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炼铁》1982,(1)
湖北省金属学会炼铁学术委员会于元月14日在青山召开了延长高炉寿命的学术讨论会.炼铁学委会主任委员郑执信副总工程师主持会议,来自生产、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的6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围绕高炉内衬侵蚀机理与抗侵蚀措施的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以下看法:高炉采用水冷碳砖薄炉底结构以来,炉底长寿问题基本解决,连续生产十年以上安然无事.而炉身下部的炉衬破损严重,中修频繁,成为当前决定高炉寿命的关键.这个问题的解决,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炉的冶炼经济效果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炼铁》1990,(5)
1990年7月29日至8月2日,冶金部在包头钢铁公司召开了全国高炉寿命讨论会. 会议由科技司主持,徐矩良同志作了重要发言.他回顾了我国高炉工作者在高炉长寿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自1958年推广武钢1号高炉炭砖综合炉底技术以来,基本上消除了炉缸,炉底烧穿事故,炉缸寿命有了基本保证,高炉寿命问题集中到了炉身中、下部.为了延长高炉一代炉龄,我国高炉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  相似文献   

3.
高炉炉身寿命是高炉中修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在炉缸和炉底寿命延长的情况下,炉身寿命就成了高炉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表1列出鞍钢四座高炉炉身寿命及结构特征。由表1可见,不同的高炉炉身寿命是很不一样的。最短的只有9个月(9高炉第三代),最长的可达13年零4月(4高炉第五代)。为何炉身寿命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主要决定于高炉的工作制度和炉身结构。这二者如能好的结合,在炉身下部形成一层保护性  相似文献   

4.
全国大中型高炉炉身寿命讨论会开得很好,很有成效。这次会议是对建国三十五年来高炉炉身寿命问题的一次系统总结。对延长我国高炉寿命,特别是炉身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我扼要地讲儿点意见。一、思想上要充分认识解决炉身短寿问题的迫切性自从采用炭砖综合炉底并增加炉底冷却以来,炉底炉缸的寿命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而炉身下部寿命短的问题则突出了。随着炉容增大,操作上不断强化以及其它一些  相似文献   

5.
国内高炉自采用综合炉底以来,大高炉一代寿命普遍延长,据调查1963年至1980年的四十个炉代平均炉龄达到8年左右,与国外大高炉的寿命相当,但炉腰和炉身寿命相差较远.国外高炉一代寿命没有中修,而国内高炉一代寿命一般都进行一次到两次中修,实际上炉腰、炉身寿命只相当于国外高炉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因此,提高炉身下部和炉腰的寿命已成为延长我国高炉一代寿命的主要关键. 攀钢高炉是冶炼钒钛矿的大高炉,炉底采用风冷综合炉底过渡到全粘土砖炉底,并  相似文献   

6.
高炉是炼铁生产的主体,它的建设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因而,高炉的寿命一直为炼铁工作者所重视。目前,决定高炉寿命的关键已从炉缸、炉底转移到炉身,特别是炉身下部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关键部位。国内有些大高炉生产两年左右就因炉身损坏而被迫停产中修,以致一代高炉需要二至三次中修,这不仅需耗巨资,而且影响产量,造成双重经济损失。所以,国内外高炉工作者都在努力寻求延长炉身寿命的办法和措施,力争高炉炉体同步大修。  相似文献   

7.
湘钢3#高炉因炉衬和冷却设备破损严重,无法维持生产,采用BFS喷补料喷补炉身下部,160喷补料喷补炉身上部对炉身进行修复,并更换了部分冷却设备.经过喷补延长了高炉寿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炉炉身镶砖冷却壁对延长炉身寿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是获得长寿高炉的关键设备。采用粘土砖的炉身转衬,一般在投产后半年左右,炉身中下部就被浸蚀光了,以后的几年全靠冷却壁维持生产。我国的高炉炉身寿命短,往往是冷却壁大量损坏漏水、被迫停炉检修。据武钢高炉的统计,灰铸铁镶  相似文献   

9.
为了延长高炉寿命,提高生产效益,在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的基础上,于1992年6月9~11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钢铁厂召开了高炉灌浆造衬技术推广会。会议由国家科委和冶金部联合主持召开。9个重点企业炼铁厂、14个地方骨干炼铁厂及部分地方铁厂等41个单位6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柳钢韩奕和作的高炉炉身灌浆造衬护炉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报告,听取了安阳钢铁  相似文献   

