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无机阻燃剂、有机阻燃剂和复合型阻燃剂改性的聚氯乙烯(PVC),以及这些阻燃剂对PVC阻燃性能的影响。其中无机阻燃剂的阻燃效果最为明显,不过消烟效果较差;有机阻燃剂消烟效果较为明显,但阻燃能力不如无机阻燃剂;复合型阻燃剂兼具有机/无机阻燃剂的优点,或具有多种无机阻燃剂的优点,一般既具有较强的阻燃能力,又具有较为显著的消烟效果,是未来PVC用阻燃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阻燃性聚氯乙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并对近年来阻燃聚氯乙烯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常聚氯乙烯是通过掺杂方法进行阻燃改性,而常用阻燃剂主要有无机阻燃剂和有机阻燃剂两类。无机阻燃剂阻燃效果明显,但与聚氯乙烯相容性较差;有机阻燃剂与聚氯乙烯相容性好,但阻燃改性效果不如无机阻燃剂明显。若利用多种阻燃剂复配,则能够利用不同阻燃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提高聚氯乙烯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无卤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的最新研究进展,比较了无机、有机磷酸酯、环磷腈类、含Si化合物类及反应共聚型阻燃剂阻燃ABS的阻燃效果。使用复配阻燃剂可以发挥不同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获得更好的阻燃效果,而使用无机纳米阻燃剂可以同时提高阻燃体系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燃烧性能等,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因此,将无机纳米阻燃剂同常规阻燃剂复配使用,是无卤阻燃ABS的重要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4.
《无机化工信息》2006,(1):27-29
添加阻燃剂对高分子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可以阻止材料燃烧或者延缓火势的蔓延。按照化学组成,阻燃剂可分为无机阻燃剂和有机阻燃剂。目前来看,一般价格最高的是含卤阻燃剂,但其阻燃效率高、用量少,如溴系阻燃剂一般只需填充18%-20%。无机水合物类最便宜,但其吸热量小于高分子材料的燃烧热,为了达到理想的阻燃效果,必须有较大的填充量。有报告称,性价比最高的阻燃剂是含卤阻燃剂和Mg(OH)2类无机氢氧化物阻燃剂。含卤阻燃剂燃烧时往往会放出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气体,存在一定的风险。无机阻燃剂主要包括锑系、铝系、磷系、硼系等。无机阻燃剂的最大优点是低毒、低烟或抑烟、低腐蚀,而且价格低廉。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新型无机阻燃剂,主要是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及五氧化二锑等,尤以氢氧化镁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硼系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硼系阻燃剂的分类、无机和有机硼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协同效应及其我国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无机和有机硼系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酯聚合物阻燃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不同阻燃剂阻燃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有机卤系阻燃剂、无机阻燃剂、纳米级阻燃剂、聚合物型阻燃剂和超支化聚合物型阻燃剂,并展望了阻燃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软质聚氨酯泡沫(FPUF)是聚氨酯材料的主要产品之一,由于其较低的密度和热传导率而易燃,在燃烧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对FPUF进行阻燃处理尤为重要。卤系阻燃剂由于存在潜在的毒性和环境问题而受到限制,因此FPUF的无卤阻燃技术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软质聚氨酯泡沫无卤阻燃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添加型无卤阻燃剂法、反应型无卤阻燃剂法、层层组装涂层法。指出开发高相对分子质量、含多种阻燃元素的有机添加型阻燃剂和膨胀型阻燃剂以及复配型阻燃剂,解决层层组装涂层法的组装慢等问题将是FPUF无卤阻燃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丙烯(PP)阻燃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无机阻燃剂、有机阻燃剂、复合阻燃剂对PP的阻燃效果和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今后PP阻燃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酚醛树脂、聚磷酸铵等有机阻燃剂及石墨烯、红磷和次磷酸铝等无机阻燃剂阻燃改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及ABS/聚碳酸酯合金的研究进展。阻燃剂的加入提高了ABS的垂直燃烧等级、极限氧指数以及燃烧后的残炭量,降低了ABS阻燃体系的燃烧速率,延缓了其热分解,使ABS的阻燃性能得到了提高。最后,展望了阻燃剂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提高ABS阻燃效果的方法是开发阻燃效率更高的阻燃剂。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丙烯酸系树脂的阻燃机理及当前国内外对其阻燃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丙燃酸系树脂阻燃中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聚磷酸铵用得较多;有机阻燃剂的有机卤-磷系阻燃剂集有机卤系和有机磷系阻燃剂的优点于一身,在丙烯酸系树脂阻燃中用量最大。今后,添加型阻燃剂将继续被大量使用;反应型阻燃剂因较有前途,将逐渐受到重视;高效、环保的阻燃体系将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与助剂》2010,(1):43-44
