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饮料工业》2014,(6):12-12
<正>二十多年来,中国饮料行业突飞猛进。2011至2013年饮料产量增长率达到26.2%,中国的饮料总产量早已位居世界前列并还在不断增长。但从整体上看,中国果蔬汁饮料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在全社会推广果蔬汁饮料消费,宣传健康的饮料消费理念,推动国内果蔬汁饮料市场发展,繁荣国内消费市场,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发起了"爱健康喝果汁"活动,并于2011年,在行业内发布了第一份《中  相似文献   

2.
《饮料工业》2012,(3):6-6
运动饮料由原来的不温不火,到现在的疯狂增长。疯狂增长的市场,经销商何去何从?经销商如何抓住此次机遇?1995年红牛类功能饮料进入中国,中国消费者开始对功能饮料有了初步了解,2003年之后,我国运动饮料获得长足发展,劲跑、脉动、尖叫、佳得乐冲击了中国大部分市场。据悉,运动饮料市场的年增长率惊人,根据近5年的发展,运动饮料的前景被各大厂家和全国众多经销商看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发展,我国的饮料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了的发展,上溯到1982年,我国的饮料产量仅为44万吨,人均消费量不足0.43公斤/年;到了1992年,饮料产量就即为420万吨,人均消费量达到了4.4公斤/年;到了1998年,全国饮料产量已达1200万吨,人均消费量提高到了9.6公斤/年。也就是说,1998年我国人均饮料消费水平比1992年提高1.6倍,是1982年的22倍。而且,饮料的品种也日渐丰富。80年代初期,国产饮料只有橘子汽水等几种碳酸饮料。正是由于国产饮料自身的孱弱,“两乐”在中国市场上全线挺进,迅速占领中国饮料市场。只几年间,全国各大城市…  相似文献   

4.
中国饮料自1980年至1999年年均增幅达23%;在新世纪,中国饮料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在饮料市场不断扩大、竞争机制不断完善的情势下,中国饮料强省已初步确立。1999年产量居前5位的是广东、浙江、上海、  相似文献   

5.
《饮料工业》2006,9(7):6
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人士透露,“《饮料通则》目前已经通报到WTO,等待通过后即可提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一场针对鱼龙混杂饮料市场的大网终于将要撕开。  相似文献   

6.
《饮料工业》2007,10(3):50
麒麟饮料(麒麟BEVERAGE)和三得利等大型日本清凉饮料公司开始在中国及东南亚市场积极开展业务。麒麟饮料在中国扩充了“午后红茶”系列红茶饮料。三得利也将进军东南亚市场。相对于日趋成熟的日本国内清凉饮料市场,在随着经济的发展饮料产品需求正在急剧扩大的中国和东南亚市场上将加快进行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7.
《饮料工业》2011,(2):12-12
我国软饮料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瓶装水、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草本植物饮料、功能保健饮料、粗粮饮料等近十大品类。近年来,中国饮料工业发展迅速,饮料总产量从2004年的2900余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突破8000万吨。饮料市场各品牌间的竞争也早已达到白热化,整体市场出现了供大于需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正> 21世纪中国食品研讨会纪要指出‘饮料行业将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行业,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天然果蔬汁饮料将占主导地位,天然矿泉水的比例将会增加,碳酸饮料将由名牌产品占据市场,传统的中国茶叶也将以新面貌出现,……’ 基本情况 料可以分为含酒精饮料和不含酒精饮料两大类。建国以来我国的饮料工业从无到有,1950年全国软饮料产量仅为5,000吨,到1978年才20万吨。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饮料工业才得以迅速发展。从1980年到1993年全国饮料企业由130个发展到3,000多个,产量由28.8万吨到500万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来,中国饮料市场的发展历程,就像是中国消费品市场的一个缩影:从北冰洋之类的中国传统品牌一枝独秀;到大批国货精品被漫天的可口可乐红色海洋和百事可乐蓝色海洋所淹没,国外品牌充斥中国市场;再到新一代中国国产品牌重新崛起;直至目前形成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一争高下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0.
《福建轻纺》2002,(12):23-23
根据国际饮料行业协会的新规定:功能饮料系指具有保健作用的软饮料。目前市场销售的功能饮料主要由3大类产品组成,即1、运动饮料,2、能量饮料3、其他饮料(如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的果汁饮料,植物成分饮料如人参、银杏、锯叶棕饮料等等)。近几年来实际功能饮料市场发展势头十分迅猛。90年代初,功能饮料刚起步时仅有不到20亿美元的销售额。到2000年世界功能饮料市场销售额已达138,6亿美元。去年估计已超过150亿美元,到2005年可望超过25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二位数。运动饮料在功能饮料中占最大份额。如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饮料工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局面。是世界上最活跃的饮料市场之一。2006年中国饮料产量达到4,000万吨,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人口的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都将大大促进饮料市场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中国饮料市场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饮料行业目前的市场特征,并预测了饮料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奥运会带给饮料行业的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13.
《饮料工业》2014,(10):7-7
<正>2014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年会及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工作会将于12月3~5日在厦门市召开。面对国家公共营养政策对饮料市场的影响力度不断加大,本次年会特别邀请了国内外的权威专家,报告公共营养与健康的最新变化趋势,并披露政府未来相关公共营养政策的重点走向,探讨饮料行业如何参与和促进饮料、运动和健康的平衡性发展。这个主题将在副理事长工作会、产业政策工作会以及饮料行业"十三五"规划中进行深入  相似文献   