10.
王万元 《梅山科技》2006,(3):7-8,14
炉身侵蚀问题一直是影响3号高炉稳定顺行的重要因素。炉身侵蚀严重且不均,局部易产生管道行程,造成边缘煤气流分布紊乱。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周边不均现象难以消除,炉身冷却设备大量损坏,严重威胁到高炉生产和高炉寿命。2005年针对炉身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3号高炉重新回到正常生产轨道。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炉炉身砖衬、冷却设备破损严重状况,借高炉换大钟检修机会,1998年7月在湘钢3号高炉炉身中上部实施喷涂造衬,取得高炉安全生产,延长寿命,改善技术经济指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自从用了碳砖炉底,炉底寿命显著提高,高炉长寿的矛盾由炉底转移到炉身。一代役龄中,往往需要中修(炉身更换内衬和冷却设施)1~3次,炉身寿命成了高炉工作者主攻对象。现在国外在对冷却器材质和结构、内衬砖材质、冷却介质和冷却系统、炉顶装料装置、操作等方面进行改进后,密集式冷却板或冷却壁结构的炉身均已取得十年以上寿命的成果。近几年来,通过国内高炉工作者的努力,炉身寿命也在不断增加。随着高炉的强化和产量的增加,高炉炉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炉炉身砖衬破损日趋严重,合理炉型很快遭到破坏,已成为决定高炉寿命的关键。弄清其侵蚀机理,研究和采用新的炉身结构(新材料和冷却结构),取消或减少中修次数,延长高炉整体寿命,有重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国内外高炉随着容积的扩大和冶炼强度的不断提高,炉体寿命有降低的趋势;国内高炉炉身寿命尚未达到8年,但一代炉役需中修1~2次,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外高炉炉身寿命,因冷却形式、内衬材质、监控仪表以及操作和维护水平的不同,长者约11~12年,短者1~2年。如:日本六十年代高炉的平均寿命为5~6年,1980年平均寿命接近8年;君津3号高炉炉龄达到10年8个月。苏联高炉炉身寿命六十年代平均为3~3.4年。法国Solmar钢铁厂1、2号高炉炉身寿命仅10个月和25个月。据英国对33  相似文献   

15.
一、武钢高炉炉身的变革武钢高炉炉底由于采用了炭质材料,并与水冷的炉底结构配合,已经取得十年以上的寿命(见表1)。炉身的寿命一般仅3—5年(见表2)。故影响高炉长寿的部位已由炉底转移到炉身。  相似文献   

16.
锰铁高炉炉衬与普铁高炉一样,最易损坏的部位是炉腰与炉身,只是锰铁高炉的工作条件更为恶劣。为此,选择合理的炉身冷却结构是维护好炉型、保证锰铁高炉正常生产、延长高炉寿命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现将本厂100米~3锰铁高炉采用的三种炉身冷却结构型式简单介绍如下: 1.无炉衬高炉1号高炉曾学习阳泉钢铁厂经验,在炉龄后期采用了“无炉衬”结构,即拆除炉腰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目前影响高炉一代工作年限的关键部位,已经转移到炉身下部。如何改进高炉炉身下部结构以满足高炉长寿的要求,已成为高炉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梅山1,2号高炉容积均为1060米~3,分别于1970年8月和1971年5月投产,至今均已中修两次。第一代炉身寿命分别为8年和7年左右,第二代分别为3年半和5年左右。影响炉身寿命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梅山高炉炉身冷却结构的演变和使用情况作一介绍,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一、武钢高炉炉身结构的变化目前,高炉炉身寿命特别是炉身下部及炉腰,已经成为大型高炉能否长期维持稳产高产的关键。在武钢,1970年之前各高炉基本上是按苏联五十年代的设计建造的。1970年以后,几座高炉利用大修或中修机会进行了结构改造。具体来说,武钢高炉炉身结构采用过以下几种类型。 1.于1958年首先建成投产1965年中修的一号高炉,采用了如图1右边所示的第一种结构。二、三号高炉建设也相继采用过这种设计。它的特点是:炉腰托圈以上设四层扁水箱,其上(炉身下部)为八层(二高炉大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是为了延长高炉炉身寿命,针对高炉砖衬被碱金属严重浸蚀,对提高高炉用耐火材料抗碱金属浸蚀性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试验.对各种高炉用耐火材料,模拟高炉内条件进行了抗碱浸蚀试验,比较其抗碱性能的优劣.试验表明,目前我国高炉所用的耐火材料,抗碱性能都较差,远不能满足高炉生产的要求.为了获得抗碱性能优良,价格便宜的耐火材料,我们研制出一种磷酸粘土砖,其抗碱性能比原高炉粘土砖有显著改善,用于高炉中上部将有益于延长高炉炉身寿命。  相似文献   

20.
大型高炉炉底采用炭砖——高铝砖综合炉底或全炭炉底并增加冷却设施,一代寿命已超过国家现在的要求。但炉体寿命的矛盾已转向炉身。炉身结构型式(包括内衬和冷却设备)几十年来是五花八门的,都在探索适合本单位的较好的结构型式。武钢高炉炉身结构型式的演变也属于这个范畴。1970年以前的是四十年代的设计型式,(见图1)即炉腰是四层冷却板,炉身下部是支梁式水箱;粘土砖质厚生内衬。这种结构型式不适应日益强化的大高炉生产,多数新炉子投产一年以后冷却设备就开始烧坏,内衬严重受侵。从下表可以看出,1965年二高炉大修时仅生产一年半,内衬只剩170毫米厚了,说明局部已基本无砖。一高炉第一代生产三年半炉身下部外壳产生严重变形,说明在这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