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对EDFA的增益箝制和平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对实现EDFA增益箝制和平坦的不同技术途径的机理和结构举例进行了扼要分析,给出了采用光纤光栅反射镜来实现EDFA全光增益箝制的仿真分析结果,指出了EDFA的增益控制及其平坦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EDFA的增益控制及平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EDFA的增益箝制和平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对实现EDFA增益箝制和平坦的不同技术途径的机理和结构举例进行了扼要分析,给出了采用光纤光栅反射镜来实现EDFA全光增益箝制的仿真分析结果,指出了EDFA的增益控制及其平坦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崔景翠  俞谦  刘小明  范崇澄  彭江得 《中国激光》1999,26(11):1021-1026
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内部将增益箝制在增益谱平坦区,研制成增益箝制的EDFA,实现了波分复用(WDM)8×2.5Gb/s×450kmG.652光纤级联放大传输系统的动态增益均衡,在传输信道数量改变的动态运行情况下,在误码率为10-12时,接收机灵敏度变化0.5dB。  相似文献   

4.
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的自动增益箝制技术在WDM光网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丈采用BPF方案进行单波长自动增益箝制实验,并取得了满意的箝制效果。而后采用级联放大器的方法,增益箝制放大器的噪声特性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全光增益箝位EDFA噪声指数恶化以及用于WDM系统时增益动态变化两个问题,提出具有动态增益均衡特性的低噪声全光增益箝位EDFA,在35 nm范围内,输入信号功率在-40 dBm到0 dBm之间变化时,增益变化被箝制在1 dB范围内,同时保持单波长输入噪声指数<4.5 dB,多波长输入增益谱不平坦度<04,噪声指数<5.5 dB,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全光增益筘制EDFA的瞬态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着重研究了瞬态过程中系统参量(泵浦功率、环路损耗、上下载速度、上下载信道功率、钳制激光振荡波长等)对剩余信道驰豫振荡特性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全光增益箝制EDFA的优化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全光增益箝位EDFA噪声指数恶化以及用于WDM系统时增益动态变化两个问题,提出具有动态增益均衡特性的低噪声全光增益箝位EDFA,在35 nm范围内,输入信号功率在-40 dBm到0 dBm之间变化时,增益变化被箝制在1 dB范围内,同时保持单波长输入噪声指数<4.5 dB,多波长输入增益谱不平坦度<0.4,噪声指数<5.5 dB,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个光纤光栅反射技术的高性能L波段EDF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单个光纤光栅反射技术提出一种高性能L波段EDFA。用一个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反射EDFA产生的一部分C波段放大自发辐射(ASE)噪声,该部分ASE噪声被重新注入到掺铒光纤中以提高增益效率。用静态均衡器平坦输出的增益谱,在L波段范围内,增益被箝制在25.5dB,增益不平坦度小于0.5dB,噪声指数小于5.5dB,为DWDM系统提供了一项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以混合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式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EDFA的功能模型,并用软件封装EDFA人机界面,实现完全软操作的EDFA。与以往的5反馈环EDFA控制电路不同,提出了一个南6个反馈环组成EDFA控制电路的系统结构,用电反馈实现了EDFA的动态增益控制,解决多波长传输中的信道均衡问题。详细讨论了动态增益控制、光功率测量、温度控制和人机界面等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细节。  相似文献   

10.
耿健  张明德  孙小菡 《电子器件》2002,25(4):453-457
本文从掺铒光纤放大器的速率方程理论模型出发、根据光功率传输方程,对多个WDM信道传输时EDFA动态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提出了以某一路信道进行反馈从而实现增益锁定的方案,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EDFA的输入功率不超过形成激光振荡所容许的最大输入功率时,以某一路信道信号光进行反馈可以实现增益的稳定锁定;增益锁定作用的时间响应相当快,达到稳态增益锁定值的时间小于5ms;当上下信道或信道功率变化时,增益锁定仍然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1.
依据双包层光纤的截面特征,给出了适用于双包层结构光纤放大器的速率方程和功率传输方程,并用数值方法对不同结构的双包层塑料光纤放大器的增益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偏心结构双包层塑料光纤放大器在提高信号增益的同时,又可有效地避免有机染料发生热漂白.  相似文献   

