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     
全球乙烯产需预测 2000年全世界乙烯总需求量达到8300万吨,其中亚洲2680、西欧2040、北美2410、中东180万吨。2000年比1994年增加1900万吨,其中亚洲占45%。1994~2000年均增长率4.3%,与上5年的4.5%相当。亚洲地区增长速度较快,2000年产量将占全球的3成。 2000年全球乙烯设备能力预计为9230万吨,其中亚洲2540、西欧2150、北美2820、中东1720万吨1994年产量6700万吨,过剩能力740万吨。预计1998年过剩能力930万吨,2000年过剩能力490万吨。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化学工业日报》1990年3月29日报道,1992年后,南朝鲜每年将有100万吨乙烯过剩。据南朝鲜商工部预测,该地区乙烯需要量为:年1990 1991 1992 1993 1994需要量(万吨)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化学品制造商协会(CMAI)最新预测,2005~2009年世界乙烯需求年增长率为4.5%,在此期间,需要建设25套世界规模级乙烯装置才能满足未来需求。预计全球乙烯生产能力将由2005年的1.129亿吨/年增长到2010年近1.5亿吨/年。据CMAI研究报告称,2010年亚太地区乙烯产能将超过北美,成为世界乙烯产能最大地区,届时该地区乙烯总产能可达到4389万吨/年,而北美产能为4142万吨/年。  相似文献   

4.
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我国现有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石油和化工企业达14607家,占全国工业企业的9.4%。199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625.4亿元,占全国工业总值的15%。同时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创历史最高纪录,1999年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出口贸易额达500.55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4.2%。其中化工品进出口总额394.46亿美元,同比增长14.44%,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4.45%和21.12%。石油和化学工业代表性产品-已烯和化学纤维,1999年的产量分别达到435万吨和600万吨。  相似文献   

5.
一、国内市场概况近年来,我国烧碱需求量增长很快,1975年以前尚可自给有余,以后产需差距便逐年拉大,1985年缺口10万吨,1986年缺口15万吨以上。1986年全国烧碱消费量为266万吨,1988年增至316万吨。1985年我国共消费烧碱253万吨,其中轻工业(含造纸行业)占43.13%,化学工业(含医药、石油行业)占28.78%,纺织工业占15.89%,其  相似文献   

6.
王喆 《中国化工》2008,(6):30-32
据美国SRI咨询公司统计,2006年世界乙烯总产能为1.195亿吨/年,同比增长2.8%。欧洲和北美的乙烯产能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亚洲、中东及拉丁美洲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目前,北美、亚洲和西欧已成为世界三大乙烯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比例分别为29.2%、28.9%和20.1%,中东是世界第四大乙烯工业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10%。  相似文献   

7.
市场动态     
1996年后全世界石化产品将严重过剩据日本通产省“石油化工制品供需协议会”的报告指出,如果各国的增产计划全部实现,到1996年全世界乙烯供给过剩的程度将增至目前的十倍。但台湾和中国大陆乙烯不足的情况可能更为严重。中国大陆将成为亚洲石化制品贸易的首要市场。报告指出,1996年世界乙烯产量预计为8520万吨,过剩520万吨。通产省担心,届时日本石化企业的竞争力量将会减弱。在此,有意催促各大企业加强实施减产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际市场     
墨西哥将投资3亿美元扩大乙烯生产据报道,墨西哥能源部今年将投资3亿美元,在3年时间内完成国内乙烯生产厂的扩建工程 ,以扩大乙烯等石化产品的生产。根据设计能力,扩建后墨西哥的乙烯年产量可从目前的100万吨增加到170万吨。生产乙烯 产品的原料乙烷将由墨西哥国营石油公司提供。同时,墨能源部采取同乙烯生产厂家联手,集资扩建的办法,扩大乙烯产品及其聚乙烯、 苯乙烯、乙二烯等石化产品产量。为满足国内需求,目前墨西哥每年要花7亿美元从国外进口乙烯原料、5000万美元进口乙 二烯、2000万美元进口苯乙烯。墨研制出一种无污染生物肥…  相似文献   

