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齐依求Ⅰ号金矿是新疆最早发现的大型岩金矿床。通过对矿区石英,自然金,黄铁矿,毒砂四种主要矿物标型特征研究,认为齐依求Ⅰ号金矿床具备超大型放的特征,其成因是以酸性侵入岩浆期后热液为主夹发极其它热液成分最终成矿。  相似文献   

2.
晋东北各种类型金矿中都广泛发育热液型石英脉,与矿化有关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反映了不同的矿床类型。对该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及磁铁石英岩型金矿床的研究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温度和红外吸收光谱等特征可以作为划分矿床类型和作为金矿找矿评价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红山南金矿是东天山地区众多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矿地质特征总结,成矿作用分析,以及与相临区金矿的对比研究,初步认为红山南金矿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成矿作用划分为两期三个阶段,成矿流体是岩浆热液与地表水的混合。其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喷出岩建造为主要含金矿源层。  相似文献   

4.
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金矿信息分析技术,目前地质勘测人员常常以此分析技术为寻找金矿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这一理论存在几个应用盲区,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本次研究以热液金矿床的金矿勘测信息为案例,详细说明了不同类型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中应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70年代后期我国发现卡林型金矿以来,到目前已发现200多处矿化点、矿点和矿床,探明了一批大型和中小型矿床,少数矿床的储量接近超大型矿床的规模。目前,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热液金矿床类型之一,并日益显示出较大的找矿潜力、良好的成矿远景和重要的经济价值。结合在贵州拉旦-董万金矿床所开展的地质工作,并结合我国滇-黔-桂卡林型金矿化集中区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及成矿作用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条件进行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托克萨依金矿区岩浆岩普遍分布为金矿产的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其接触带附近常常是金等矿产的有利含矿部位。断裂构造发育,为含矿热液富集提供了的有利场所。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磁异常在寻找金矿床中的作用。在高精度航磁图上,磁异常信息丰富,不仅已知铁矿床在图上反映明显,研究认为高精度航磁由于可识别弱小的磁性地质体,除在原来寻找铁磁性矿床应用外,拓展到岩浆热液作用形成的金矿床的的应用效果显著。区内结合区域重力测量、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地质特征,在高精度航磁图上,对比区内成型金矿床,并总结磁异常特征,优选区内36个航磁异常查证过程中,新发现蚀变岩型金矿2处,其余各类矿床共6处。不仅为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以后高精度航磁调查找矿提供了典型的实例。笔者认为在东天山地区,乃至整个中国西部有利的金矿成矿带,开展高精度航磁测量,结合地质、化探并进行快速的地面查证工作,是寻找该类型金矿床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新疆淖毛湖地区是新疆铜金矿重要的成矿远景区。位于三塘湖晚古生代弧间盆地内,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有关的金矿床有绿源金矿。通过对典型矿床特征的总结及区域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的研究分析,建立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式,为该区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综合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台南缘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论述了华北地台南缘不同类型金矿床的硫、铅、氢、氧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指出它们一致表明石英脉型和蚀变断层岩型金矿床的成矿元素和介质主要来自太古代变质岩系,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的成矿元素和介质则来自燕山期钙碱系列岩浆,它们分别属变质热液型和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布尔克斯岱金矿床为火山晚期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早阶段温度较高,而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较低,为中低温热液矿床Ⅰ成矿流体为富钠的流体,与本区容矿围岩为富钠的安山岩建造楣吻合,反映了成矿流体来源于火山晚期热液。金矿质主要来源于下石炭统黑山头组安山岩、安山质角砾凝灰岩及炭质泥质粉砂岩。部分来源于华力西中酸性侵入岩。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剪切带型金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剪切带型金矿是受韧剪切带控制,并以剪切作用为主要成矿机制的金矿床,近年来已逐渐被认识为一种新类型金矿.广东河台金矿是剪切带糜棱岩类型金矿的典型,而新洲金矿则是推覆剪切带型金矿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滕虎 《新疆有色金属》2015,(1):66-68,71
哈西哇金矿区发现的受韧性剪切控制的及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形成的金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控矿因素、成矿条件与五龙沟地区金矿床相似,通过对比研究,预测矿区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踏王山金矿位于海南省戈枕金矿带东南部,矿体主要产于东西向构造蚀变带中,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踏王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矿体产出形态特征,对流体来源以及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矿区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纯CO_2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均一温度为192~362℃)、中盐度(平均值为7.52%)及低密度(0.46~0.87g/cm~3)的特征,成矿深度为中深环境。从包裹体成分上看,流体包裹体既有岩浆水特征(高H_2O、H_2含量,w(F-)/w(Cl-)≥1),又具有地下热卤水的特征(w(Na~+)/w(K~+)1),明显富集Ca~(2+)或者Ca~(2+)含量较高的成分,显示可能为混合流体。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与地下热卤水叠加的复合型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新疆哈密市金山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山金矿床受控于金山构造三角区内次级构造裂隙 ,属石英复脉型金矿类型 ,金山岩体是主要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15.
夏甸金矿床主、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甸金矿是胶东地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该矿床沿走向NNE、倾向SE的招平断裂带展布,控矿断裂上盘主要为胶东群变质岩,下盘为中粗粒二长花岗岩,矿体主要产于断裂带下盘的黄铁绢英岩中。对取自夏甸金矿井下的岩和矿石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夏甸金矿床岩石具有LREE及LILE富集、HREE及HFSE亏损、壳幔混合的特征,且黄铁绢英岩Eu负异常明显。从岩石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可以看出,断裂带下盘岩体是在古元古代挤压造山环境下或由挤压向伸展转化时期形成。结合文献综合对比分析可知,夏甸金矿床可能是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伸展背景下形成的产物,作为郯庐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招平断裂在该时期发生伸展活动,不仅为含矿热液的上升提供通道,而且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内蒙红花沟大型金矿床是华北地台北缘赤峰-朝阳金矿化集中区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矿床产于太古代建平群深变质岩中,矿体产出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金矿化与中生代侵入岩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在充分了解矿床地质、矿化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H2号脉的地球化学特征、深部原生晕分带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矿脉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该垂向分带在红花沟矿区具有普遍性,正确识别这种分带对于红花沟金矿床深部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确定了红花沟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As—Sb—Ni—Cu—Co—Zn—Pb-Ag-Hg—Au—Mo—Bi)为一典型的正向分带序列,在此基础上对矿床的深部成矿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宿松地区大别山宿松岩群变质岩中陆续发现多个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点),金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本区以往工作局限于普查找矿,对区内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典型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和构造控矿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本区断裂构造是重要的控矿构造,金矿成矿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双峰山金矿床矿体主要受背斜核部北西向层间断裂控制,矿体呈透镜状。具膨大狭缩特点。双峰山金矿床类型可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冰长石-绢云母亚型。  相似文献   

19.
双峰山金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火山热液活动是最为主要的控矿因素,另外构造因素对矿体的形成及分布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玉勒山金多金属矿由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在阿尔金地区开展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过程中发现。矿区发育上奥陶统拉配泉群火山沉积建造及基性超基性-中酸性侵入体。矿床产于上奥陶统变质火山碎屑岩中,矿化蚀变带受断裂控制。该区整体地质工作程度很低,本文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认为玉勒山金矿是受岩浆活动影响的韧性剪切带型中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