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信息熵的陵水县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陵水县1997-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利用信息熵和均衡度的基本原理,对陵水县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陵水县1997-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呈现先缓慢增长、再加速增长的变化过程,总趋势是土地利用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2)陵水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依次可分为生态保育区、风景旅游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农业建设区和综合产业发展区5个区域;3)利用主成分分析,经济因素和人口结构对陵水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2.
新建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信息熵原理分析了新建县土地利用的分异规律,结果显示:新建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7-2004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其中1998-2000年基本保持不变,保持较高水平(0.585 0),2000-2002年略有增长,2002-2004年呈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并达到最大(0.595 6)。信息熵的空间分布,在新建县经济比较发达的长堎镇、石岗镇、望城镇及乐化镇的信息熵最大;松湖镇、象山镇、联圩乡、铁河乡的信息熵最小;西山镇、石埠乡、流湖乡等10个乡镇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7-2004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02年达到最大。根据同期的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影响信息熵变化的因素,并建立信息熵变化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信息熵原理分析了新建县土地利用的分异规律,结果显示:新建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7—2004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其中1998—2000年基本保持不变,保持较高水平(0.585 0),2000—2002年略有增长,2002—2004年呈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并达到最大(0.595 6)。信息熵的空间分布,在新建县经济比较发达的长堎镇、石岗镇、望城镇及乐化镇的信息熵最大;松湖镇、象山镇、联圩乡、铁河乡的信息熵最小;西山镇、石埠乡、流湖乡等10个乡镇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7—2004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02年达到最大。根据同期的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影响信息熵变化的因素,并建立信息熵变化模型。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变化,生态环境阈值反过来限制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方向。为研究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论文选取乌鲁木齐市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指标数据和矢量图,利用ArcGIS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空间分析,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得到乌鲁木齐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使用情况,然后建立适用于乌鲁木齐市的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系统先后经历了中度失调—勉强耦合—初级耦合—中级耦合—良好耦合5个阶段,最终达到良好耦合状态;2)2018年生态环境指数仅为0.795 5,滞后于土地利用指数,生态环境压力居高不下,生态涵养能力和生态治理水平仅为0.152 9和0.272 5,远低于0.37的生态环境压力。今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应兼顾土地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由于转型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原因,导致矿业城镇在转型期间生产、生活、生态系统发展不协调,转型受阻。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了2009—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的"三生"系统协调度,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其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结果表明:门头沟区"三生"系统综合评分呈上升趋势,发展态势良好,生产系统较生活系统、生态系统提升明显;生产系统、生活系统、生态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度缓慢上升,由2009—2013年的失调阶段发展为2014—2018年的低级协调阶段;影响门头沟区"三生"系统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处于动态变化中,首位要素层障碍因子由产业结构变为科技教育,前三位的指标层障碍因子由采矿业从业人员比重、人均绿地面积和科教支出比重变为环保支出比重、就业率和万人拥有教师数。研究结果为促进门头沟区"三生"系统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02—2014年统计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贵州省黔南州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及其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4年黔南州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数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呈下降趋势,2009年后城市化发展速度增长加快;黔南州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呈上升趋势,但存在阶段差别;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发展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存在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对黔南州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可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吉林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其有序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吉林市2008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建成区城镇地籍更新数据,以吉林市城市土地利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方法,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吉林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同时运用信息熵对吉林市建成区的土地利用有序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较高,船营区、丰满区和昌邑区的利用效率达到最优,龙潭区因存在土地产出不足,土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吉林市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整体较低,昌邑区因建设用地比重大,有序性在各区中最低。建议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实施,使土地利用结构向有序性转化,积极实施退二进三的政策,保证各用地类型数量的均衡协调。  相似文献   

8.
