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计算机上建立无控制交叉口车辆运行的微观模拟模型,仿真不同的交通条件,分析在不同参数下交叉口冲突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分析无控制交叉口冲突数如何随交叉口的交通条件变化时,计算机模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两相位交叉口车辆冲突延误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两相位信号交叉口存在的左转车流和直行车流的冲突,研究了左转车和直行车在冲突点处经历的延误。首先在借鉴无信号控制交叉口次路车流Admas延误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信号交叉口左转车流的冲突延误计算模型;然后应用概率论、间隙理论及排队论的相关知识建立了直行车的冲突延误计算模型;最后使用烟台市的实际调查数据对两个延误模型进行了验证,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93%和17.32%,说明两个模型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在对无信号交叉口交通流参数进行视频采集的基础上,对无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的各种冲突行为以及交通参与者面对冲突时采取的微观行为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对自行车通过交叉口的轨迹进行了提取,为混合交通流仿真系统的建立和模型参数的校正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无控制交叉口车辆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无控制交叉口车辆延误对于改善交叉口的交通秩序及提供有效的管理有重要意义.论文分析了无控制交叉口延误产生的过程,设计了延误的调查方案,通过对哈尔滨市典型无控制交叉口的调查,对交通条件中的交通量、冲突流量、流量分布、流向构成、车型比例5种因素与延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测数据散点图的变化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延误的影响.论文研究可以加强对无控制交叉口车辆延误的分析与判断,并为无控制交叉口车辆延误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视频处理的无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自动判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交通冲突传统人工判读方法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视频处理的无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自动判别方法。首先,利用运动检测与跟踪技术,提取出图像中的前景运动目标及其时空运动轨迹;其次,在获取物体运动数据与类别的基础上,判别物体的运动行为,结合经典冲突理论定义,提出交通冲突的两个判别条件,以此实现交叉口交通冲突的自动判别。通过对实际无信号交叉口视频图像处理的实验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交通中,交叉口控制由于交通流的时变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使得系统的基于模型的控制理论与方法难于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智能控制理论成为交叉口控制研究的热点。文中设计了一个考虑右转车对非机动车影响的四相位的交叉口两级模糊控制器,有效的克服了常规控制方式的缺点。通过仿真证明了其控制效果要优于常规控制方式和单一优化相序或相位的普通模糊控制器。  相似文献   

7.
无控制交叉口车辆延误对于评价交叉口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一种合乎实际的无控制交叉口延误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车辆的运行特征,将延误分为等待延误和加减速延误,利用概率理论推导了各进口的平均服务时间和服务时间方差的迭代计算方法,用M/G/1排队系统描述排队现象,提出了交叉口的平均等待延误计算公式,借鉴信号交叉口加减速延误的...  相似文献   

8.
为定量描述交叉口承载能力,并将交叉口几何结构、交通特性、渠化设置以及管制措施等影响因素纳入承载能力分析框架,对交叉口冲突车流进行分析,采用图论方法表达了基本相位集,并将承载能力的一般形式表达成等式方程组.随后以普通4路交叉口为例探索了临界承载能力的必要条件,最后建立了交叉口承载能力优化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信号控制方案对承载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绿灯时间等饱和度分配本质上即为承载能力最大控制;对于一般的4路交叉口,信号控制车流的流量比之和等于2是交叉口达到承载能力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心城区外围的主要道路交叉口经常是交通拥堵地段,也是近年来常见的路口改造案例。本文以菏泽市北外环与牡丹路交叉口改造设计为例,详细比较不同交叉口形式的优劣,采用环形交通辅以信号灯控制的方案,试图以简易、渐进的方式,解决多路口、异形交叉口的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描述不同控制类型的环形交叉口中车头时距的分布特性,基于对无信号和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的不同区段、不同车道的车头时距数据采集,采用8种不同的模型对交织区和环流区的车头时距的分布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和Levenberg-Marquardt法对分布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利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法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了检验。最后通过双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对不同类型环形交叉口的车道之间以及同种类型不同车道之间的分布情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环形交叉口的车头时距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控制类型下不同区域的车头时距也存在不同,且Johnson SB分布和移位对数正态分布对车道的拟合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1.

