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奥运会对于展示主办国的科技、文化、艺术和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举办国为了表现其国家文化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中海报在奥运会视觉形象传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奥运会海报是历史上唯一采用同一主题持续了百年以上的文化艺术作品.为了了解海报的背景,需要对该国的文化进行根本性研究.本文运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比较分析了不同国家奥运会海报设计的差异,验证了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应用于跨文化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正"三宅褶皱周年纪念快乐海报"是日本设计大师佐藤卓自2005年以来为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副线品牌三宅褶皱(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所创作的系列图像之一。三宅褶皱是三宅一生公司利用自主研发技术制作的产品。在思考如何表现此种衣料轻盈、愉悦、美妙之处的同时,佐藤卓发现这种衣料有如"颜料"或"黏土"一般,是一种蕴藏无限可能的素材,于是每年都设定不同主题,持续创作出不同的系列形象,用做世界各地三宅一生店面的展示海报以及用在购物纸袋等物料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公益海报、人文关怀的内涵,结合《也许多年以后……》系列公益海报的创作,针对公益海报视觉表现上的独特艺术魅力及所含的深刻意义进行论述,感悟公益海报的人文关怀。同时也阐述了公益海报的社会价值,期盼设计界能做好公益海报,引发公众的公共意识和公益行为,让人文关怀充满人间。  相似文献   

4.
《包装与设计》2006,(5):106-106
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创立于1999年,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三届。第四届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及相关系列展览项目又将于2006年11月25日在中国宁波这一美丽的港口城市举办,新落成的宁波美术馆将成为本届双年展的展出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防伪报道》2007,(5):16-17
北京奥运会官方票务网站开通后,奥运门票销售随即启动。据北京奥运会官方票务网站公布的消息显示,面向国内公众的售票工作将分为三个阶段:2007年4月至6月为第一阶段,之后将在2007年7月至9月进行第一阶段门票分配、公布结果、购票人付款等;第二阶段从2007年10月至12月;第三阶段从2008年4月至9月。门票  相似文献   

6.
王奇 《包装与设计》2021,(3):144-145
海报是大众传播的有效形式之一,以多样化的元素组合构成了变化无穷的视觉盛宴.好的海报设计能够体现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魅力和风貌.公益海报与其他公共类海报、商业海报有所不同,更加关注海报主旨内涵和审美情趣的深层次挖掘和表达,注重宣传内容的社会影响性,而且是非盈利性的.比如人们日常生活经常出现的商贸中心、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社区宣传栏等,均可看到公益广告的身影,公益广告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李佳龙 《包装工程》2018,(2):283-283
设计说明:本主题系列海报通过原创的云冈石窟黑白摄影作品作为主要视觉图形,运用中国传统水墨元素作为辅助图形创意组合编排海报标题及文案。通过鱼眼镜头的超广视角,展现出石窟内石刻佛教造像的高大壮美。黑白影调的处理凸显出山体石刻的质感与肌理,渲染出了云冈石窟跻身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正设计说明:四张海报系列作品表现了首届虫兽植物药材学术研讨会的文化宣传,突出了虫兽植物的使用功效和药理属性。四张系列的画面分别代表着中药的四气:寒、热、温、凉。每张海报的画面采用手绘方式,将各种中药植物图形创作、绘制成整体的虫兽,如蝎子、独角仙、蝉蜕、乌龟。此系列作品力求主题突出、形象鲜明,诠释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底蕴,表现中华民族中药的博大精深,以期更能体现艺术感、文化感、学术感,最终呈现出明显的"新中式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9.
肖蒙海报节,全称"肖蒙国际海报与平面设计节",一年一度在法国肖蒙市举行,是国际平面设计业界最重要的专业活动之一.肖蒙海报节关注广义的平面设计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平面设计学术活动.除了作为传统核心部分的国际海报竞赛之外,还有学生Workshop、平面设计历史文献展览、杰出青年设计师展览等诸多项目.这些视野开阔、观点领先、富有质量的专业项目确立了肖蒙海报节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0.
公益海报创作中“正思维”的导入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公益海报创作中的"正思维"的导入与应用。方法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公益海报创作中"阴暗思维"大行其道的现象及其原委,阐明在公益海报中导入正思维的必要性及急迫性,同时总结公益海报创作中应用正思维的方式。结论正思维不仅应该成为公益海报创作中的一种常规创作思维,而且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1.
许力  邹勤 《包装工程》2019,40(10):22-26
目的探究AR海报的交互模式及意义,探寻智媒时代新旧海报媒介的合作共生之路。方法通过分析新媒体的时代特征、影响海报设计的主导因素以及AR技术的特点,以笔者创作的AR海报为例,探讨AR技术下海报设计创新的多种可能性。结论总结AR海报的交互方式,提出不同交互层级的AR海报设计策略。该研究为海报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间年画对现代海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日红 《包装工程》2013,34(12):13-17
通过分析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民间年画的表现形式、社会功能和发行体系,论述了自汉唐以来的民间年画到现代海报的演变过程,表明了中国现代海报的发展虽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受到国外海报的某些影响,但其源头应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民间年画。  相似文献   

