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0.18μm RF CMOS工艺,设计了一个5GHz的宽带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该压控振荡器的电路结构选用互补交叉耦合型,采用噪声滤波技术降低相位噪声,并采用开关电容阵列扩展其调谐范围。后仿真结果表明,实现了4.44~5.44GHz的宽调谐。振荡器的电源电压为1.8V,工作电流为2.78mA,版图面积为0.37mm2。  相似文献   

2.
曹旭 《电子世界》2012,(3):57-58
采用CSMC0.18μm混合信号工艺。设计了一款应用于频率综合器的单片集成宽带压控振荡器。电路采用互补交叉耦合结构,各部分都经过精心构架,如管子的尺寸,元件的布局,电流源的大小等等,以获得最佳的相位噪声性能。振荡器采用多段调节的方式,实现1.5~2.1GHz的宽带调谐。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1.8V的情况下,压控振荡器的中心频率为1.8GHz。中心频率附近(600kHz),相位噪声达到-121dBc/Hz,振荡器的工作电流为1.4mA。  相似文献   

3.
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用于高速锁相环系统的压控振荡器(VCO)电路,该电路的中心频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电路采用SMIC 0.18 μm工艺模型,使用Cadence的Spectre工具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可工作在2.125~3.125 GHz范围内,在5 MHz频偏处的相位噪声为-105 dBc/Hz.  相似文献   

4.
论文基于BiCMOS工艺,采用了8个LC VCO并列的工作模式实现了2.2~5.5 GHz的带宽范围的LC VCO,每个LC VCO可以进行单独的调节.在LC VOC的核心电路中采用电阻代替电流镜方式以及在输出处增加了两个三极管限幅,以得到较低的相位噪声.在各个LC VCO的中心频率处其相位噪声优于-96 dBc@100 kHz.当电源电压为5 V时,各个LC VCO的工作电流为3.2 mA~4.2 mA.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2.4GHz锁相环的LC压控振荡器,采stoic0.13ffCMOS工艺,中心频率2.4GHz,频率调谐范围136MHz,在1.8v电压下工作时,静态电流为5mA,在偏离中心频率1MHz处,测得相位噪声为-111dBc/Hz。  相似文献   

6.
新型双环路电流型压控振荡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钊  刘飞  吉利久 《半导体学报》2002,23(3):305-310
基于电流环振结构,同时应用了负延迟前接机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双环路电流型压控振荡器结构,不仅提高了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而且也优化了噪声特性.设计采用1.2μm上海贝岭Bsim CMOS工艺参数,利用Cadence Spectre工具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新结构与其他结构相比在频率特性上有近200MHz的提高,噪声特性方面则有明显改进,偏移中心频率100kHz处的相位噪声为-75dbc/Hz.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流环振结构,同时应用了负延迟前接机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双环路电流型压控振荡器结构,不仅提高了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而且也优化了噪声特性.设计采用1.2μm上海贝岭Bsim CMOS工艺参数,利用Cadence Spectre工具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新结构与其他结构相比在频率特性上有近200MHz的提高,噪声特性方面则有明显改进,偏移中心频率100kHz处的相位噪声为-75dbc/Hz.  相似文献   

8.
1.8 GHz相位噪声优化的差分压控振荡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潘莎  赵辉  任俊彦 《微电子学》2003,33(5):390-394
针对DCS-1800标准,设计了应用于频率综合器中的差分压控振荡器。采用噪声滤波器,降低了VCO的相位噪声;采用片上电感,压控振荡器可以单片集成。其可调频率为1660~1815MHz,在偏置频率为600kHz的条件下,仿真测得的相位噪声为-125dBc/Hz。整个VCO的工作电压为2.5V,工作电流为6mA。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全集成的LC压控振荡器(VCO)的设计。该振荡器的中心频率为5.25GHz,电源电压为1.8V,工作在802.11a标准下,采用0.18μmCMOS工艺实现。仿真结果表明。VCO的相位噪声在偏离中心频率1MHz时达到-121dBc/Hz,调谐范围达到31%,输出电压峰峰值为830mV,有良好的线性纯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Jazz0.18μm RF 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应用于MB-OFDM超宽带频率综合器的4.224GHz电感电容正交压控振荡器。通过解析的方法给出了电感电容正交压控振荡器的模型,并推导出简洁的公式解释了相位噪声性能与耦合因子的关系。测试结果显示,核心电路在1.5V电源电压下,消耗6mA电流,频率调谐范围为3.566~4.712GHz;在主频频偏1MHz处的相位噪声为-119.99dBc/Hz,对应的相位噪声的FoM(Figure-of-Merit)为183dB;I、Q两路信号等效的相位误差为2.13°。  相似文献   

11.
质子轰击GaP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2.
BB5     
  相似文献   

13.
BB5     
  相似文献   

14.
15.
TOP5     
《新潮电子》2010,(8):53-55
仲夏的促销大战已经进行了一段时日,在看够了漫天的价格轰炸以后。单纯的数字,对消费者已经无法形成太强的吸引力。这个时候,一些具有新鲜卖点的本本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6.
Flash 5     
著名的网页动画制作软件“FLASH 5”,采用更具弹性的操作界面,新增的Action Script是这次改版的重点,为网页设计者提供了更强大的互动网页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17.
A 5-by-5 element coupled oscillator-based phased arra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sign, fabrication, and test of a 25-element planar coupled oscillator based phased array is described. The array operates at S-band and is shown to produce an agile beam which is steerable via adjustment of the perimeter oscillator tuning biases only. A phase diagnostic system is described which displays the aperture phase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far field measurements of the radiated beam. Measured results are presented both with and without the diagnostic system present. Without the diagnostic system, the beam pointing was achieved by setting the perimeter oscillator biases to be values previously used in the measurements with the diagnostic system present. The far field was then measured without the benefit of a knowledge of the aperture phase distribution. Finally, the results of far field measurements are described in which the beam position was incremented from a position previously measured with the diagnostic system in place to a new position by incrementing the perimeter oscillator biases by a fixed amount.  相似文献   

18.
通用的开关电容电荷泵式电压转换器都能将一个正电压源的电压转换为负电压,或使之增加一倍。但是.某些完全由ECL(射极耦合逻辑)电路组成的设备。只能提供一个负电压,如-5.2V。图1说明如何用一只开关电容转换器来获得一个适宜为ECL-TTL电平转换器和其它电路供电的正电源电压。  相似文献   

19.
2020年5G网络将大规模商用,为更高效部署5G网络,在全面梳理5G网络架构与演进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双模5G基站的原理,并结合外场测试数据,对双模5G基站的测试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后续电信运营商部署5G网络进行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9年是5G商用的元年,5G深入各个垂直行业的应用同人工智能(AI)的典型应用高度重叠。5G网络自身的智能化是5G+AI赋能各行各业应用的基础,同时也是提升网络效率,降低运营运维成本的关键。5G+AI赋能产业的场景和规模正在加速发展,这些不断拓展的新业务需求也对5G网络和AI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阐述了5G网络自身智能化及5G+AI赋能产业所取得的进展,以及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呼吁产学研突破现有的研发共享合作模式,加速解决核心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