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无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阴、非离子复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以NMA(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自交联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无APEO自交联弹性乳液,并配制了弹性外墙涂料。研究了复合乳化剂用量、NMA用量和Tg值的选择对弹性乳液及其制备的弹性外墙涂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阴、非离子复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以NMA为自交联单体,以IBOMA为特种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水性塑料乳液,并配制了水性铝粉漆。研究了复合乳化剂体系,NMA,IBOMA,T_g值对水性塑料乳液及水性铝粉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交联封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龙  兰延勋  陈梁  吕满庚 《涂料工业》2006,36(4):36-39,44
合成了一系列的自交联封端型聚氨酯一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合成步骤主要分为三步:(1)运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含羟基的PUA复合乳液;(2)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三元醇、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分别使用不同的封端剂即甲乙酮肟(MEKO)和己内酰胺,合成了一系列封端型水可分散交联剂;(3)将第二步制得的交联剂,按不同比例与第一步制得的PUA复合乳液在机械搅拌下共混,制得了一系列的自交联封端型PUA复合乳液。此复合乳液低温成膜后,升高至一定的温度,随着解封交联反应的进行,使涂膜达到了后固化交联的目的。通过DSC和TGA研究了不同封端剂和多元醇对解封交联温度的影响。同时对所合成的自交联封端型PUA复合乳液通过解封交联后固化制得的涂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环保自交联单体和功能单体A替代N-羟甲基丙烯酰胺,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为主要原料,通过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研制用于白胶浆的环保型自交联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讨论了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单体选用、功能单体A和助剂B对白胶浆分散性以及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乳液压敏胶的耐热耐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剑清  潘安健 《化学世界》2006,47(11):663-666
采用预乳化种子聚合工艺,在多元丙烯酸酯中添加自交联功能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反应型乳化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铵盐,研制出性能优异的耐热耐水型乳液压敏胶。同时讨论了自交联功能单体、反应型乳化剂、种子乳液的用量对压敏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沈一丁  张立忠  张彩霞 《现代化工》2003,23(Z1):110-112
制备一种可以改善手感和防水性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自交联乳液.制备分为3个步骤聚醚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发生预聚,得到以-NCO为端基的预聚体,用小分子扩链剂扩链,再加入羟基硅油进行改性,最后加阳离子型扩链剂反应制得含有叔胺基的预聚体,加有机酸成盐,乳化得蓝光乳白微透明乳液.这种自乳化阳离子有机硅聚氨酯乳液可明显提高涂膜的光亮性、柔软性、抗水性和手感等.  相似文献   

7.
温室自交联硅丙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体系中,引入功能性单体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采用单体预乳化法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能在室温下发生自交联的反应性乳液.同时,在形成的乳液中加入DB-550,制得室温自交联硅丙乳液.采用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  相似文献   

8.
叶先科  朱万平  孙家胜 《粘接》2008,29(1):35-37
采用先乳化、后聚合工艺成功合成一种聚合物乳液.该乳液具有自交联性,对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膜以及油墨和纸张表面具有良好粘接性,适应辊涂涂布,干燥速度快,可取代传统的甲苯体系复膜胶.复合产品适应模切、裱瓦和压纹.还研究了丙烯酸等单体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制交联单体1008和丙烯酸羟乙酯(HEA)替代N-羟甲基丙烯酰胺,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为基本原料,通过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环保型自交联聚丙烯酸酯印花胶粘剂。考察了阴非离子复合乳化剂、引发剂、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和自制交联单体对乳液色牢度、吸水率、黏度的影响,并对环保型自交联乳液与羟甲基丙烯酰胺类乳液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w(复合乳化剂)=1.82%(占单体总质量,下同)、w(APS)=0.41%、w(AA)=3.43%、w(HEA)=3.32%、w(1008)=0.68%时,所制备的印花胶粘剂具有优良的性能,且其游离甲醛释放量合格,满足印花织物应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叶先科  朱万平  孙家胜 《粘接》2014,(11):67-69
采用先乳化、后聚合工艺成功合成一种聚合物乳液。该乳液具有自交联特性,对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膜及油墨和纸张表面具有良好粘接强度,适应辊涂方式,干燥速度快,成功用于取代传统的甲苯体系复膜胶。复合产品适应模切、裱瓦和压纹。研究了配方设计原理及各种单体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粘度硅油乳液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蕤 《化学工程师》2006,20(4):9-11
高粘度硅油一直存在难乳化及乳液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以100万cs硅油为原料,成功制得了高粘度硅油乳液,并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乳化剂的选择及用量、乳化时间、分散剂的选择及用量均影响硅油的乳化及乳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影响乳化硅油颗粒度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甲基硅油为主要原料,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乳化硅油,考察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pH、搅拌速度、乳化水温度和乳化方法等工艺条件对乳化硅油颗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90℃,乳化温度对乳液粒径影响不显著;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pH、搅拌速度和乳化方法对乳液的粒径均有影响。w(乳化剂)=7%,乳化时间45min,乳化温度80℃,乳化体系的pH≈6,在1200r/min的搅拌速度下采用乳化剂在油中法,制得了平均粒径为1.561μm,折光率为1.403,表观黏度216mPa.s的固体份质量分数为30%的硅油乳液。应用文中所述的工艺条件,脱膜剂厂家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乳化硅油脱模剂产品。  相似文献   

