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含铜铅多金属复杂原生金矿具有嵌布粒度细、载金矿物复杂多样、脉石矿物易泥化等特点,为实现 该金矿的综合利用,采用浮选载金硫化矿物的选矿工艺来实现金的预富集。矿石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多金属硫 化物石英脉型金矿中主要有价元素为 Au,品位为 7.06 g/t,银、铅、铜的含量分别为 24.30 g/t、1.189%、0.288%;试样中 的铜以原生和次生硫化铜为主,占总铜的 86.81%;铅主要以硫化铅的形式存在,含量为 79.06%;裸露金及硫化物中 的金占总金的 94.76%。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 占 60% 时,采用试验确定的最佳浮选药剂制度, 经过 1 粗 2 精 2 扫闭路浮选流程,可获得金品位 220.72 g/t、银品位 829.95 g/t,金回收率 76.91% 和银回收率 84.02% 的 含金铜铅混合精矿,此时铜品位 9.334%、回收率 79.73%,铅品位 34.322%、回收率 71.01%;此外,还获得了硫品位 26.20%、回收率 78.90% 的硫精矿产品,选矿指标良好,实现了矿石中有价元素金、银、铜、铅、硫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2.
蒋万君  王皓  王珊  袁敬杰 《金属矿山》2021,49(11):100-105
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通常先采用混合浮选得到铜铅混合精矿,再将混合精矿进行浮选分离铜和铅,而铜铅分离是该工艺的关键。针对云南某铜铅锌多金属矿铜铅混合浮选获得的混合精矿,进行了铜铅浮选 分离试验研究,考察了脱药预处理及浮选主要因素对铜铅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铅混合精矿使用活性炭脱药可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合适的用量为200 g/t,脱药搅拌时间为10 min。使用组合抑制剂进行抑铅浮铜 ,合适的用量为800 g/t,搅拌时间为10 min,之后依次添加石灰400 g/t、硫酸锌400 g/t、亚硫酸钠300 g/t、丁基黄药+丁铵黑药(5+5)g/t、2号油10 g/t。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最终可分别获得铜品位为24.15% 、铜回收率为80.57%的铜精矿及铅品位为31.63%、铅回收率为65.35%的铅精矿,铜铅分离效果较好,可为该矿石的高效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蒋万君  王皓  王珊  袁敬杰 《金属矿山》2020,49(11):100-105
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通常先采用混合浮选得到铜铅混合精矿,再将混合精矿进行浮选分离铜和铅,而铜铅分离是该工艺的关键。针对云南某铜铅锌多金属矿铜铅混合浮选获得的混合精矿,进行了铜铅浮选 分离试验研究,考察了脱药预处理及浮选主要因素对铜铅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铅混合精矿使用活性炭脱药可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合适的用量为200 g/t,脱药搅拌时间为10 min。使用组合抑制剂进行抑铅浮铜 ,合适的用量为800 g/t,搅拌时间为10 min,之后依次添加石灰400 g/t、硫酸锌400 g/t、亚硫酸钠300 g/t、丁基黄药+丁铵黑药(5+5)g/t、2号油10 g/t。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最终可分别获得铜品位为24.15% 、铜回收率为80.57%的铜精矿及铅品位为31.63%、铅回收率为65.35%的铅精矿,铜铅分离效果较好,可为该矿石的高效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复杂铜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娜  李天恩  段珠 《矿冶工程》2011,31(4):48-50
对某复杂铜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依据矿物特性, 采用铜铅部分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铅分离、混合浮选尾矿再选锌的工艺流程, 可获得铜精矿铜品位23.37%、铜回收率63.99%, 铅精矿铅品位71.68%、铅回收率90.34%, 铅精矿含银1 189 g/t、银回收率78.04%, 锌精矿锌品位52.38%、锌回收率75.98%。试验所获技术指标理想, 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云南某铜铅矿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大理某铜铅矿原矿含铜0.59%、含铅2.38%、含银41.61 g/t,铜的氧化率70%、铅的氧化率72%,是一个含硫化铅、硫化铜的混合矿。采用"混合浮选铜铅硫化矿—铜铅分离"工艺流程浮选回收该矿样中的硫化铜和硫化铅矿物,在硫化铜铅分离时用新型组合抑制剂来抑制方铅矿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经过闭路试验获得的硫化铜精矿铜品位28.05%、铜回收率24.17%、含银1 788.70 g/t,硫化铅精矿铅品位64.54%、铅回收率36.93%、含银479.60 g/t。  相似文献   

6.
