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的雷达电子反干扰使保护大型舰船比以往更加复杂了,同时也提高了欺骗干扰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大型舰船都优先采用舰载欺骗干扰(DECM)进行防护,但这种保护方法是错误的,因为为数众多的雷达电子反干扰(ECCM)可以使这种舰载电子干扰措施(ECM)完全失败。预计未来的雷达制导导弹系统都将采用这些ECCM。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一种用雷达原理检测弹目间距离的引信,具体地介绍一种引信电子抗干扰(ECCM)系统。工作于敌对环境中的雷达测距引信经常受到电子手段的干扰,施放这种干扰的意图是妨碍引信系统的正常作用,常称这种干扰为电子干扰(ECM)。按雷达引信的观点,根据干  相似文献   

3.
目前,虽然对分析抗干扰技术(ECCM)已做了大量工作,但沒有一致的估价方法。随着干扰方法的多样变化,抗干扰技术也多样化,估价抗干扰效果的问題就更为突出。现提供向种比较抗干扰技术的方法,该比较方法对遮蔽性干扰,特別是阻塞干扰是有用的。电子战分两方,干扰一方是企图阻止雷达探测和跟踪目标的能力(ECM)。而另一方是雷达企图排除干扰完成它的任务(ECCM)。本文所讨论的效果测量是用来估计雷达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是考虑抗干扰效果测量,它也可作为干扰效果的测量。抗干扰技术(ECCM)  相似文献   

4.
美国海军水面战中心达尔格伦分部正在着手研究对付反舰导弹的电子干扰措施(ECM)。由于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的回波是平面电磁波,因此可以采用ECM技术使雷达回波改变波性。其次是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代电子战技术的飞速发展,雷达、通讯、干扰设备的应用与改进,电子战的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美国曾把电子战分为三种类型:电子支援措施(ESM)、电子对抗(ECM)和电子反侦察干扰(ECCM)。无论叫电子战也好,电子对抗也好,都是对立双方所进行的斗争,都是利用自己的干扰设备的功率去扰乱敌人的通讯联络和制导系统,达到打击歼灭敌人保护自己的目的。有些军事专家认为:“掌握电磁波的多寡及灵活运用干扰设备的能力,是掌握战争主动权、取得电磁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雷达抗箔条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箔条做为无源ECM,对付甚高频和超高频防空雷达是很有效的。在这以后的40年中,在微波电子战领城,它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包括用于防御雷达制导的反舰导弹。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研究抗箔条干扰的方法,即箔条ECCM。主要介绍雷达的工作方法和箔条鉴别方法。此外,也谈及箔条鉴别系统的某些特殊问题,例如,有源ECM的影响,相干MTI与频率捷变不相容性以及跟踪雷达的箔条鉴别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概率分析的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干扰环境的复杂性和抗干扰措施的多样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在电子干扰条件下的效能评估方法。运用概率分析方法,建立电子干扰设备对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干扰成功的概率计算模型,以及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电子干扰效能评估模型,并给出了效能评估步骤。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为实现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效能的定量评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引言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国防部在总结海湾战争的过程中,根据当前和未来战争的特点,对电子战的定义作了大幅度的修改。由原来的ECM(电子干扰)、ECCM(电子反干扰)、ESM(电子支援)改成了现在的EA(电子进攻)、EP(电子防护)和ES(电子支援)。这一修改的实质则体现在EA(电子进攻)上,即在原来把电子战作为一种进攻行为的防护手段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前言宽-限-窄电路可对抗扫频干扰。它是在普通雷达中频放大器前加一个宽带中放和限幅器。宽带放大器的作用是使干扰脉冲不发生展宽或拉长,因此干扰影响仅限于幅度。又由于限幅器电平调低到接收机噪声,因此接收机输入噪声增加,甚至像阻塞干扰都不能影响限幅器的输出,限幅器的输出保持恒定,检测器固定门限一直有效。只有经过窄带中放后,信号功率高于干扰功率时,才进行检测。采用了宽限窄电路的雷达固然收到了很好的抗干扰效果,但也带来某些不容忽视的缺点。它会使雷达接收机更易受某种类型干扰的破坏,还降低了雷达在无干扰环境下的工作能力。具体地说有如下几项缺点: (1)强固定频率连续波干扰或窄带瞄准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战术导弹在打击目标过程中导引雷达信号易被防空反导设备中雷达对抗情报侦察系统(ELINT)的瞬时测频接收机截获的问题,从瞬时测频接收机测量脉冲信号前沿的原理出发,在将脉内线性调频信号作为干扰信号与导引雷达信号满足时域部分重叠条件下,分析了干扰信号采用不同调制斜率时,对瞬时测频接收机测频结果以及分选结果造成的影响,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干扰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脉内线性调频信号作为干扰信号,能够有效地对瞬时测频接收机造成干扰,进一步掩护战术导弹突防。  相似文献   