12.
垂直腔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增益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峥  潘炜  罗斌  邓果  王勇 《激光与红外》2004,34(2):116-118
结合垂直腔半导体光放大器(VCSOAs) 的竖直微型腔结构带来的特性,在反射工作模 式情况下,分析了VCSOAs 的增益特性。通过数值求解激光器单模速率方程,给出了增益、饱和输出功率随泵浦光功率、出射腔面反射率的变化,分析了其功率动态范围。得出了提高腔面反射率能使增益得到增长,以及强泵浦光功率能起到平坦增益,增大增益的作用的结论。总结了VCSOAs 设计中的一些规律,以作实际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数值模拟对两只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级联结构的静态增益饱和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在不考虑自发辐射的情况下,分析了注入电流对两只SOA级联结构增益的影响.实验上构建了一种基于两只SOA级联结构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观测并分析了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驱动电流和增益带宽对多波长输出结果的影响.在室温下,获得了基本符合ITU-T标准100 GHz的27个波长以上的稳定多波长输出,各信道输出功率不平坦度小于±3 dB,线宽小于0.102 nm,信噪比大于25 dB,总输出功率为1.94 mW,并且与由单只SOA构成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分析研究各种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对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全光增益箝制机理、各种典型的全光增益箝制方法作了详细评述 ,特别报道了最近全光增益箝制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情况并对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光纤通信传输系统中拉曼光纤放大器(RFA)增益带宽不足、输出增益低且输出增益不平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泵浦和光纤级联相结合的宽带拉曼光纤放大器。并且推导实现增益平坦输出时所用六个泵浦光和四段光子晶体光纤(PCF)对应参数满足的约束表达式,从理论上给出了一种提高放大器增益和增益带宽的同时保证较小增益平坦度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Matlab数值模拟,所设计的宽带拉曼光纤放大器达到了增益带宽92 nm,平均增益39.95 dB,增益平坦度0.1447 dB。  相似文献   

16.
何忠蛟 《激光杂志》2007,28(5):34-35,37
介绍了光纤光学参量放大器的理论,基于耦合波方程推导出光纤光学参量放大器的增益表达式.以增益表达式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在典型参数下光纤光学参量放大器的性能.在单泵浦情况下,对不同光纤长度、不同泵浦功率及不同泵浦波长的光纤光学参量放大器做了性能分析.在双泵浦情况下,对不同泵浦波长的光纤光学参量放大器做了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典型参数情况下的双泵浦光纤光学参量放大器具有较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丁小霞  程勇 《激光与红外》2015,45(6):693-696
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增益调制的全光单边带上变频新技术,对射频信号的全光处理具有独特优势,设计了单边带上变频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光纤上传输前后的眼图无明显差异,在经过长度超过25 km 的光纤传输后,系统光功率损耗为1.8 dB,系统误码率为10-9。  相似文献   

18.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偏振相关增益是导致放大器增益不平坦的一个重要原因,进而影响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长距离光纤传感系统的信号质量.本文从理论模拟角度研究了级联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偏振相关增益对光纤中所传输通信光信号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掺铒光纤非均匀展宽情况下,偏振相关增益受传输信号功率、信道个数、级联EDFA个数、等因素的影响,并给出了定性结论.  相似文献   

19.
针对密集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拉曼光纤放大器增益及增益谱平坦问题,提出一种采用4个泵浦光的多泵浦方式在光子晶体光纤不同位置处注入两种不同波长泵浦光的组合方式来获得拉曼光纤放大器增益更大、增益谱更加平坦的方法。这种组合方式在拉曼光纤放大器中使得光信号实现了前段放大、后段补偿,从而在拉曼光纤放大器输出端获得高增益和较平坦增益谱。模拟的结果表明:平均增益可达:26.5 dB,增益平坦度为0.046 dB。  相似文献   

20.
The potential integration of polymer nanofibers in photonic devices and circuits is a major driver for research on their waveguiding and optical gain properties. Emission in the near‐infrared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is framework in view of the realization of nanofiber‐based optical amplifiers. Here, the optical gain properties of electrospun fibers embedding near‐infrared light‐emitting molecules are investigated. Upon pulsed optical pumping, line narrowing typical of 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 is observed, with gain of 5.5 cm?1 and threshold fluence down to 0.25 mJ cm?2. Importantly, the stimulate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individual fiber characteristics and on the mutual alignment of nanofibers in arrays, thus being tailorable through the fiber architecture and assembling. These results open interesting perspectives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electrospun fibers as active components in the near‐infrared r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