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氮量对双低油菜分枝生产力和结角层结构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隗溟  刘启鑫 《中国油料》1997,19(3):59-62
双低油菜中双5号不同施氮量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主序产量占单株产量的比例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分枝产量的比例则上升;2.随施氮水平的提高,高效分枝群有下移的趋势。3.氮肥对分枝角果数影响最大。4.不同施氮水平的结角层结构,分枝的经济系数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结实期源库关系及产量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种种植密度下直播甘蓝型油菜结实期的源库关系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角果长、宽分别在开花后19d和25d左右达到最大值,角果大小有随密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单位角果皮面积承担的籽粒数(SNPA)及单位角果皮面积的籽粒重(PPA)都随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每角粒数和角果长度或角果面积都符合二次曲线关系;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超过1.97万株/667m^2),株高、茎粗、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果粒数和千粒重均下降,但群体单位面积角果数、角果面积增大,产量增高。密度继续增加,群体单位面积角果数和角果面积减少,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12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胡虹文 《中国油料》1997,19(3):10-11,14
以20个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考察主要性状,分析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全株有效角果数,第一,二次有效分枝数,析高,角果密度有全株有效角果数与第一,二次有效分枝数极显著正相关株型性状间,只株高与主花序长达显著正相关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间,株高与主花序角果数 第一,二次有效分枝数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因此,油菜高产育种应在增加全株有效角果数,第一,二次有效分枝数基础上,选择植株高,角  相似文献   

4.
白菜型春油菜角果和种子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秀琦 《中国油料》1996,18(4):28-30
29份白菜型春油菜品种的研究结果表明,角果长度以中长和短角型品种为主;角果宽度以中宽型和细角型品种为主。长角型角果和中宽度角果品种的每角粒数多,单株产量高。角果秘角果面积、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每角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座果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角果宽度仅与角果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它性状相关皆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利用3个抗裂和4个易裂品种(系)分析了品种间、品种内单株间、单株内分枝间、主花序上的着生部位和角果相对含水量与抗裂角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间抗裂角指数差异极显著,说明遗传特性是影响抗裂角性状的主要因素。品种内不同单株间抗裂角指数变异系数在15.81%~73.78%,但变异范围没有超出该品种的抗裂角特性。单株内不同着生部位影响抗裂角指数,不同品种分枝部位间角果抗裂角指数的变异范围在18.67%~93.57%。下部第一分枝的角果抗裂角指数大于其它部位角果,主花序顶部角果的抗裂角指数分别比主花序中部和下部角果小55.04%和60.43%。角果相对含水量对抗裂角指数的影响很大,油菜角果的抗裂角指数(y)随角果相对含水量(x)的增加呈直线上升的关系,即y=0.0149x-0.4779,R2为0.4284。上述各因素对抗裂角品种的影响远大于对易裂角品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品种来源:“三系”杂交组合:母本S12,父本为R119。2005年四川省审定。特征特性:幼苗生长半直立,成株高200厘米左右,塔型,茎秆绿色,深裂叶,3~4裂,叶色绿,较厚,顶片较大,叶缘波状,茎叶均无刺毛而具蜡粉,分枝部位40厘米左右,一次分枝8~10个,二次分枝6~9个,主花序长60~70厘米,黄花,大花瓣,雄蕊发育正常。单株角果数500个左右,每荚粒数12~15,角果着生状态为斜生型,角果较短。种皮黑褐色,圆粒,千粒重3.8克,含油率达43.20%,芥酸为0.18%,F2种子硫甙为21.47μmol/g。生育期为220天左右。产量表现:2003年四川省区试八点平均亩产134.4Kg,较对照…  相似文献   