云南大理某铜铅矿原矿含铜0.59%、含铅2.38%、含银41.61 g/t,铜的氧化率70%、铅的氧化率72%,是一个含硫化铅、硫化铜的混合型氧化矿。采用“混合浮选铜铅硫化矿—铜铅分离”工艺流程浮选回收该矿样中的硫化铜和硫化铅矿物,在硫化铜铅分离时用新型组合抑制剂来抑制方铅矿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经过闭路试验获得的硫化铜精矿铜品位28.05%、铜回收率24.17%、含银1788.70 g/t,硫化铅精矿铅品位64.54%、铅回收率36.93%、含银479.60 g/t。  相似文献   

7.
云南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铜品位0.45%、铅品位3.18%、锌品位4.21%,含银30.10 g/t,有用矿物以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为主。黄铜矿与闪锌矿相互交代连生或混染包裹,铜、锌矿物粒度粗细不均。85.11%的铜以原生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铅、锌也均主要赋存于硫化矿中。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 80%的条件下,以CaO+Na2S+Na2SO3+ZnSO4作调整剂、异丙基黄药作捕收剂、730A作起泡剂,1粗3精2扫铜铅混合闭路浮选可获得产率650%,铜品位5,20%、铅品位43.64%,铜回收率75.11% 、铅回收率93.00%的铜铅混合精矿;铜铅混合尾矿以CuSO4作活化剂、丁基黄药作捕收剂经1粗2精2扫闭路流程选锌可获得产率7.60%、品位46.94%、回收率85.76%的锌精矿;铜铅混合精矿经1粗1精分离浮选可获得品位42.23%、回收率8638%的铅精矿和品位27.65%、回收率61.88%的铜精矿;铜、铅、锌精矿指标均达到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并综合回收了银。试验结果可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南某铜铅锌复杂难选多金属硫化矿石铜品位为 0.40%、铅品位为 2.92%、锌品位为 1.12%,伴生金、 银可综合回收,主要目的矿物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相互交错、穿插、包裹,呈密切的连生关系,分离困难。为给矿 石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占 75% 条件下,经 1 粗 2 精选铜,选铜尾矿 1 粗 2 精 1 扫选铅,选铅尾矿 1 粗 2 精 1 扫选锌,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 21.55%、回收率为 83.51%,金品位 149 g/t、回收率 76.22%,银品位 3 823 g/t、回收率 65.44%,铅精矿铅品位为 66.05%、回收率为 75.55%, 银品位 555 g/t、回收率 20.47%,锌精矿锌品位为 42.02%、回收率 71.28%,银品位 198.1 g/t、回收率 4.16%。  相似文献   

9.
广西铜铅锌矿为典型复杂难选多金属硫化矿,黄铜矿与闪锌矿互相包裹、交代共生,在浮选分离时难以获得合格的铜精矿产品。经试验研究,采用“抑锌—浮选铜铅—铜铅分离—铜铅混合浮选尾矿选锌”工艺,以氧化钙、硫酸锌配合实验室新制的锌抑制剂CZ-002抑制闪锌矿和硫化铁矿物,实验室新合成捕收剂CY-2A浮选铜铅。最终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铜品位22.48%、回收率70.11%;铅精矿铅品位57.39%、回收率84.84%;锌精矿锌品位51.93%、回收率88.42%。试验指标较好,实现了铜铅锌多金属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0.
