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移动增值服务市场的增长还是集中在少数的增值业务,除了传统的优势业务——短信之外,彩铃、MMS、WAP和IVR均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移动增值业务多元化的格局已经逐渐形成,但从增长的市场比重来看,2006年移动SP市场中的短信业务市场比重占到72%,其他的业务收入总和还不到短信收入的一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根据调查公司Chetan Sharma Consulting的数据,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移动数据服务市场收入环比增长了7.3%,同比增长了38.7%,达到94亿美元。去年全年,美国移动数据服务市场的总收入为3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Ovum 《通讯世界》2011,(6):17-17
根据Ovum的最新研究数据,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经济成长强劲,连带影响移动市场,带动2010年电信服务市场收入增长4%,达到1兆8500亿美元的规模。  相似文献   

4.
张晶 《世界电信》2013,(Z1):116-118
随着移动电话业务特别是移动数据流量的增长,移动广告业务成了新宠,增长强劲,但在投入和收入上与其他媒体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移动广告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随着移动市场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的不断推出以及人们习惯的改变,移动广告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Analysys Mason日前发布的一些报告显示,到2017年全球电信业务收入将达到1.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新兴市场和移动数据业务是推动收入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另外,在亚太区一些成熟市场,电信零售业务收入将逐年下降。在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市场上,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热情也超过预期。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电话业务特别是移动数据流量的增长,移动广告业务成了新宠,增长强劲,但在投入和收入上与其他媒体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移动广告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随着移动市场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的不断推出以及人们习惯的改变,移动广告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数据通信》2011,(19):95-95
据易观发布的《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1》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远程支付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运营商和银联对近距支付的推广力度也将不断增强。易观预测,2011年移动支付用户有望达到2.2亿户,市场收入规模将增长78.8%,达到52.4亿元。2013年则有望突破200亿元,达到235.1亿元。  相似文献   

8.
阿呆 《通讯世界》2013,(8):24-25
Analysys Mason日前发布的一些报告显示,到2017年全球电信业务收入将达到1.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新兴市场和移动数据业务是推动收入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另外,在亚太区一些成熟市场,电信零售业务收入将逐年下降。在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市场上,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热情也超过预期。新兴市场和移动数据:最主要的增长动力尽管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会对电信运营商的收入产生影响。但未来几年内,努力获得增长依旧是电信运营商的重要话题。新的战略和新的商业模式对运营商的生存和增长至为关键。在全球很多地方,电信依旧是增长性行业,尤其是在移动业务领域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随着话音业务的成熟和高速无线数据网络的陆续开通,移动数据将会成为推动移动运营商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全球各移动运营商无不在积极推广数据业务。希望吸引新用户及提高营业收入。目前欧洲日发送短信量达到10亿条,成为全球最大的短信市场;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手机短信使用大国,2002年短信发送量已经达到900亿条.收入近90亿元.其中的1/4到1,3是各类内容供应商提供的收费内容。  相似文献   

10.
汪卫国 《通信世界》2004,(31):28-28
受2000年法国国内经济和金融困境的影响,近两年,法国电信市场的增速持续放缓。2003年法国电信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回涨,市场规模达到3490亿欧元,比上一年度增长33%,其中固定通信业务收入1345亿欧元,比上年减少41%,而移动业务收入增长了12.6%,达到1327亿元。从业务量来看,固定通信网的业务量下滑了4.2%,而移动通信网业务量同比增长了21.2%。具体收入状况的变化参见图1。  相似文献   

