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波 《珠宝科技》2003,15(5):31-34
评述了各种已有的翡翠成因观点,结合缅甸翡翠矿床的特征,客观解释缅甸翡翠的成因,认为在包裹体的方法用于翡翠成因研究之后提出的熔体成因的观点比较合理,但熔体的来源问题并不是很清楚,通过对变质深熔的理解,讨论变质深熔的熔体来源的可能性和铬石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辽宁金刚石中矿物包裹体标型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辽宁金刚石中矿物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组合特征属于典型的橄榄岩型,具有重要标型意义的矿物包裹体主要有镁橄榄石、铬镁铝榴石、铬铁矿等。由单晶金刚石与微晶金刚石相互交替生长而构成的结构环带以及由成分复杂的壳源物质构成的成分环带,分别具有重要的成因意义,以EPMA、LRM及宝石显微镜为研究手段,从金刚石中矿物包裹体标型特征这一角度,揭示了辽宁部分金刚石的不平衡结晶作用过程具不连续性和多阶段性;金伯利岩岩浆在侵位过程中,其侵入速率曾发生过周期性变化,并发生再结晶而形成金刚石,进一步验证了辽宁大多数金刚石不属岩浆结晶产物而是地幔捕虏晶这一推论。  相似文献   

3.
翡翠结构类型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翡翠的种质变化多端是由于翡翠的结构多种多样造成的。悲翠的结构是影响翡翠工艺价值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翡翠的透光性(水头)、抛光性能等直以决于翡翠颗粒的粗细及颗粒之间的结合方式。翡翠的结构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变晶结构、交代结构、碎裂结构,反映了变质作用的多阶段性。但从翡翠的重叠、交代结构的普遍存在等,可以反映出翡翠的形成过了多期的和复杂的地质作用。  相似文献   

4.
缅甸硬玉岩的结构与显微构造:硬玉质翡翠的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施光海  崔文元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4,6(3):8-11,28,F005,F006
对翡翠的结构及其成因进行了评述. 依据其形成阶段及岩相学特征将缅甸硬玉岩的结构首次分为三大类: 原生结构、变形变质结构及后生充填结构. 依据各大类结构的具体特征作了进一步分类, 对每一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并对每种结构的宝石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强调了变形变质作用是翡翠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 指出多期、多阶段性和变形机制因硬玉岩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出现明显差异, 从而导致翡翠具有独特的场口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翡翠的表面结构进行了定义,主要分析了其机械(热)动力作用后形成的物理表面结构——“硬结构”特征与溶蚀一交代作用后形成的化学表面结构——“软结构”特征的区别,初步阐述了利用其表面结构来鉴定、评估翡翠的原则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与钠质火成霞石正长岩有关的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成因模式.热力学计算表明,高碱度使得挥发组分不能分离出来进入气相.稀土矿床形成于岩浆阶段结晶分异过程,并伴有岩浆体系的对流作用.在结晶作用早期阶段碱性岩浆中成矿组分的饱和是形成堆积型岩浆矿床的必要条件.上述看法得到了显微包裹体资料的证实.  相似文献   

7.
翡翠的阴极发光结构及其宝石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阴极发光显微镜对翡翠的阴极发光结构(CLT)特征进行研究. 从翡翠的粒间、粒内和人工处理3个范畴, 将翡翠的阴极发光结构划分为CL变晶结构、 CL环带结构、 CL碎裂结构、 CL交代结构和CL处理结构5种类型. 探讨了阴极发光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及其在翡翠的鉴定、评估、成玉机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缅甸翡翠原生矿床成因研究(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翡翠矿床成因,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论证,主要观点有: 1.区域变质作用:E·P罗弗(1955)认为是区域高压变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翡翠和石英。 2.岩浆成因:M·拉克鲁瓦(1976)等认为,翡翠是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脱硅产物。  相似文献   

