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劣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制粉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浑江发电公司1 025t/h劣质烟煤锅炉大比例掺烧褐煤产生的问题,在制粉系统增设了中温烟气惰化与干燥系统,在热风送粉系统增设调温风系统,在粉仓增设充氮气系统,将双通道煤粉燃烧器改为水平浓淡燃烧器。改造后掺烧50%褐煤锅炉运行安全稳定,每年可节约燃料费5 36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锅炉部分设备进行改造,实现烟煤锅炉掺烧或全烧褐煤,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对空气预热器反转改造,提升热一次风温度;对一次风机增容改造,提升制粉系统的通风出力;对空预器一、二次风仓进行改造,适当增大一次风仓通流面积,降低一次风阻力;对磨煤机风环及冷热风插板门进行改造,提升磨煤机运行稳定性;在空预器出口左、右2个热一次风道内各设置1套一次风加热器系统,使一次风温提高40~45℃,实现300 MW负荷全烧褐煤,年降低燃料成本约1 764万元。  相似文献   

3.
对电站燃煤锅炉利用同一类型磨煤机磨制不同煤种燃烧器分层掺烧燃烧试验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为掺烧试验中的掺烧褐煤煤质要求、磨煤机运行方式及控制措施,对掺烧试验过程中制粉系统发生的问题,通过采取4项控制措施得到了解决,保证了机组运行稳定性,节省了燃料费用。  相似文献   

4.
烟煤锅炉掺烧褐煤产生的问题及其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670 t/h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时遇到的制粉系统爆炸和出力低、机组带负荷能力低、落煤管堵煤、送粉系统不安全等问题,提出了将制粉系统干燥介质的组成由原设计的"热风+再循环"方式改造为"热炉烟+热风+再循环"方式;送粉方式由原设计的热风送粉改造为"温风"送粉.实施后,在掺烧较高比例褐煤时设备的安全和经济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5.
410 t/h锅炉掺烧褐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后燃烧煤种的变化,在410 t/h锅炉采用分磨、分燃烧器炉内掺烧方式,并进行制粉系统出力、煤粉特性、燃烧调整、最低负荷稳燃及锅炉效率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下排磨磨制烟煤、上排磨磨制褐煤为最佳,掺烧褐煤比为50%,掺烧时锅炉主要运行参数正常,在大负荷下锅炉未发生严重结焦,掺烧褐煤锅炉效率与单烧烟煤时相比略高。  相似文献   

