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本文通过燃用汽油及液化石油气的对比试验得出了两种燃料的对燃烧特性,从而在燃烧机理上分析了其燃烧特性。结论表明以汽油机改装的LPG发动机虽然自身带有一些缺陷,但通过改装及调试可以获得较理想的动力性。  相似文献   

2.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分析及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热力学和内燃机燃烧的基本理论入手 ,推导了计算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工质成分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关系式以及求解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微分方程式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计算软件。研究结果表明 :用传统柴油机分析方法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的放热率峰值偏小 ,所计算的缸内工质平均温度偏高 ,新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该分析软件可以适用于多种燃料发动机 ,是内燃机燃烧放热规律的通用计算软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表明 :双燃料发动机初始放热率比纯柴油大 ,若着火始点在上止点后 ,双燃料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比纯柴油低 ,否则比纯柴油高 ;控制双燃料发动机着火始点是控制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 NOx 排放的关键 ,双燃料发动机着火始点应在上止点后 ,可以使发动机爆发压力和 NOx 排放比纯柴油低。  相似文献   

3.
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放热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产生可燃生物制气,用作为以柴油引燃的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燃料。测量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气缸压力,计算分析放热规律。双燃料发动机与燃用纯柴油时的发动机相比,燃烧始点延迟,最大燃烧压力降低,最大放热率和排气温度增加,后燃较严重。负荷增大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始点提前,最大燃烧放热率增高,最高燃烧温度升高,后燃较严重。供油提前角提前时,后燃减小,燃烧过程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在原单一燃料放热规律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特点,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建立了一种新的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率计算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引燃燃料与主燃料放热率计算的分离。简要介绍了该模型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利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的引燃柴油、LPG及总体的燃烧放热率,分析了其燃烧过程及燃烧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为研究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CB366燃烧分析仪测录了柴油—液化石油气双燃料发动机和原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示功图,进行了放热规律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了有关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柴油—液化石油气双燃料发动机放热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CB366燃烧分析仪测录了柴油-液化石油气双燃料发动机和原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示功图,进行了放热规律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了有关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6210双燃料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电液联控天然气喷射系统、性能试验等。并浅析了该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情况,主要参数是最高燃烧压力、排气温度。同时,本文引入了另一型号的双燃料发动机与6210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产生可燃生物制气,作为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燃料。双燃料发动机由单缸、四冲程、水冷、直喷式柴油机改装,生物制气通入发动机进气管,在进气过程中吸入气缸。在油滴蒸发准维燃烧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单区模型和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建立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NOx生成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供油提前角提前,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NOx排放量增加;引燃柴油量减小时,NOx排放量减小。  相似文献   

9.
摘要内燃凿岩机是一种用冲击活塞代替传统缸盖并由冲击活塞输出冲击功的特种内燃机.由于工作原理的特殊性和冲击活塞位移规律的测量难度,其放热率的分析研究,在国内外尚属空白.本文提出了一种实测压力与电算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得到了内燃凿岩机的放热率,为进一步认识和分析这一特种内燃机的燃烧过程,为燃烧过程的模拟计算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LPG放热率计算的工质热力学参数及其燃烧化学的计算模型,建立了双区放热模型,对影响模型精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LPG发动机实测示功图,计算出在柴油机中燃烧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放热规律。由生成的放热规律曲线分析了液化石油气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并提出了改善液化石油气发动机的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相关由试验的缸压数据计算放热率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放热率的修正计算方法,并针对该修正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从原计算放热率中减去估算的系统误差放热率的方法,在不增加计算复杂程度的前提下有利于减小放热率实际计算中的误差;当需要对某一发动机各工况的放热率进行计算时,可以采用一组根据试验倒拖工况计算的多变指数进行修正计算。  相似文献   