9.
为详细探讨含钠长石翡翠的成因机制,笔者选取了若干来自缅甸的含钠长石翡翠,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含钠长石翡翠样品属于豆青种,主要由硬玉、钠长石、方沸石和少量的多硅白云母、钡铝硅酸盐等矿物组成。其中的硬玉发育清晰的环带结构,成分从核部至边缘发生规律性的成分变化。翡翠同时受到两期后期流体活动的改造,第一期以钠长石为代表,第二期以方沸石为代表,流体的改造作用使硬玉呈现碎裂状、碎斑状结构和交代穿孔等结构。结果表明,含钠长石翡翠样品表现出从成岩流体中直接结晶的特点,该流体富集Na、Al、Si、K、Ba以及少量的Ca、Fe、Mg等元素,微量元素则相对富集LREE、HFSE和Sr等元素。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以及该玉石中的矿物反应关系,笔者推测缅甸翡翠形成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分别在6~14kbar和300℃~450℃。  相似文献   

10.
导言在地壳热液条件下,流体除含H_2O之外,还有大量的CO_2和NaCl.根据温度、压力和流体组分阐述流体包裹体特征时,必须在显微冷热台上细致地观测包裹体的相变,估算包裹体中各相的体积并运用包裹体流体的p-v-t-x关系估计捕获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流体组分.Roedder(1984)引述大量文献回顾了冷热台上显微温度的测定,Roedder和Bodnar(1980)讨论了运用这些资料来估算压力.根据显微冷热台的观测数据,大批研究人员估算了含CO_2流体包裹体的组成与捕获条件.Touret(1977)曾报道了分析CO_2H_2ONaCl  相似文献   

