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比货车是否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对后面追尾车辆所造成的危害,对现有的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根据碰撞过程中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最大限度吸收能量的原则,将槽钢改进为圆钢管,并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圆钢管型后下部防护装置比槽钢型后下部防护装置更加安全、可靠,具有较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难以保证防止钻撞功能的问题,对后下部防护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依据GB 11567. 2—2001对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要求,利用LS-DYNA仿真软件对优化后的后下部防护装置进行碰撞仿真对比分析。通过动态仿真优化前后的后下部防护装置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碰撞速度、碰撞减速度以及吸能情况,证明优化后的后下部防护装置在各项性能上都得到了提高,在发生后车追尾碰撞的时候,既能缓冲瞬时冲击,又能有效阻挡后车钻入,避免恶性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3.
利用CATIA实体建模功能,创建了壁障模型、汽车后防护装置的实体模型和小车的实体模型,并应用有限元的思想对所有模型进行材料定义、网格划分等前处理。运用ANSYS/LS—DYNA对壁障与其后防护装置的动态碰撞试验进行仿真以及对皮卡与其后防护装置进行追尾碰撞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评价了该防护装置的防护性能。同时,对在发生偏置碰撞时防护装置的防护性能进行了研究。在仿真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吸能式的汽车后防护装置结构,并通过理论研究和整车追尾碰撞仿真验证了新型汽车后防护装置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在发生货车被追尾碰撞时,为了达到保护后车和车上乘员的目的,必须在后防护装置的有限许可范围内,应尽可能提高碰撞发生瞬间后防护横梁和斜支撑构件的弹塑性变形所吸收的能量。本文利用LS-DYNA仿真软件对圆形横截面横梁壁厚分别为6mm、6.5mm和7mm时其缓冲吸能性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动态仿真不同壁厚的圆形横截面后防护横梁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碰撞减速度以及吸能情况,表明当后防护横梁取圆形横截面时,壁厚值越小其缓冲性能最好,吸收内能最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我国校车追尾事故多发的现状,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某款校车防撞钢梁进行碰撞仿真分析,研究在不同速度下追尾碰撞时防撞钢梁变形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表明:该校车在低速、中速和高速3种速度情况下发生追尾碰撞,对车体乘员产生不同的冲击和影响,横梁及支架吸收了不同的能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研究结果可为校车减少后防撞钢梁盲目设计和后续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车辆     
“长安雪虎”顺利通过国内首次汽车追尾碰撞试验据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消息,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最新面世的新一代多功能客车———SC6370“长安雪虎”首次连续成功实现正面和追尾碰撞试验。据悉,这是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唯一一款连续通过汽车正面和追尾碰撞试验的车型,尤其是该车型在国内汽车行业中率先通过了汽车追尾碰撞试验,标志着我国的汽车工业在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汽车安全法规方面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作为国内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企业,长安始终坚持和注重从安全、环保、舒适方面进行汽车的研制、开发、生产,尤…  相似文献   

7.
倾斜井巷跑车在煤矿生产运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Simulink仿真,模拟矿车与跑车防护装置的碰撞过程,分析得到了碰撞力随矿车质量和速度的变化规律,为更加合理的设计跑车的防护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货车车厢号码的计算机自动识别,首先针对原车厢号码所包含的信息,设计了一种新型标记牌,随后以此标记牌为识别对象,设计了由线阵CCD和计算机构成的货车车厢号码自动识别系统.原理性实验表明,该系统对以大约2m/s通过视场的标记牌,当黑白对比度降低不大于20%时,识别准确率均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 2007年6月21日,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A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厢式货车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A机械有限公司利用B车辆厂生产的不带货厢的轻卡、重卡等底盘车,装配上车厢后,再返回B车辆厂,由B车辆厂负责销售。A机械有限公司和B车辆厂双方有委托加工协议书,即B车辆厂委托A机械有限公司利用其生产场所为其装配货车车厢,装配后车厢的货车合格证上标注的生产厂名是“B车辆厂”。  相似文献   

