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尿素/甲醛反应合成脲甲醛,脲甲醛聚合程度决定脲甲醛的溶解性,溶解性决定肥效期。脲甲醛的溶解性与尿素/甲醛(U/F)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加料方式等有直接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尿素/甲醛反应聚合时pH值因素变化对脲甲醛缓释肥冷水不溶性氮、热水不溶性氮、缓释有效氮的影响,筛选尿素/甲醛反应合成脲甲醛适宜pH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在强酸(pH≈1)及脲和甲醛过量的条件下,通过测量脲、异丁醛和甲醛反应体系中异丁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了脲-异丁醛-甲醛树脂的合成反应动力学,探讨了脲、异丁醛和甲醛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脲、异丁醛和甲醛反应对异丁醛的反应级数为1,其反应表观活化能为77.05kJ·mol^-1。脲、异丁醛和甲醛的反应为Mannich反应。  相似文献   

3.
首先以尿素和乙二醛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合成甘脲;然后将合成的甘脲与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四羟甲基甘脲;最后研究了四羟甲基甘脲在酸催化下与甲醇反应合成四甲氧甲基甘脲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料配比对产物产率影响最大,反应温度次之,反应时间影响最小。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四羟甲基甘脲与甲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16,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脲基四甲叉膦酸的合成工艺及其反应条件对产品性能指标和缓蚀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醛和脲都能与亚磷酸进行反应,不同工艺、反应条件下合成的脲基四甲叉膦酸具有不同的产物分布和缓蚀阻垢性能,产品的阻垢性能均好于缓蚀性能,且具有较好的阻垢效果。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醇—甲醛—脲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掺混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付立军 《粘接》1998,19(2):7-8,24
研究了聚乙烯醇-甲醛-脲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与聚醋酸乙乳乳液掺混改性的工艺条件和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6.
新型脲醛预缩液的产品性能及市场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脲醛预缩液(UFC)是由高浓度甲醛与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一种多组份、低分子量的混合物液体。UFC的主要化学成分经测定为二羟甲脲、三羟甲脲和在脲醛树脂合成条件下根本不可能生成的四羟甲脲等的混合物。由于合成条件的不同,其中的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也是不确定的,为区别因甲醛、尿素含量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型号脲醛预缩液,分别在UFC代码的后面加缀-60、-62、-85等不同的百分含量,以区别不同型号。表1列出了几种已知型号的脲醛预缩液所含的甲醛、尿素的重量百分比。  相似文献   

7.
以脲素、甲醛、糠醇为原料 ,探索适当的合成工艺条件 ,合成出粘度适宜的糠脲树脂。以一定量糠脲树脂为改性剂 ,以淀粉胶为主要胶接原料制得的改性淀粉胶的初粘时间小于 2 min,固含量为 2 2 % ,贮存期大于6 0 d,对纸板粘接强度比普通淀粉胶高 ,可用于纸质包装工业。  相似文献   

8.
Z—97改性淀粉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禹  张宏权 《陕西化工》2000,29(2):9-10,13
以脲素,甲醛,糠醇为原料,探索适当的合成工艺条件,合成出粘度适宜的糠脲树脂。以一定量糠脲树脂为改性剂,以淀粉胶为主要胶接原料制得的改性淀粉胶的初粘时间小于2min,固含量为22%,贮存期大于60d,对纸板粘接强度比普通淀粉较高,可用于纸质包装工业。  相似文献   

9.
脲甲醛缓释肥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辉  魏婵  谷守玉 《磷肥与复肥》2011,26(2):12-13,44
对合成脲甲醛肥料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得到适宜的制备脲甲醛肥料的工艺条件为:n(U)/n(F)=1.3,羟甲基化反应阶段加碱控制pH=7.0~7.5,亚甲基化反应阶段加酸控制pH=3.0~3.5,反应温度均为40℃,反应时间为1.5 h;产品烘干温度为90℃.在此条件下得到产品活性指数AI=55.26%,氮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复混肥生产装置改产脲甲醛缓释复合肥料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转鼓蒸汽造粒或圆盘造粒复混肥生产装置改造并开发生产脲甲醛缓释复合肥。介绍脲甲醛的生产原理、反应条件控制和脲甲醛缓释复合肥的生产过程。尿素熔融喷浆工艺的转鼓蒸汽造粒复混肥装置改产脲甲醛缓释复合肥具有投资少、工期短、生产成本低于包膜控释肥等优点。该肥料中包含了速效、中效、长效的氮素养分.其氮素利用率可达50%,减少30...  相似文献   

