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黑小麦麦麸戊聚糖进行提取、纯化及组成分析。分别以H2O、Ba(OH)2和Na(OH)2为提取介质,提取水溶性和水不溶性戊聚糖;采用(NH4)2SO4分级沉淀、乙醇分级沉淀、凝胶过滤柱层析等方法纯化戊聚糖粗提物,分析其得率和组成。结果表明:水提组分(WEP)主要由葡萄糖(Glc)、阿拉伯糖(Ara)和木糖(Xyl)组成,是β-葡聚糖(79%)和戊聚糖(21%)的混合物。NaOH碱提组分(AEP-Na)中Ara和Xyl含量相对较高,以戊聚糖为主要组成(71%),还含有29%的β-葡聚糖。Ba(OH)2碱提组分(AEP-Ba)主要由阿拉伯糖(Ara)和木糖(Xyl)组成,含有较纯的戊聚糖(96%)。WEP经35%饱和(NH4)2SO4溶液沉淀后,戊聚糖含量由纯化前的21%提高到35%。AEP-Na经DEAE-Sepharose CL-6B柱层析,分级组分AEP-Na1的单糖组成的物质的量比,即n(Ara)∶n(Xyl)∶n(Glc)=0.7∶1∶1.2,其中戊聚糖的n(Ara)/n(Xyl)=0.7。AEP-Ba经不同浓度乙醇沉淀分级组分的戊聚糖主要由Ara和Xyl组成。其n(Ara)/n(Xyl)在0.38~1.02之间,且Ara的取代度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以黑小麦面粉为原料,分别采用水和Ba(OH)2溶液作为介质,提取黑小麦面粉中的水溶性戊聚糖(WEAX)和碱溶性戊聚糖(WUAX),运用离子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等对黑小麦面粉戊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EAX的单糖组成主要为阿拉伯糖(Ara)和木糖(Xyl),并含有少量半乳糖(Gal),摩尔比Ara:Xyl:Gal =5.74:11.64:1,其取代度A/X为0.49,相对分子质量Mw为7.73×105;WUAX的单糖组成主要为Ara和Xyl,摩尔比Ara:Xyl =1:1.74,其A/X为0.57,Mw为6.56×104,表明WEAX的分支程度低于WUAX,但其Mw高于WUAX;红外光谱表明两种戊聚糖均存在糖类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3.
以苦荞麦麸为原料、0.2 mol/L NaOH溶液为提取介质分离碱提多糖,并采用DEAE-SephroseCL-6B柱层析技术进行分级纯化.结果表明:苦荞麦麸碱提多糖(ABP)主要由葡萄糖(Glc)组成,并含有少量阿拉伯糖(Ara)、木糖(Xyl)、半乳糖(Gal)和微量甘露糖(Man),初步推测ABP主要为β-葡聚糖.ABP经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级为2个组分:ABP1和ABP2,ABP1的多糖含量(85.30%)较ABP(64.53%)有所提高,且只含有Glc和少量Xyl,其中n(Glc)∶n(Xyl)=9.47∶1.ABP1经凝胶色谱鉴定为均一组分,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5×104.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黑小麦麸皮戊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单糖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运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分析了提取工艺中料液比、加酶量、提取温度、溶液p H、提取时间对戊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酶法提取戊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12mg/10g底物、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min、溶液p H6、料液比1∶10(g/m L)。在此条件下,戊聚糖的提取率为4.17%。通过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黑小麦麸皮酶提戊聚糖EEP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EEP主要由阿拉伯糖(Ara)、木糖(Xyl)和葡萄糖(Glc)组成,并含有微量半乳糖(Gal),其摩尔比为Ara∶Xyl∶Glc=1.0∶1.55∶3.19,Ara/Xyl比值为0.64。EE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6×104。  相似文献   

5.
