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法中各因素对辣椒中辣椒油树脂、辣椒素、辣椒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L16(45)方法,以辣椒油树脂得率、辣椒红素色值、辣椒素含量为指标,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研究整粒粉碎细度对辣椒中各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产地辣椒品种提取辣椒油树脂的品质和得率进行比较。结果:超临界CO2萃取辣椒中多种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过筛孔径4 mm的整粒辣椒粉,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4 h,夹带剂乙醇质量分数10%,乙醇体积分数95%;此条件下供试辣椒品种中,重庆石柱朝天椒提取的辣椒油树脂得率较高6.7%,香辣味很好,辣椒红素色值E460=26.9,辣椒素含量8.54%,其次是贵州小米辣及河南洛阳新一代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2.
以红辣椒粉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辣椒油树脂。以辣椒油树脂的收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3h,此条件下辣椒油树脂收率为10.09%±0.29%。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法所得的辣椒油树脂的色价为303±5,辣椒素质量浓度为3.7%±0.7%,均明显优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对超临界CO2法所得的辣椒油树脂进行二次超临界萃取,可将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进行初步分离。  相似文献   

3.
作为辣椒提取物之一的品种——辣椒油树脂,辣椒素含量比较低,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受到原料种辣椒素含量的限制,二是作为辣椒红色素副产品,未被重视。导致产品品质不佳,直接应用困难。本文主要是以辣椒红色素脱辣后精制而成的辣椒油树脂为原料,以分子蒸馏为处理手段,以压力、温度为影响因子,以纯化后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素含量为响应因子,从而实现辣椒油树脂纯化。经过实验对比辣椒油树脂原料保温条件为:60℃~70℃为宜,得到辣椒油树脂两个阶段的最佳纯化条件:温度162℃~172℃,压力:20Pa~30Pa,冷颈冷却后出料温度以50℃~60℃为宜,该条件下实现辣椒油树脂的纯化倍数为:3~7倍。  相似文献   

4.
以辣椒油树脂为原料,研究浓缩、皂化和结晶条件对辣椒碱类化合物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辣椒油树脂浓缩和辣椒碱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辣椒油树脂浓缩效果的4 个因素是甲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甲醇溶液用量>浸提时间,影响辣椒碱类化合物提取率的4个因素依次为皂化时间>pH 值>结晶温度> NaOH 质量分数;获得最佳工艺条件:质量分数1.5% 的辣椒油树脂用体积分数80% 甲醇浓缩得到质量分数36% 的辣椒提取物,直接用质量分数10% NaOH 溶液在50℃条件下皂化4h,然后在5℃用稀盐酸调节pH7.0,静置结晶,提取率为86.67%。产品经HPLC 分析,纯度达97.87%。  相似文献   

5.
以干红辣椒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辣椒油树脂。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辣椒油树脂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油树脂提取最优工艺参数是:液料比8:1mL/g、超声温度45℃、超声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其得率可达到6.01%。采用铁氰化钾法测辣椒油树脂的还原力并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考察辣椒油树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辣椒油树脂对两种自由基均有清除效果,其对DPPH·、ABTS~+·的清除率最高可达60.30%和73.30%,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还原力。采用琼脂打孔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辣椒油树脂对不同菌种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辣椒油树脂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1.25 mg/mL。  相似文献   