10.
为使乘员在大客车追尾事故发生时可以根据不同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利用有限元和多刚体动力学软件,构建了大客车模型、12个假人模型和安全带模型,并分配假人模型于大客车的不同位置.加载重力加速度、碰撞波形和相对碰撞速度等参数到仿真模型中,最终得到不同相对碰撞速度下假人的头部、胸部、腿部损伤指标值.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碰撞速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起高速公路严重钻入追尾碰撞交通事故,结合关于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的国家标准,根据事故现场道路环境及路面情况、事故现场勘测数据、事故车辆损坏变形部位和特征(照片)以及实车损坏测量结果和两车车型基本参数,利用能量法与变形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到碰撞前两车的行驶速度。计算结果为钻入碰撞事故的分析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日益增多的交通事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降低交通事故的损失和伤害有待解决.车辆在行驶中,前车采取减速行驶操作或出现障碍物等,为了防止发生追尾,后车驾驶员会做出相应的驾驶行为的改变.为了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主动安全性能,研究了处于追尾行驶状态的前乍与后乍的运动学特征.针对前车的不同运动状态分别推导出跟车距离的临界安全车距的计算公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有关论述.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车辆追尾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所占比重较大,分析车辆追尾事故发生的原因,运用道路交通流的跟驰理论,构建车辆防追尾数学模型,研究预防车辆追尾的有效方案。采用传感器、单片机、显示屏等构建硬件电路,运用C语言编程实现距离探测、制动控制等既定功能。采用模型车验证法对装置的功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平原区1条典型高速公路3年的事故数据和交通流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多变量多项式比率等方法建立了多个交通流参数和事故率之间的关系方程,并辅以三维曲面图加以直观反映.研究表明:大车比例、大小车平均速度差和饱和度是影响交通安全最为重要的3个交通流特征参数,多个交通流参数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单个参数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随着其他参数取值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汽车保险杠参数对人体腿部损伤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汽车与行人侧向碰撞时人体腿和膝关节部位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计算机模拟碰撞结果,以腿部仿形器为模拟对象,应用有限元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保险杠高度及形状等因素对人体腿及膝关节损伤程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一定形状的保险杠,当碰撞位置接近膝关节中心时,将会增加膝关节的剪切变形、弯曲变形和损伤程度;当碰撞位置在胫骨质心以下时,将会增加腿及膝关节遭受"二次碰撞"而造成严重损伤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对于探讨如何从汽车设计角度最大限度地减轻行人被汽车碰撞造成的损伤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电子执法对信号交叉口交通违法与交通事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我国现有电子执法成效评估的对比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在考虑均值回归与交通管理水平提升等影响因素后,借助概率论中的误差分析法,提出电子执法对交通事故影响的综合分析法.研究表明,我国道路电子执法对交通事故的影响要大于国外发达国家,电子执法在降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方面效果更显著,但我国电子执法在运行过程中会明显增加刮撞行人...  相似文献   

17.
轿车保险杠系统低速正面碰撞性能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汽车低速碰撞过程中,保险杠系统对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加速度平均值、最大加速度和加速度均方根值及变形量,分别对概念吸能型保险杠系统与普通型保险杠系统进行低速情况下的正面碰撞仿真,评价两者的碰撞性能。仿真结果显示,概念保险杠系统的碰撞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型保险杠系统。于此,作者对该保险杠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山区双车道公路尾随相撞事故与道路线形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我国山区双车道公路的安全状况,选取负二项分布作为回归分析的模型基础,应用同向纵坡的概念将甘肃省某山区双车道公路长为139 km的路段划分成94个同向纵坡单元,运用Stata 9.0统计软件对该路段内2003—2005年所发生的100起尾随相撞事故与8个反映道路设计要素的线形变量进行了广义的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山区双车道公路上的尾随相撞事故与累计坡长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累计坡长越长,尾随相撞的事故数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