13.
刘乐 《上海包装》2023,(8):108-11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动态海报作为一种创新型海报形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静态海报与动态海报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动态与静态海报在表现方式、交互性和视觉效果等方面的区别;回顾了动态海报的发展历程,包括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探讨了动态海报的作用,包括提升信息传递效果,创造更生动、立体的视觉体验,增强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提出了动态海报创新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广告设计师、视觉传达从业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动态海报的全面理解和应用指导,推动动态海报在实践中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下,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崛起,海报设计的表现形式也从静态表达迈向动态呈现。文章从数字化时代下动态海报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在动态海报中图形设计的不同表现形式,探究了在动态海报设计中加入新媒体技术和动效后设计效果的转变以及未来动态海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视错觉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刘丹丹 《包装工程》2014,35(24):80-82,103
目的研究海报设计中视错觉图形的运用,探索视错觉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对视错觉图形进行了概述,通过举例的方法列举了视错觉图形在海报中的应用,分析了视错觉图形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不同形式的视错觉图形应用于海报设计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成果。结论视错觉图形应用于海报设计中,可为观看者带来不同寻常的视觉冲击,创造出独特、强烈的视觉效果,增强海报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动态海报作为一种多媒体广告形式,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被广泛应用,引发了人们对其意境和艺术性的关注。探讨了动态海报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营造动态海报中的意境。通过实际案例,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了动态海报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媒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潜力,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森孟  周睿 《包装工程》2020,41(4):269-276
目的当代中国影视海报设计愈发多地运用书法元素作为创意点,探寻书法字体提升海报受众观感体验的能动性。方法针对不同类别的影视海报进行案例分析,通过眼动测试书法元素在影视海报中的关注度,结合访谈法获取用户对其书法元素上的感知效果。结论在影视海报中的书法元素可以促进海报在数字媒介和移动终端上的呈现效果以收获较多关注,从基本的文字字形、笔墨、笔形、笔法等设计方式上能创造出风格化特征明显的影视海报。影视海报设计应恰当运用书法元素,不仅仅能提升视觉吸引力,还要契合当前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掌上生活形态和媒介传播趋势,适应数字化创意设计要求,并最终实现文化和情感等方面全方位的用户体验提升。  相似文献   

18.
徐英 《包装工程》2015,36(14):91-94
目的 对日本设计大师福田繁雄海报的图形创意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对图形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图形创意的艺术手法进行阐述,对福田繁雄不同历史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海报作品的图形创意根据艺术创造的独特性进行分析。结论 福田繁雄海报作品在图形创意设计方面通过奇思妙想的图形,反映出了他高深的艺术魅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材料产业》2002,(7):31-46
一、推荐●把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考虑作为奥运会设施的结构、产品和服务设计的一个关键理念。 为悉尼奥运会而发布的官方的环境指南文件指出了在奥运设施中提供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的重要性。这种要求需要在招投标文件中和由奥运会协调委员会、悉尼奥运会组委会以及其它负责提供奥运会设施的机构所发布的短讯中都应该被明确阐述。因此为这些设施而工作的投标机构和台同承担者应表明他们的活动如何能够对取得较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作出贡献。当不能完全兼顾所有要求时,投标机构和合同承担者必须清楚地陈述他们所作的各种选  相似文献   

20.
张妤静 《包装工程》2021,42(18):316-320, 332
目的 梳理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运动时期,用于革命宣传海报的传播环境、表现形式与政治含义.方法 以政治美学为切入点,将"审美平等""感性共同体"等左翼学者理论诉诸于"五月风暴"运动海报的媒介分析,通过对海报的风格、色彩、隐喻与符号阐释,探析视觉作品背后的政治符码含义.结果 从客体媒介环境与主体海报表达两方面阐明六八时期革命海报的政治内涵.结论 "五月风暴"海报招贴的创作与传播,表层是特殊时期法国民众对西方资本主义与时任政府反叛与对抗行为,中层是群众反抗与革命精神的物化,深层乃是通过将艺术技艺与艺术审美的适度削弱,拉近大众与文艺的距离,通过艺术的观看、评论、鉴赏平等完成广义上的"审美平等",从而构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