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毛养红  程学军 《计算机仿真》2020,37(1):263-266,271
当前方法在监测局域网恶意代码入侵过程的痕迹数据时,由于受提取的数据特征数目影响导致监测准确率和监测率不高。提出基于人工生物免疫的局域网恶意代码入侵痕迹数据监测方法,采用加权处理的信息增益特征提取方法提取局域网恶意代码入侵过程的痕迹数据信息增益和特征频率。将提取的数据特征编码后存储在云空间中,通过模拟人工生物免疫过程,生成局域网恶意代码入侵痕迹数据特征监测装置集合,通过调节克隆系数和增加柯西变异步长因子对监测装置集合做优化处理生成新的监测装置,利用该装置和加权评分法判断局域网未知数据样本的恶意系数,根据其与恶意系数阈值大小判定样本中是否含有恶意代码入侵痕迹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监测准确率和监测率,且在提取特征数目小于800个时监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恶意代码检测方法严重依赖人工提取特征和无法提取恶意代码深层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模型和自注意力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采用Bi-LSTM自动学习恶意代码样本字节流序列,输出各时间步的隐状态;利用自注意力机制计算各时间步隐状态的线性加权和作为序列的深层特征;通过全连接神经网络层和Softmax层输出深层特征的预测概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相较于次优结果,准确率提高了12.32%,误报率降低了66.42%。  相似文献   

3.
边根庆  龚培娇  邵必林 《计算机工程》2014,(12):104-107,113
在云计算应用环境下,由于服务系统越来越复杂,网络安全漏洞和被攻击情况急剧增加,传统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和防护模式已无法适应云存储环境的需求。为此,通过引入高斯混合模型,建立恶意代码的分层检测机制,使用信息增益和文档频率等方法分析和提取样本数据特征值,结合K-L散度特性,提出基于K-L散度的恶意代码模型聚类检测方法。采用KDDCUP99数据集,使用Weka开源软件完成数据预处理和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结合信息增益和文档频率进行特征分析的前提下,与贝叶斯算法相比,该方法在虚拟环境中恶意代码的平均检测时间降低16.6%,恶意代码的平均检测率提高1.05%。  相似文献   

4.
提出基于未知恶意代码样本空间关系特征的自动检测技术.针对量化的恶意代码样本字符空间的向量特征,基于区域生长的智能分块算法,划分恶意代码样本空间关系区域;根据区域分别计算恶意代码样本的字符矩、信息熵和相关系数等空间关系特征,分别提取特征向量,并归一化处理;通过分析恶意代码样本特征的共性,建立空间关系特征向量索引;采用综合多特征的相似优先匹配方法检测未知恶意代码,多个空间关系距离加权作为判别依据,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实验表明,提出的自动检测方法能够自动快速地匹配出未知恶意代码的样本,准确程度高,而且能够确定未知恶意代码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恶意代码分析检测中静态分析技术难以检测变形、多态代码的问题,提出一种提取恶意代码语义动态特征的方法。该方法在虚拟环境下提取恶意代码动态特征,从而达到保护物理机的目的,提取出的原始特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处理,得到各个代码样本的API调用序列信息。为了使得特征更加有效,改进传统n-gram模型,添加n-gram频次信息以及各API间的依赖关系,构建改进的n-gram模型。实验结果分析部分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分别使用了决策树、K近邻、支持向量机、贝叶斯网络等分类器对选定的样本特征进行10折交叉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该特征选取在决策树J48下的检测效果最好,可以有效检测采用混淆、多态技术的恶意代码。  相似文献   

6.
苗甫  王振兴  张连成 《计算机工程》2011,37(18):131-133
采用加密和隧道技术的恶意代码难以检测。为此,提出基于流量统计指纹的恶意代码检测模型。提取恶意代码流量中的包层特征和流层特征,对高维流层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利用两类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建立恶意代码流量统计指纹,使用该指纹检测网络中恶意代码通信流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检测采用加密和隧道技术的恶意代码。  相似文献   

7.
信息增益方法从整个训练集角度进行特征赋权,该模式不适合构造类别特征向量.通过改进的朴素贝叶斯方法选择类别特征用于构造类别向量,再利用词频信息改进信息增益模型用于文本特征选择,改善了信息增益模型对于中频词信息利用不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类别的文本特征加权改进模型.随后的文本分类试验表明,提出的加权模型相比较于传统的信息增益方法具有较好的文本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8.
把恶意代码转成灰度图,再用深度神经网络自主学习灰度图的特征给恶意代码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恶意代码图像化方案就是无差别地把恶意代码转换后的灰度图进行识别,该方法存在样本大小不一且由于采用裁剪而丢失恶意代码的信息和提取特征单一抗混淆能力不足等缺点,本文采用N-grams和灰度图特征融合的方法检测恶意代码,解决了不同恶意...  相似文献   

