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必备部件之一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商用的石墨负极因理论容量较低限制了其应用,锗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不同形貌和组成的锗基纳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硅及含硅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硅单质、硅的氧化物以及硅的金属化合物和其它硅基多元化合物;分析了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锡的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近来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它的理论容量是石墨的2倍以上.然而,较大的首次容量损失是该材料的致命弱点.研究表明,纳米纤维结构的电极材料对解决该问题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孔氧化铝膜具有制备简单,控制纳米孔洞尺寸方便等优点,利用多孔氧化铝膜作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SnO2纳米纤维,对解决锂离子电池首次可逆损失以及今后研究以锡基纳米纤维作为锂离子电池负电池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很大的意义.为了找寻在草酸电解液中制备氧化铝模板的最佳工艺,针对各种工艺参数(如电流密度、氧化时间、电解液浓度等)对氧化铝膜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工艺为:电流密度1.25A/dm2,氧化时间1~2h,草酸电解液浓度为0.3~0.5mol/L,并对氧化锡纳米纤维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硅基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适中的嵌/脱锂电位、与电解液反应活性低等特点,成为最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由于其巨大的体积效应和较低的导电性导致其商业化应用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为改善硅基材料的缺点而做的一些研究,展望了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 综述了近几年碳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类碳质材料如石墨、中间相炭微球、高比容量炭化物、石油焦、纳米碳质材料等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一维纳米碳质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三氧化钼(MoO3)由于自身理论比容量高、热稳定性好以及二维层状结构,成为目前广受关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但是,由于MoO3自身的本征导电率低以及转换反应过程中严重的体积膨胀,限制了MoO3的大规模应用。本文通过质子-电子共掺杂以及高能纳米化方式,在MoO3中引入了氧空位和纳米花结构,制备了纳米花MoO3-x材料,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通过引入氧空位以及进行纳米化处理,有效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能,扩大了范德华间隙,缓冲了材料在长期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花MoO3-x具有良好的锂离子存储性能,在2 A/g的电流密度下能够循环500圈,比容量能够达到591 m A·h/g,显著高于以往报道的三氧化钼基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7.
日本大和化成研究所与兵库县立工业技术中心等单位协作 ,共同研制成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新型高容量负极材料 ,该负极是在铜箔的两面都用电镀法镀复上一层光亮锡合金镀膜。所采用的电镀浴液中添加了特殊的添加剂和微量金属元素 ,从而能够得到晶粒细小而且表面平滑的镀膜。这种负极的制造过程简化 ,工序缩短了 ,因而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使用这种负极的容量要比传统的碳负极容量大约高 1 7倍 ,并且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而引起的体积变化很小 ,且与集电极的密合性很好 ,是制造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用的优质负极材料高容量锂离子电…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一种纳米硅合金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负极颗粒的轮廓基本呈圆形,其内部存在着两个含硅量不同的富铜相,在颗粒表层中两相均为纳米结构。该纳米硅合金负极材料需与石墨负极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按一定比例配合使用,搅拌工艺对其电化学性能也有重要影响。在较理想的情况下,所得负极材料的首效率提高到了90%上下,比容量在100周之后仍高于500mAh/g。电池制作工艺与石墨负极相似,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9.
电沉积乙炔黑 / 锗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锂离子电池锗基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方法采用电泳和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乙炔黑/锗负极材料,用SEM,Raman和充放电循环等手段表征其结构和性能。结果乙炔黑/锗负极材料在0.2C倍率下循环100次,比容量依然可达到600 m Ah/g以上。结论乙炔黑/锗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单独锗材料和碳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中科院化学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优异循环性能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