幅度和临床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总运动代谢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22):87-89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电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月内随访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的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减少心绞痛发注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沥青腊含量试验中,乙醚、乙醇、石油醚、丙酮这4种化学试剂的化学性质、挥发时间、安全使用对试验进程与结果、试验者身体健康及生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12)
通过测定不同超高压处理条件下儿茶素、芥子酸和阿魏酸与天竺葵-3-葡萄糖苷辅色反应后溶液的吸收光谱及强度,研究不同压力(0.1、50、300、500 MPa)、pH值(1.5、3.6)、温度(20、60℃)、反应时间(5、30min)和天竺葵与多酚浓度比(1∶1、1∶10)对辅色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天竺葵-多酚复合物在pH=1.5溶液中吸光度高于pH=3.6时,儿茶素辅色效果最好,其次为芥子酸和阿魏酸。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H值、压力、时间对儿茶素辅色作用影响显著;温度、浓度对儿茶素辅色反应影响不显著;pH值对芥子酸和阿魏酸辅色反应影响显著;温度、压力、时间和天竺葵与多酚浓度比对辅色作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2,(3)
为研究山东省荣成海区野生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生长及化学组分的季节性变化,于2016年3、6、10、12月大潮期间采集鼠尾藻样品,并对其长度、生物量和化学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潮间带鼠尾藻在5—7月生长最快,同一时期中低潮位的鼠尾藻长度和生物量比较大;鼠尾藻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较高且随季节变化;鼠尾藻中褐藻胶含量变化范围为20.30%33.02%,在生长速度较快的6月其含量较高且显著高于3月和12月(P<0.05);而鼠尾藻中岩藻黄素含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6月其含量较低且显著低于12月(P<0.05);鼠尾藻中褐藻多酚含量变化范围为0.32%33.02%,在生长速度较快的6月其含量较高且显著高于3月和12月(P<0.05);而鼠尾藻中岩藻黄素含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6月其含量较低且显著低于12月(P<0.05);鼠尾藻中褐藻多酚含量变化范围为0.32%3.82%,3月褐藻多酚含量最高。研究表明,月份变化对鼠尾藻的褐藻胶、岩藻黄素、褐藻多酚含量的影响大于潮位的影响,本试验结果可为鼠尾藻活性成分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