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淮》2018,(10)
正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包含山东、江苏2个沿海省份,每年夏季,受台风影响,在流域内经常出现台风暴雨,造成山洪、泥石流及洪涝等严重的自然灾害。2018年7~8月,接连有4个台风移经淮河流域,特别是第18号台风"温比亚"从上海浦东新区南部登陆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深入淮河上游,流域中西部、北部普降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洪泽湖北部多条支流出现超保证或超历史洪水,部分地  相似文献   

2.
《治淮》2018,(10)
正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于8月15日下午在浙江以东约500公里的海面生成,生成后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8月17日凌晨4时在上海浦东新区南部登陆,强度为热带风暴。登陆后缓慢向西偏北方向移动,8月17日22时进入淮河流域,先后途经淮河南部大别山、淮河以北及沂沭泗地区,8月19日23时移出流域,8月20日06时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防汛抗旱:2018年,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成功防御了流域历次强降雨和台风过程,防汛防台风工作取得全面胜利。请您介绍一下淮河流域2018年的雨水情及其特点。刘国平:2018年5月,淮河流域发生多次强降雨过程,淮河出现多次涨水过程,洪泽湖水位一度持续偏高;7月下旬至8月下旬,流域先后遭受201810号台风"安比"、201812号台风"云雀"、201814号台风"摩羯"、201818号台风"温比亚"影响,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治淮》1991,(8)
今年入汛不久,淮河水系大部分地区连降大到暴雨,出现了淮河流域历史同期最大洪水。一、雨情受黄淮切变线和西南低涡云团及增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6月12~14日,淮河水系大部地区连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淮河水系平均雨量为13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12、13日两天。本次降雨,洪汝河和沙颍河中下游,沿淮及淮河以南和苏北里下河地区,降雨在100毫米以上,其中洪汝河中下游,沙颍河下游及淮河中游沿淮地区降雨在200毫米以上,300毫  相似文献   

5.
《治淮》2021,(8)
正对淮河流域来说,2021年的汛期注定是极不平静的。7月20日,河南郑州遭遇了罕见的极端强降雨,郑州市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降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城区陷入严重内涝,暴雨引发的洪灾造成沙颍河上游支流贾鲁河发生超历史洪水,常庄水库、郭家咀水库及贾鲁河等多处工程出现险情。7月28日前后,台风"烟花"带着风雨进入淮河流域,导致淮河中下游至沂沭泗河水系普遍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淮河中游及南部主要支流小幅涨水,沂沭泗河水系主要河流明显涨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8年日照市连续遭受"安比""摩羯""温比亚"3台风影响时的暴雨洪水成因、特性和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了防汛防台风各项防洪减灾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邱沛炯  葛劲松 《治淮》1997,(10):19-21
今年7月中旬淮河流域中部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局部地区内涝严重,造成了较大洪涝损失。 一、雨情 从7月13日~20日,淮河流域发生一次强降水过程,暴雨主要集中在16~17日。13日淮河上游及沂沭泗地区降小到中雨,大别山区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4日淮河以南、里下河及沂沭泗大部分地区降中到大雨,局部大暴雨;15日沿淮淮南降中到大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中潢川日降雨量达221mm。 16日,除南四湖以西地区外全流域都降雨,洪汝河流域、沙颍河中下游及淮干上游降暴  相似文献   

8.
《治淮》2010,(8):1-1
<正>7月份以来,淮河流域降雨明显增多,淮河上游先后出现3次大范围强降雨,淮河干流及部分支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一些地区发生严重内涝。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7至8月我国多雨带位于长江中游沿江、江淮等地区,淮河流域防汛工作已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1991年5月下旬至7月上旬50天内淮河流域共出现15场范围较大的暴雨,形成了历史同期罕见的大洪水。50天内500毫米以上的雨区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一半。暴雨强度大,暴雨中心大别山区吴店32天总雨量1334毫米,里下河地区的高邮50天总雨量1024毫米。长时期、大范围的暴雨使淮河水位长期居高不下,沿淮洼地形成“关门淹”,造成了皖、苏、豫三省严重的洪涝灾害。针对今年汛情、灾情的特点,本着“匹夫有责”的观点,对治淮工作  相似文献   

10.
6月28日至7月2日,淮河流域连降暴雨,流域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淮干王家坝至蚌埠段沿淮两侧,洪汝河、沙颍河和涡河中下游地区次雨量在200毫米以上,其中洪河、沙颍河中游局部地区雨量超过300毫米,洪河庙湾站次雨量达399毫米为最大。 这次降雨在淮河干流及其淮北主要支流沙颍河和洪汝河上形成了一次较大的洪水过  相似文献   

11.
潘志南 《治淮》1991,(10):16-18
今年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梅雨特大,其特点是“入梅早、雨量大、暴雨多、雨季长”,造成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淮河下游地区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梅雨,平均雨量达840毫米,是正常年景梅雨量的4倍;暴雨中心的兴化、高邮、东台三市多达1043~1302毫米,超过了多年平均年雨量。里下河地区水位普遍高于1954年,洪泽湖承泄上中游洪量500多亿立方米,入江水道两侧和洪泽湖周边的低洼圩区,外洪内涝,洪涝夹击,损失巨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进入主汛期后,淮河流域相继出现了4次较大范围的强降雨,淮河出现了1954年以来较大的洪水过程。国家防总根据这次暴雨洪水的降雨强度、持续时间、覆盖范围、洪水总量和水位以及受灾程度,把这次洪水定性为自1954年(相当于50年一遇)以来淮河全流域性的第2次大洪水。在这次强降雨洪水过程中,河南省的淮河干流、洪汝河流域、沙颍河流域和豫东淮河平原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降了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全省淮河流域7市44个县(市)576个乡(镇)都遭受了洪涝灾害,受灾人口845.6万人,农作物受灾绝收面积13.47万hm~2,初步估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9.51亿元。  相似文献   

