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性秸秆载体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酸性氧化改性秸秆XMG以增强其对微生物的吸附,考察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和改性温度对XMG表面官能团含量和吸菌性能的影响;以改性XMG为载体制备固定化微生物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考察其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0 mol/L的乙酸在70℃下改性30 min获得了最佳改性XMG,其酸性官能团中羧基摩尔浓度从改性前的0.08 mmol/L增至0.19 mmol/L、内酯基摩尔浓度从0.34 mmol/L增至1.28 mmol/L、羟基摩尔浓度从0.12 mmol/L增至1.07 mmol/L,微生物的吸附量(OD600)从0.209增至0.297,表明改性XMG更有利于吸附微生物。改性XMG固定化微生物与未改性XMG固定化微生物相比,35 d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石油降解率从40.3%提高到了42.9%。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对化学氧化修复效果的影响问题,选用我国3种典型土壤模拟制备苯并芘污染土壤,采用活化过硫酸钠在反应条件为水土比2∶1、活化剂加量10%、反应温度25 ℃下对其开展化学氧化实验。探究了3种土壤类型及其各项性质对苯并芘负载和氧化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①3种土壤类型对苯并芘的负载能力中黄砂土最差、紫色土次之、黑土最优,经活化过硫酸钠氧化后土壤中苯并芘降解率黑土最低、紫色土次之、黄砂土最高;②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和比表面积与苯并芘负载率成正相关,pH值与苯并芘负载率成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平方均大于0.92,其中有机质含量及其比表面积对苯并芘负载能力影响较大;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其氧化效果影响最大,有机质含量越高,其苯并芘降解率越低。研究结果对于不同地区苯并芘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清洗对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模拟实际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考察不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添加量的土壤修复过程中总石油烃降解率的变化情况,探究了SDBS对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微生物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实验方案,确定了最佳微生物修复方式。结果表明:少量的SDBS残留对后续微生物修复有促进作用,但SDBS残留质量分数大于1 mg/g时,则不宜于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土著菌+秸秆固定化微生物和土著菌+游离高效降解菌+秸秆2种修复方式,启动快,降解率的增速大,修复效率高,可以实现石油污染土壤快速和持续修复。 相似文献
4.
以微介孔ZSM-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新型有序微介孔非均相Fe-Ce/ZSM-5 Fenton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和氮气吸附-脱附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通过H2O2协同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考察了进水pH、甲基橙浓度、催化剂加入量、H2O2浓度及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Fe-Ce/ZSM-5保持了ZSM-5的骨架结构,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进水pH=5.0、甲基橙浓度100 mg/L、催化剂加入量1.0 g/L、H2O2浓度20 mmol/L及反应温度20°C的条件下,甲基橙脱除率为87%,铁离子流失量仅为0.019 mg/L。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改性对微米TS-1进行处理, 考察了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及水的用量等对其在丁酮氨氧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 采用TEM、SEM、UV-Vis、XRD、IR及N2物理吸附等手段,对水热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水热改性对微米TS-1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影响不大,但会使孔分布、吸附曲线等有所变化, 水热改性后的微米TS-1在丁酮氨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明显改善. 水热处理的最佳条件是: 每100g的微米TS-1用水30mol, 改性温度170℃, 改性时间48h.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对总石油烃(TPH)污染土壤氧化修复效果的影响,进而寻求针对TPH污染土壤的高效氧化体系。方法 选用西南地区紫色土分别配制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粒径、阳离子交换量的TPH污染土壤,选取CaO2类芬顿、活化Na2S2O8、CaO2/Na2S2O8复合氧化体系,以各自最优氧化条件在室温25℃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实验,考查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TPH负载能力及氧化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 在TPH投加量均为15 000 mg/kg的条件下,土壤TPH负载能力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呈正相关,与土壤粒径呈负相关,其影响程度为:有机质含量>粒径>阳离子交换量;土壤TPH降解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粒径皆呈负相关,其影响程度为:粒径>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结论 在各体系最优氧化条件下,CaO2/Na2S2O... 相似文献
7.
8.
对共沉淀法得到的Fe2O3-SiO2混合氧化物前驱物进行水浴及微波水热改性处理,经负载S2O82-并高温焙烧处理后得S2O22-/Fe2O3-SiO2固体酸催化剂,用乙酸/丁醇酯化催化反应评估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通过n2吸附/脱附测试,与水浴处理方式相比,前驱物进行微波水热改性处理制得的固体酸微孔消失,中孔增多,孔径分布更加均匀,浸溃时S2O82-在前驱物表面上很快可达到吸附平衡.当(NH4)2S2O8浸渍浓度为O.75mol/L,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3 h,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酯化反应3 h,乙酸的转化率可达97.7%. 相似文献
9.
激活剂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强化作用及修复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实验中,通过添加氮源、葡萄糖、H2O2、木屑4种不同作用的激活剂来强化修复,考察了激活剂的强化修复效果以及各激活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定氮源、H2O2和木屑的添加量3个影响显著性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研究,得到最优实验条件,并建立了土壤石油残留率与各激活剂添加量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最佳实验条件为C/N质量比24.6、H2O2的加入量(质量分数)0.32%,木屑加入量2.9%;在此条件下,石油污染土壤强化修复30 d后的石油残留率的理论值达43.6%(以修复前土壤样品的石油烃含量为基准), 验证值为42.4%,两者相差不大,该模型能用于预测和分析添加激活剂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11.
