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中国氢能联盟,是推动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国家级高端交流与合作平台。中国氢能联盟作为氢能研发与利用的"国家队",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的氢能产业发展实力。中国氢能联盟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同济大学、中国钢研、中船重工、国家电网公司、中国一汽、东方电  相似文献   

2.
正1.《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发布【2018年6月26日,中国氢能联盟网站文章(节选)】2019年6月26日,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中国氢能联盟")在山东潍坊举办了《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新闻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浙江省氢能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浙江省发改委会同省经信厅、省科技厅在前期征集各方意见基础上,修改形成了《浙江省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9年6月18日浙江省发改委再次发布《浙江省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提出2022年浙江省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形成一批研发中心;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超100亿元,氢燃料电池整车、系统集成以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全面形成,氢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到1000辆,氢燃料发动机产量超过1万台,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建成加氢站30座以上;到2025年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完备。  相似文献   

4.
正原文发布日期:2019年5月31日氢能产业是从氢气生产、储运到应用的庞大产业链。氢能系统不仅是氢燃料电池车交通运输的能源,而且在大规模储能、绿色化工原料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氢能在全球范围内正在迎来快速发展,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加拿大和韩国等国家  相似文献   

5.
《氯碱工业》2019,55(7)
<正>2019年6月26日下午,《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在山东省潍坊市正式发布。根据白皮书发布内容,氢能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氢气需求量接近6 000万t/a,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根据白皮书内容,近年来,中国氢能及燃料产业加速布局,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氢能自主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基础建设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但产业化态势全球领先。目前中国的氢能及燃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掀起氢能发展热潮,普遍认为氢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国内稳定的政策环境,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社会资本介入,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快速进入示范应用阶段,但大规模发展仍面临着氢燃料电池成本高、加氢站设施薄弱、终端用氢成本高等技术与成本瓶颈。未来,技术、标准规范、政策等多因素协同发力将有助于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商业化步伐。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氢能的研究和开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科学家为发展航天事业。对作为火箭燃料的液氢及燃料电池进行了大量研发工作。近20年间。中国将氢作为能源载体和新的能源系统进行了开发。现在,为进一步推动氢能利用的发展,氢能技术已经被列入我国“十一五”规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能源领域)》。  相似文献   

8.
简述美国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初衷,美国能源部关于氢能及燃料电池在节能、减排、储能、最大化部署可再生能源、加强能源安全方面的研究结果以及H2@Scale计划.介绍了美国氢能及燃料电池工业试验运行和商业化推广情况,及对美国氢能及燃料电池发展情况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推动下,氢能产业发展的热度持续升温,能源行业对氢能在难减碳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产业低碳转型的认识不断深入。未来数十年,氢能将在推进能源体系、电力系统和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担当重要角色。文章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以能源中长期预测研究为依托,提出了开展中国氢能产业预测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研判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成长空间,测算了低碳氢能产业发展可能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产生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原文发布日期:2019年4月7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9)联合组织编著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近日正式发布,首次提出了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的发展路线图和技术发展路线图。蓝皮书明确了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在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0-2030年)和远期  相似文献   

11.
燃料电池课程是新能源、材料专业领域的代表性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将直接面向氢能燃料电池等能源产业,为能源材料行业的发展输送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当前,燃料电池课程主要以基础理论知识讲授为主,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理论-实验-实践"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开展燃料电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紧密联系新能源(氢能)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引企入教",可以培养具有夯实科技知识储备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服务国家新能源战略需求和区域氢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施昱萱  张志全 《应用化工》2023,(8):2377-2380
在详细介绍当前国外氢能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美日等国氢能革命的成功经验,同时着重综述了中国现阶段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经过国内外氢能发展实践的对比,提出了推动我国氢能体系建设的几点重要建议,旨在对中国走出自身特色的氢能发展之路有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以化石能源为消费主体,为加快实现"双碳"减排目标,发展清洁能源刻不容缓。从制氢、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加氢站和氢能冶金等方面对我国氢能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的不足,并对未来氢能发展方向提出建议。研究表明,我国氢能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完全掌握氢能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及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导致氢能产业链的生产成本较高。未来我国应加强氢能顶层规划布局、氢能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开展高效制氢技术及拓宽氢能应用场景,为未来氢能大规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面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压力,发展氢能已成为能源转型共识。自我国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氢能产业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关注的重点。虽然我国氢能产业已初具雏形,但在顶层设计、核心技术、产业配套方面仍需迎头赶上。近期,氢能源成为各地产业布局的新亮点,不少地方纷纷推出氢能产业规划方案,产业发展不断提速。比如,上海提出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50座,乘用车不少于2万辆,其他车不少于1万辆。佛山计划2019年投入使用10座加氢站,力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5月21日,航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布,航锦科技与苏州华清京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上海铭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和精神,同意以共同行动、合作为先、相互依存、信息共享的方式建立中国氢能产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于2019年5月21日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签署了《氢能燃料电池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此外,该公司与清华大学能源与  相似文献   

16.
"双碳"目标出台后,我国氢能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当前至2030年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奠基期,这一时期氢气将经历由化工原料向交通燃料的角色转换,蓝氢、绿氢技术成熟且实现商业化.绿氢时代我国将形成绿电制氢、依托天然气管网跨区域输氢、氢储能、分布式天然气制氢及系列氢走廊建设等氢能重点工程,构成氢能发展路线.目前地方发展氢能积极性高,建议及时制定出台国家层面氢能发展规划,攻关氢能领域核心技术,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系列标准,加大氢能发展政策支持以及组建氢发展联盟,促进氢能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氯碱工业》2022,(7):46-47
<正>2022年7月8日上午,由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淄博市首批氢燃料电池冷藏车交付运营启动暨氢能产业链生态圈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在淄博会展中心C区南广场顺利举行,仪式邀请了行业专家、淄博市内外氢能产业重点企业及物流公司代表参加,促进产业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8.
我国能源供给安全、能源结构性缺陷、碳排放居高不下等问题日益凸显,而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动力,高质量利用和发展氢能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重点对目前我国能源面临的问题、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及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长三角氢能产业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现阶段长三角氢能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构建氢能资源保障体系、构建长三角氢能生态圈、氢能应用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为进一步促进长三角氢能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氢能源——未来的绿色能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江华 《现代化工》2006,26(Z2):10-13
综述了国内外氢能研究开发现状,氢能的开发利用技术主要从氢能的规模制备、储运及相关燃料电池的研究等3个方面开展.指出生物制氢技术将成为未来能源制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最后对氢能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作了论述,发展氢能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外氢能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当前氢能发展态势,以国内大型石化企业为例,分析发展氢能的产业基础和优劣势,提出大型石化企业发展氢能业务的建议,并从国内大型石化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加快推动我国氢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