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关注矿产资源内部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协调发展关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4类矿产的采选业与加工业为研究对象,分析1999-2016年河南省矿产资源采选业与矿产资源加工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以探析河南省矿产资源产业耦合协调关系的差异和发展演变规律。通过分析,得出河南省矿产资源产业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S”型,协调度指数由1999年的0.23上升到2016年的0.623。具体看1999-2004年矿产资源采选业与矿产资源加工业耦合协调度处于低水平阶段,呈缓慢上升趋势;2005-2007年矿产资源采选业与矿产资源加工业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阶段,是上升最快时期,表明矿产资源产业耦合协同作用趋于一致;2008-2016年耦合协调度为维持较高水平阶段,表明矿产资源产业内部耦合协同作用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投资强度、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表征矿产资源开发水平,以经济实力水平、地方财政与金融水平以及投资与消费水平刻画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选取14项指标,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TOPSIS法计算四川省2006-2015年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斜率关联度模型确定两者的关联程度,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均表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两者存在较好的关联性;研究时段内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由低水平耦合与磨合-良性耦合过渡到高水平耦合阶段,整体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这说明四川省矿产资源的总体规划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长沙市2002-2007年土地利用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hannon熵函数分析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熵值特征和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规律及其成因,初步探讨应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长沙市如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建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信息熵原理分析了新建县土地利用的分异规律,结果显示:新建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7-2004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其中1998-2000年基本保持不变,保持较高水平(0.585 0),2000-2002年略有增长,2002-2004年呈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并达到最大(0.595 6)。信息熵的空间分布,在新建县经济比较发达的长堎镇、石岗镇、望城镇及乐化镇的信息熵最大;松湖镇、象山镇、联圩乡、铁河乡的信息熵最小;西山镇、石埠乡、流湖乡等10个乡镇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7-2004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02年达到最大。根据同期的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影响信息熵变化的因素,并建立信息熵变化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信息熵原理分析了新建县土地利用的分异规律,结果显示:新建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7—2004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其中1998—2000年基本保持不变,保持较高水平(0.585 0),2000—2002年略有增长,2002—2004年呈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并达到最大(0.595 6)。信息熵的空间分布,在新建县经济比较发达的长堎镇、石岗镇、望城镇及乐化镇的信息熵最大;松湖镇、象山镇、联圩乡、铁河乡的信息熵最小;西山镇、石埠乡、流湖乡等10个乡镇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7—2004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02年达到最大。根据同期的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影响信息熵变化的因素,并建立信息熵变化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息熵的陵水县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陵水县1997-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利用信息熵和均衡度的基本原理,对陵水县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陵水县1997-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呈现先缓慢增长、再加速增长的变化过程,总趋势是土地利用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2)陵水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依次可分为生态保育区、风景旅游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农业建设区和综合产业发展区5个区域;3)利用主成分分析,经济因素和人口结构对陵水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熵的贵州省石阡县土地利用结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金强  黄豪 《地矿测绘》2008,24(1):16-18
应用信息熵理论研究石阡县1996—2005年间的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石阡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由1996年的1.31702增加到2000年的1.31908,说明在此期间信息熵有所增加,但由于熵值较低且增长幅度较小,所以目前石阡县土地利用结构无序程度发展态势不太明显,仍保持在一个低水平且有序的状态,居民点、工矿用地与信息熵的关联度最大,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有序化程度,因此今后应加强居民点、工矿用地的建设,才能发挥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8.
李培祥 《资源与产业》2010,12(2):140-144
产业结构演变是城市用地结构转换的主要原因和促进城市发展的真正动力,而城市用地结构的转换又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物质基础,二者互相促进。分析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演变是城市用地结构转换的主要原因和促进城市发展的真正动力,而城市用地结构的转换又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物质基础,二者互相促进。分析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灾害的耦合协调关系,构建了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灾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两种进行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质环境压力指数,对2006~2015年间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灾害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灾害综合发展指数在波动中变化,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现逐渐趋于稳定,地质灾害综合发展指数现处于较高水平。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系统与地质灾害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向着良好态势发展,目前处于高度协调阶段,地质环境压力小。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变化,生态环境阈值反过来限制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方向。为研究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论文选取乌鲁木齐市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指标数据和矢量图,利用ArcGIS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空间分析,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得到乌鲁木齐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使用情况,然后建立适用于乌鲁木齐市的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系统先后经历了中度失调—勉强耦合—初级耦合—中级耦合—良好耦合5个阶段,最终达到良好耦合状态;2)2018年生态环境指数仅为0.795 5,滞后于土地利用指数,生态环境压力居高不下,生态涵养能力和生态治理水平仅为0.152 9和0.272 5,远低于0.37的生态环境压力。今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应兼顾土地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基于1997-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重庆市第一产业比重与农用地面积呈同质减少趋势;二、三产业增加值与建设用地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但“一圈”与“两翼”地区两者的关联函数不同;二、三产业的边际城镇用地呈波动性递减趋势,说明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渐提高,但区域异质性明显。研究结论: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发展呈现显著的同步变化趋势,应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合理调控土地利用配置格局。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利用2005—2015年面板数据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程度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人口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土地城镇化水平,但人口城镇化速率却低于土地城镇化速率,2015年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土地城镇化水平均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特点;2)从时间维度来看,2005—2015年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演变历程较为一致,呈现趋向协调的态势;3)从空间维度来看,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分布由2005年的南北带状相间分布格局转变为2015年的零星失调分布格局。建议结合各省份的耦合协调程度、协调类型及区域间的非均衡性等因素,从户籍制度、土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格局3方面改进,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研究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推动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运用时空极差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2009—2019年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二者的协调发展度,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的区域差异进行测算与分解,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其动态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为0449和0.490,年均增长率为5.84%和7.1%,总体呈上升趋势,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取得一定进展,但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明显滞后于经济高质量发展;2)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水平不高,均值水平为0.55,但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2%,2019年达到0.629,由濒临失调阶段最终转向初级协调阶段,说明二者开始实现协调发展;3)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非同步发展特征,耦合协调度均值水平表现为“下游领先、中游居中、上游落后”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为0.59、0.561和0.529;4)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空间差异总体表现为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二者协调度空间差异的最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均值高达46.97%,其次是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均值为33.54%。据此提出打造区域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探索差异化政策和强化全流域协同合作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利用结构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中科  郭青霞 《煤炭学报》1999,24(2):207-211
采用实地调绘、航片判读、统计分析、历史类比与趋势外推相结合的方法,对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1998~2019年剧烈扰动的16520hm2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预测性研究.结果表明,22a间,共剥离岩土1609800万m3,挖损土地12000hm2,压占土地4520hm2,其中,耕地和林牧用地分别消失8743hm2和790hm2.规划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其中,耕地由原来的529%提高到707%;林牧用地由原来的48%提高到293%,基本消除了荒地和其它未利用地.同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结果表明,以6a为耕地恢复期,大约在采矿26a后,耕地总量可达到平衡;若以10a为耕地恢复期,大约在采矿34a后,耕地总量可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6.
吉林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其有序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吉林市2008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建成区城镇地籍更新数据,以吉林市城市土地利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方法,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吉林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同时运用信息熵对吉林市建成区的土地利用有序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较高,船营区、丰满区和昌邑区的利用效率达到最优,龙潭区因存在土地产出不足,土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吉林市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整体较低,昌邑区因建设用地比重大,有序性在各区中最低。建议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实施,使土地利用结构向有序性转化,积极实施退二进三的政策,保证各用地类型数量的均衡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