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高温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工质优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泵热水器的工质对机组的性能和热水器的出水温度都有较大的影响,是研发高性能热泵热水器的重要课题之一。对目前热泵热水器常用的工质、部分中高温热泵工质以及新开发的中高温热泵热水器工质TJR01从基本物性、安全性、环保性、溶油性进行了分析,又通过CSD方程对循环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新工质TJR01直接充灌到R22压缩机里,既能保证热水器的出水温度要求,又能保证机组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循环工质的泄漏对于中高温热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力  张启 《太阳能学报》2003,24(2):152-156
对于长期工作的空调热泵系统来说,工质泄漏问题是不可回避的,这一问题对于使用混合工质的中高温热泵系统就更加重要。作者在小型中高温热泵试验系统上进行了工质泄漏的试验研究,并得到了泄漏量和中高温热泵系统循环参数之间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将有助于根据系统运行参数确定补充工质的时间和数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内外木材加工行业中高温热泵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了采用高温热泵回收单板干燥尾气的方案,认为当前要重视高温热泵工质及相应热泵系统的研制,发展高温热泵与太阳能和常规蒸汽干燥的联合干燥技术,使高温热泵干燥装置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机械的产品质量与稳定性,扩大高温热泵干燥机在我国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我国许多行业对热源的需求温度多集中在75~200℃之间,且存在着低温余热大量浪费的情况,可以把热能由低温位热源转移到高温位热源的中高温热泵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对高温热泵的研究多集中在适宜工质的选择和制热效率提高这两个方面。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混合工质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仍处于技术保密阶段。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高校,但尚未找到一种公认的环境友好、性能优越的高温热泵工质。近几年,国内在油田含油污水的余热回收.坑口电厂冷却水和矿井涌水的余热回收,涂装、电镀车间余热回收等领域进行了高温热泵技术的实际性工程应用,经济效益和环保显著.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化石能源,而且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高温热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设备腐蚀等问题.需要结合余热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有热泵循环过程的全面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用途热泵.该热泵有蒸汽释放出气态显热的高温换热器、工质释放出液化潜热的中温换热器(冷凝器)和工质释放出液态显热的低温换热器.计算表明,与采用相同循环工质的现有热泵相比,该新型热泵具有更高的制热系数.它可以应用于家庭、学校以及企事业等单位的采暖/空调、沐浴以及开水供应等.  相似文献   

6.
向璨  常华伟  段晨 《太阳能学报》2018,39(10):2760-2766
针对普通R134a热泵制取中高温热水过程中存在的冷凝压力过高、系统效率低、不环保及无法直接替代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R13I1/R290/R600a。建立基于该工质的热力循环模型,计算该循环的热力特性。结合气象数据,对其进行多工况计算并与已有的工质R134a、MIX1和MIX2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混合工质的循环性能与同模型常温热泵工况下R134a的循环性质大致相同,且其环境性能优良:ODP为零,GWP小于20,温度滑移小于4℃。单位容积制热量略低于R134a,分别比MIX1和MIX2平均高16.7%、1.3%;COP分别比R134a、MIX1和MIX2平均高9.2%、4.1%和0.7%。综合循环性能较对比工质更优越,适用于冷凝温度为70~90℃,循环温升低于75℃的热泵工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型工质的研发和系统效率的提高两方面综述了高温蒸汽压缩式热泵的研究现状,对于高温吸收式热泵,则从新型循环设计、系统控制与仿真、参数优化、提高换热效率等方面做了综述。文章最后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制的两种热泵蒸汽机的运行原理和结构特点,并根据热泵蒸汽机组的运行要求,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热泵开水器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是公共场所电加热开水装置的理想替代品。从提高能源效率和一机两用的角度,构建了一种高温复合热泵开水器系统。建立了系统热力学模型,选R236fa、R245fa、R365mfc、R245ca、RC318和R236ea等6种较高临界温度的制冷工质,通过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制冷工质对高温复合热泵开水器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245fa作为工质的高温复合热泵开水器系统具有最佳的性能,而以RC318作为工质的系统性能最差。在给定工况下,R245fa作为工质系统制热性能系数(COPh)为2.47,而其制冷性能系数(COPc)为3.37,[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分别为9.47 kW和49.07%;与R245fa相比,RC318作为工质系统的总能耗增加了39.53%。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高温热泵蒸汽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在蒸发温度为60℃,冷凝温度为120~140℃的工况下,进行经过初步筛选的4种高温热泵纯工质(R123,R141b,R245ca,R245fa)和传统高温热泵工质(R114)的循环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R245fa的综合循环性能良好,单位容积制热量最高,其性能系数(COP)比R114平均高13.65%,压缩比与R114最接近;在符合干压缩要求的前提下,排气温度较低,而且环境友好,可作为高温热泵蒸汽系统的工质。  相似文献   