9.
顾颖 《聚氨酯》2011,(12):23-24
据Research and Markets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聚氨酯市场需求为1365万吨,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1794.6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4.7%。按价值计算,2010年估计为330.33亿美元,到2016年将达到55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8%。北美、亚太和欧洲市场占2010年全球聚氨酯市场的95%。北美和西欧是成熟市场,预计未来将停滞不前,而亚太、东欧和南美市场有望在未来十年快速增长。家俱和内饰领域约占2010年全球聚氨酯需求的28.01%。第二大应用领域是建筑工业,占24.98%,不过电子产品应用领域是增速最快,预计将以复合年增长率7.3%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0.
1概述 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2005年消费量为3900万吨)的第二大日用热塑产品,2005年全球消费PVC3400万吨,价值约在279亿美元至400亿美元之间。在1994年至2000年期间,该产品以年均增长率4.4%的速率增长,而2000年以来又以3%的年均速率下降,2005年亚洲、北美和西欧的PVC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79/6。  相似文献   

11.
日本石脑油用量将降低 据日本《PETROTECH》1995年11期报道,日本1996年的乙烯产量将有所减少,石脑油用量也将随之降低。 日本乙烯等基础原料的生产继续呈增长势头 据日本化学工业协会1995年8月统计,日本乙烯等基础原料的生产及聚乙烯等主要树脂的生产,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1~6月生产乙烯352万3200吨,估计全年将达7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概述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础产品,1983年世界乙烯产量已达5998万吨,其产量在化学工业中仅次于合成氨居第二位。乙烯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以乙烯产量最高的美国为例,在1977年使用价值45亿美元的石油和轻烃作石油化工原料,生产价值500亿美  相似文献   

13.
环球信息     
世界表面活性剂市场动向 世界表面活性剂市场在北美与欧洲增长趋向平稳与缓慢,其年增长率3%左右,而在拉美和东南亚发展迅速,增长率7%以上,日本5%。世界表面活性剂市场销售额约94亿美元,其中北美占39.4%,欧洲占28.7%,日本占18.1%,东南亚10.6%,其它地区3.2%,1992年世界表面活性剂消费量781万t,其中家庭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占总消费量60%。1992年美国表面活性剂总需求量317万t,其中家用表面活性剂占总需量33%,其耗用量达105万t。按家用洗涤剂用  相似文献   

14.
日本石油化学产业基本问题协议会国际分会于1995年9月下旬提出了调研报告“到2000年世界乙烯及其衍生物需求预测”。报告指出,过去5年间世界乙烯衍生物(石化产品)需求增加1300万吨,平均增长率4.5%;今后5年需求还将增加1900万吨,平均增长率4.3%,预计到2000年世界石化产品总需求量为8300万吨。 世界新建乙烯装置较多,预计1998年世界乙烯过剩能力达顶峰,然后略有下降,到2000  相似文献   

15.
《中国涂料》2006,21(11):I0016-I0016
据统计,2003年全球有机颜料市场总量64亿美元,总产量30多万吨,偶氮颜料18万吨,酞菁颜料9.3万吨,高档有机颜料及其它2.7万吨。各主要地区消费量由西欧、美国和亚洲演变为亚洲、美国和西欧,基本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具体消费量为中国7万吨,日本3万吨,北美8万吨,西欧7.5万吨,中国增长速度为7%~9%。  相似文献   

16.
1 概述。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日用热塑产品,2002年全球产量高达590亿磅(2700万吨),价值约190亿美元。从1997年起,该产品以年平均增长率3%的速率增长。亚洲、北美和西欧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8%。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世界乙烯产量1987年比1985年增加了10%,1988年又增加了9~10%,现有乙烯产量为5600万吨/年。由于产品供不应求,世界各地对石化生产投资的意愿在不断升高。据英国一家国际金融机构最近调查,到1992年全球新建和扩建的乙烯生产装置投产后,将新增乙烯生产能力1853万吨/年。这意味着,三年后世界乙烯生产能力将增到7453万吨,比现有生产能力增长33%。在这些新增能力中,欧洲为271万吨,美国为5613万吨,日本为80万  相似文献   

18.
《上海化工》2005,30(11):10-10
10月15日,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三井化学有限公司在上海化学工业区正式签约,建立上海中石化高桥三井化学有限公司,合作建设12万吨/年双酚A装置。该项目总投资为1亿美元,双方各占50%股份。  相似文献   

19.
Freedonia集团公司预测,至2007年世界涂料需求将达到2880万吨,全球涂料市场价值将达830亿美元,需求的年增长率为3.5%。预计在2007年需求价值830亿美元中,北美占28%、西欧占21%、中  相似文献   

20.
据印度尼西亚橡胶协会统计,2005年,印度尼西亚天然橡胶出口达240万吨,价值28亿美元,比原定目标出口220万吨、价值24亿美元高出10%。主要购买国和地区为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占总出口量的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