13.
高稳定性硅油乳液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丽  李凤艳  赵天波 《应用化工》2011,40(2):266-269,273
以2 000 mPa.s的二甲基硅油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乳化剂配方的选择、硅油乳液制备的条件,考察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结果表明,最佳乳化条件为:乳化剂用量为7%,乳化温度70℃,乳化时间30 min,搅拌速度800 r/min,乳化水分2次加入,乳化时间分别为10 min和20 min。制备的固含量约为40%的硅油乳液,稳定性和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14.
单组分乳化剂制备硅油乳液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硅油乳液是在加热条件下,采用复配型乳化剂乳化硅油获得。而试验在常温条件下,以100mPa·s的二甲基硅油为原料,以单组分乳化剂成功制备出固含量约为60%的硅油乳液,并且所得乳液不必调节pH值,工艺实现简化。主要研究了硅油乳化工艺中乳化剂类型及用量、乳化方法、乳化水用量、搅拌速度、乳化时间等的选择。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剂在油中法,异构醇醚系E型乳化剂用量为5%(质量百分含量),乳化水用量约40%,搅拌速度900r/min,乳化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硅油乳液外观均匀、细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相似文献   

15.
硅油乳状液制备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甲基硅油(500 000 mm2/s)为原料,AEO3、AEO7、OP乳化剂组成复配乳化剂,用自主研发的搅拌器,成功在常温下制备出固含量约为56%的硅油乳液。考察了乳化剂选择、乳化方法、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等因素对硅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油乳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采用剂在油中法,乳化剂用量为5%(相对于乳液总质量),乳化时间为80 m 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硅油乳液外观均匀、细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所得乳液不必调节pH值,工艺实现简化。  相似文献   

16.
Siloxane-modified styrene-acrylate latex particle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were prepared by two-stage semicontinuous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a reactive surfactant. Effects of catalyst dosage, weight ratio of γ-methacryl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 (MAPS) to hydroxyl silicone oil (HSO) and siloxane content on the grafting degree of siloxane were studied.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copolymer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The micromorphology of latex particles was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stability properties of emulsion were tested by Ca2+, centrifug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test. The latex film was studied by water contact angle, water absorption ratio and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loxane-modified styrene-acrylate latex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can be synthesized using reactive surfactant and the prepared emulsion presents excellent stability. By using hydroxyl silicone oil (HSO) to react with silane coupling agent MAPS during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HSO can be located in the side chain of the polymer and endow the latex film with excellent stabilities.  相似文献   

17.
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温振华  张三平  周婵  田丰  胡章枝 《涂料工业》2011,41(8):61-63,79
通过乳液聚合法,用羟基硅油与硅烷偶联剂A-15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丙烯酸酯进行化学改性,借助硅烷偶联剂中的碳碳双键和硅氧烷结构将羟基硅油与丙烯酸酯连接起来。然后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丙烯酸酯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i—O键成功地共聚到了丙烯酸长链中。并对改性后乳液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通过KH-570改性后的丙烯酸酯乳液在各项性能上都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硅油乳液的制备及乳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 000 mPa·s硅油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乳化剂HLB值与配方的选择及硅油乳液的制备中乳化方法、乳化时间、乳化温度和pH等乳化条件的选择,得到较佳工艺为w(复配乳化剂)=6%,采用剂在油中法,乳化温度70℃,乳化时间共40 min,乳化体系的pH保持在6左右.制备的硅油乳液固含量约为30%,乳液外观为均匀、细腻的乳白色黏性液体.  相似文献   

19.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加成硫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涂志秀  刘安华  王鹏  袁博 《弹性体》2006,16(5):47-50
探讨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中乙烯基含量、多乙烯基硅油、舍氢硅油和氟铂酸对加成硫化硅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份乙烯基质量分数为0.13%的硅橡胶中加入1份硅氢基质量分数为1.65%的舍氢硅油、2份乙烯基质量分数为8%的多乙烯基硅油和4份羟基硅油,用40份白炭黑增强,可得到拉伸强度为8.71MPa,撕裂强度为52.14kN/m的乙烯基硅橡胶。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两步乳化法制备出一种多重乳液型(O/W/O型)汽车上光蜡。第一步乳化分别制备水包油(O/W)型乳化蜡和乳化硅油;第二步乳化是将水包油型乳化蜡和乳化硅油与溶剂油、乳化剂、水等进行再次乳化。结果表明,最佳乳化条件为:原料蜡选择实验室制备1#氧化蜡,硅油用量为5%~10%,溶剂油为120#汽油和低芳烃溶剂油,适宜油水比介于2∶1~1∶1之间。涂在汽车表面上,不仅能清洁车面,还能产生持久的光亮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