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接枝底物,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为交联剂,制备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对CMC/AM质量比、MBAM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聚合的最佳条件为:CMC/AM为6/1~7/1,交联剂MBAM为0.003 g,引发剂为单体质量的1%~2.5%,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3.5 h。  相似文献   

2.
以纤维素为基体,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通过悬浮接枝聚合法制备出了纤维素基吸水吸油材料;考察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聚合物的吸水、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3.0∶1.0,AM∶BMA的质量比为2.0∶1.0,相对于单体,引发剂质量分数为6.0%,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5%,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得到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其吸油倍率为11.55 g/g,吸水倍率为23.51 g/g,聚合度为534.6。  相似文献   

3.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研究了MBA与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接枝共聚反应。通过正交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 h,单体与纤维素质量比为3∶1,反应温度为50℃,引发剂用量为0.05 g时,接枝效果最好。此条件下,MBA与纤维素的接枝率可达38.06%。  相似文献   

4.
以球形纤维素珠体为原料,丙烯腈(AN)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硝酸铈铵和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制备纤维素珠体-AN-AM接枝共聚物,并通过正交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引发剂硝酸铈铵用量为20%,KPS用量为15%(引发剂与单体AN的质量百分比),单体AN浓度为0.75 mol/L,AM浓度为0.28 mol/L,硝酸浓度为0.14 mol/L,反应时间为3 h时,接枝效果最好。此条件下,AN、AM与纤维素的接枝率可达259.4%,接枝效率可达49.40%。  相似文献   

5.
以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新型溶液溶解纤维素,在均相条件下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出了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考察了聚合温度、时间以及(NH4)2S2O8、AM、BMA、MBA的用量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接枝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纤维素)∶m(AM)∶m(BMA)∶m[(NH4)2S2O8]∶m(MBA)=1∶4∶2∶0.05∶0.006,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达87%,接枝效率为36%。制备的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的吸水倍率为583g/g。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腐植酸钠、丙烯酰胺为原料进行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用量、物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腐植酸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影响.确定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h、引发剂用量2.5%、丙烯酰胺与腐植酸钠质量比(g:g)50:1.通过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将棉花秸秆粉末进行碱煮后,采用过硫酸钾(KSB)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为交联剂,使其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树脂,通过试验对比最终确定最佳条件为:碱煮棉花秸秆粉末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8、过硫酸钾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25、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83%、丙烯酸中和度为70%、反应时间为4 h、烘干温度为90℃。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进行了吸水倍率的测试,并且对预处理后的秸秆及接枝产物进行了红外谱图分析,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率,吸收蒸馏水达207倍,丙烯酸成功接枝在秸秆纤维素的主链上。  相似文献   

8.
用过硫酸钾(KPS)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淀粉/膨润土接枝衣康酸(IA)和丙烯酰胺(AM)高吸水性树脂(SBPIAAM)。研究了衣康酸与丙烯酰胺用量比、衣康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以及引发剂用量等对吸液性能的影响。其最佳反应条件为:丙烯酰胺/衣康酸质量比为9.1∶0.9,衣康酸的中和度为70%,交联剂质量为单体质量的0.05%,作为引发剂的过硫酸钾的质量是单体质量的0.3%,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10 h。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用凤眼莲秸秆接枝丙烯酰胺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主要探讨了凤眼莲秸秆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处理后的秸秆与单体丙烯酰胺(AM)质量比为1∶5,过硫酸钾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3%、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可合成接枝产物、该产物经3%Na OH/9%CH3OH混合液水解后可制得高吸水性树脂;水葫芦秸秆经5%Na OH(w/w)水溶液室温浸泡,超声活化2 h的预处理后所制备的吸水材料具有最高的吸水能力,达422 g/g,吸0.9%的Na Cl溶液的能力达48 g/g。  相似文献   