11.
乙撑基脲是一种用途较为广泛的化合物。除可应用于树脂制造、增塑剂、甲醛清除剂的配制以及涂料的合成外,还可应用于合成特种和高级胶黏剂等。在常压下,以尿素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有效的甲醛清除剂;并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就其消醛效果进行了测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乙撑基脲在低浓度时便具有较好的消醛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尿素和甲醛为原料、苯酚/甘脲为甲醛捕收剂制备脲醛树脂(UF)。增加苯酚/甘脲用量,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的质量分数降低,固化时间增加。增加缩聚时间,脲醛树脂的黏度增加,游离甲醛的质量分数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当苯酚质量分数为0.5%、甘脲质量分数为0.5%、三聚氰胺质量分数为1%、缩聚时间为20 min时,采用一次性加入甲醛、分批次加入尿素和改性剂的碱-酸-碱合成工艺制备的UF中的游离甲醛的质量分数约为0.042 6%,远低于浙江DB33-T-494的E1级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由脲、甲醛、硝酸及氨水等为原料,经中间产物亚甲基二脲和亚甲基二硝基脲合成3,7—二硝基—1,3,5,7—四氮杂二环[3,3,1]壬烷(简称DPT)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脲-甲醛预聚体的制备对玫瑰香精微胶囊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薇  葛艳蕊 《化学世界》2004,45(9):470-472,477
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的玫瑰香精微胶囊,其囊壁原料脲-甲醛预聚体的制备,采用了碱催化下的加成反应工艺。研究了脲甲醛量比、反应介质的pH值、催化剂、加成反应温度对微胶囊粒径、包埋率及表面结构的影响。优化的加成反应条件为:脲甲醛量比为n(脲)∶n(甲醛)=1∶2.0,以氢氧化钠为碱性催化剂,反应pH=8.0,反应温度70°C,反应时间1h。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2D树脂合成通常是将尿素与乙二醛在酸性pH值下进行环构,生成4,5-二羟基乙撑脲(DHEU),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二分子甲醛进行羟甲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16.
王慧芳 《山西化工》2013,(5):16-18,26
利用尿素分别与乙二胺和丙二胺合成了环乙撑脲和环丙撑脲2种小分子甲醛消除剂,考查了原料的摩尔配比、氢氧化钠的用量和反应温度与产率的关系。这2种消醛剂的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产率较高、尤其是环丙撑脲,其产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脲甲醛预聚合对酞菁绿G颜料微胶囊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薇  葛艳蕊  王申 《染料与染色》2003,40(4):195-197
从脲、甲醛的预聚反应条件入手,讨论了脲甲醛量比、反应介质的pH值、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对酞菁绿G颜料微胶囊化过程以及微胶囊结构、表面形态、粒径及其分布和包埋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脲甲醛量比为n(脲):n(甲醛)=1:2.0,以氢氧化钠为碱性催化剂,反应介质pH值=8.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小时。得到的脲-甲醛预聚物水溶性好,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时可以避免发生微胶囊表面形态呈非球形、凹陷和开裂。在以上条件下,制得了包覆结构紧密、包埋率较高、粒径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为3.2μm的球形固体微胶囊。  相似文献   

18.
脲甲醛缓释肥料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简要回顾了脲甲醛缓释肥料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脲甲醛缓释肥料的生产原理、生产工艺;通过对脲甲醛缓释肥料作用机理和质量评价,以及各国脲甲醛产品标准的规定分析,说明脲甲醛缓释肥料极具发展潜力,有利于缓解能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9.
以酸-碱-酸-碱工艺合成一种聚乙烯醇(PVA)、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研究了原料配比、pH值、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n甲醛:n尿素=1.6:1,聚乙烯醇加入量为甲醛和尿素总质量的1%,三聚氰胺加入量为甲醛和尿素总质量的3%,酸性条件下pH=5.5,碱性条件pH=8.5~9.0,反应温度为80℃左右时,合成的脲醛树脂的机械强度较好,游离甲醛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0.
乳化剂对自修复微胶囊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性脲甲醛树脂为囊壁,以苯乙烯为高分子囊芯,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全新的自修复微胶囊——改性脲甲醛包覆苯乙烯微胶囊。实验中采用了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以及阿拉伯树胶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的复配,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检测,分析了乳化剂对微胶囊合成的影响。并对合成的微胶囊采用光学显微镜(OM)观察其形貌并对粒径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