《天然气化工》2016,(6):62-65
将硅铝比为38的HZSM-5分子筛与质量分数为30%的粘结剂拟薄水铝石AlO(OH)(焙烧后为γ-Al_2O_3)混合并经Zn改性制得Zn/(HZSM-5+γ-Al_2O_3),通过XRD、FTIR、NH_3-TPD和Py-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结构及酸性表征,考察硅铝比和Zn改性对HZSM-5催化剂在液化气芳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HZSM-5添加粘结剂和Zn改性后,强B酸量减少,中等强度L酸量显著增加,B/L比降低。当催化剂m(Zn)/m(HZSM-5+Al_2O_3)为1.57%时,其强、弱酸和B、L酸协同催化作用最优,液化气芳构化收率和目标产物BTEX选择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13.
14.
采用固态离子交换法、液相离子交换法和液相浸渍法制备Fe-ZRP改性分子筛,通过XRD、XPS、SEM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表征改性分子筛的理化性质以及Fe在分子筛上的分布、组成和转移情况,考察不同改性方法对改性分子筛性能的影响,并考察固相交换法中Fe负载量对改性分子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浸渍法和固相交换法中,铁的负载增加了表面L酸量,减少了B酸量,弱酸量增加明显,总酸量提高,而液相离子交换法对表面酸量影响较小;在分子筛中铁的形态主要分成孤立的Fe3+、铁氧化物团簇和氧化铁颗粒等3类,液相离子交换法主要将铁交换到骨架上,液相浸渍法和固相交换法的改性效果类似,都有部分铁进入骨架,后者造成表面氧化铁颗粒更多,但是基本达到了负载效果;固相交换法中,随着Fe负载量的增加,分子筛微孔面积和微孔体积下降,铁氧化物占据了一部分微孔,受到局部酸过量影响,结晶度也随之降低,酸性的变化并不是随负载量增加而线性改变,2%~3%的负载量为不产生颗粒聚集的极值,L酸量存在区域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评价了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挥发性有机物催化氧化催化剂的性能,并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考察了其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自研催化剂活性组分涂层脱落率仅为0.19%;在反应温度低于200 ℃时,自研催化剂的C6H6转化率为50%和90%时的反应温度分别为155,176 ℃,高于进口催化剂的;在反应温度为252~451 ℃,体积空速为9 000~13 000 h-1,催化氧化装置进口废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质量浓度为27~1 300 mg/m3,C6H6质量浓度为10~1 000 mg/m3的条件下,在100 d长周期工业运行过程中,NMHC去除率稳定在97%以上,C6H6去除率稳定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解决现有水体除Mn2+技术条件苛刻、成本高、传统吸附剂回收利用难等问题,通过交联反应和乳化反应分别制备了磁性壳聚糖(CMS)和EDTA改性磁性壳聚糖(EDTA-CMS)两种Mn2+吸附剂。方法 采用SEM、FT-IY、XRD等对CMS、EDTA-CMS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CMS、EDTA-CMS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Mn2+的吸附性能。结果 与CMS相比,在温度为25℃、pH值为6、吸附剂用量为1 g/L、吸附时间为720 min时,EDTA-CMS对Mn2+的吸附率更高;CMS、EDTA-CMS对Mn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主要控制着吸附速率;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最大吸附容量分别可达95.638 mg/g、119.363 mg/g;循环吸附5次后,EDTA-CMS对Mn2+的吸附率为71.47%,仍高于CMS对Mn2+的初次吸附率。结论 EDTA-CMS不仅对Mn2+ 相似文献
17.
腐植酸对石油污染土壤特性和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腐植酸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腐植酸含量对石油污染土壤特性以及在低含水条件下对石油污染土壤土著微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探究了腐植酸在干旱少降水地区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腐植酸质量分数为100 mg/g时有利于调节土壤的C/N质量比,有利于土著微生物对速效磷的利用,土著微生物酶活性比对照土壤样品有显著提高;在低含水率条件下,腐植酸质量分数为100 mg/g土壤样品的30 d石油烃降解率达到277%,而对照土壤样品只有5.9%。 相似文献
18.
19.
以一种农作物秸秆(简称MG)为载体,采用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制备固定化微生物,在花盆中模拟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在污染土壤中分别加入秸秆(MG)、游离菌、秸秆(MG)+游离菌、秸秆(MG)固定化微生物,并以只含土著菌的土壤样品为对照,定期测定不同修复方式下土样中石油烃、腐殖质、胡敏酸含量和微生物数量,考察微生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及MG腐解对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修复的进行, MG在土壤中逐渐腐解,土壤中腐殖质和胡敏酸质量分数明显增高,加入固定化微生物的土样中腐殖质和胡敏酸质量分数增长率最高,分别增加了4458%和3927%;加入固定化微生物的土样修复35 d的石油烃降解率最高,达到4178%,且微生物数量最多,其次为添加MG+游离菌的土样,石油烃降解率为 3175%,均高于只含游离菌土样的石油烃降解率2783%。载体MG腐解产生的腐殖质和胡敏酸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