6.
1.引言辣椒色素(又称辣椒红素或辣椒玉红素)来自于辣椒,无辣味,深红色油状液体,耐热性好(180)℃,pH2~12范围内色调稳定,主要由辣椒红素(C40H57O3)和辣椒玉红素(C40H57O4)组成.属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的含氧衍生物,溶于甲醇、乙醇、石油醚和正己烷等。工业上多用乙醇或正乙烷等从辣椒粉中萃取得到辣椒油树脂,再经分离出辣味辣椒素后得到无辣味深红色的油状液体-辣椒色素。天然辣椒色素可用于食品。药物及化妆品的着色和调色。但由于辣椒色素的油状特性使得通常溶剂提取的产品中残留溶剂(如正己烷等)的去除很难达到FAO…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料液比、浸泡时间和温度对辣椒油品质的影响,研究鸡油制备辣椒油的最佳工艺。运用单因素试验,对调味辣椒鸡油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进行测定,得出辣椒油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调味辣椒鸡油制作的最优加工条件为,料液比为1∶6(g/mL),鸡油温度160℃,浸泡时间为12 h。此条件下辣椒油品质达到理想状态,研究为企业生产提供指导意义,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动物油脂和辣椒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正交试验对辣椒中提取辣椒油树脂的工艺进行优化,得到含1.19%的辣椒油和64.4%水分的油树脂.将所得油树脂为料,以食用胶为壁材,将油树脂进行乳化、均质和喷雾干燥进行微胶囊化,所得微胶囊水分含量为4.0%、芯材包埋率为92.43%、辣椒素含量为1.10%.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对辣椒红素及辣椒碱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烘干粉碎、粉碎挤压造粒、晒干剪碎、烘干剪碎不同加工处理的辣椒样品为原料,通过分光光度法和RP-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处理对辣椒红素和辣椒碱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碎和挤压造粒辣椒红素含量较高为0.571g/kg和0.557g/kg,其次为晒干剪碎0.394g/kg,烘干剪碎辣椒最低为0.365g/kg;分光光度法测得辣椒碱含量较RP-HPLC法高,但二者趋势一致,烘干粉碎(0.415%和0.186%)粉碎挤压造粒(0.409%和0.175%)烘干剪碎(0.289%和0.138%)晒干剪碎(0.277%和0.125%)。烘干粉碎和粉碎挤压造粒都有利于提取,但粉碎挤压造粒更利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苏丹红I在辣椒活性成分辣椒油树脂和辣椒红提取过程中的迁移情况,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检测了辣椒、辣椒粉、辣椒粒、红辣素、辣椒红和辣椒油树脂中的苏丹红I含量,结合各产品的质量、色价、总辣椒碱变化分析苏丹红I迁移规律,并对迁移机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活性化合物的提取保留了辣椒原料中97%以上的色价和总辣椒碱。苏丹红I主要存在于辣椒皮中,其残留量占全辣椒的86%。辣椒中0.08~0.22 μg/kg的苏丹红I随着提取不断迁移到后续的提取产物中。辣椒经去籽粉碎后保留了70%的苏丹红I,随后的造粒、提取和分离过程并未引起苏丹红I迁移率显著变化。最终,67.56%的苏丹红I转移至辣椒红中,而辣椒油树脂中未检测到苏丹红I。苏丹红I的迁移性取决于苏丹红I、辣椒红和辣椒油树脂的溶解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田春元 《食品科学》2010,31(6):127-130
目的:优选鹰嘴豆种子中鹰嘴豆芽素A 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鹰嘴豆种子中鹰嘴豆芽素A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试验。 结果:优选出从鹰嘴豆种子中提取鹰嘴豆芽素A的最佳工艺:10 倍于生药量的95%乙醇溶液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h。 结论:该工艺可提高鹰嘴豆种子中鹰嘴豆芽素A 的提取率和纯度,而且方便、安全、无毒、成本低、效率高,可在大规模生产鹰嘴豆芽素A 时推广应用。另外,本研究还建立了一种新的快速、准确检测鹰嘴豆种子中鹰嘴豆芽素A 的RP-HPLC 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皮作为原料,对其所含有的抗氧化物质绿原酸进行提取工艺条件优化。采用乙醇回流法,以绿原酸得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回流次数对提取工艺条件的影响,采取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马铃薯皮中绿原酸粗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g/mL)、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温度97 ℃、回流3 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绿原酸的得率为2.229 mg/g。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绿原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3.
八角和八角残渣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馨  刘雄民  王巧 《食品科学》2010,31(6):65-69
目的:确定八角和八角残渣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乙醇热回流法提取八角和八角残渣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八角和八角残渣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八角总黄酮提取最佳条件为:80% 乙醇、料液比1:30、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次数3 次。八角残渣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次数3 次。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八角总黄酮提取率为23.61%,八角残渣总黄酮提取率为16.81%。  相似文献   

14.
以骆驼蓬为研究对象,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mL∶g)、回流时间、超声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建立骆驼蓬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最佳工艺下提取的骆驼蓬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40.0%、液料比15.0(mL∶g)、回流时间2.3h、超声时间10.5min,此工艺条件下骆驼蓬总生物碱含量为11.34%。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提法提取丁香中抑菌成分,并以青霉为供试菌,研究其抑菌效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丁香抑菌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2(g/mL)、提取温度60℃、回流浸提2h。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盐角草中的总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回流时间及回流温度4个主要因素对盐角草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盐角草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盐角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固液比1:50、回流温度70℃、提取时间4h。此条件下盐角草的总黄酮得率25.172mg/g。实验结果可能为今后盐角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酸浆中木犀草苷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选取干燥的酸浆[Physalisalkekengi L.var.franchetii(Mast.)Makino]宿萼作为实验材料,分别使用甲醇、乙醇和水作为溶剂,考察超声、热回流和渗漉对木犀草苷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加热回流的提取方式,木犀草苷得率较高。运用单因素考察法及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使用乙醇溶液,料液比1:30(g/mL),加热回流90 min,提取3次,木犀草苷得率可达1.28%。结论经过优化后,酸浆提取所选用试剂安全可靠,木犀草苷得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金丝小枣中黄酮类物质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金丝小枣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建立该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研究乙醇体积分数、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提取工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回流加热提取金丝小枣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2.5%,回流温度为82.5℃,回流时间为90 min和料液比为1∶30,黄酮得率为6.097 8 mg/g。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腰果梨加工的附加价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腰果梨渣多酚提取的工艺条件,并以DPPH 法和ABTS+ 法对其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体积分数40% 乙醇溶液为提取剂,以经过烘干的黄色腰果梨渣为样品,液料比为35:1,在95℃水浴中回流提取150min,得到多酚提取得率最高为1.54%;腰果梨渣的抗氧化能力较强,其中红色腰果梨渣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黄色腰果梨渣,其EC50 为1.35mg/mL,而黄色腰果梨渣对ABTS+ 的清除作用又强于红色腰果梨渣,其EC50 为0.057mg/mL。  相似文献   

20.
Shiyi Ou  Jian Zhao  Yong Wang  Ye Tian  Jiong Wang 《LWT》2012,45(2):295-298
Filter mud from sugarcane juice clarification containing 6.85 g/100 g waxes was used for octacosanol extraction by supercritical CO2 and hot ethanol reflux method, respectively. Comparing with hot ethanol reflux extraction,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provided a similar yield of waxes but a higher content of octacosanol in the waxes (29.65 g/100 g vs. 22.52 g/100 g). However, saponification of the waxes extracted by hot ethanol reflux extraction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ctacosanol content to 47.8 g/100 g. For high efficient preparation of octacosanol from filter mud, hot ethanol reflux extraction of waxes followed by saponification was the method of cho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