11.
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物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翡翠作为一种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硬玉岩,其结构有自身的特点,并直接影响了翡翠的质量。在风化过程中,翡翠的结构也表现出很好的继承性,在赌石预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关于翡翠的结构,作者已有另文介绍,这里只作简单介绍,我们着重讨论利用结构来进行赌石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翡翠的结构与颜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翡翠的结构与翡翠的绿色表现有密切的关系。翡翠颗粒的大小、形状不同,形成的结构也就不同,其绿色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差异甚大。翡翠的结构类型受三种变质作用决定,它们是变质重结晶作用、交代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不同的变质作用形成的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正黑翡翠,顾名思义为黑色的翡翠,也称为"乌鸡种"翡翠。这类翡翠无论在自然光下还是在透射光下观察,均呈不同色调的黑色,且分布不均(图1、2、3)。据研究,黑翡翠的黑色主要是由存在于组成翡翠的主要矿物硬玉内部及间隙中一些细小碳质包裹体引起(图4)。其所含碳质会对光线产生吸收,使翡翠显示出黑色。因此,黑翡翠的黑色的与所含碳质包裹体的多少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樱花玛瑙"是目前中国珠宝市场上较新的玛瑙品种,拥有特征的"樱花状"包裹体,常见颜色为无色-粉色。通过手标本观察、偏光显微镜观察、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显微拉曼光谱、电子探针、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和EDS能谱仪等测试方法分析"樱花玛瑙"样品的宝石学特征、矿物组成、结构和不同颜色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樱花玛瑙"样品中基质和包裹体的主要矿物组成均为α-石英,且基质中还含有少量的斜硅石;基质为隐晶质石英,包裹体为显晶质石英。"樱花玛瑙"样品的颜色差异源于其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分数,粉橘色基质主要是由Mn和Fe元素致色,少部分"樱花玛瑙"中还含有绿色包裹体,其主要是由Fe元素致色。"樱花状"包裹体存在石膏和重晶石颗粒,表明在包裹体形成时,含矿流体富钡(生物钡)和钙,同时可能有含硫酸盐的孔隙水混入,成矿条件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国内将粉色的水晶统称为芙蓉石,国外学者提出粉色的水晶可分为两类:粉石英和蔷薇石英,以晶形、颜色稳定性、包裹体等因素区分,其中无晶形、内部大量纤维状包裹体的蔷薇石英较为常见,可认为市面上见到的成品芙蓉石均为蔷薇石英.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芙蓉石的研究,客观地总结了对其内部包裹体的研究现状.金红石常作为包裹体出现在水晶中,芙蓉石内的针状、纤维状包裹体也被认为是金红石,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包裹体的谱线匹配为蓝线石或类似物,并非金红石;不同的观察手段显示包裹体不同的分布特征和对称程度,指向不同的形成原因——先成或出溶,与六射星光的位置关系有待确定;另有学者通过实验证明,粉色纤维状包裹体对芙蓉石的颜色有明显贡献,且未发现经常被归为致色成因的色心及Ti/Mn元素.因而可认为,芙蓉石内部的纤维状包裹体为粉色蓝线石,遍布整体的包裹体造成了星光及粉色,但包裹体与星光的位置关系及成因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与威特沃特斯兰德和芬特斯多普超群含金变沉积岩空间上共存的花岗岩热液蚀变是岩浆后期形成的还是后来热液活动的产物?为帮助解决这个争论,本文对两个典型的蚀变花岗岩中以及中兰德群(威特沃特斯兰德超群)含金的金伯利矿层和不整合上覆的芬特斯多普接触带中蚀变产物的碳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成分进行了研究。蚀变花岗岩中热液碳结核的δ~(13)C(-25.7‰~-36.0‰)和芬特斯多普接触带露头中结核状碳(小污斑)(-20.6‰~-32.4‰)的δ~(13)C值很小,显示出有机成因,而不符合岩浆成因。蚀变花岗岩中石英和含金矿层内剪切带中石英流体包裹体至少有两点是相同的。点是所有蚀变花岗岩及含金岩层剪切带中的流体包裹体都含有H_2O、CH_4,不含子矿物,高盐度(NaCl达到30w_B%以上),低均一温度(通常90~250℃),以Na和Ca阳离子为主,具有成岩地层卤水和(或)退化变质流体等特征。另一点,热液蚀变花岗岩和含金矿层中的流体和稳定同位素特征表明花岗岩蚀变不是岩浆后期的热液蚀变。这些数据说明了主要部分的蚀变是沉积物脱水作用于花岗岩和含金岩层的结果。因此,热液蚀变花岗岩并不是Klemd和Hallbaner(1987)及Robb和Meyer(1987,1990)认为的那样是威特沃特斯兰德盆地中硫化物、金和碳结核的可能来源。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西萨彦岭翡翠矿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有机会获得了大量的俄罗斯西萨彦岭翡翠原料标本。利用显微镜、电子探针、X光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该矿床的矿石类型、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等作了初步研究,并与缅甸翡翠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翡翠矿床(俄罗斯、缅甸翡翠矿床)热液活动有多期性,颜色鲜艳的翠绿色翡翠或多或少含有后期生成的翠绿色的钠铬辉石或绿辉石。俄罗斯西萨彦岭翡翠矿床的Cr2O3含量远低于缅甸翡翠矿床的,是西萨彦岭翡翠质量总体次于缅甸翡翠的重要原因。俄罗斯翡翠矿石具有重结晶作用形成的珠粒结构和束状结构以及糜棱状和眼球状构造,并伴有多组裂隙。表明该矿床构造活动频繁,活动期温度压力变化大,重结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现代测试技术在金刚石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现代测试技术研究金刚石中的包裹体可为探索金刚石成因和地幔岩石圈性质及演化等重大问题提供重要的依据.采用激光拉曼探针(LRM)分析技术可以获得包裹体分子振动和分子配位体结构的信息, 适用于研究金刚石中的固体及流体包裹体.用电子探针分析(EMPA)技术可以分析金刚石内包裹体的主元素类型和含量, 可根据分析数据计算其化学结构式和确定包裹体的名称.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LA-ICPMS)技术可准确得到样品中的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等信息, 相对其它测试技术可获得更加完整的金刚石中包裹体的信息.对于不同的包裹体样品, 运用恰当的分析方法是成功获得重要信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芝加哥大学研究生路芳琼的包裹体研究成果震动了火山喷发的常规理论.她说,地下深处的新岩浆进入岩浆房激发了火山喷发的理论仅仅部分正确.路的研究表明,在新岩浆开始进入岩浆房之前,一些老岩浆在地下存留长达1000多年.路在研究加利福尼亚Bishop周围地区几百个火山岩样品的包裹体时发现,仅在800℃左右生成的矿物与仅在700℃左右生成的矿物相伴生.这说明岩浆房在喷发之前已被新的热岩浆注入而搅动,尽管混合岩浆不直接喷发.她通过对比圈闭在石英晶体中  相似文献   

20.
翡翠的矿物组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翡翠的矿物组成差异是造成翡翠千差万别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矿物的成因,将翡翠的组成矿物分为变质(变晶)矿物、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三大类。利用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各类主要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显微组构特征,对翡翠质量评价以及翡翠的成西机理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