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钴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钴现状和方法,简述了各种方法的工艺流程、除钴原理,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从安全、环保及经济等角度考虑,以锑盐作活化剂锌粉置换除钴工艺较好,是湿法炼锌厂较普遍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进行硫酸锌溶液净化除钴时,多采用锑盐-锌粉法。在该法技术条件基础上研究了锑盐-锌铅合金锌粉除钴的效果及其对钴返溶的抑制,认为锑盐-锌铅合金锌粉除钴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3.
巴紫锌业锌冶炼采用的原料特点为铁高、钴高、硫高、锌低,产出的中浸上清液含钴高达50~100 mg/L.为控制成本,巴紫锌业对锑盐、β-萘酚、新型药剂除钴工艺进行了探索实践,得出以下结论:锑盐除钴净化方法溶液Co含量波动频繁,除Co不稳定,锌粉用量大,且现场操作难度大,适合于Co含量较低的硫酸锌净化工艺;萘酚除钴净化法除... 相似文献
4.
针对逆锑深度净化工艺中添加CuSO4的除钴效果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和综合分析,并在生产中得到进一步验证,为今后净液工序的过程控制和工艺调整提供方向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逆锑深度净化工艺中添加CuSO_4的除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逆锑深度净化工艺中添加CuSO_4的除钴效果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和综合分析,并在生产中得到进一步验证,为今后净液工序的过程控制和工艺调整提供方向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镍浸出液深度净化除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镍浸出液用活性硫深度净化除铜是一项新尝试,本文研究了活性硫的制备与活性硫除铜的机理,考查了酸度,温度,反应时间及活性硫加入量等试验条件,获得了镍浸出液含铜低于2ppm、废渣中铜镍比小于100:1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锌离子对锌粉置换除钴的抑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荣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92,(3):33-36,39
实验测得了锌钴的单独极化曲线和混和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锌离子存在时,钴的阴极还原受到抑制,但锌粉置换钴仍有一定的推动力。研究了电极表面上氢氧化锌的吸附及对钴阴极还原的影响,用锑微电极测定了电极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pH的变化。X射线衍射分析未发现有锌钴之间的化合物生成。得出了锌离子对锌粉置换除钴的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8.
9.
介绍了湿法炼锌新型除钴剂净化除钴工业试生产情况。试生产表明,新型除钴剂除钴在技术上可行,通过四段净化后产出的溶液达到电解新液的质量要求,进一步电解生产试验表明,在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残留有机物后未发现有机物对电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从硫酸锌溶液净化渣回收锌和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西北铅锌冶炼厂锌系统湿法冶炼工艺采用二段深度净化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杂质。文章研究了从二段净化产生的渣中回收锌和其它有价金属的工艺。提出了新产生的二段净化渣用水分散一加稀硫酸溶液选择性浸出锌的工艺。完成了1kg级的小型试验、15kg级的放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浸出过程pH≥3、5,终点pH3.5~4.5,可使锌95%以上进入溶液返回主流程回收,钴90%以上残留在渣中待处理,达到了锌、钴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西北铅锌冶炼厂锌系统湿法冶炼工艺采用二段深度净化除去硫酸锌溶液的杂质。文章报道了从二段净化产生渣回收锌和其它有价金属工艺的扩大试验。采用球磨分散-加稀硫酸溶液选择性从二段净化渣浸出锌。结果显示,控制浸出过程pH≥3.5,终点pH3.5~4.5,可使锌95%以上进入溶液,返回锌系统主流程回收,钴90%以上残留在渣中待处理,达到了锌、钴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拟定了净化工艺流程:粗氢氧化钴热水搅洗──氢氧化钴的还原溶解──次氯酸钠除锰──硫化钠沉铜──磷酸除锌。按拟定流程组织了小规模生产,可制出能由之产出T—2级氧化钴的硫酸钴净化溶液。 相似文献
18.
某钴冶炼厂采用中和水解法除铁,在除铁过程中,存在除铁率低、铁渣中夹钴率高(达到14%)等问题。对此,采用中和水解法来降低除铜后钴浸出液中铁含量,对影响除铁的参数进行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氧化还原电位0.40V、终点pH在4.00~4.25、除铁时间控制在6.5h以上、空气流量大于0.8倍溶液/min,除铁温度在50℃以上时,除铁率达到99%,钴夹带率降低到≤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