陕西某高金多金属硫化矿石金品位5.78 g/t,有综合回收价值的伴生铜、铅、硫、银品位分别为0.22%、0.28%、3.05%、6.75 g/t;金主要以裸露及半裸露形式存在,铜、铅均以硫化相为主;矿石中自然金以粗粒为主,其次为中粒金、巨粒金和细粒金,银主要赋存于自然金中,主要铅矿物方铅矿、主要铜矿物黄铜矿均以中—粗粒为主,与黄铁矿关系密切,主要硫矿物黄铁矿也以中—粗粒为主。为高效开发利用该资源,在常规捕收剂浮选工艺指标不理想的情况下开展了无捕收剂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无捕收剂浮选工艺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均明显高于有捕收剂浮选工艺,铜金精矿Cu、Au、Ag品位分别提高2.67个百分点、116.38 g/t、125.01 g/t,回收率分别提高0.76、6.79、8.29个百分点;铅精矿Pb、Au、Ag品位分别提高35.03个百分点、59.48 g/t、288.17 g/t,Pb、Au回收率分别提高3.80、0.06个百分点;硫精矿S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0.48、6.27个百分点。因此,无捕收剂浮选工艺可作为处理该矿石的原则工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针对某复杂氧硫混合多金属矿石进行了选矿实验,原矿含Cu 3.66%,Pb 1.78%,Au 0.99 g/t,Ag 75.34 g/t,且铜、铅均以硫化、氧化两种形式存在,这为铜、铅的回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研究在磨矿细度90% -0.074 mm的条件下,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的浮选流程,分别得到氧化铜铅混合精矿及硫化铜铅混合精矿后,将所得的混合精矿分别进行处理以实现铜铅分离.硫化铜铅混合精矿采用一粗三精两扫的浮选流程,以Z-200为捕收剂,Na2SO3+CMC+水玻璃作为组合抑制剂,得到的铜精矿品位24.61%,回收率68.65%,铜精矿含铅4.60%,金6.29 g/t,银376.29 g/t,所得铅精矿品位51.98%,回收率42.34%,其中铅精矿含铜5.04%,金3.1 g/t,银106.89 g/t的浮选指标.将氧化铜铅混合精矿采用氨浸法浸出铜,在浸出剂浓度2.5 mol/L,液固比2:1的条件下,浸出3h后,铜的浸出率达53.5%.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地银铜铅多金属硫化矿易浮难分离、嵌布粒度不均匀的特点, 采用优先选铜-铜浮选尾矿选铅的工艺流程, 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 铜精矿中铜和银品位分别为22.5%和55 253 g/t, 回收率分别为63.75%和67.58%; 铅精矿中铅和银品位分别为62.05%和5 045 g/t, 回收率分别为80.46%和18.24%。  相似文献   

13.
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矿物组成复杂,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褐铁矿,微量菱锌矿、白铅矿、黝铜矿、铅黄,脉石主要为长石、石英,少量方解石、绢云母等。为开发利用该矿石,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92%条件下,经1粗2精2扫铜铅混合浮选、混合精矿经1粗2精2扫铜铅分离浮选、混合尾矿经1粗2精2扫选锌闭路流程试验,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3.59%、银品位为1 659.66 g/t,铜回收率为86.49%、银回收率为76.39%;铅精矿铅品位为50.35%、铅回收率为63.33%;锌精矿锌品位为50.56%、锌回收率为86.02%,铜铅锌矿物得到有效分离和回收。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某含银复杂多金属矿含银310.92g/t、铅4.65%、锌4.95%、铜0.44%、砷0.37%。矿石中铜、铅矿物共生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细、分离难度较大。经过多方案比较,采用了"铜铅部分优先浮选-铜铅混合精矿分离-铅、锌、砷顺序优先浮选"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的铜精矿中铜品位17.56%,铜回收率53.95%,银品位4 578.65g/t,银回收率20.20%;铅精矿中铅品位75.29%,铅回收率88.48%,银品位3 706.26g/t,银回收率65.85%;锌精矿中锌品位55.67%,锌回收率89.78%,银品位285.16g/t,银回收率7.38%;砷精矿中砷品位12.45%,砷回收率72.31%。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青海某低品位复杂难选铅锌矿石的选矿工艺,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的情况下,采用铜铅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铅硫分离—铜铅混浮尾矿浮选选锌流程处理矿石,可获得铜品位为14.20%、含金26.77g/t、含银466.40 g/t、铜回收率为16.55%的铜精矿,铅品位41.22%、含银63.60 g/t、铅回收率为69.92%、银回收率为16.84%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0.96%、含银53.40g/t、锌回收率为67.04%、银回收率为23.13%的锌精矿,以及硫品位为38.41%、含金13.92 g/t、含银163.90 g/t、硫回收率为14.16%、金回收率为23.71%、银回收率为15.92%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6.
