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伟  卢勇  宫武旗  席光 《电器》2013,(Z1):633-637
本文数值研究了半高扩压器叶片高度对吸尘器用离心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半高扩压器的叶高h/b分别为0.2、0.4、0.6和0.8,并与无叶扩压器(h/b=0)和叶片扩压器(h/b=1)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半高扩压器能较好地改善扩压器内的流场,在叶高h/b=0.4~0.6的半高扩压器下风机效率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离心风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LUENT软件对离心风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风机流动介质的温度,观察风机的压力场、速度场、温度场的变化,得出不同温度下风机的性能曲线,分析出介质温度对风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介质温度变化较大时,会对风机的性能造成影响.温度越高,风机的性能越差,介质流经风机获得的全压越少,其获得的机械能在随着介质温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某MW级风电叶片,研究了覆冰以及除冰后叶片表面残冰对叶片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覆冰对叶片整体气动性能以及机组发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翼型前缘覆冰后翼型升阻比显著降低;叶根段覆冰对整个叶片气动性能影响较小,叶尖段覆冰将严重影响叶片的气动性能,机组的发电效率显著降低。本文的分析结果对叶片防除冰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离心风机翼型叶片非光滑表面脊状结构减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NG k-ε紊流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G4-73型离心风机翼型叶片表面脊状结构的减阻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脊状结构的相对布置位置对翼型减阻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脊状结构在叶片表面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脊状结构宽度s=0.1mm时的减阻效果最好,最大减阻率为9.65%,在风机设计流量下减阻率为2.96%.脊状表面近壁区时均速度相比光滑表面明显增大,边界层近壁面的法向速度梯度降低,湍动能、湍流强度都明显低于光滑表面,验证了翼型表面脊状结构具有的减阻效果.当脊状结构相对位置为后段布置时,脊状表面会使黏性阻力随流速增大而大幅增加,导致总阻力增大,减阻率降低,甚至产生增阻现象.文中所得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际中风机叶片的优化改型及性能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FLUENT软件,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水平轴风力机叶片进行三维气动分析,得到不同风速下的功率曲线、各截面的压力分布图和叶片三维压力分布图,并与叶素动量理论(BEM)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功率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计算采用三维CFD理论更能反映叶片的实际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6.
基于Realizable k-?紊流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G4-73型离心风机单流道模型叶片翼型表面脊状结构的减阻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脊状结构对风机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尺寸的脊状结构布置能够使脊状表面单流道模型全压高于相同工况下的光滑表面模型,最大增幅7.98%,间接反映了叶片表面流动摩擦阻力的减少。脊状结构只对翼型表面的近壁面边界层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其沟谷内形成的稳定的二次流,可以有效减小沟谷内的表面剪切应力,证明了脊状结构具有的减阻效果。脊状表面湍流边界层近壁面的法向速度梯度和湍动能均明显低于光滑表面,验证了脊状结构对湍流耗散的抑制作用和具有的减阻效果。而脊状结构等距间隔的存在会增大部分区域的剪切应力,对减阻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偏离设计工况时,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分别产生的边界层分离现象也会影响脊状结构的减阻效果及其位置。文中所得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际中风机叶片的优化改型及性能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某电厂离心风机运行性能偏低的原因。研究表明:集流器对叶轮内部的气动流场影响很大,集流器与叶轮不匹配会影响到风机的实际性能;实际集流器与设计集流器结构存在偏差,这是造成风机运行性能偏低的主要原因。集流器改造后,风机运行性能达到了设计值。  相似文献   

8.
9.
离心风机堆焊焊条组织和耐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站锅炉离心风机常用的3种耐磨堆焊焊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冲蚀磨损条件下,3种焊条的耐磨性有明显不同,Cr-W-V焊条的耐磨性优于Cr-Mo-Si和高铬铸铁焊条;堆焊层的耐磨性随冲蚀角度而变化是风机叶片不均匀磨损的主要原因;堆焊层硬度与耐磨性无简单对应关系,不宜作为堆焊条设计和选择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2MW风电机组的叶片为实例,总结出一套工程上实用的叶片气动性能分析的方法。使用XFOIL和Fluent软件,对叶片不同截面的翼型计算了小攻角范围内的气动性能,并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翼型小攻角气动性能的基础上,利用Viterna-Corrigan修正将翼型的气动性能扩展到±180°全攻角范围。使用这些全攻角翼型气动性能数据,在Bladed软件中建立风电机组的叶片模型,分析计算该叶片的气动性能、整机功率曲线等性能。通过最终计算结果与原设计值对比,表明采用该方法分析风电机组叶片的气动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赵文辉  张虎  冯嫦杰 《防爆电机》2012,47(1):15-16,37
通过对离心风扇扇叶采用固定梁的应力分析,推导出离心风扇扇叶强度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加以分析并给出改进方法、措施。最后提出高转速离心风扇扇叶设计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针对热电厂制粉系统排粉机磨损严重的情况,采取了技术措施,相应地作出改进。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熵产理论的离心风机性能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三维椭圆形控制方程及熵理论,对电厂常用的G4-73型后向式离心风机进行数值模拟及熵产计算,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发现,叶轮体内熵产最大,且湍流耗散为风机熵产的主要来源,黏性耗散所引起的熵产几乎可以忽略.采用优化理论对叶轮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比较优化前后的风机熵产及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优化后叶轮和蜗壳内熵产明显降低,流动得到改善;风机的全压升高、高效区拓宽,且流量越大,全压增长的幅值越大.最高效率点附近,风机全压和效率分别提高68 Pa和0.5个百分点.叶轮结构参数的优化对电厂的节能增效、解决风压不足和CO2减排等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叶顶开槽对轴流风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当改变动叶叶顶结构可有效改善轴流通风机的性能。以OB-84型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为对象,采用Fluent对不同叶顶方案下的风机性能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叶顶结构对间隙内部及其附近流场和损失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叶顶开槽长度、型式及开槽部位对风机性能均有明显影响,开槽后风机的全压均低于原风机,而效率却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叶顶凹槽扰乱了间隙内流场涡量场的分布,阻碍了泄漏流的发展,削弱了泄漏流与主流的掺混,并使泄漏损失减少。总体而言,叶顶双凹槽下风机具有最优的气动性能,设计流量下风机效率提高了1.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借助于ANSYS仿真分析,介绍了一种电机用离心式外风扇结构强度优化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6.
回热抽汽对前后级总体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型机组高压缸带有抽汽结构的两级叶栅流道,进行了考虑全周叶片通道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抽汽系统对汽轮机内流动特性的影响,指出抽汽对抽汽点上游级的影响大于对其下游级的影响。抽汽使得上游级动叶进口汽流冲角向负值移动,动叶后压力降低,同时降低了下游级接近抽汽管的流道前半部分的静压。  相似文献   

17.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对YX3小型电机外冷却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冷却风扇的叶片数、叶片外径和叶片宽度对电机风扇通风性能的影响,并从降低风扇输入功率的角度对风扇进行改进设计和样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装有改进风扇的电机机械损耗下降了39.1%,温升基本不变,电机效率提高了0.6%。  相似文献   

18.
以OB-84型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为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叶片安装角为29°、32°和35°在5%、10%和15%切割量时的风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情形下的风机性能曲线,分析了安装角和切割量对风机性能和内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安装角下,风机全压和效率随切割量增大而减小、且叶顶流动损失变大,整机熵产增加;在同一切割量下,全压随安装角增加而提高,效率最高值向大流量侧移动;所得叶片切割前后运行工况点的关系式可为叶片实际切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