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多层核壳结构ACR(PBA/PS/PMMA)树脂,用动态激光光散射法,研究了滞反应过程胶乳粒径的变化及乳化剂用量对胶乳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指出化剂适量可以避免形成新生均聚粒子和防止产生聚结粒子,保持胶乳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酸丁酯为种子,分步加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多步乳液聚合,使形成多层核壳结构的ACR树脂,研究了聚合反应过程的表观动力学,表明PBA种子乳液聚合反应速率与乳化剂浓度的0.89次方成正比。PSt为壳的聚合反应速率与乳化剂浓度的0.5次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橡胶增韧AS树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BR、EVA、MBS和CPE单独或联合增韧AS树脂,研究表明,MBS/NBR和MBS/CPE对AS树脂有协同增韧效应,EVA可作为AS/NBR体系的相容剂,NBR中AN含量将影响增韧效果,并用TEM和SEM观察了共混物的形态。  相似文献   

4.
接枝型MMCS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甲酯为改性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和氯化聚乙烯进行悬浮接枝共聚,合成了接枝型MMCS树脂,了MA,CPE用量对接枝参娄这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同时了树脂的微观结构与形态。  相似文献   

5.
MCS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在氯化聚乙烯(CPE)存在下进行悬浮接枝共聚,获得MCS树脂。本文着重考察了MCS树脂的化学结构及胶粒形态。结果表明,确实发生了接枝共聚。CPE用量、RSH含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溶胀时间及聚合转化率对MCS树脂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均有影响。MCS树脂是接枝共聚物、MMA/S共聚物与MMA均聚物的混合物,橡胶相CPE在MCS树脂中的分散情况为“海岛结构”,  相似文献   

6.
聚醚型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聚氨酯(PU)为组分Ⅰ、乙烯基酯树脂(VER)为组分Ⅱ,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IPN),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PU/VER-IPN的微观形态,用调制DSC(M-DSCTM )、动态力学分析方法(DMA)研究了IPN 的玻璃化转变行为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 网络与VER网络形成了多相微区结构,在界面处互穿和缠结,形成类似胞状的结构,PU 相为胞壁,VER为胞体。在PU 和VER之间,次级作用明显加强,出现氢键吸收峰,并且出现宽温度阻尼范围。当PU/VER= 40/60 时,材料在宽温度范围的阻尼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聚氨酯(PU)为组分I,乙烯工酯树脂(VER)为组分Ⅱ,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IPN)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原子显微镜观察了PU/VER-IPN的微观形态,用调制DSC(M-DSC^TM)动态力学分析方法(DMA)研究了IPN的玻璃化转变行为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网络与VER网络形成了多相微区结构,在界面处互穿和缠结,形成类似胞状的结构,PU  相似文献   

8.
DRS/SDS/NF体系中合成聚丁二烯 胶乳的粒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以岐化松香皂( D R S)、十二烷基硫酸钠( S D S)和间次甲基萘磺酸盐( N F)组成三元复合乳化剂体系中,研究了 S D S/ D R S、 N F/ D R S、碳酸盐( Ca)、丁二烯( Bd)中二聚体( Di)及后处理工艺对 A B S用聚丁二烯胶乳( P B L)的粒子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S D S/ D R S增加, P B L平均粒径( Dp)和粒子分散度( Poly d)均减小,且粒子形态趋于规整。 N F/ D R S增大使 Rp 减小,但可以较好地改善 P B L的稳定性。[ Ca]> 1.2% , Dp 显著增大,但使粒子间粘连加重,规整性变差。[ Di]增加使 P B L粒子分布变宽,形态变差。在 100 r/m in 转速下处理 P B L 4 h 可以使 Dp 增大和 Poly d 减少,有利单分散性大粒径的 P B L合成。  相似文献   

9.
PANI-PVC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材料,吸附一定量的苯胺单体(ANI)后,通过氧化剂使ANI在PVC中发生就位(insitu)化学氧化聚合反应,制备了电导率高达0.233S/cm的聚苯胺-聚氯乙烯(PANI-PVC)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单体用量、氧化剂种类及反应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制备条件。SEM观察的结果表明PANI在PVC中分散非常均匀,在PANI含量较少时即能形成导电通路。  相似文献   

