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0世纪中国文学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生死场”。“生死场”的形成受到社会时代、文化哲学以及作家个性心理的影响。多角度的探讨“生死场”中文学对死亡的艺术表现规律,为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2.
从<说文>的注音、谐声系统和反切研究等方面回顾世纪<说文>声韵研究的概况;又从<说文>同义词、同源词、同形词、复音词、方言词和颜色词研究等方面回顾20世纪<说文>词汇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3.
周一平主编的《20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史》把20世纪后半期的史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单元进行全面考察,其研究对象不仅包含了史著、史家、史书体例、历史编纂、史学批评、历史意识、史学观念等,还综述了这一时期大规模历史文献整理与出版情况、考古新成就、中国断代史与专门史以及外国史学的研究情况,内容极为丰富,大大突破了以前史学史著作的研究范围。全书呈现出既"大"而"新"的特点。不过,本书有些篇章"综述"有余,"议论"不足;"列举"过多,"阐释"不够。相关内容的演变脉络与学术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此外,本书还存在着错别字以及格式没有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曾思艺教授的《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不仅是其国家社科基金的结项成果,而且还是国内第一部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专著。该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大量史料为依托,通过文本细读,从中发掘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的特点、影响与价值,具有相当的学术分量。作者视野开阔,思路清晰,论述严谨,富有创见,必将推动国内外俄国文学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众多的文学研究论著中,《方言视域中的文学湘军》体现了地域文学研究的新创获:对研究地域文学的方言写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历年《信号处理原理》期末统考试题的分析与研究,提出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与建议,对于电大学员学习与应试这门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可能性这两方面来论证中国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以明确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时与潮文艺》是战时重庆的一份文艺刊物,也是战时中国的一份质量相当高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期刊。它对法国文学的译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国人翻译过来的法国文学作品,以及国人所写的相关研究论文和译介文章等2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林译小说"是近代翻译文学的开始,为现代中国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真正开端."林译小说"开拓了中国文学的视野,发现了西方文学这个"新大陆",使中国文学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受到了震动.自此,中国文学通过借鉴、交流而自觉地加入到了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之中,启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从乾嘉学派大胆的质疑、小心的求证的观念出发,以求实的态度,推理考证,认为文学自觉的年代应追溯到《诗经》成书的年代,也就是说《诗经》本身就体现出自觉性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诏策》:命之为义,制性之本也。关于性字的解释,文章采取归纳的方法。首先将结论加以悬置,转而讨论刘勰是如何得出此一结论的。通过刘勰得出此结论所可能依据的史料的归纳排比,从而论定当作制性之本,并进而指出此一说法实揭示了命此种文体前后变化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2.
《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出版从一个侧面对当下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成果给予了一次有意义的汇集和展望,从而展现了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充满希望的发展景观,以及余三定和他主编的《云梦学刊》在这条研究的道路上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和开拓轨迹。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教师总结和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政课学情动态是保证课程质量重要方法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大学生学习常有诸多反差表现。究其原因在于知识点碎片化,问题意识不足,对思政课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因此,教师着重加强丰富教学内容,构建自我认知体系和善于运用考核手段,弥补教学过程中薄弱环节,解决大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印刷史》英文版入选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重点图书翻译出版资助项目。以该著作的英译工作为出发点,探讨在“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中译外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中国翻译工作者弘扬祖国文化的重大责任。具体分析了为尊重原文的文化身份,翻译汉语典籍和专著时应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专题讲授建构授课内容是基础;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键;互动式教学是保障;改进考试方法是重要途径;加强社会实践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的研究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七十周年,这一年的研究的成果尤为显著。从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社会生活、外交活动以及侵华日军的罪行等七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这一领域的研究得以深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简要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分析对比,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回答和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归纳和阐述,进而阐明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及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世界情况、中国情况、党的情况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科学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大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理论武器 ,是党的十六大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成效如何,关系到教育部05方案改革的成败。笔者从以学生角度出发诠释课程内容、批判继承、教学方法创新、社会实践四个角度探析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20.
从大学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指出了学理论教学的必要性:既是教师组织高质量教学的具体手段,也是实现教学目的创新要求。同时,提出了做好清晰、周密的教学准备及论“线”和“点”结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