11.
频率捷变雷达有源干扰技术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仿真是研究频率捷变雷达对抗的有效方法,通过频率捷变雷达(FAR)和干扰的动态对抗仿真来反映FAR(或干扰)的性能。首先介绍了多种频率捷变雷达干扰技术;然后,以能量准则为基础,根据雷达方程和干扰方程给出了FAR的目标检测模型,模型中将FAR和干扰在频域对抗体现在干扰有效频带上,并给出了上述几种干扰情况下干扰有效频带的计算模型;最后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宽带阻塞式干扰、扫频干扰和转发式瞄准干扰对FAR的干扰性能。仿真结果表明FAR并不是不能干扰,其干扰性能不仅与干扰方式有关,而且与干扰参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电子防护     
《兵工标准化》2008,(1):62-62
传统的电子防护任务是保证己方的雷达、通信电台、导航等电子系统在对方实施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为了做到这一点,人们对雷达等电子系统进行了不断的改进,来提高这些设备在电子战环境中的性能,因此电子防护措施基本上不是一项单独的设备或技术,而是包含在电子系统自身之中,不能分开。例如通信电台为了对抗侦听与干扰,广泛采用了跳频技术,不断快速变换电台使用的频率,  相似文献   

13.
反舰导弹抗干扰技术发展和运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反舰导弹是现代海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作战舰艇对反舰导弹实施电子干扰与导弹的抗干扰使用构成了海上电子战的主要内容。对目前广泛使用的舰载有源干扰和舷外无源干扰的形式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简要给出了反舰导弹的对抗措施和末制导雷达应该采取的体制、方案,以及改善传统反舰导弹抗干扰性能的一种途径。分析了舷外干扰技术发展动态,简述未来反舰导弹综合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俄罗斯典型的电子对抗装备(包括雷达干扰机和雷达告警接收机)和光电对抗装备(包括红外干扰机、激光对抗系统和诱饵弹)。  相似文献   

15.
雷达是现代军用作战飞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有些飞机上,装备了多达5部雷达。有些机载雷达是多功能的。雷达使用量的剧增,除了担心敌方的有意干扰之外,还要考虑友方雷达之间以及雷达和无线电台之间的无意干扰。雷达频率扩展到毫米波段,只能部分地减轻干扰问题,因为毫米波的应用有限。本文讨论90年代机载雷达的问题,内容包括威胁、环境以及雷达各部分的ECCM。  相似文献   

16.
提高发射接收隔离的基础研究在飞机的有限空间内装有雷达装置、通信装置等各种电子装置,在特殊情况下还装有对敌人进行电子干扰的电子干扰装置。从电子干扰装置考虑,一方面需要对敌人连续进行电子干扰,另一方面使发射的干扰电波不损害接收装置的功能。因此,可以同时进...  相似文献   

17.
自适应天线调零是GPS接收机最主要的抗干扰措施之一.为了迫使自适应调零“失效”,在分析GPS接收机采取功率倒置(power inverse,PI)算法进行自适应调零适用性的基础上,针对PI算法在实现时所需的先验信息相对较少、收敛速度相对较慢以及在低干噪比(jamming-to-noise ratio,JNR)下产生零陷角域相对较宽的特点,提出了强干扰“掩护”下的弱干扰进入、强干扰同步开关下的弱干扰间隙“填充”以及干扰俯仰方向逼近等对抗方法.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对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电子干扰下的舰艇编队雷达探测距离及水平杀伤区。分析了有源压制干扰、无源干扰和分布式干扰下的雷达作用距离模型,给出了受雷达作用距离限制的舰空导弹杀伤区远界计算方法,并对电子干扰下编队协同防空时的雷达重叠探测区、导弹水平杀伤区及舰艇间距进行了仿真。分析表明:干扰情况下,编队的雷达威力范围下降了约30%,不具备全向攻击能力的舰空导弹水平杀伤区范围下降了约75%;抗击亚音速飞机类目标时,编队间距宜保持在16km。  相似文献   

19.
电子干扰装置是对抗敌方防御系统跟踪制导雷达的一个重要弹载或机载设备.电子干扰装置可以压缩敌方跟踪制导雷达的探测距离或消耗敌方雷达的有效处理资源,以此来达到掩护己方导弹突防的目的.灵敏度和有效辐射功率是电子干扰装置的两个重要指标,针对这两个指标在调试生产测试环节中存在不可精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链路标定的实用测...  相似文献   

20.
田志峰  张政  韩辉 《飞航导弹》2011,(6):70-72,81
针对提高低空反导武器系统对抗下弹道导弹突防能力问题,分析了弹道导弹突防末段面临的电磁威胁,研究了对低空反导系统雷达实施电子干扰的可行性,探讨了雷达处于探测、跟踪、识别和引导模式下电子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