10.
CO2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自然工质,以其为循环工质的跨临界热泵制热能力突出.建立CO2跨临界增压和CO2跨临界热泵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不同增压过程对热泵系统COP、气冷器中水的出口温度及质量流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种热泵高温化方案均会提升压缩机等熵效率、功耗和压缩机出口工质温度,且提升了气冷器出口水温,但COP和热水的...  相似文献   

11.
以筛选适合中高温热泵工况,环境性能优良的自然工质为目标,在理论循环分析基础上,采用指定工质侧参数的循环性能对比实验评价研究方法,在水-水蒸气压缩式热泵实验台上,对理论循环性能优良、样品可得的自然工质HC600(丁烷)、HC600a(异丁烷),在蒸发温度为30 ~ 50℃,冷凝温度为60 ~95℃范围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自然工质中高温热泵循环性能优良,两者在较低温度工况循环性能差别不大,在较高温度工况HC600的循环性能优于HC600a,在蒸发温度为44℃,冷凝温度为90℃时,丁烷和异丁烷COP分别为3.84和3.33,但两种工质的可燃性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以自然工质CO2为高温循环工质,R290为低温循环工质,同时制冷和供热的CO2/R290复叠式制冷热泵系统,通过对CO2/R290复叠式制冷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得到了气体冷却器的入口压力和出口温度,复叠式循环的蒸发温度,低温循环的冷凝温度对复叠式制冷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为今后的CO2/R290复叠式制冷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开发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谢继红  陈东 《节能》2008,27(5):47-48
介绍回收热泵压缩机散热的4种技术方案:利用待加热的低温气体吹过压缩机表面,利用待加热的低温液体流过压缩机表面的换热器,利用低温热泵工质液体喷入压缩机内部的工作部件表面,利用特定性质的热泵工质降低压缩过程中热泵工质的温度。对各方案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胡晓微  张蓓  董胜明 《节能》2022,41(2):39-43
为研究不同滑移温度的混合工质应用于复叠式热泵系统低温回路对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搭建复叠式高温热泵实验台,选用R245fa与R134a/R245fa(质量比分别为9:1、8:2、7:3、6:4)作为高温、低温级循环工质,蒸发器进水温度在20~40℃,冷凝器出水温度在110~130℃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并对机组的COP、制热...  相似文献   

15.
在70~90℃冷凝温度范围内,对19种环境友好、压力温度水平适宜的流体进行了中高温热泵理论循环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124,R600a,R142b和R236ea等工质的性能较优.并从中筛选出6种混合工质N1-M6,通过计算比较其性能,再选出最优工质.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磁制冷机具有氟里昂制冷机所没有的优异特性:无噪音、高效节能、高可靠性、长寿命;由于采用固体磁制冷工质,单位体积工质制冷能力强,使得磁制冷机结构更紧凑;特别是固体磁制冷工质完全避免了氟里昂(CFC)类制冷工质对大气层的污染,更使得人们日益重视磁制冷技术。同样利用固体磁工质磁热特性的磁热泵,由于磁热特性可逆性好,因此磁热泵也可望具有较高性能系数(COP),为众多低品位能源提供可靠高效利用方式。本文仅对其系统循环形式和设计方案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黄志华  王文  王如竹 《新能源》2000,22(12):115-119
对化学热泵的原理及热力计算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列举了当今化学热泵研究中所采用的工质对及反应床中传热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化学热泵的现状,并指出了发展化学热泵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展望了化学热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吸附热泵是一种以低品位热能驱动的节能环保型热泵技术,利用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吸附热实现制冷或制热效果,从文献检索结果来看该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相关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展吸附热泵相关研究的课题组和其主要研究方向,进而简要介绍了吸附式热泵技术;其次,着重描述了吸附热泵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吸附工质的研究,床层的传热传质强化,热泵新技术及商业化热泵产品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最后,叙述了吸附式热泵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吸附热泵发展存在的挑战性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寻求冷凝温度为80~110℃的高温热泵工况范围内的适用工质为目的,对臭氧破坏势COP为零、温室效应势GWP较低的工质HFC245fa进行了循环性能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FC245fa的理论循环性能优于传统工质CFC114;在实验工况范围内,HFC245fa系统的实际循环性能随运行工况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实验中,系统的热输出温度达到了102℃。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碳氢类(HCs)工质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定了一些适用于热泵系统的R744/HCs非共沸混合工质对。通过对选定的混合工质临界参数和温度滑移特性的进一步计算分析,确定了其适用的热泵循环,并建立了快速确定亚临界循环热泵系统用R744/HCs非共沸混合工质中R744质量配比范围的计算程序。结合热泵热水器的工况及高压侧压力的要求,利用计算程序确定了R744/R600、R744/R600a、R744/R601和R744/R601a的质量配比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