In India, traffic flow on roads is highly mixed in nature with wide variations in the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s. At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vehicles generally do not follow lane discipline and ignore the rules of priority. Drivers generally become more aggressive and tend to cross the uncontrolled intersection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nflicting traffic. All these conditions cause a very complex traffic situation at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which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of traffic intersections. A new method called additive conflict flow (ACF) method is suitable to determine the capacity of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in non-lane-based mixed traffic conditions as prevailing in India. Occupation time is the key parameter for ACF method,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time spent by a vehicle in the conflict area at the intersection. Data for this study were collected at two three-legged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one is uncontrolled and other one is semicontrolled) in Mangalore city, India using video-graphic technique during peak periods on three consecutive week days. The occupation time of vehicles at these intersections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The data on conflicting traffic volume and occupation time by each subject vehicle at the conflict area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videos using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The subject vehicl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wo wheelers, cars, and auto-rickshaws.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s were developed to relate the occupation time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vehicles with the conflicting flow of vehicles for various movements at both the intersections. It was found that occupation tim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conflicting traffic and observed to be higher at the uncontrolled intersection compared to the semicontrolled intersection. The segregated turning movements and the presence of mini roundabout at the semicontrolled intersection reduces the conflicts of vehicular movements, which ultimately reduces the occupation time.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will be useful to determine the occupation time for various movements at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The models developed in the study can be used by practitioners and traffic engineers to estimate the capacity of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in non-lane-based discipline and mixed traff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在信号交叉口建立左转保护相位的新方法,确立了在许可左转运行状态下,保护相位和许可相位转换的阈值,基于交叉口交通优化的原则,根据大量的实测数据,利用多变量回归模型技术,建立了三种情况下的回归关系式,第一种情况考虑的是专用左转车道的运行,而另外两种情况考虑的是共用左转车道的运行,实例验算表明了从许可相到保护相转换阈值建立的可行性和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交通运行评价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大多数城市现有数据调查和采集水平,提出交通畅通指数的概念,并建立一种基于交叉口延误、交叉口饱和度、路段车速等交通运行特征指标的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宁波市进行了应用实践,为城市交通管理者提供一个科学的参考依据,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等价关系矩阵与等价关系在Rough集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等价关系矩阵为工具,对两个不同的等价关系之间进行的交、并、补、差及积运算做了探讨,得出两个等价关系交运算后还是等价关系,但它们的并、补、差及积运算后未必是等价关系;同时得出等价关系对交、并、积运算是幂等运算;最后,用所得结论探讨了粗糙集理论中两个知识交运算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无信号交叉口交通运行现状,基于自然排队思想,采用路中时间提醒装置使驾驶员获取无信号交叉口通行信息,对车速进行主动调整,达到自然排队的效果,在交叉口形成有序的交通流.运用不完全停车理论分析了此种方法对延误的降低,同时剖析了自然排队对交叉口交通的改善.实施方法的采取可以显著改善无信号交叉口的交通秩序,提高其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信号交叉口展宽车道的交通运行特性,采用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设置展宽车道的平面交叉口进行现场观测,选取交通量、车头时距、车道使用率和事故类型4项指标作为特征参数,分析各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而获得展宽车道的交通运行特性.研究表明:展宽车道在提高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同时,其车头时距具有明显的"两阶段"性,同时具有车道使用率低、刮擦事故多的特征.展宽车道设置时,需配合交通标志标线布设措施,做好渐变段、视距及下游长度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微观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通过计算机模拟再现车辆在交叉口的行驶过程,研究道路系统交通流的宏观或微观特征,进而实现交通管理与控制的辅助决策,根据城市道路系统中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不同特征,将车辆的行驶过程分为道路路段运行、交叉口进口道运行和交叉口内运行等3个过程,建立对应城市交通微观仿真模块,分别描述有关微观仿真模型,更真实地从微观角度体现交通特征,并给出交通微观仿真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18.
借对向出口车道左转交叉口交通控制方案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提高借对向出口车道左转交叉口信号配时的科学性以及交通流运行效率,提出借对向车道左转的适用条件,将左转机动车的到达-驶离图式分为8种情况,分别建立每种情况下左转机动车的延误计算方法.以交叉口车均延误最小为目标,以周期时长、主信号与预信号各相位绿灯时间、借对向车道左转车道的长度为优化变量,建立了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算例的形式对所建立的优化方法进行验证,并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可以提高左转机动车通行能力,减少其所需绿灯时间,进而缩短交叉口周期时长;左转相位绿灯时间的缩短减小了直行相位的红灯时间,进而缩短了交叉口的车均延误,在高峰期交叉口车均延误下降比例达到23.8%.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中心区部分主干道受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限制不能开辟公交专用道的情况,为了能在这些干道上开展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提出在上游交叉口的出口设置交通流检测器,基于实时检测数据对公交车等大型车辆通过下游交叉口停车线的时间区间进行估计,合并所有公交车辆通过下游交叉口停车线的时间区间,形成若干公交车队在交叉口停车线的运行图式,用该图式同交叉口主干道方向信号运行图式比较,决定该方向信号相位的绿灯时间延长或红灯提前结束,以实现有条件公交优先信号控制。交通仿真表明:该方法除使交叉道路上的车辆延误有所增加外,车均延误有所降低,且公交车延误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