14.
王城 《食品开发》2013,(1):72-72
2015年中国能否成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市场.将是中国饮料产业实现十二五目标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在2012年全球经济下滑的背景下,中国饮料行业多年保持平均20%以上速度的快速发展也下调到10%左右。面对这一现状,“中国饮料行业需注入新的动能,同时实现由产量快速增长型向销售收人增长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品工业》2000,(1):36-37
<正> 中国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十数亿消费人口,以饮料工业为例,每年总产量数以千万吨计,饮料生产商要想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就得图谋创新市场,力求创新包装,以迎合消费者的喜好。 家庭装饮料的市场发展与优势市场研究 根据利乐公司的调查显示(表一)。家庭装饮料将逐渐普及,在中国饮料市场上极具发展潜力。 此外,调查结果也显示,最受欢迎的包装饮料为鲜牛奶,其次是果汁。在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蛋白饮料市场近年来保持了快速发展,但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下,也呈现出了一系列新变化。我们不妨从全球最新的消费趋势着手,来分析中国蛋白饮料市场的新动向。一、全球消费趋势自2008年底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  相似文献   

17.
各会员单位、有关饮料生产企业、供应商企业及科研院校:近年来,茶类饮料和植物饮料因其"天然健康、功能多样"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并以多元、细分、跨界、创新的产品迅速抢占消费市场。2020年,越来越多的食品饮料企业在布局或加码茶类饮料和植物饮料品类,茶类饮料市场创新不断、新品迭出;植物饮料市场百花齐放、功能多样……随着消费者对咖啡文化认知度的提升以及咖啡类饮料市场的多元创新发展,咖啡类饮料也逐渐成为饮料行业的重要品类。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奥运会给我国饮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奥运商机大力发展功能型(运动型)饮料产品是近年来饮料行业发展新的亮点。中国饮料的生产要尊重市场发展的规律,加强行业的管理,促进饮料行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10):122-122
<正>我国饮料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1)果蔬饮料业的利润赶超碳酸饮料业。截至2007年2月,碳酸饮料制造业是软饮料制造业的龙头行业,其不论是销售收入、缴纳税金,还是利润总额都在软饮料制造业中占比较高;第2季度,碳酸饮料制造业仍在销售收入、缴纳税金上表现不俗,但利润总额已经开始退出"状元"位置,低于果蔬饮料制造业。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绿色、健康饮料的消费需求趋于明显。(2)外资渗透国内市场步伐加快。外资渗透国内市场步伐加快,投入力度加大:世界第三大饮料巨头COTT公司进军中国  相似文献   

20.
《福建轻纺》2009,(10):17-17
关键解读:目的在于推动国内果蔬汁饮料市场发展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与娃哈哈、汇源、康师傅等15家重量级果蔬汁生产企业与9月9日联合启动“果蔬汁饮料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充分表现了中国果蔬汁上下游企业、行业和市场的互动,是中国饮料行业和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自救自助自强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