广西某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铜、铅、锌、硫、银含量分别为0.64%、0.46%、1.66%、10.08%、33.99g/t,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矿石中金属矿物之间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不均匀。为确定该矿石的高效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75%情况下,采用1粗2精2扫铜铅混浮—1粗1精1扫铜铅分离—1粗1精2扫浮锌—1粗1精1扫浮硫流程处理矿石,可获得Cu品位为23.76%、铜回收率为83.93%、Ag品位为556.76 g/t、Ag回收率为36.81%的铜精矿,Pb品位为48.23%、Pb回收率为64.81%、Ag品位为1 651.76 g/t、Ag回收率为30.49%的铅精矿,Zn品位为45.81%、Zn锌回收率为88.49%、Ag品位为71.34 g/t、Ag回收率为6.69%的锌精矿,以及S品位为44.75%、S回收率为81.39%、Ag品位为37.71 g/t、Ag回收率为20.34%的硫精矿,实现了铜、铅、锌、银、硫的高效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神岗矿山的枥洞及鹿间等选厂,一直是采用铅、锌混合优先浮选(使用的药剂如表1)。因此,在混合浮选中的铜及黄药在闪锌矿上吸附,与起泡剂一起进入混合浮选的泡沫,成为优先浮选的给矿。在优先浮选中所添加的氰化物,又使上述吸附的铜及黄药解吸从而抑制闪锌矿。因而,优先浮选的沉矿,即锌精矿,在浓密、脱水过程中水中溶解的药剂随即含在浓密机的溢流水中排出。如图1所示。过去,是将锌精矿浓密溢流的一部分作为废水利用,在厂内循环使用;但因可溶性铜、氰化物、黄药  相似文献   

18.
云南某含铜多金属锡矿石中含铜0.79%、银38 g/t、铟43.6 g/t和锡0.56%,其主要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和锡石.根据矿样性质,对其进行试验研究,最终确定采用优先浮铜—浮选脱硫—磁选除铁—重选选锡的联合工艺流程.结果 表明:浮铜工艺可获得含铜21.98%、银694.5 g/t、铟265.17g/t,回...  相似文献   

19.
冯晓燕  姜涛  赵志强  路亮  白洁 《矿冶》2020,29(5):50-56
某富银铅锌多金属矿, 银、铅、锌的品位分别为225 g/t、3.26%、1.14%,所含矿物以硫化矿为主,另含有少部分氧化矿。为更好的回收细粒嵌布的银矿石,本文通过选用BK809作为硫化银铅捕收剂、采用“硫化银铅浮选—锌硫混合浮选再分离—锌硫混浮尾矿再选氧化铅”工艺、并对硫化银铅精矿进行再磨处理,闭路试验获得了以下指标:铅总精矿中金品位3.56g/t、金回收率49.94%、银品位3777g/t、银回收率71.22%、铅品位55.57%、铅回收率71.73%;锌精矿中锌品位53.60%、锌回收率69.46%;硫精矿中硫品位40.90%、硫回收率45.79%,实现了矿石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20.
四川某硫化铅锌矿现场工艺存在铅锌分离困难,铅精矿含锌较高,铅、银回收率低等问题。为改善现场分选指标,在对该硫化铅锌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化学多元素分析表明:矿石铅、锌、银含量分别为1.03%、6.28%、37.16 g/t,矿石主要组成矿物为闪锌矿和方铅矿,脉石矿物以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英为主。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在中性环境下1粗3精1扫选铅,高碱环境下1粗1精1扫选锌的浮选工艺,可以得到铅品位57.45%、含锌6.09%、含银501.58 g/t、铅回收率71.17%的铅精矿,锌品位53.11%、含铅0.95%、含银235.11 g/t、锌回收率93.45%的锌精矿。与现场指标相比,选矿工艺段数明显减少,同时铅精矿铅品位提高了12.11个百分点,铅金属回收率提高了12.46个百分点,并且赋存在铅精矿和锌精矿中银的金属回收率提高了61.9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