11.
肖荣美 《通信世界》2005,(38B):8-10
一、电信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移动收入份额维续攀升 2005年,通信业务收入总体规模稳步上升。但增长速度趋缓。1~8月累计达到4186.34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邮政完成378.17亿元。同比增长8.2%.电信完成3808.17亿元,同比增长11.4%,收入同比增幅较去年下降了约2%。收入增长的放缓与我国电信业所处的阶段是摹本适应的。首先,电信业在经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资费水平的下降是必然趋势,这自然会影响业务收入的增长;其次,我国电信业尚处在规模扩张型向效益型转变的初期,对存量市场的挖掘不够,当增量市场发展不力时(今年用户增长明显放慢),收入增幅自会下降。但全年收入增长仍有可能达到预期水平,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据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Research最新公布的报告预测,一旦LTE移动网络启动,其全球服务收入将迅速增长,并于2016年突破2650亿美元。虽然LTE消费者用户总数将在2016年高于企业用户总数,但从收入角度来看则并非如此——消费者的收入部分不到总收入的一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普及率逐渐攀升,广东移动的折扣前收入增长开始偏离历史增长的趋势线,如何实现高普及率下的收入可持续增长意义重大。珠海作为广东省高普及率强竞争的典型,从2003年普及率突破100%以来收入增长多年持续保持较高水平。通过研究珠海收入增长的历史,发现通过强化品牌优势的存量保有策略以及深化数据业务运营的增量提升策略是珠海高普及率市场下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4.
姚群峰 《电信科学》2003,19(10):1-4
中国3G业务的市场需求有两个方面:一是迅猛增长、规模庞大的用户群对移动语音业务的需求;二是较高收入用户群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3G运营商的目标市场包括大众用户对移动语音的需求、大众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企业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以及批发型用户的需求等。本结合国内外移动运营商的数据业务开展状况,初步探讨了中国3G运营商的移动数据业务模式和3G业务的收入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数据通信》2004,6(11):44-45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无线通信市场及增强型业务为电信市场的业务增长带来生机。据咨询公司IDC的数据,2006年无线通信业务产生的收入将占据全球电信市场整体收入的45%,而增强型业务(包括语音邮件、三方通话、呼叫ID、短消息等),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运营商投资的重点,因为它们迫切希望增加新的收入来源。由此,电信行业存在两种典型的安全需求,其一是针对增强型业务,由其业务增长导致机构迅速扩张带来的迅速配置、集中式安全管理及成本控制的需求,其一是针对无线通信移动语音和数据服务的安全需求。那么,无论是增强型业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业务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移动流媒体业务的广泛使用,促使移动数据业务的使用量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对网络资源的占用与日俱增,而相应的运营收入却并未随之成比例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数据通信》2011,(19):20-22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业务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移动流媒体业务的广泛使用,促使移动数据业务的使用量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对网络资源的占用与日俱增,而相应的运营收入却并未随之成比例增长。  相似文献   

18.
孟月 《通信世界》2020,(9):20-21
5G时代,如何把握政企市场行业趋势,找准合作伙伴,合理配置资源,成为运营商政企业务持续做到量收同增的关键所在。近日,三大运营商先后发布了2019年财报。运营商2019年整体收入呈微增或微降情况,主要是To C的移动话务业务和移动流量业务下滑所致。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个人用户市场,由于传统公众市场已趋于饱和,竞争压力巨大,因此运营商收入增长乏力。三大运营商在To C市场发展逐步面临增长的天花板,但其早已开始发力To B市场,更多聚焦于云计算、大数据、IDC、物联网等政企业务。财报显示,政企业务为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通信》2011,(19):95
据易观发布的《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1》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远程支付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运营商和银联对近距支付的推广力度也将不断增强。易观预测,2011年移动支付用户有望达到2.2亿户,市场收入规模将增长78.8%,达到52.4  相似文献   

20.
竺宇梅  万志坤 《通信世界》2008,(38):I0068-I0068
目前,向全业务运营转型在全球俨然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主流运营商,无论是固定还是移动,都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固定移动融合的全业务迈进。FMC便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的,FMC可以使运营成本得到优化,业务能力的增加促使营运收入得到增长,在保护已有的市场同时争夺竞争对手的市场,同时终端的融合满足客户对简单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