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山水构造。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方案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这条贯穿北京的轴线将自然消融于山水之间。在对传统叠山理水艺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依势就形,巧妙安排,构造出具有浓郁中国园林特色的生态山水园林。  相似文献   

2.
《华中建筑》2021,39(8)
该文以清代皇家园林园中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轴线和格网两个层面对其布局中体现出来的空间生成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园中园空间布局中,轴线和格网作为空间生成的基础媒介,体现出明显的程式化特征。轴线以单轴突显为基础,通过平行、垂直、错位、消解等方式在空间中结合山水地形关系进行演绎,为形式自由多变的园林空间生成提供多种可能性;而格网作为古代城市建筑规划中的重要手段,在皇家园林中进一步发展与演绎,通过增加、拼接、平移、层叠的方式在保证模数关系的同时,结合轴线演绎结果形成尺度合宜的空间单元。最后阐述了空间布局体现的语法规则是在体系化建设系统与技艺有序传承背景下,受皇权思想和自然山水美学等观念的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围绕"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展开规划设计,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作为设计目标,以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壮丽的传统山水园林景现终结北京的城市中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徐怡静 《山西建筑》2006,32(1):327-328,339
介绍了中西方园林的概况及发展,论述了自然山水观的形成及自然山水观对园林的影响,讨论了魏晋玄学对自然山水园林产生的深远影响,以从哲学角度探寻中国园林的精神本源,重建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自然山水园林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其时许多文人直接参与了造园活动,并将自己的哲学思想,美学认识,诗情画论融会贯通于造园艺术中,从而奠定了自然山水园林的基础。本文从玄学的角度对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林的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意、法传统园林中常见的轴线与自然景观有巨大的差别。本文重点结合意大利美帝奇别墅、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和法国维贡府邸的轴线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了通过轴上自然的介入、动线和高程设计、对地平线合理的视觉控制等结合地形的园林轴线设计技法,进而对意、法古典园林轴线是建筑的外延这一认知进行了思辨,指出轴线只是西方一种惯用的建筑学符号工具,具有轴线的园林仍然具有其独立的审美特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
孙松林  宋爽 《园林》2022,(5):59-66
中国园林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蕴,其文化内涵和主题精髓是山水文化,也是中国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及其他园林艺术的根本所在.通过对中国山水文化与山水思想的溯源,认为中国园林是在山水审美与山水诗画基础上进行的立体时空创造,是中国山水艺术的重要载体.提出了中国园林山水营造的4种境界,即游历自然,寄情真山水;遗貌取神,诗画假山...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以山水取胜,但又非纯自然的山水,而是经过人工提炼、加工的自然再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是人工与自然的结合。建筑在园林中虽为人工之作,但因巧妙地结合自然,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形成我国园林建筑与园林山水密切结合的独特风格。在各种园林建筑中,与园林环境结合密切,并在园林中广泛运用的莫过于亭。  相似文献   

9.
张颖  刘晖 《风景园林》2019,26(11):80-84
基于中国地景文化的"山水形胜"营建手法,存在历史递进与发展过程。通过对其营建手法"笼山水为苑"等诸多经典词条的内容释读,语义分析,举证"隋代麟游仁寿宫(唐九成宫)"等不同特征的典型案例。运用案例类比法,进行类比解析。其营建思想起源于中国羲皇时代,发展于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各个历史时期,并具有各个历史阶段的脉络特点。从中国西北园林到北方皇家园林及西藏的布达拉宫,无不受其影响。在人工工程营建中,由地景特征所决定的轴线对位布局手法,使因藉自然思想内涵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升。此研究对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立意为“通往自然的轴线”,规划中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休憩大自然作为规划设计的目标,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为奥运会服务,为市民百姓营造生态休闲乐土。  相似文献   

11.
云浮市教育园区位于云城区西南端,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环境优势。规划通过对地形地貌、景观、用地条件等进行分析,在尊重地方传统聚落及自然环境形态的基础上,打造山城互溶、组团布局的生态学府;通过建设开发控制、城市设计等控制策略对园区建设加以引导,构建一核三廊四轴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一心一轴多级渗透的景观空间结构和一环两翼四片的道路结构体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综合型教育园区。  相似文献   

12.
礼乐相迎山水相映——铁岭新城核心区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洁  韩毅  吴宜夏 《中国园林》2007,23(3):3-10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向纵深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就世界范围而言,可持续性发展的人居环境理论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专业领域在新的理论指导下不断扩展,为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专业带来新的气象。通过铁岭新城核心区规划设计这一案例,探讨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如何将传统的园林艺术、轴线布局与现代的规划理念、功能结构共冶一炉,营造新时代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北京朝阳公园规划设计获奖方案的设计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继承与创新是公园创作的源泉,成功的设计应使二者得到统一.北京朝阳公园规划设计方案采用传统的手法并结合现代的形式,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融合了新的生态理论,试图将传统造园艺术运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国画家园林是中国园林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国画家园林在选址、主题、意境等方面上,有很多优秀的实例。作为国画家园林的一个现代实践,静清苑的景观设计,通过简洁的形式,将中国绘画艺术、园林山水景观与现代生活的需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福州大学新校区环境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借鉴近现代世界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以中国山水园林手法为骨架,以现代校园文化活动为问题切入点进行一次现代校园环境规划尝试。福州大学校园环境设计围绕着山体保护改造利用、现状池塘、湿地、溪流等水系的整理、大片的自然林地恢复等方面反复推敲,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山水校园环境,以中国自然山水意境来创建和谐校园:设计同时考虑到校园交通、教学及校园文化活动等的需求,形成了培育高尚人文气息的物质空间。  相似文献   

16.
纪卿 《中国园林》2006,22(8):13-16
园林中的声景设计是环境声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目前对此课题研究较为深入的国家是法国、加拿大和日本。但相关研究成果仍然甚少被运用到具体的造园实践中。首先探讨了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园林声景设计的3个阶段,然后再介绍利用软件优化来完成园林声景设计的最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昌平区域的发展定位和景观资源现状,提出了"复合生态"的规划理念,并依此构建城乡风貌的框架体系,进一步从新的视角提出城乡风貌控制规划导引.  相似文献   

18.
瀑布景观赏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醒 《中国园林》2004,20(7):29-32
从研究瀑布的发生、分类,瀑布景观的组成以及瀑布落水的基本形式入手,探讨瀑布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根据"得其性、仿其形、取其意"的原则进行瀑布景观设计.力求在瀑布设计中重视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创造"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瀑布景观.  相似文献   

19.
Since 1997, LA PKU has conducted a series of studies on China’s traditional ecological wisdom and related application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course of LA PKU’s research: In early years, they studied on Feng-shui and vernacular landscapes that stemmed from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response to local natural and human processes in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 In 2006, Kongjian Yu proposed the concept tha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a discipline concentrating on the art of survival, which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study and revival of traditional eco-wisdom, not only providing a historical base for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ut also apply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responding to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In 2014, developed upon the achievement on the art of survival, LA PKU further explored the deep form of China’s traditional landscapes by studying local spatial forms and design strategies on micro- and site-scales and translating such ecological solutions into China’s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The paper also reviews on LA PKU’s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nclud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vernacular settlements, and traditional water-adaptive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