13.
对高速轻型车用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燃料的放热率和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多种比例乙醇柴油的排放特性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在乙醇柴油的十六烷值恢复到原柴油的条件下,乙醇柴油的预混燃烧延长,扩散燃烧缩短,总的燃烧持续期缩短;高负荷下的着火延迟接近柴油,但在中低负荷仍然与柴油有较大的差距;乙醇柴油的最大瞬时放热率低于柴油。在排放方面,乙醇柴油能够同时降低烟度和NOx排放,但在中低负荷下的CO和HC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4.
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得到可燃生物制气。将柴油机改制成双燃料发动机,用生物制气作为主要燃料,由柴油引燃。测量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在最大扭矩转速时的气缸压力及废气排放,分析燃烧特性及对排放物生成的影响,并对比分析柴油机与双燃料发动机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建立了柴油喷雾扩散燃烧子模型和气体燃烧均质混合气火焰传播燃烧子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机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当吻合。计算表明:当引燃柴油比例较大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以喷雾混合控制燃烧为主,柴油喷雾扩散燃烧模型与实测较吻合;当柴油比例较小时,该过程以均质混合气火焰传播燃烧为主,均质混合气火焰传播燃烧模型与实测软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引燃柴油量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大,引燃柴油减少,着火滞燃期延长,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16.
柴油引燃乙醇均质混合气的二元燃料燃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台单缸增压中冷试验柴油发动机上,研究了不同转速和负荷下乙醇在进气道形成均质混合气,然后在气缸内由柴油引燃的二元燃料燃烧特性.结果发现:采用柴油引燃乙醇混合气的二元燃料燃烧方式,在高负荷时预混燃烧量明显增加,扩散燃烧大幅度减少;在低负荷以及整个低速工况下都实现了单峰快速放热.另外,采用这种燃烧模式能够降低绝大部分工况的最高燃烧温度,并缩短高温持续时间.研究还发现,这种二元燃料燃烧大部分工况的最高爆发压力和压力升高率都比原机高,燃烧持续期短于原机,在中高负荷时能大幅度地减少柴油消耗并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与原柴油机相比,采用二元燃料燃烧的指示热效率最高提高了11.09%.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淄柴6230型中速船用柴油机燃用天然气的燃烧系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压缩比为11~14时,功率和热效率随压缩比递增且趋势不变,但受最高燃烧压力的限制,最佳压缩比取12.5。适当增大过量空气系数和提前喷油时刻都有助于NOx排放的减少,最低NOx排放可达0.817 g/(kW·h),但当过量空气系数超过2.0、喷油时刻早于-20°时燃烧会急剧恶化。引燃油量对燃烧过程影响较小,在研究范围内,指示热效率增幅仅为0.85%,但过富的喷油量会造成额外的NOx和HC排放,因此取1%为最佳喷油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烧放率理论模型及其算法问题,在定工况(标定工况)等效热力系统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变工况等效力系统计算模型,同时利用等效热力系统法理想地解决了变工况下主、副燃烧室间连接通道处流量系数的瞬态值计算问题。该方法对分开式燃烧室柴油机具有普遍意义,并相应开发了计算分开式燃烧室柴油机燃烧热率及其流量系数的集成软件包  相似文献   

19.
在柴油/甲醇二元燃料(DMDF)燃烧模式下,研究了不同负荷下甲醇替代率对船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喷油时刻对DMDF燃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改变原机喷油定时的情况下,发动机25%负荷率时最大替代率为57. 8%,50%负荷率时最大替代率为59. 6%,100%负荷率时最大替代率为36. 7%;受喷醇流量的限制,在75%和90%负荷率时,甲醇替代率分别只做到49. 1%和39%。据试验情况分析,限制甲醇替代率提高的因素有发动机失火和发动机最高燃烧压力过高等,因此,除受试验条件限制的负荷区域(50%~90%负荷率)外,将DMDF在船用柴油机上的非稳定运行的区间分为失火限制区和最高燃烧压力限制区,分别对应的负荷率范围大致为0~50%和90%~100%。另,喷油时刻太靠后会限制甲醇替代率提升,其主要原因是发动机易失火;而喷油时刻太靠前则因最高燃烧压力升高限制了甲醇替代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