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校园不是一个地域空间概念.大学校园是科学的殿堂,是传承与创新的摇篮,是文化生态存在系统.文化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是哲学的存在.校园是言说的存在之物,言说是言说着人,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是人的言说.教育是地地道道的言说,语言言说着使人成为了人.言说使校园—教育—文化生态三位一体,他们是“A是A”的同一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色金属》2012,(23):70-71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后人类主义在当代的兴起颠覆了传统人文主义的“人类中心论”,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个体与自然界、科技、机器等非人类他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文化结构的重新构建。在教育领域,后人类主义不仅冲击了传统的人文教育理念,拓展了教育研究的领域,还突破了人类至上的例外优越论,力图构建以互融共生关系为导向的后人类教育框架。从人类主体到万物共生,从技术增强到生命完善,从数据致瘾到数字人文,后人类主义教育如何超越人类中心的现代教育传统,转变当下人的功能化与工具化趋向,将会是后人类世创建教育新范式的必要选择和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4.
卢风教授对大学的性质、使命以及“绿色大学”的理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特别强调大学的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这种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也渗透其环境哲学思想之中。卢教授认为,导致现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现代文化危机,即现代社会不把追求人生意义或无限性的力量集中于精神领域而是集中于物质领域,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为了走出现代生态危机,卢教授从文化的器物、技术、制度、风俗、艺术、理念等维度对现代文化进行了彻底批判,并对未来的生态文化做了许多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5.
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教育使人成为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学包括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是生命意识的教育学。教育生态学由四层次构成,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关系本能无意识的自然性教育;承续传统:人与历史关系文化无意识的历史性教育;构建社会:人与社会关系文化意识的社会性教育;张扬自我:人与自我关系自由意识的自我性教育。四层关系既是文化生态的构成,也是教育生态学哲学图景的构成。现代教育生态学哲学图景初露端倪,理性技术性教育转换为文化生态性的教育,文化生态性教育构建一个新的教育生态学哲学图景。  相似文献   

6.
弘扬环境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环保问题是一个国际热门话题,国人对此也越来越重视和关心。我注意到您在多个场合的谈话中都提到了大力弘扬中国的环境文化、倡导营造人人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氛围。您所说的生态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处于怎样的位置?潘岳:这里我想先谈谈文明转型。什么是文明转型?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铁器的出现极大增强了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使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我国“从乡土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三级两跳”态势的分析,认为:艺术文化的“全人”性,对当代“文化生存”及“三个世界”对话整合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教育扈通过对各种“现在性”资源结构艺术化的重组,再现完全世界,促进“全人”发展。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关系,也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基础教育领域,多指向于师生关系的意义和构建策略等“外围”研究.未来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应该破除上述两种倾向,向高等教育领域延伸,以大学师生关系为研究重心.大学师生关系中,以“知识”和“情感”为中介的传统师生关系面临困境及转型必要性,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实施形式使得有必要从一种新的视角去研究大学师生关系.文化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文化融合,而要实现文化融合,最重要的途径是创设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沟通文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专门章节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等新的发展理念,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战略发展高度的重要地位,为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也为绿色矿山建设发展全过程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目标确立的内在依据湖北医科大学张国忠一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直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间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功能或属性,因而教育是有价的。教育的价值是“作为客体...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先进文化这一分析框架,文章认为,东西方文化并非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而是本质上相同的人类统一的文化发展线路中不同阶段和水平的文化。东西方文化之间主要不是差异,而是差距。在整体上,西方文化系相对先进的文化,东方文化为相对后进的文化。中国建设先进文化,加速现代化进程,必须不断变革传统文化,全面学习当代西方文化成就。  相似文献   

12.
西方大学宗教式文化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创建“一流大学”目标的提出,过去长期为人们所忽视的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内生的力量在大学发展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大学文化研究也得到了学人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对西方大学宗教式文化的内涵和积淀历程进行剖析,以期对我国建设高水平知名大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黑格尔对“本质”的定义为出发点,从高等教育的“实存”与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两个方面,说明了从文化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比从政治、经济、以及人的发展等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更能揭示和表达高等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对于今天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文化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带来民族文化危机意识 ,弱势民族文化的根本危险在于失去了本土自觉之后的历史健忘症和文化软骨病。在全球化时代 ,大学的文化使命在于 :进行自觉的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 ,建构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新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是一个早熟的民族,从造物艺术到纯艺术,从艺术造型到艺术图案,往往有哲学思维介入。比德观作为中国人‘独有观念,弥漫于中国艺术的创造活动之中。本文从比德观的源头起,逐层论述比德观衍生和影响下的种种中国艺术现象,落笔到双比德观文化背景的论述。“比德”是理解中国艺术、了解中华民族心理意识的渠道。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学教学问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大学教学改革焦点是改变人们传统的教学观念。然而,新的教学观念能够在哪些方面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还缺乏理论探讨。本文以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大学教学中,如教学结果与过程之间的关系,合作教学模式,教师的引导者作用,知识的特点和建构,学习评价方式和教学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组织文化建设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的建设应该重视领导者的作用 ,以大学精神为核心 ,以学术伦理为标竿 ,以校园文化为主体 ,以社会文化为依托 ,构建理念识别 ,建设人文大学 ,营造组织文化氛围。通过对外部社会产生辐射与共融的作用 ,承担起大学传递和创新文化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试论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学科具有文化特质,学科文化在文化体系中属于亚文化。学科文化不仅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也影响着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学科前沿的演进,它能促进优势学科的发展,也是一些“研究领域”发展成为分支学科、相关学科、相互整合形成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内在动力,它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培养具有学科文化特征的学者,是学科建设中应加强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