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拥有的容量大、质量轻、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异的性能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成为新能源方向的研究重点,纵观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电极材料是制约其性能的关键因素。而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性能提高的关键之一。本文主要论述如今锂离子电池各种负极材料研究的动态,探讨了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优点和弊端、弊端的改善方法以及部分材料的生产方法,介绍锂离子负极材料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负极材料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硅/碳复合材料储锂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是目前制备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硅/碳复合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和复合结构以及优良的电化学性能,综述了硅/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制备,以及电极材料的包覆方法方面叙述了Fe_2O_3与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锂离子电池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容量高、来源广泛以及环境友好等优势,有望替代目前应用广泛的石墨负极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主要负极材料。硅和碳复合构成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不但解决了充放电过程中硅体积效应大和碳容量低的问题,而且综合了碳循环性好和硅容量高的特点。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以及电极优化方面简要介绍了硅/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硅碳复合负极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四氧化三铁凭借其较高的比容量(926 mAh/g)、良好的导电性(σ=2×10~4 S/m)、成本低、自然丰度大、环境友好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综述了四氧化三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情况,主要包括特殊形貌纳米材料及复合纳米材料,指出了对于四氧化三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的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丰春 《辽宁化工》2011,40(11):1211-1213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应用和开发前景最好的一种电源,改善和提高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关键是选取充放电性能良好的正负极材料。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碳素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和其他负极材料。指出了今后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顶盖的主要功能,以及技术领域的性能、研究与现状和热点问题。探讨了锂离子电池顶盖生产技术,重点介绍了注塑顶盖、铆接/焊接顶盖和复合极柱顶盖的结构,重点关注了降低顶盖空间占用率、降低电腐蚀技术、防爆阀技术、以及顶盖负极柱等零部件材料,并展望了锂离子电池顶盖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Li1+xV3O8的结构和作为水溶液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的充放电机理;对近年来Li1+xV3O8材料作为水溶液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评述。探讨了该材料在水溶液中电化学性能不稳定的原因,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硅基材料因具有高比容量的特点成为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但其在锂离子脱嵌锂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体积效应,降低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初始库伦效率,从而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主要改性方法和研究进展,阐述了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硅基材料因具有高比容量的特点成为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但其在锂离子脱嵌锂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体积效应,降低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初始库伦效率,从而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主要改性方法和研究进展,阐述了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柔性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柔性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碳纳米管基、石墨烯基、纳米炭纤维基及炭布基等几类,本文对这几类柔性负极材料的特点及研究方法作了介绍。最后,对目前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于这些问题的克服即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江西化工》2021,37(4)
具有高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记忆效应少、污染少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公认为未来用于储存电力最有效的方法。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课题组都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性能负极材料的研究。系统讨论了几种常研究的纳米结构负极材料(包括碳、合金、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硅)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SnO_2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研究,从碳复合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金属复合材料以及其他种类的复合材料4个方面介绍了SnO_2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SnO_2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硅基复合材料因具有较高储锂特性而成为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负极材料的首选。本文介绍目前常见的3类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包覆型硅基负极材料、硅/炭复合负极材料、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简述这几类材料各自的优势和区别,最后对硅基材料所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天然石墨在国内外的蕴藏量、分布情况以及天然石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对天然石墨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和膨胀石墨等方面的应用和现状进行分析;综合近期文献,预测了未来天然石墨研究的热点趋势以及产业化发展方向,即:科学而可持续利用天然石墨资源,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是未来必然选择。实现高品质石墨烯的低成本量化生产,探究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复合改性方式和合理选择制备膨胀石墨的插层剂和氧化剂将是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介孔/多孔氧化锡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和较大的表面积,在锂离子电池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当前介孔/多孔氧化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的制备方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刘浪浪  问娟娟 《当代化工》2014,(12):2690-2692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电源应用很广泛,但是在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选取电化学性能良好的正负极材料是提高和改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从新型碳材料、硅基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三方面介绍了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状况,并展望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优劣关键在于其内部的材料性能和结构。锂离子电池的内容材料主要有隔膜、电解质、正极材料以及负极材料,而其中正、负极材料的质量和类型直接关系着锂离子电池所具有的性能以及市场价格。因此,高性能且廉价的正、负极锂离子电池材料成为研究的重点。其中正极材料对电池的性能和价格影响极大,因此,本文重点分析锂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19.
锂离子电池发展至今,因其优异的性能,已成为新能源领域发展中的宠儿,大容量高倍率特性是目前该电池最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高比容量和较低电压平台的硅成功的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主要负极材料。根据近十多年来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成果,本文讨论了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国内外该材料的研究进展,系统地总结了目前硅碳材料改性的优势和不足,建议了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和硅碳负极材料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冯谢力  刘中  张家骏  张淑娇 《山东化工》2023,(7):126-128+138
21世纪以来,各种产业高速发展,能源消耗速度越来越大,寻找新的能源已经变得至关重要,而能源创新技术在寻找新能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理想的储能元件备受关注,而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又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十分重要。主要讲述了锂离子电池的现阶段负极材料的使用类型和发展状况,比较了不同负极材料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不同负极材料的改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