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WTO,中国建筑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中国建筑业只有适应新的形势,加快市场法制环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企业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分析研究加入WTO对我国建筑业的积极与消极影响,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对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峰 《建筑》2002,(7):38-40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业企业将会进入中国的建筑业市场 ,中国的建筑企业将面临与国外建筑业企业同场竞技的局面。中国建筑业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发展 ,施工技术已经取得极大的进步 ,有些技术接近或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独立完成了如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金茂大厦、江阴长江大桥等一些规模大、技术复杂的施工项目。但是在总体上 ,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的整体技术仍然比较落后。本文将分析中外建筑业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 ,并提出应对策略。主要差距建筑工业化、科技化方面在建筑工业化、科技…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与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业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经济与建设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一步扩展,以及现代科技进步的进一步深化,建筑企业的发展逐渐融入国际经济的大潮,近年来随着我国一些大型建筑项目国际招投标的实施,这使得我国建筑企业己越来越感受到来自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我国加入WTO的日子日益临近,加入WTO,就意味着我国建筑企业毫无例外地要融入建筑业市场的竞争、发展的大潮中——迎接挑战、求得发展,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慎重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规模和效率协调下的建筑业市场结构优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建筑业结构复杂且绩效水平低,其基本特征符合哈佛学派的理论,但规模与利润率负相关的现实无法用该理论解释.采用芝加哥的效率主义学派理论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建筑企业的绩效主要是建立在企业效率基础之上的,而市场结构会通过扭曲的市场行为影响企业的效率.以规模和效率两条线索为理论指导,以提高产业的绩效水平作为我国建筑业市场结构优化的核心目标,围绕规模的优化使市场结构趋于合理化,围绕效率的优化使市场结构趋于高级化,构建我国建筑业市场结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建设工程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目前建筑承包市场仍不够成熟,企业承包规模与其实际管理能力不相适应,导致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企业追求规模扩张,维持生存和发展;相关政策制度有待完善,市场监管存在漏洞;缺乏行业信用体系,市场主体存在不规范操作。最后就如何消除这些现象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WTO,对建筑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国外建筑企业依靠其管理水平高、融资能力强、资金雄厚、技术装备先进、机制合理等优势,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势必使国内建筑企业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另一方面,国外竞争者的加入也为中国建筑企业扩大利用外资、进入国际建筑市场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还对国内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有力的鞭策和促进作用,在国内外竞争空前激烈的状况下,国内建筑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加快行业结构的调整,改善经营机制,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走建筑企业品牌战略之路.  相似文献   

7.
工程投标是一门科学,在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建筑市场已基本完全放开,尤其是去年12月1日《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开始实施,外资建筑企业凭借技术、管理、人才、资金等优势,必将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国内建筑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在获得相应的权利的同时 ,承诺在三年内开放建筑业市场 ,即取消国民待遇的限制 ,逐步允许外商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国内建筑市场开放后 ,我国建筑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 ,市场“狼烟四起” ,竞争日趋激烈。为此 ,我们有必要对如何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一、我国建筑企业现状分析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 ,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 ,建筑业大都由一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私营业主和个…  相似文献   

9.
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建筑业协会顾问郑一军在21世纪中国建筑企业家论坛上提出要应对市场的变化,实现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体制与机制的转变。具体而言,必须取得一个基本的共识:当前建筑业行业规模过大、供需失衡、结构严重不合理,是造成建筑市场混乱、工程质量不高的基础性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陈仁厚 《四川建筑》2002,22(3):86-86,87
我国加入WTO ,建筑企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建筑业企业新的资质标准出台后 ,在新形势下 ,建筑业企业怎样生存 ,是当前建筑业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1 建筑业企业的现状  我国的建筑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现阶段建筑业企业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但是 ,仍然存在着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工程项目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企业结构不适应工程建设社会化分工与专业协作的客观要求 ,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要求 ,企业大都是…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调整和完善建筑业产业组织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筑业产业组织现状的分析  长期以来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我国建筑业结构性问题一直存在。建筑业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市场集中度、产业进入壁垒过低 ,企业大的不强 ,小的不专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建筑业企业的市场特征不明显 ,企业在市场上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雷同 ,造成当前建筑市场的供需严重失衡 ,行业的生产能力大量过剩 ,导致过度竞争状况的不断加剧 ,市场混乱 ,产业效率低下。1 建筑业市场集中度市场结构是指构成产业市场的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的地位和特征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要素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和进入障碍 ,…  相似文献   