7.
黄邦全  罗鹏 《中国油料》1997,19(4):19-21,24
将诸葛菜作油料作物进行引种栽培,并对诸葛菜栽培条件下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和单株产量构成进行了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诸葛菜单株产量的直接构成中,贡献最大的是全株角果数,其次是每角粒数,再次是千粒重。一次有效分枝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小,但通过全株角果数的间接作用超过了每角粒数和千粒重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调整不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油菜品种的氮肥用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大田试验条件下,根据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广泛种植的3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差异,以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平均值为界线将供试品种分为4类,即A-高效吸收高效利用型、B-低效吸收高效利用型、C-高效吸收低效利用型和D-低效吸收低效利用型,研究4类油菜的生长性状、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和分配的特点。结果显示,A类品种在主序长、主序角果数、一次分枝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等农艺性状上表现很强的生长优势,B、C两类居中,D类品种最低。氮素吸收效率高的品种,其干物质量、氮素积累量相对较多,不同类型油菜的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积累量顺序为C、A〉D、B;氮素利用效率高的品种,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在籽粒中的分配相对较多,而在果壳中分配相对较少,籽粒产量以及籽粒氮素积累量顺序则为A〉B、C〉D。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大豆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春,夏,秋三种类型大豆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分枝数,总荚数与出苗一开花日数关系密切,单株粒重,百粒重,种子蛋白质含量与开花一成熟明数关系密切,株高,节数与全生育日数关系密切,单株产量与节数和分枝数有关,与毛色,粒形密切相关;种了蛋白质含量与种子大小,节数,毛色,粒形,粒色及植株含量氮量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在长期库、冰柜和干燥器中贮藏的种质,调查了53份油菜的田间出苗率、主要农艺性状和含油量变化。结果表明储藏11~14年之间的种质田间出苗率平均值都高于储藏19~25年之间的种质,长期库和冰柜中保存的种子出苗率高于干燥器中保存的,表明干燥器不利于种子的长期保存。在长期库、冰柜和干燥器三种保存方式下,11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值一致表现为长期库优于冰柜,更优于干燥器;其中全株角果数、单株产量、单株重和分枝高度在三种保存方式下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在20%以上;角果宽度和含油量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在9%以下,说明不同保存方式不但影响种子活力和田间出苗率,还影响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因保存方式不同,出苗率表现不一致,与之相关的农艺性状也不同;在不同的储藏年限间,出苗率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全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单株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干燥器中保存的种质,因为活力丧失严重,整体出苗率较低,很难判断出苗率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双低油菜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及基因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个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5个双纱恢复系为材料,按不完全双杂交方式配制杂交组合,采用ADM模型估计数量性的基因效应和遗传力。结果表明:芥酸含量、株高、角果长度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效果较好。主花序角果数、硫甙含量、二次分枝角果数等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力低,不宜早代选择。单株产量、千粒重等性状由加性、显怀和母体效应共同决定,遗传力中等,也不宜在早代而应在中世代  相似文献   

12.
施硼对双低油菜经济性状,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粘盘黄褐土上进行双低油菜324品种施硼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0-0.7mg硼用量范围内,土壤水溶性硼及有效分枝,每株角数,每角粒数和菜籽产量随施硼量增加而显著提高,油菜籽脂肪含量有增加趋势,当硼用量大于0.7mg时,则随施硼量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胞质不育杂交油菜中的不育株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个甘蓝胞质不育油菜杂交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种的不育株率有显著差异,而不育系相同恢复系不同的杂交种,不育株率差异不显著。不育株分枝部位高,有效分枝数少,单株角果数少,角果结实性差。不育株比正常杂种株减产16.2%-42.6%,不育株的产量对照势率为-8.3%-33.8%,不育株造成杂交种群体产量下降0.75%-3.61%。7个杂交种的临界不育株率为3.62%-71.05%。  相似文献   

