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以青海东部河湟地区自然气候环境与多元文化为背景,分析比较不同民族传统民居应对自然环境所呈现出的地域共性与文化差异性,探寻民居生存智慧及本十建筑语言.结合河湟庄院新居设计实践,探索建立基于环境适应、技术适宜、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地区传统民居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庄廓民居在院落布局、单体形态等构成要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也是与当地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息息相关的.通过实际调研及相关资料整理,论述了庄廓民居对地域的适应性特征并总结其典型模式,分析其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及更新措施:选择性保留、创造性改造和适时性更新.通过本研究以期对以后的庄廓民居保护乃至整个...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青海省河湟地区的传统民居——庄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院落布局、建筑形态、功能构成、精神空间、材料及色彩等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空间形态特征与自然地理、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生产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4.
庄廓是河湟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因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而被广泛建造并延续至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庄廓自身局限性使其面临冲击。本文以青海日月乡兔尔干村调研为基础,分析传统庄廓民居的建筑特点,总结传统营造技艺的优势,结合当地试点示范项目探索河湟地区传统庄廓民居更新的营造方法,为当地的营建体系更新与民居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若干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5.
传统建筑有着丰富的应对气候环境 的绿色经验。利用软件工具对青海河湟地区 的气候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设计策略的 有效性对传统庄廓的绿色经验进行验证。并 从气候要素和建筑层次两方面对其绿色策略 进行拆解,通过列表法建立气候特征与具体 技术之间的联系,利用模式图对其绿色原理 进行解析,总结传统庄廓有着“厚重墙体保 温蓄热,院落内部得热,檐廊调节光热环境, 高院墙防风”的绿色策略。  相似文献   

6.
田虎  雷振东  吴雷 《建筑创作》2020,(1):98-107
针对河湟土族民居当前紧迫的发展问题,从土族庄廓功能-空间、材料-构造的现代转型过程中,寻找形式变与不变的合理轨迹,研究尚有活力的传统形式的现代化模式,探索广泛适用的现代形式的土族化模式,创作既具有现代建筑气息,又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土族新型庄廓。  相似文献   

7.
土族传统民居"庄廓"是青海河湟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类型,该地区黄土地貌与高原严寒气候造就了庄廓民居厚重粗旷的地域特征,其中不乏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态经验。研究以青海东部土族聚居地区自然与民族文化为基础,分析土族民居聚落特征,总结传统民居所具有的地区自然地理和资源气候的生态适应性,结合土族新民居创作设计实践,从聚落规划、民族文化、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探讨土族传统民居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土族是我国人口数量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土族传统庄廓反映了土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特点与营建技艺成就.基于实地调研,本文总结了土族传统庄廓的合院空间、房屋空间形式的特征,图解了土族传统庄廓的梁架承重结构、平土屋顶、木制门窗的营建技术,梳理了土族传统典型四合院庄廓的建造过程,为土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传承、发展以及土族地区的地...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民居快速消逝的现象,本文从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在对哈尼族传统民居特征进行系统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深入剖析传统民居保护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微介入”与“本土化”双重导向下的“在地化”保护与更新机制,并结合团队在阿者科村开展的民居修缮实践,从组织形式及更新方式两个方面探讨这一机制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当下传统民居完整性保护及活化利用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传统庄廓的厚重外墙承担了环境调节、结构和围护等多重作用,蕴含着朴素的生态观,也构成了独特的地域意象,但已很难适用于现代建造体系当中.因此在该地区的博物馆设计中,笔者团队尝试将庄廓“厚重”生态经验的原理在空间层面进行转化,利用腔体空间对建筑的生态、形式以及功能需求进行整合设计,以达到环境性能提升和地域文化表达的复合目标.  相似文献   

11.
青海南部地区地理区位特殊,其自然与人文环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传统民居处于变革转型的重要时期。本研究从青南地区资源、气候等客观自然环境出发,分析传统碉房民居绿色环保的生存智慧,总结出有效利用自然资源、适应气候、绿色传统技艺等地域特征;针对新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其中有益经验,基于环境保护为前提,探索从地区环境适应、新老技术融合、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建立地区适宜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颜培  成凯  杨京堂 《华中建筑》2021,(7):117-121
通过文献梳理及实地踏勘,对青海河湟地区传统聚落的文化空间进行分类研究,提出由"山水格局—乡村聚落—单体民居"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构成的传统聚落文化空间体系框架,并对该地区传统聚落文化空间的特征进行定性及定量解析.聚落的山水格局体现山水结构与民族文化特征,聚落的公共文化空间呈现宗教核心、民俗多元的特征,服务个体精神...  相似文献   

13.
传统乡村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乡村空间的规划设计,对传统乡村空间的解析,应与规划设计从业者所擅长的具象化、立体化、尺度清晰等思维方式相契合.文章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平、立面图示表达方法,以"km2、hm2、m2、dm2"为面积尺度单位,分别构建出河湟地区传统乡村的环境基因单元图谱、布局基因单元图谱、建筑形态基因单元...  相似文献   

14.
15.
河西走廊传统乡土民居承载着可供解读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营建智慧,千百年来,当地人为应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以生土为代表的营建智慧。文章针对河西走廊武威地区当前民居营建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传统营建智慧与新型民居设计实践,探索了河西走廊乡土民居"适宜性"改造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萍  陈华 《华中建筑》2020,(5):107-110
青海省黄南自治州同仁县木合沙村是河湟地区藏族传统聚落的典型代表,坐落有青海省最大的藏族原始宗教苯教寺院旺加寺和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木合沙寺,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文结合资料对比和实地调研、测绘,从选址布局、结构形态、材料装饰等方面分析其聚落及民居与宗教建筑的特点。试图探寻河湟地区藏族聚落和建筑地域适应性特征,为今后该地区民族建筑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传统民居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实施需要探索一种或多种适宜性模式作为范式。目前位于青海河湟地区的大量传统庄廓更新仍然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状态,该文通过调研分析整理庄廓的生态建筑经验与生存智慧,探索传统庄廓民居的绿色转型优化设计方法,为当地民居营建体系更新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传统傣族民居更新,就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和提炼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材料和技术,创造适应现代生活的傣族新民居。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西双版纳傣族民居更新实践进行了简要总结,提出了在传统民居更新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寻访青海省东部河湟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和民居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民居所具备的低能耗、零污染等方面的生态优势,总结出当地地域性建筑设计中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20.
宋祥  张嫩江 《住宅科技》2020,(10):51-56
乡村景观基因是聚落特有的、可传承的因子,蕴含着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等多种地域信息。对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梳理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前提。文章通过对青海河湟地区乡村景观特征的分析,结合景观基因理论,对该地区乡村景观基因进行识别,包含环境特征基因、布局特征基因、建筑特征基因及文化特征基因四方面;结合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构建乡村景观基因编码模型,形成青海河湟地区乡村景观基因信息库,为该地区地域性乡村景观营造提供系统的、数字化的指导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