13.
8月3日,河南省水利厅针对全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不同特点和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和第10号台风"达维"已在我国沿海登陆,受台风倒槽影响,河南省局部地区可能有大暴雨。为迅速应对台风可能造成的洪涝灾害紧紧部署应对台风侵袭四项举措,要求各地突出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严防死守,严阵以待,坚决打好防汛防台风这场硬仗。一是淮河流域要重点抓好淮河干流及其支流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惠济河的防汛工作。对于淮河干流,通过联合调度信阳  相似文献   

14.
淮河流域平原洼地致涝原因及除涝对策措施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亮  张鹏  徐伟  陈婷 《治淮》2009,(9):8-9
一、淮河流域平原洼地致涝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导致暴雨频发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条件十分复杂,极易发生暴雨,且时空分布不均。在6~7月份主要由低空急流、切变线和低涡造成暴雨,一般称为“梅雨”,流域南部降雨历时可持续一两个月,北部降雨历时相对较短,如1931年、1954年和1991年的暴雨;在8月份主要受台风影响形成台风暴雨,台风暴雨范围较小,但强度较大,如1968年淮河上游暴雨、1974年沂沭河的暴雨、1975年洪汝河和沙颍河的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入汛以来,淮河流域先后发生三次较大的暴雨洪水:8月13~21日为第一次降雨过程,其特点是雨期长,范围广,次雨量大,淮干上游、洪泽湖周边、沙颍河、涡河上游雨量均在100毫米以上。位于暴雨中心的泗阳、泗县、吴陈河、蒙阴的雨量分别为411、340、316、307毫米。8月1~8日在沂、沭河地区又普降暴雨,形成第二次降雨过程。暴雨中心集中在沂河临沂、沭河大官庄以下地区,使沂沭河及中运河形成一次中等洪水。新沂河沭阳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地学基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大韦 《治淮》1993,(1):20-22
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长期以来洪涝灾害频繁、危害严重。据统计,8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洪涝面积达2170万亩。1991年的洪涝灾害,说明治淮的任务还很艰巨。本文拟从地学、水文学的角度来分析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提出淮河治理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地理位置与雨洪问题淮河流域位于北纬31°~36°之间。从灾害学的统计来分析,北纬30°~35°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从气象学讲,淮河流域正处于半湿润南暖温带与湿润的北亚热带两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受太平洋、西伯利亚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的强弱、进退、排旋控制了降雨过程和旱涝变化。6、7月以梅雨为主,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如1954年、1956年),8、9月易受台风侵袭,常出现突发性大暴雨(如75·8大暴雨)、局部暴雨、多次连续性暴雨。淮河中、上游的暴雨,不仅时间、地区集中,而且强度特别大。“75·8”暴雨中心林庄的最  相似文献   

17.
吴旭  徐胜 《治淮》2006,(4):8-10
一、淮河流域台风综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约90个热带风暴影响淮河流域,影响淮河流域较大的台风一般生成时间集中在7月下旬到8月之间。热带风暴受大气环流形势及地理环境影响,引发的暴雨突发性强,降雨集中、强度大,在流域的上游山区极易形成重大洪涝灾情。如1974年“7412”台风造成了沂沭泗洪水、1975年“7503”台风造成了淮河“75·8”大洪水,2005年“0513”台风造成了淠河洪水。影响流域的台风有登陆型和沿海转向型二种。登陆型台风在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省份登陆后,从流域外围西行消失或转向东移移经流域,可能会在流域产生较强的降水和…  相似文献   

18.
王润海  董安渝 《治淮》1997,(12):17-19
一、11号台风暴雨洪水及调度 受11号台风暴雨影响,沂沭泗流域普降暴雨,沂河、沭河、邳苍地区降了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在沂沭河中游偏上。本次降雨8月19日8时开始到20日12时雨止,全流域平均降雨133毫米,其中沭河(大官庄以上)平均降雨219毫米,沂河(临沂以上)平均降雨182毫米,邳苍地区平均降雨148毫米,南四湖平均降雨55毫米,日降雨以沂河高里站289毫米为最大。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末,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西伸北抬,脊线稳定于北纬23度附近,加之西北冷空气的不断侵入,冷暖空气交汇于淮河流域上空,致使淮河流域连降暴雨。淮河干流及淮北主要支流水位猛涨,内涝严重,部分地区发生了较大的洪涝灾害,初步统计流域内直接经济损失达16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2018年8月18日,受18号台风"温比亚"的影响,周口市普降大到暴雨,降雨一直持续到19日,部分县市达到大暴雨、特大暴雨级别,暴雨中心在太康、鹿邑一带,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197.80 mm,其中,最大降雨点太康县柳河站364.50 mm。文章着重对本次降雨过程的调查及特性进行分析,为编制防洪预案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把因暴雨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