10.
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增韧聚苯硫醚的韧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双酚A型聚砜(PSF)、酚酞型聚醚酮(PEK-C)增韧聚苯硫(PPS)的破坏韧性和破坏形态。实验表明:PSF与PEK-C两种材料的加入都能改善PPS的冲击强度和破坏韧性。不同共混(加入)方法对PSF/PPS与PEK/-C/PPS两体系的增韧效果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离心铸造SiCp/A356功能梯度材料的组织结构与耐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离心铸造法制备了SiCp/A356功能梯度材料并研究了其组织结构及耐磨性。结果表明,离心铸造SiCp/A356梯度材料组织致密,SiC粒子在材料中呈梯度分布;在离心力场的作用下,消除了SiC粒子团聚常来的缺陷,使SiC粒子与合金基体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SiC粒子的优良性能,从而较大地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2.
AMPS/AM共聚物的低温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了AMPS/AM的低温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AMPS和AM单体的浓度和组成对聚合反应和产物的影响。通过反应条件和反应组成的优化,获得了高分子量(106~107)和高线性规整性的AMPS/AM共聚物ACP-Ⅱ系列产品,测定了它们盐水溶液的不同性能。结果表明,ACP-Ⅱ共聚物具有突出的增粘作用和对高温高盐作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乙酰乙基纤维素的热致液晶性能及其与PA6原位复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乙基纤维素乙酰化制备乙酰乙基纤维素。用NMR,IR测定了AEC的乙酰取代度,用DSC,HSPLM研究了AEC的热致液晶性能,织构与A-DS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A6/AEC原位复合单丝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证明一定条件下AEC对PA6有明显增强作用,总取代度增大是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PEEK基体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用PEEK树脂的性能,静电粉末法制备热塑性树脂预浸料的设备和工艺,用该工艺制备的预浸料规格和性能以及AS4C单向织物/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韧性,耐环境性能,同时还介绍了将这种材料用于宇航工业而进行的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腈(AN)与明胶的接枝共聚物Gel-g-p(BA-AN)乳液对胶片照相性能和涂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乳液中残余的引发剂过硫酸钾(KPS)使胶片的感光度明显降低,并产生严重的黄色灰雾;残余单体AN在一定程度上影响B、G、R层的γ、S值(提高B、R层的S,降低R层的γ);残余的单体BA造成胶片护膜层表面不均匀。采用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能有效地去除残留在共聚物乳液中的有害物质;纯化后的乳液对胶片的照相性能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PSF/CaCO3复合材料,从而研究其复合组份与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SE/CaCO3复合材料部分力学性能与热性能比PSF树脂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RSMA增容PA6/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与增容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RSMA为增容剂制备了PA6/PP共混物,研究了RSMA增容PA6/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热行为以及晶态结构,并探讨RSMA增容PA6/PP共混物的增容机理结果表明,PA6/PP共混物为热力不相容的海岛型两相结构,RSMA的加入改善BPA6与PP相间的相容性,使两相分均匀,分散度提高。RSMA对PA/PP共混物的增容机理可用界面-分散相复合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18.
在上文的基础上,对PVC/CPE/PP和PVC/ACR/PP三元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PE或ACR用量的增加,不但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增加,而且共混合金由刚性体PP增韧时所产生的最大值的幅度也有所提高,其趋势是CPE或ACR用量越多,产生最大值时刚性体分散相PP所需的量越多,同时冲击强度最大值增加的幅度也越大。PP对共混合金无增强作用,ACR对共混合金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比CPE的大。  相似文献   

19.
液态和混合烯丙基酚改性BMI树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为基础,用液态的烯丙基甲酚(AC)和二烯丙基双酚A(DABP,DA)或二者的混合物,并配少量扩链剂(A)作为共聚单体,对AI增韧改性。对BMI/AC/DA/A(体系Ⅲ)和BMI/AC/A(体系Ⅳ)的研究表明,经熔融和溶液预聚合的各改性树脂具有良好的均相稳定性、工艺性和反应性;固化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冲击性,可在200℃长期使用。用体系Ⅲ为基 树脂测试了其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共混合金力学性能的研究:Ⅱ.CPE,ACR对PVC共混体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上文的基础上,对PVC/CPE/PP和PVC/ACR/PP三元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PE或ACR用量的增加,不但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增加,而且共混合金由刚性体PP增韧时所产生的最大值的幅度也有所提高,其趋势是CPE或ACR用量越多,产生最大值时刚性体分散相PP所需的量越多,同时冲击强度最大值增加的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