9.
张健飞  陈黎飞  郭躬德 《计算机应用》2012,32(10):2761-2767
各种迷惑恶意代码能够轻易躲避传统静态检测,而动态检测方式虽有较好的检测率,却消耗大量系统资源。为提高低系统开销下迷惑恶意代码的检测率,提出一种层次化特征选择方法,依次在引导层、个体层、家族层和全局层上生成并选择特征。层次方法以逐层精化特征的方式寻求特征冗余和信息漏选之间的平衡。实际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迷惑恶意代码检测率较高,与传统特征选择方法相比,具有所需训练样本集小、泛化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分析对比了恶意代码的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结合虚拟机技术和Windows操作系统自身所具有的调试功能来获取恶意代码行为的模块,该模块能够自动控制虚拟机运行监控程序来获取恶意代码的行为,并通过引入基于信息增益的特征权重算法来获得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恶意代码的快速发展严重影响到网络信息安全,传统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对网络行为特征划分不明确,导致恶意代码检测的结果不够精准,研究基于PSO-KM聚类分析的通信网络恶意攻击代码检测方法。分析通信网络中恶意攻击代码的具体内容,从网络层流动轨迹入手提取网络行为,在MFAB-NB框架内确定行为特征。通过归一化算法选择初始处理中心,将分类的通信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判断攻击速度和位置。实时跟进通信网络数据传输全过程,应用适应度函数寻求恶意代码更新最优解。基于PSO-KM聚类分析技术构建恶意代码数据特征集合,利用小批量计算方式分配特征聚类权重,以加权平均值作为分配依据检测恶意攻击代码,实现检测方法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方法应用下对恶意攻击代码检测的正确识别率可以达到99%以上,误报率可以控制在0.5%之内,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安卓恶意应用程序的检测目前存在着检测速度慢、检测率低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安卓恶意应用程序检测方法。从Android恶意应用的恶意行为特点出发,运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互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出权限和组件、函数API调用序列、系统命令、网络请求等多维度特征,对维度较大的特征种类使用信息增益方法进行特征的筛选,取出最有用特征。本文还利用半敏感哈希算法的降维和保持相似度的特性,提出基于Simhash算法的特征融合方法,将原有的大维度的特征降维到相对较小的维度,并解决了特征的不平衡问题。融合后的特征使用GBDT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分类,检测恶意样本。实验对比分析得出本文使用的多种特征融合的方法在可以大大降低分类的训练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Powershell由于其易用性强、隐蔽性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APT攻击中,传统的基于人工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方法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在Powershell恶意代码检测中越来越难以有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特征组合和深度学习的Powershell恶意代码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随机森林生成更好表征原始数据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4.
对于传统的恶意程序检测方法存在的缺点,针对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被应用在未知恶意程序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当前使用单一特征的机器学习算法无法充分发挥其数据处理能力,检测效果不佳。文中将语音识别模型与随机森林算法相结合,首次提出了综和APK文件多类特征统一建立N-gram模型,并应用随机森林算法用于未知恶意程序检测。首先,采用多种方式提取可以反映Android恶意程序行为的3类特征,包括敏感权限、DVM函数调用序列以及OpCodes特征;然后,针对每类特征建立N-gram模型,每个模型可以独立评判恶意程序行为;最后,3类特征模型统一加入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学习,从而对Android程序进行检测。基于该方法实现了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系统,并对811个非恶意程序及826个恶意程序进行检测,准确率较高。综合各个评价指标,与其他相关工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恶意程序检测准确率和有效性上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5.
N-gram analysis for computer virus detec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eneric computer virus detection is the need of the hour as most commercial antivirus software fail to detect unknown and new viruses. Motivated by the success of datamining/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in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recent research in detecting malicious executables is directed towards devising efficient non-signature-based techniques that can profile the program characteristics from a set of training examples. Byte sequences and byte n-grams are considered to be basis of feature extraction. But as the number of n-grams is going to be very large, several methods of feature selections were proposed in literature. A recent report on use of information gain based feature selection has yielded the best-known result in classifying malicious executables from benign ones. We observe that information gain models the presence of n-gram in one class and its absence in the other. Through a simple example we show that this may lead to erroneous result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 new feature selection measure, class-wise document frequency of byte n-grams. We empirically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 better method for feature selection. For detection, we combine several classifiers using Dempster Shafer Theory for bette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nstead of using any single classifier.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uch a scheme detects virus program far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e earlier known methods.  相似文献   

16.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存在深层次特征提取能力偏弱、模型相对复杂、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代码复用现象在同一类恶意样本中大量存在,而代码复用会导致代码的视觉特征相似,这种相似性可以被用来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图像视觉特征和AlexNet神经网络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待检测的代码转化为多通道图像,然后利用AlexNet神经网络提取其彩色纹理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分类从而检测出可能的恶意代码;同时通过综合运用多通道图像特征提取、局部响应归一化(LRN)等技术,在有效降低模型复杂度的基础上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利用均衡处理后的Malimg数据集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97.8%;相较于VGGNet方法在准确率上提升了1.8%,在检测效率上提升了60.2%。实验结果表明,多通道图像彩色纹理特征能较好地反映恶意代码的类别信息,AlexNet神经网络相对简单的结构能有效地提升检测效率,而局部响应归一化能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与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