韩笑  张楠 《资源与产业》2017,19(4):52-56
利用TOPSIS方法以及耦合协调度公式,对我国31个省份的城镇化与地质灾害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以评价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趋势。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各省份的城镇化与地质灾害的协调发展状态逐渐改善,大部分省份都改变了城镇化与地质灾害系统失调的状态,实现了两者的协调发展。通过绘制不同年份各省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分布图发现,城镇化与地质灾害的耦合协调关系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特征,即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普遍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且耦合协调度的上升逐渐由西部向中东部扩展。地灾防治理念的转变、长效投入机制的构建以及重点区域重点规划等是关系转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区域煤炭产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耦合协调度引入煤炭产业这一微观研究领域,以山西省为例,建立煤炭产业经济-资源-环境(ER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煤炭产业经济、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构建耦合协调度发展模型,对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多维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期间,煤炭产业ER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处于0. 3852~0. 5228的濒临失调状态,并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循环。经济、资源、环境二元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均处于轻度失调与勉强协调之间,经济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间的矛盾是制约煤炭产业整体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研究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推动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运用时空极差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2009—2019年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二者的协调发展度,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的区域差异进行测算与分解,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其动态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为0449和0.490,年均增长率为5.84%和7.1%,总体呈上升趋势,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取得一定进展,但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明显滞后于经济高质量发展;2)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水平不高,均值水平为0.55,但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2%,2019年达到0.629,由濒临失调阶段最终转向初级协调阶段,说明二者开始实现协调发展;3)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非同步发展特征,耦合协调度均值水平表现为“下游领先、中游居中、上游落后”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为0.59、0.561和0.529;4)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空间差异总体表现为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二者协调度空间差异的最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均值高达46.97%,其次是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均值为33.54%。据此提出打造区域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探索差异化政策和强化全流域协同合作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山东省城市化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赋予各指标权重,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4年山东省城市化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山东省城市化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存在明显的耦合发展关系,且由低水平耦合向高水平耦合发展,由极度失调状态向优质协调状态发展,两系统间耦合协调状况逐年改善,这与山东省经济和城市化不断发展关系密切。山东省经济的发展为其城市化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投资和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条件,其城市化的推进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土地供应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山东省城市化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增加的现实有利于山东省整个社会系统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采取回归分析中的后退法和通径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相关系数分解,分析各因素对城市用地变化的作用强度,以探讨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规律。结果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居住用地变化影响最大,直接效应为0.592;第三产业比重和城区人口通过房地产开发对居住用地产生影响。工业总产值对工业用地变化的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583,其通过城区人口的间接效应为0.331。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哈尔滨市物流仓储用地的首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哈尔滨市道路交通和绿地广场用地的重要因素。城区人口对各类用地变化均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且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基于Python程序在中国土地市场网上抓取2010—2018年土地供应数据,运用空间分布重心、区位基尼系数、冷热点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市场和发展“双转型期”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供应规模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以期为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供应规模呈波动性减少的趋势,经历了先增后减又缓慢增加的阶段;市域工业用地空间分布总体趋向均衡,区域供地规模差异在缩小;长江中游地区工业用地供应规模最大,近年来空间分布重心向长三角地区移动明显;工业用地成交价格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供应规模有显著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以及工业总产值的增加都会促进工业用地供应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熵的贵州省石阡县土地利用结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金强  黄豪 《地矿测绘》2008,24(1):16-18
应用信息熵理论研究石阡县1996—2005年间的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石阡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由1996年的1.31702增加到2000年的1.31908,说明在此期间信息熵有所增加,但由于熵值较低且增长幅度较小,所以目前石阡县土地利用结构无序程度发展态势不太明显,仍保持在一个低水平且有序的状态,居民点、工矿用地与信息熵的关联度最大,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有序化程度,因此今后应加强居民点、工矿用地的建设,才能发挥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长沙市2002-2007年土地利用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hannon熵函数分析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熵值特征和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规律及其成因,初步探讨应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长沙市如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培祥 《资源与产业》2010,12(2):140-144
产业结构演变是城市用地结构转换的主要原因和促进城市发展的真正动力,而城市用地结构的转换又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物质基础,二者互相促进。分析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演变是城市用地结构转换的主要原因和促进城市发展的真正动力,而城市用地结构的转换又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物质基础,二者互相促进。分析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投资强度、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表征矿产资源开发水平,以经济实力水平、地方财政与金融水平以及投资与消费水平刻画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选取14项指标,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TOPSIS法计算四川省2006-2015年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斜率关联度模型确定两者的关联程度,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均表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两者存在较好的关联性;研究时段内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由低水平耦合与磨合-良性耦合过渡到高水平耦合阶段,整体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这说明四川省矿产资源的总体规划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我国诸多海岛产业结构具有结构单一、以渔为主的共性特征,这种建立在资源基础之上的传统产业结构不利于海岛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以长海县为例,通过对其产业结构及其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长海县渔业生产不够稳定,朝阳产业缺乏竞争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第一产业;按照产业结构发展规律,基于资源总量限制及其他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要求,长海县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应加快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积极发展新渔业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应以旅游服务为中心,努力实现第三产业超常规发展,这对于其他海岛县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