14.
套作大豆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玉米套作条件下,对33份大豆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作大豆平均株高122.98cm,主茎节数较少,单个节间较长;分枝对于套作大豆产量形成极为重要,参试材料平均分枝数为5.05个,分枝粒重占单株粒重81.1%;相关分析表明,套作大豆产量与分枝粒重、最高分枝高、有效分枝数、平均分枝长度、生育期(天)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和营养生长期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分枝因子、主茎因子、产量因子和结荚因子等四个因子对变异的贡献率达77.28%。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套作大豆专用品种筛选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及AD模型,对11个甘蓝型油菜优良亲本和F1的12个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2个产量性状存在着极显著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且都存在与环境的互作;千粒重的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均最高。产量性状的平均优势表现较好,其中株高、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角果数、角果粒数和理论产量表现好。在超亲优势方面,除株高和有效分枝部位为正向优势外,其它产量性状都表现为负向优势。亲本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差异较大,选用合适亲本可明显改善杂种后代的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简单、快速、准确的油菜测产方法,本文比较了4种油菜测产法:常规法、取样法、单位面积角果数法和催熟收获法。结果表明,常规测产法是通过少数样本资料换算而来,所得理论产量结果普遍高于实际产量,且平均差异最大;取样测产法操作简便,与实际产量差异最小;单位面积角果数测产法与实际产量差异较小,操作简便,但是需要通过取样获得不同品种的单位面积角果数与实际产量回归方程;催熟收获测产法准确度高,前提是准确测定菜籽含水量和含杂率,这种方法适合南方冬油菜大面积催熟后机械收获测产,也适合于过熟机械收获测产。  相似文献   

17.
亚麻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征  施杏春 《中国油料》1994,16(3):25-27,32
以普遍亚麻的9个品种为材料进行种子产量相关性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7个相关性状对种子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株高>工艺长度>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结实果数>千粒重>主茎分枝数,千粒重相对稳定的类型中,选择植株较高,单株粒数较多者,是提高种子产量的主要途径。降低工艺长度也是提高种子产量的重要因素,在植株较高,单株粒数较多的类型中,选单株粒重较高,单株结实数和主茎分枝数多的材料可有效提高种子产量。在其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油菜角果皮光合衰退的机理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本文以中双9号、中油杂11号和华油杂14号油菜品种为材料,测定花后角果光合及其生理特征,探讨角果光合衰退与生理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角果皮光合速率随叶片衰老而逐渐降低,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在叶片光合功能衰退过程中逐渐上升。不同品种间角果衰老过程中光合高值持续期不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以及MDA含量等与角果光合速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二次抛物线型相关关系,而与RuBPCase活性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9.
对2001-2010年间全国审定的205份冬油菜品种按"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进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统计和对比分析,并对14个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种子产量由"十五"期间平均2 388.78kg/hm2增加到"十一五"期间2 670.13kg/hm2,增幅达11.12%,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3个产量因子的增幅分别为4.03%、0.36%和7.10%,表明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的增加是油菜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相关性分析发现,"十五"期间油菜产量与每角粒数、分枝数、增产点率和生育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另外,"十一五"期间油菜产量还与单株角果数(r=0.38)达到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发现,"十五"期间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强的性状分别为:菌核病病株率、菌核病病情指数、病毒病病情指数、病毒病病株率、每角粒数和单株角果数。"十一五"期间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高的性状分别为:每角粒数、菌核病病株率、株高、生育期、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20.
周可金  官春云  肖文娜 《中国油料》2010,(2):240-244,251
采用荧光猝灭动力学技术研究两种催熟剂对油菜角果叶绿素含量及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利收谷和草甘膦对油菜角果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荧光参数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利收谷的催熟速度快、效果好,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对角果叶绿素破坏严重,ETR、EQY下降快,造成角果光能利用率下降,产量明显降低。草甘膦催熟效果较慢,但对角果叶绿素影响小,ETR、EQY下降慢,产量较高。文中还探讨了油菜产量、含油量与角果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关系,发现油菜产量与ETR、EQY、qP之间相关显著,含油量与EQY、qP相关显著,表明油菜产量形成与油分积累和后期角果光能转化效率、电子传递速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