6.
掺烧褐煤对350MW机组烟煤锅炉经济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煤炭供应资源的紧张,为降低发电成本,华能丹东电厂2×350 Mw机组烟煤锅炉开始掺烧褐煤.经过一段时间混配、掺烧,针对锅炉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经济性下降采取了一系列燃烧调整措施,确保锅炉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经过现场燃烧调整试验,取得了经济性数据,通过经济性对比分析,提出了燃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经济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采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煤粉着火试验炉以及一维火焰炉进行试验,研究了高水分扎赉诺尔煤与国内典型烟煤的掺烧性能。结果表明,扎赉诺尔煤燃烧性能优异,烟煤掺烧扎赉诺尔煤后混煤的着火稳定性以及燃烧效率提高;扎赉诺尔煤具有严重的结渣倾向,混煤的结渣性是决定扎赉诺尔煤掺烧比例的重要因素。提出了烟煤锅炉安全、经济地燃用扎赉诺尔煤的运行优化措施,以及制粉系统优化运行和防爆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受到制粉系统制约的问题,阐述了某电厂300 MW机组HG - 1025/17.5 - YM36型锅炉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燃料特性,计算了在不同褐煤掺烧比例以及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制粉系统热平衡,分析比较了4种干燥方式对制粉系统的影响,确定了以“热风+冷风”为合理的干燥方式,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磨煤机组合下褐煤掺烧比例及锅炉最大负荷,褐煤掺烧经济性分析结果证明了机组掺烧褐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600 MW机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掺烧褐煤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600 MW机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设计燃用煤种为晋北烟煤,而掺烧的褐煤属于极易着火、极易燃尽、但结渣及沾污严重的煤种,煤的全水分较高,这些特性对锅炉制粉系统、燃烧方式等均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对此,进行了褐煤掺烧的试验及技术分析,将褐煤与平六煤按1:1混配。结果表明,掺烧燃尽度变化不大,排烟温度上升幅度较小,炉膛水冷壁及大屏结渣变化不明显,而空气预热器腐蚀减轻。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长山热电厂烟煤供应的紧张局面,提出在燃用烟煤的HG-410/100-6型锅炉试掺烧部分褐煤.在进行单斗全褐煤的掺烧试验期间,曾经发生原煤斗棚煤和制粉系统启动过程中爆燃的不安全事故,通过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有效的防止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掺烧效果,降低了发电成本,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某350MW机组燃用烟煤的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输煤皮带预混的方式进行了不同比例的褐煤掺烧试验,分析了不同比例褐煤掺烧工况下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特性.结果表明:(1)掺烧扎煤后制粉系统所需的干燥出力大幅增加,单台炉掺烧比例最高不应超过50%;(2)随着扎煤掺烧比例的增大,再热汽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锅炉排烟温度、灰渣可燃物含量上升,锅炉效率降低,当掺烧扎煤比例达3/8时,锅炉效率降低约1.2百分点;(3)随着扎煤掺烧比例的增加NOx排放浓度不断降低,当掺烧扎煤比例达3/8时,NOx排放浓度降低约24.7%;(4)当扎煤与大友煤掺烧时,掺烧比例低于3/8不会加剧锅炉燃烧器区域以及高温对流受热面区域的结焦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原设计燃用无烟煤锅炉大跨度改烧烟煤的可行性,阐明了改造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具体改造方案,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云浮发电厂#3、4锅炉改烧烟煤后,制粉系统、锅炉本体安全性均得到了充分保障,机组经济性也得到明显提高。本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同类型锅炉改造提供了借鉴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1025t/h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可行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80 MW负荷工况下,对某电厂6号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可行性进行试验,研究褐煤掺烧比例对磨煤机运行方式、排烟温度、NOx排放浓度以及锅炉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烧褐煤后,锅炉的出力受到了一定限制;随着褐煤掺烧比例的增大,锅炉排烟温度与NOx排放浓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锅炉热效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发电成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调整某种结构,针对褐煤的特性,借鉴其他厂的经验,2010年7月份开始掺烧褐煤.文章主要分析了配烧褐煤期间锅炉指标参数变化情况,掺烧褐煤对辅机、制粉系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某电厂1 021 t/h劣质烟煤锅炉掺烧大比例褐煤后,在给煤机断煤或停磨操作阶段,制粉系统多次发生爆炸,给电厂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从制粉系统防爆角度出发,分别进行了制粉系统断煤工况试验和停磨时热炉烟调节门开度影响试验研究,找出当前运行和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生 《山东电力技术》2021,48(4):65-67,76
以某600 MW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进行褐煤掺烧试验,通过对20%、40%、60%不同褐煤掺烧比例及纯烟煤工况下的制粉特性、炉内燃烧特性、锅炉热效率、运行参数等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掺烧褐煤后,通过降低磨出口温度,调整折向挡板开度等手段可使制粉系统的出力满足要求,同时保证制粉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从炉内着火情况来看,喷口的着...  相似文献   

17.
200 MW机组旋流燃烧器锅炉掺烧褐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0 MW机组旋流燃烧器锅炉烟煤掺烧褐煤的情况,分析了相关褐煤的特性。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了燃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情况下炉内燃烧情况的数据。总结了掺烧褐煤时锅炉出现的结渣等若干问题,提出了燃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某电厂结合HG-1165/17.45-YM1型锅炉的特性,进行以燃烧烟煤为主,掺烧褐煤的试验。文章提出了掺烧褐煤的最优改造技术方案,讨论了褐煤掺烧技术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掺烧褐煤的经济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燃煤发电厂锅炉多煤种掺烧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结合某电厂350 MW超临界烟煤锅炉掺烧蒙西褐煤的试验,分析验证了褐煤掺烧对降低标煤单价、提高锅炉效率、降低NOx排放等主要指标的影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掺烧试验探索机组在不同负荷下的最佳配风方案,提出锅炉CO质量浓度在线监测和燃尽风流量占比对低氮燃烧和锅炉效率的影响,一般控制CO质量浓度在200 mg/m3左右、燃尽风比率以7.0%~15.0%为宜,为解决低氮燃烧与燃烧效率之间的矛盾问题提供借鉴;通过优化燃烧调整试验、锅炉液体除焦剂注射试验以及改进锅炉冷灰斗光滑度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缓解了锅炉受热面结焦问题,取得较好效果。可以为电站锅炉配煤掺烧和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绥电公司800 MW超临界机组掺烧褐煤的实际情况,详细论述了大比例掺烧褐煤后对制粉系统及锅炉运行参数、锅炉效率和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分析了大比例掺烧褐煤后在制粉系统和机组安全运行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在经济效益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通过计算,2011年1~10月,绥电公司800 MW超临界机组掺烧褐煤共节约费用约1.9亿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