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婧 《建筑节能》2012,40(2):19-21,37
目前节能玻璃种类繁多,不同气候区建筑外围护结构透光部分选用的玻璃也有所不同.对于采用被动式太阳能系统的建筑,不可盲目使用节能玻璃作为集热部件.被动式太阳能系统集热部件的关键部件(玻璃及框材)应根据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选用.分析了西安农村地区常用的各种节能玻璃的传热系数、太阳能得热系数等性能指标,得出适宜应用在寒冷地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集热部件的节能玻璃类型.此种材料可有效地提高太阳能得热和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减少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2.
马宏 《山西建筑》2012,38(15):217-219
介绍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几种类型,具体阐述了集热蓄热墙式被动太阳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工作原理,以期促进集热蓄热墙在建筑节能技术中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郑宏飞  陈子乾 《工业建筑》2003,33(11):24-27,72
4 太阳能采暖[1~ 5 ]利用太阳能采暖是目前太阳能应用中最普遍的方式之一 ,也是技术最成熟的方式之一。因为建筑采暖所需的温度不高 ,与太阳能所能提供的温度相匹配 ,因而不需特别复杂的技术。目前 ,利用太阳能采暖一般有两种形式 :被动式采暖和主动式采暖。所谓被动式采暖是指利用房屋结构本身完成太阳能的集热、蓄热和放热功能。所谓主动式系统 ,是指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 ,然后利用电泵等耗电装置 ,主动将热能输送给用户的采暖系统。目前 ,常用的被动式采暖主要有三种。4 1 直接收益式系统直接收益式系统结构很简单 ,只是将阳光…  相似文献   

4.
特朗贝墙体冬季集热性能的计算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朗贝墙体的集热性能对特朗贝墙式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热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借助计算程序采用一维热网络模型对特朗贝墙体的集热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中考虑了被绝大多数同类研究忽略的空气间层内玻璃盖板侧的自然对流换热,以及玻璃盖板与吸热面的辐射换热。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中用实测值对被动式太阳房的热性能进行了验证;并基于此计算方法,对特朗贝墙式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热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陈滨  庄智  杨文秀 《暖通空调》2006,36(2):20-24
以大连地区农村住宅为对象,采用现场实测和问卷调查方式,研究了半吊炕及被动式太阳能集热墙对室内热环境的调节作用,从室内温湿度、炕表面温度及运行方式、人为因素影响等方面对热环境进行了评价。被动式太阳能集热墙与新型节能灶炕耦合运行模式明显好于炕单独作用,虽然前者初投资增加了10%,但每个冬季可节省供暖用煤50%左右。  相似文献   

6.
籍仙荣  杜俊芳  沈涛 《建筑节能》2013,(5):39-40,44
山西农村的地理气候、日照条件、居住建筑的特点等均适合使用太阳能。介绍了山西农村居住建筑中使用被动式太阳能的两种主要形式:直接受益式和附加阳光间式,并针对在使用过程中影响集热蓄热效果和导致热量损失较大的建筑构配件提出一些改良措施,指出对山西农村居住建筑推广使用被动式太阳能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别墅建筑的大量涌现,太阳能在别墅建筑中的应用也成为势在必行.本文针对新疆地区的别墅建筑工程,从被动式采暖和主动式采暖空调两方面出发,并结合别墅建筑及其使用特点,分别对适合于别墅的太阳能采暖空调的各种系统以及太阳能集热系统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3)
基于目前海上油田终端利用天然气加热导热油进行换热,能耗消耗巨大,而对于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尤其在海南岛,利用槽式太阳能集热技术辅助加热导热油不仅节约能源,还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研究推广;同时太阳能集热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高温太阳能集热技术的推广应用势必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例,剖析了直接受益的被动式太阳能住宅设计要点。选择合理的太阳能集热窗,并将建筑功能,建筑造型与建筑热工有机地配合,在节能投资不超过土建工程造价10%的情况下,可使节能率达到50%以上,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0.
王敏  何涛  路宾 《建筑科学》2013,29(2):4-6,49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温太阳能集热技术的发展,包括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吸收、发射和耐高温性能的优化提高,玻璃增透技术及太阳能集热器聚光技术的改进等。而后,结合太阳能空调系统的案例计算,对比分析了中温太阳能集热器和普通低温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效率、太阳能保证率、节能量等指标。最后,指出了中温太阳能集热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被动式太阳房普遍存在的夏季室内过热现象,提出一种太阳能集热墙与地下室复合系统。对石河子地区带有该系统的被动式太阳房进行测试,分析了4种模式的降温效果和室内空气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有太阳能集热墙与地下室复合系统平均温度和温度波动情况均明显优于其他模式,平均温度降低了2.1℃,该系统利用室内、太阳能集热墙和地下室之间进行气流循环,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自然通风降温技术。  相似文献   