12.
由农民工或建筑个体联合组成的外包队挂靠建筑企业参与施工,作为市场经济的特殊现象,在我国建筑市场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我国三分之二的农民工就是通过建筑市场转移消化的,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平台。然而,因为现行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制度设计有缺陷,培育分包步伐滞后,理解法规有偏差,执行政策常走样,使当前建筑业挂靠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业在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着十分微妙的形势,可以说是利弊参半。中国积极加入WTO的态度表明中国将继续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入WTO后,我国需要按照国际建筑业的行业规范来管理建筑市场和建筑企业,给来自国外的建筑企业国民待遇,也就是开放我国的建筑市场。面对国际大承包商即将参与国内竞争,中国建筑业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向东 《山西建筑》2002,28(1):119-120
从目前国际和国内建筑市场的基本情况入手,阐述了加入WTO对我国建筑业及国民经济的影响,综合分析了中国建筑业和建筑企业的劣势及国外建筑企业的优势,将国内外建筑企业的特点加以比较,并进一步阐述了加入WTO对中国建筑业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建筑业自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初步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但是,这种理想的组织结构形式由于受到建设方、房地产开发商垫资、压价、拖欠工程款等不规范市场行为的影响,束缚了专业施工企业的发展,使这种理想的组织结构形式未能起到预期的理想效果。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工已成为建筑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的大局意识、奉献精神、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给建筑涂料工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建筑涂料走过了从低档产品向高档产品的过渡、由单一品种逐渐地向多品种的过渡,形成了具有高、中、低档多层次产品结构的局面。加入WTO以来我国建筑涂料企业受到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很多的中小型建筑涂料企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中国建筑涂料市场的巨大商机,世界涂料十强都已全部进入中国,其它外资、合资的建筑涂料企业更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国加入WTO日程的不断加快,作为国际间贸易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将面临新的机遇。能够直面竞争、舍得抛弃、敢于挑战的建筑企业也必能与国际大建筑集团一起“逐鹿世界”。但因为在中国,除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外,其它方面很难再言优势,所以不可避免地要经受猛烈的冲击。 从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建筑业无论在技术水平与技术应用层次、设备装备与先进材料应用、管理水平与管理模式都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在产值上,我国与其它国际间大建筑承包公司也可以攀比。但是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如何与国际建筑业接轨,成…  相似文献   

18.
行业动态     
《建筑》2004,(5):35-35
全球建筑峰会在京举行4月15~16日,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和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举办、以“国际建筑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共同发展”为主题的2004全球建筑峰会在北京召开,400余名中外建筑业界高层人士聚集一堂,共同探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的建筑市场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未来的中国将给全球的建筑业带来哪些惊喜和商机。峰会的召开,为中国进一步了解国际建筑市场,更好地促进中国建筑业企业走向世界,同时也使世界充分了解中国建筑市场提供了舞台。建筑业占GDP比重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日前推出的《2003年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9.
钢、木、砖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建造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称为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建造规模大,是一个国家产业的经济支柱;费用高,小的要耗资千万元,大的要上千亿元;使用周期长,短的要几十年,长的要上百年。作为基础设施,建筑结构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还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罗代鑫  罗明霞 《四川建筑》2003,23(Z1):302-304
加入WTO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国建筑四类企业将会受到直接冲击,四类企业最有竞争优势.监理公司适应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特色,创新定位;政府部门与建筑业的关系是创造制度,刺激整个产业大环境的发展,鼓励建筑业及建设监理能够不断创新和优化升级,提高其管理效率,提高在全球经济化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