探讨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南瓜多糖的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信息。以南瓜粉为原料,经过水提取、有机溶剂分步萃取和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水溶性多糖(PCE-CGH)。经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并采用IR,NMR等方法对该多糖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该多糖由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葡萄糖(Glu)和半乳糖(Gal)组成,摩尔比为4∶2∶3∶5。主链主要是以β-1→2糖苷键及β-1→3糖苷键连接的Gal和Ara,同时还存在一定量的Glu和Rha;侧链主要是以β-1→4糖苷键及β-1→6糖苷键连接的Rha和Glu。南瓜多糖PCE-CGH是由4种单糖组成、带有侧链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大豆皮多糖,并对其得率、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比较。以大豆皮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高压辅助水提取、草酸铵提取和酸提取等四种方法制备大豆皮多糖,得率分别为2.69%、7.10%、2.96%和6.20%。水提SP1和高压辅助水提SP2的纯度较低,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74.96%和79.66%。酸提SP4和草酸胺提组分SP3的纯度较高,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7.76%和84.48%。采用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红外光谱(IR)技术对大豆皮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皮多糖的单糖组成种类较多,是果胶多糖和其他半纤维素的混合物。高压辅助水提SP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不均一,水提SP1、草酸铵提SP3、酸提SP4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均一,分别为15.7×10~4、26.9×10~4、26.0×10~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大豆皮多糖含有果胶物质,为酸性多糖。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荞麦蜂花粉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鉴定。以荞麦蜂花粉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采用木瓜蛋白酶-Sevag法、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紫外光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及红外光谱等技术对多糖结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荞麦蜂花粉多糖经柱层析分离得到三种多糖组分即WFPP-N、WFPP-1、WFPP-2,紫外光谱分析三个组分多糖均不含有蛋白、核酸等杂质;荞麦蜂花粉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Ar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鼠李糖(Rha)、木糖(Xyl)、甘露糖(Man)组成,不同组分中各单糖百分含量比不同;WFPP-N、WFPP-1分子量测定分别为1.96×104、2.24×104 Da,WFPP-2中含有两个多糖组分其分子量分别为2.40×104、4.38×103 Da;红外光谱表明三种多糖组分均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本文从荞麦蜂花粉多糖中分离得到的三种组分,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鉴定,为今后研究荞麦蜂花粉多糖的功能活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洋甘菊多糖的分离纯化、性质结构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回流提取得到的洋甘菊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得到的多糖的性质结构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经处理后的洋甘菊多糖先后利用DEAE-Sepharose和Sephadex G-100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了2种均一多糖(MCP-1-1和MCP-2-1);经测定2种均一多糖总糖含量分别为82.23%、84.09%,糖醛酸含量分别为4.11%、5.38%,蛋白质含量分别为0.58%、1.05%,溶解度分别为98.36%、98.44%,分子质量分别为30902、7244 Da;单糖组成实验结果表明MCP-1-1是由鼠李糖(Rha)、葡萄糖醛酸(GlcA)、半乳糖(Gal)、葡萄糖(Glc)、木糖(Xyl)和阿拉伯糖(Ara)6种单糖组成,MCP-2-1是由GlcA、Gal、Glc、GalA、Xyl和Ara六种单糖组成,2种均一多糖均是不含三螺旋结构的酸性多糖,均含有吡喃环和β-糖苷键,MCP-1-1含有α-糖苷键;2种均一多糖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体外清除自由基试验结果显示MCP-1-1和MCP-2-1对DPPH自由基和·OH均有清除作用,而且清除能力与均一多糖的质量浓度正相关,MCP-2-1对2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MCP-1-1。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的洋甘菊多糖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中。  相似文献   

9.
酿酒酵母中活性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酸溶液提取法和碱溶液提取法从酿酒酵母中提取活性多糖——β-(1-3)葡聚糖,并对所得产品的多糖、蛋白质含量以及组成进行分析,证明采用碱溶液提取法从酿酒酵母中提取β-(1-3)葡聚糖是一条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山西产燕麦(晋燕8号)为原料提取并分离纯化,得到Oglu-1和Oglu-2两个燕麦β-葡聚糖级分,经凝胶渗透色谱层析和Sephacryl-400SF柱层析,证实Oglu-1为单一组分,纸层析和HPLC分析表明该级分多糖由葡萄糖为单一糖基组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证明该多糖分子链中存在β-(1→4)和β-(1→3)两种糖苷键,其比例为2.1:1,该结果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基本一致。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和激光光散射联用仪(GPC-LLS)测定Oglu-1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49×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