12.
集热蓄热墙是一种有效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的设计,在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被动式太阳房在建筑节能领域正得到广泛应用。以蒙古国寒区学校为例,从热工角度分析集热墙的工作原理、传热方式,计算围护结构得热失热和建筑年采暖热耗值,比较不同材料的蓄热性能及应用特朗勃墙被动式集热设计的节能实效。针对严寒地区的气候特征,剖析其热环境调节策略,以期对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的推广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志顺  李明军  刘琪 《建筑技术》2015,46(2):110-112
以京天能投总部办公大楼示范工程的能源消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资源条件及能源供需情况,提出经济、可靠、低碳、高效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适宜技术方案,并采用太阳能光导照明、高性能围护结构设计、被动式自然通风技术、土壤源太阳能热泵冷热联供系统和雨水收集再利用技术,从而进一步达到节能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在解决住宅建筑的采暖问题上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该文通过两个设计实例的介绍,探讨了如何在低层住宅和高层住宅中运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相关技术,实现以被动式设计为基础、被动式措施与适宜技术设备相结合的设计策略。从而为满足太阳能建筑低造价、高效率的要求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5.
被动式太阳能住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式太阳能住宅得热是通过直接受益、集热墙、阳光室这几种主要方法实现的,增加有效的蓄热体和减少住宅的散热又是太阳能利用的必要保障,水、石头、土坯、混凝土、砖是很好的贮热体,它们在建筑中合理的应用可以使建筑内温度变化平稳,舒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工业建筑》2021,51(7):177-184
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因具有低能耗、低成本、无污染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全球学者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部件、性能等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通过对近20年来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整合设计的研究进展及态势的分析,发现目前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研究的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地域分布与太阳能辐射具有显著的地理空间契合性特征;在研究技术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研究主要集中在严寒、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等。最后,对加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整合设计的研究、地区的拓展、建筑部件组合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适用于医院的太阳能光热利用,本工程主要采用了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采用换热的方式进行集热,是把间接集热系统从承压集热的方式转变为非承压集热方式。本文并对太阳能的节能减排量与传统能源能耗对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西宁市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太阳能新风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情况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太阳能新风系统中的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系统优化设计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太阳能新风系统不仅能够承担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新风负荷,在一定的太阳能保证率的条件下还能承担生活热水负荷,从而避免太阳能集热系统过热现象的发生。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太阳能新风系统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节能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从2002年至2003年间,我国陆续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太阳能集热系统和施工安装配套技术,并进行了小范围、小规模的工程实践。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太阳能集热系统和施工安装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太阳能供热制冷成套技术开发与示范”之专题4《建筑一体化结合的太阳能集热技术工程类试点示范》,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和SI住宅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在南向房间、南北房间二个层面上研究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在寒冷地区多层住宅中的应用原理,并探讨其与SI住宅体系结合的可能性。尝试解决我国集合住宅太阳能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被动式太阳能技术与住宅建筑体系的一体化设计提供一种比较有益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