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空间有机集中规律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空间演化是在集中与分散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分散中有集中,集中中有分散是空间演化的表征。如何从复杂的空间现象中抽象其本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文章提出了城市空间演化的规律是有机集中这一命题,并试图以城市空间研究的学说渊源、演化的过程和机制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社会生态等规律的剖析.论证此规律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余琪 《山西建筑》2010,36(4):30-31
从路权不公现象出发,通过对历史维度下城市空间分异中资本和权力运作的分析,总结出空间分异过程中交通系统作为建成环境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对周边土地价值的作用,提出了一种结合交通系统的平衡空间分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期对构建新的城市空间形态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规律与调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空间特色的衰退及对其简单化的认识问题,论述了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规律,强调应通过调研确定一个城市的空间特色,并结合南京实例、提出了调研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岚  杨祥 《山西建筑》2009,35(22):5-7
针对成都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发展,归纳出空间扩展、内部结构演替、交通网络演变和白组织演化等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并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对未来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地资源紧缺,未来城市土地供应的主要来源,将由内部空间置换与重组的途径,来取代向外拓展新增建设用地。同时,城市空间的置换与重组,实际上是城市资源的再分配,对城市的未来将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成片更新与定点更新的结合,借助城市重大事件,以及旧工业区、旧街区等地段的改造,可以促进城市用地空间的置换重组,实现城市空间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艳  华晨 《国际城市规划》2011,26(6):102-109
作为一种新兴交通系统,高铁在冲击传统交通市场的同时,也将对相关城市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等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法国里昂为例,分析了高铁对城市空间重组的推动作用;并借鉴里昂经验,就空间整合理念、协同环境认识等方面对我国的相关建设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发展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区在各类发展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特定的空间形态。本文在对其空间形态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同心圆圈层分布规律、自组织竞争择优规律、依轴核延伸拓展规律以及空间不平衡发展规律等中心区空间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对各个规律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尝试探析其形成的动力机制,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其空间形态形成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从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入手,以大庆市为例,提出了经济结构转型期资源型城市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次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常熟为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胡海波 《城市规划》2002,26(4):64-68
通过对中等城市常熟市城市空间发展历程的分析 ,揭示其演化的一般规律和主要诱导因素。根据常熟市所面临的全新的发展形势和所处的特定的发展阶段 ,提出采用“重心偏移 ,轴向拓展”的发展模式 ,并进行全规划用地范围的发展政策分区。  相似文献   

10.
优化上海城市空间形象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城市空间形象焕然一新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系统地从确立完善城市景观构架、强化代表性地域景观的内涵特征、开拓水面与绿地、标志性建筑为基础的特色风貌建设 ,改进主要街面、公共活动中心 ,居住社区的环境形象、加强城市独特风貌的保护、继承与创新 ,完善良好的保障机制等方面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上海的评论及国内外城市先进理论与实例 ,对完善上海市空间布局等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的相互渗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捷  刘耘 《华中建筑》2004,22(1):84-86
从概念和类型两个方面探讨城市各种类型空间之间的相互渗透,并分析了城市空间相互渗透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通过相互渗透,城市建筑、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得到有效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间的立体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 《华中建筑》2000,18(3):81-84
文章通过对城市空间立体化发展的理论、实践、经济和技术基础、意义等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内外城市空间立体化开发的主要手段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而提出,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化城市空间,是中国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沈大炜  彭韬 《华中建筑》2010,28(8):124-127
该文在传统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提出将艺术介入城市微公共空间,为中国城市空间艺术化的道路铺上一块垫脚石,以期进一步明确优秀城市设计理念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分析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并就如何达到两者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作了一定探索。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的公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扬  冯颖睿 《规划师》2004,20(5):82-83
城市绿地的本质特性在于其平民性和公众性。由于对绿地公众性的忽视,导致了绿地设计中休憩空间不足、缺少归属感、设计缺乏特色等问题的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生产理念下的城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子张 《规划师》2004,20(3):78-80
树立城市空间生产的理念,有助于实施城市设计,构建决策者与专业工作者的合作平台。城市空间生产理念下的城市设计要求规划有相当的弹性,采用小而密的街区路网,控制公共用地比例,构造均好的环境,实施积极灵活的奖惩措施,注重开发次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城镇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永洁  李建平  蔡穗虹 《规划师》2002,18(10):76-80
运用相关的国际、国内城镇空间研究理论,从广东的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可能性,预测广东未来城镇空间发展的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优化广东的城镇空间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的下一轮发展机遇将是以宜居为主体,创新为基础,包容为条件下进行的变革。地下空间在这一城市转型关键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城市地下空间的实施和建设可以带动土地集约开发与价值提升,打造宜居、高效、低碳、便捷的现代城市模式,建设经济、环境、社会立体共存、相互包容的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系统。本文对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促进整体宜居环境发展进行研究。以杭州临平新城地下空间规划为实践基础,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宜居空间。  相似文献   

19.
创造城市空间新形象——多元的现代城市广场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征 《新建筑》2000,(6):20-23
摘要现代城市广场在继承传统城市广场空间形式及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呈现出许多顺应时代生活发展需要的新的态势,它们在阐释城市生活和塑造城市空间形象的同时,不断地给城市生活和空间增添新的色彩和活力。着重就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的各种趋势和特征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20.
宁波城市空间演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聿丽 《规划师》2003,19(8):83-87
历经一千一百多年的演变,宁波的城市空间经历了由团状、指状到组团式发展的过程,城市规模不断突破已编制的总体规划,规划存在失效问题。需从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管理、规划技术等方面改善现有体制,增强规划的法律地位和科学性、制度性,保障规划对城市发展指导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