10.
以纤维素为主要原料,丙烯酰胺、乙酸乙烯酯为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甲醛和二甲胺为阳离子化试剂,通过接枝聚合反应合成改性的纤维素絮凝剂,并探讨了该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作用,着重考察了单体与处理后纤维素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量对改性纤维素絮凝剂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纤维素絮凝剂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比为2∶1,引发剂用量为0.03g,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4 h。絮凝试验表明: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浊度煤矿井水的特点,以玉米淀粉(St)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通过共聚反应合成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絮凝剂,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醚化剂,对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阳离子化。根据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接枝共聚反应时间为4 h,St用量为5 g,AM与St质量比为4∶1,引发剂用量为1.4 g,GTA用量为2.6 g,NaOH用量为0.24 g,醚化反应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70℃。并将阳离子淀粉絮凝剂复配PAC与现有絮凝工艺进行了对比和性能评价,分别对投加量、复配效果以及适合的温度、pH值对絮凝性能参数进行了评价,从而得出阳离子淀粉絮凝剂优化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合成聚合物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PDEA)的生物相容、生物降解性,在引发剂K2S2O8的作用下,将主单体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和改性单体丙烯酸(AA)接枝聚合到天然高分子羧甲基壳聚糖(CMCS)骨架上,考察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物接枝率、接枝效率和温度响应行为的影响。红外光谱仪表征共聚物结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透光率。结果表明,当单体AA与DEA质量比为1∶50、单体总用量为1.5 g时,共聚物具有显著的温度响应行为,且相转变温度较高为31℃。  相似文献   

13.
小麦秸秆制备农用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将小麦秸秆进行碱蒸煮预处理,与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成农用高吸水性树脂,采用正交优化设计及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合成条件中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反应温度为45℃、引发剂中过硫酸钾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8%、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6%、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与小麦秸秆质量比为8、m(AA)/m(AM)=1、单体浓度为1.3 mol/L、丙烯酸中和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烘干温度为50℃等;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进行了吸水倍率、速率及保水能力的测试;对秸秆预处理前后及接枝产物进行了红外谱图分析。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吸肥保肥性能,吸收去离子水达412 g/g,吸收w(复混肥)=0.1%的水溶液达到126 g/g,且在30 m in内达到吸收饱和,抑蒸效果显著;丙烯酸、丙烯酰胺确已成功接枝在秸秆纤维素的主链上。  相似文献   

14.
王艳 《应用化工》2011,40(6):997-998
利用棉花杆作为基准材料,以过硫酸钾(APS)为引发剂引发单体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最优合成条件为:引发剂APS用量为棉杆的5%,单体AM与AA的质量比为7∶3,棉杆∶单体质量比为1∶5,AA中和度80%,反应时间3 m in,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为5%,树脂吸生理盐水率135 g/g。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引发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与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h,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1.25%时,产物接枝效率、单体转化率、接枝率最高,絮凝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6.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淀粉(St)和丙烯酰胺(AM)单体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钾引发剂合成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St-g-AM)。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用粘度法测定了分子量。讨论了聚合反应的各个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考察了接枝共聚物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以接枝效率为考察目标,其最佳的合成工艺为:引发剂的浓度为0.07 g/100 mL,淀粉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2.2,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3 h。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比430万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PAM)对高岭土水样的絮凝性能更好,当接枝共聚物的投加量为6 mg/L时,对高岭土水样的浊度去除率达到81.77%。最佳条件所合成出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75万。  相似文献   

17.
羟乙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2S2O8-NaHSO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羟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共聚物特性黏数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I-IR)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用热重分析法(TGA)分析接枝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腐植酸钠、丙烯酰胺为原料进行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用量、物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腐植酸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影响。确定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h、引发剂用量2.5%、丙烯酰胺与腐植酸钠质量比50:1(g:g)。通过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合成了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9.
用过硫酸钾做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用量比、反应温度及引发剂用量等对吸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木薯淀粉在接枝前和接枝后的结构和性能.最佳反应条件为:丙烯酸/丙烯酰胺质量比1∶3,引发剂过硫酸钾用量是单体质量的0.125%,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167%.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醋酸酯接枝己内酯的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冰醋酸为溶剂,浓硫酸为催化剂,将取代度为2 4的二醋酸纤维素水解为取代度为1 4的醋酸纤维素(CA)。以此醋酸纤维素为接枝骨架,ε 己内酯(ε CL)为接枝单体,在辛酸亚锡的引发下,合成了醋酸纤维素/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CA g PCL)。研究了反应物纯度、原料配比、引发剂与单体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C%)、接枝率(G%)、接枝效率(G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40℃,单体ε 己内酯与醋酸纤维素的质量比为4∶1,引发剂辛酸亚锡与单体ε 己内酯的摩尔比为0 005,反应时间为16h,C%,GE%和G%分别为46 8%,65 2%和122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