阻燃剂目前主要有有机和无机,卤素和非卤。有机是以溴系、氮系和红磷及化合物为代表的一些阻燃剂,无机主要是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硅系等阻燃体系。一般来讲有机阻燃在塑料中具有很好的亲和力,溴系阻燃剂在有机阻燃体系中占据绝对优势,虽然在环保问题上“非议”多端,但一直难以有其他阻燃剂体系取代。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研究无卤阻燃技术对聚氨酯泡沫塑料(PUF)阻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不同类型阻燃剂对PUF的阻燃剂机理做了介绍。较全面地综述了反应型和添加型无卤阻燃剂对PUF阻燃的研究进展。其包括添加型阻燃剂中的有机添加型和无机添加型阻燃剂。另外,在无机膨胀型阻燃剂中,特别介绍无卤可膨胀石墨(EG)对PUF阻燃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功能化的核壳结构无卤复合阻燃剂将是聚氨酯泡沫塑料无卤阻燃技术研究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先希 《人造纤维》2008,38(1):35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阻燃粘胶纤维(Anti—feell)及下游产品已顺利通过了相关国际标准检测,为其在国内外的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nti—feell阻燃纤维,是在国家“863计划”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具有阻燃抗熔滴性能的高技术纤维新材料。该产品采用新一代阻燃技术——无机高分子与有机高分子的复合与互穿,使无机高分子阻燃剂在粘胶纤维有机大分子中以纳米状态或互穿网络状态存在,既保证了纤维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14.
郑秀婷  吴大鸣  刘颖  朱复华 《塑料》2004,33(3):62-65
总结了聚氯乙烯(PVC)塑料燃烧时产生烟雾的机理及其阻燃抑烟原理,并且在已开发出的常用无机阻燃抑烟剂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无毒环保型无机纳米级阻燃抑烟剂———纳米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LDHs)。分析了其对PVC的阻燃抑烟机理,并且试验证实了它的阻燃抑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只需少量添加就有明显的阻燃抑烟效果,并且克服了以往由于大量添加无机阻燃剂而造成的力学性能下降的缺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阻燃抑烟剂。  相似文献   

15.
陈建 《化工中间体》2007,(10):25-29
综述了主要无机和有机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及应用,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在阻燃剂方面研究的新情况及广泛应用于阻燃的技术,并展望了阻燃剂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出发,深入浅出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阻燃机理,一是阻燃剂的作用机理,其中包括化学法和物理法;二是常见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主要阐述了无机阻燃剂、卤化磷系阻燃剂、有机磷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和协同作用机理。目前关于阻燃机理仅知其一二,还远远不够。只有机理方面的研究透彻了,阻燃剂和阻燃材料的开发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达到“阻燃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阻燃改性的最新进展,介绍了针对BMI的各种阻燃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绿色阻燃剂、大分子阻燃剂、有机-无机杂化阻燃剂及阻燃元素阻燃剂等的应用和阻燃机理,并指出未来BMI树脂阻燃改性将会向绿色环保、确保韧性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水合金属氢氧化物、磷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硅系阻燃剂和无机层状阻燃剂在聚丙烯无卤阻燃中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协同增效剂在氧氧化镁、膨胀型阻燃剂阻燃聚丙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无卤阻燃剂中的不足,因此合理利用各种阻燃剂间的协同效应、提高阻燃剂的阻燃效率、开发复合型高效阻燃剂是未来聚丙烯阻燃的研发热点。  相似文献   

19.
含硼阻燃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帆  隗兰华 《广州化工》2012,40(18):28-30
综述了无机及有机含硼阻燃剂的特点、应用及近年来的进展,介绍了主要的无机及有机含硼阻燃剂的性能和实际应用方面的改进。提出硼酸锌的纳米化与协同作用、有机硼阻燃剂与其它阻燃剂的复配使用发展方向。协同型硼阻燃剂阻燃效果更好,且可提高产品的水解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新型含硅阻燃剂与无机阻燃剂的协同阻燃性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测量极限氧指数(LOI)和动态燃烧两种方法评价了新型含硅阻燃剂(SFR-H)与无机阻燃剂的协同阻燃性,并通过分析炭层结构和成分来研究其协同阻燃机理.研究表明,SFR-H与无机阻燃剂具有较好的协同阻燃性,其阻燃机理主要是两者的热降解产物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连续致密的耐高温玻璃态阻隔层来进一步提高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