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宽带移动应用与移动大数据2013年底,我国4G牌照的发放加快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截至2014年6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数占全球30%,CNNIC统计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为5.27亿,占网民总数的83.4%,占移动用户数的41.8%,我国智能手机网民占手机网民比例达91.1%。据CNNIC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正猛 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稳步推进。据工信部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光纤接入用户数达到5393万户,8M以上的用户占比超过30%;移动宽带(3G、4G)用户占整个移动用户的比例已经达到38.5%(见图1),预计这一数字在今年年底将达到40%。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空前繁荣。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5.27亿。在这些网民中,83.4%选择用手机接入互联网,这一数字首次超过传统PC 80.9%的使用率(见图2)。由此可见,手机作为我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3.
随着4G用户的迅速增长和WIFI的全面覆盖,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网民规模6.49亿,手机网民5.57亿,这意味着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广播电视借助互联网与手机终端,获得新机遇,大量网络广播电视APP应运出现。  相似文献   

4.
移动网络金融现状分析在我国移动互联网呈现飞跃式发展,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66%已经超越美国和英国。数据显示,全国所有城市均已实现了3G的基本覆盖,新增3G移动电话用户1.69亿户,总规模突破4亿户。伴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价格与使用资费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4G网络的起步,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极大改变了用户对移动终端使用习惯。  相似文献   

5.
据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报告,目前我国3G用户数已经超过3.2亿户。随着2014年4655作的正式启动,预测2015年3G/4G用户总量将超过4.5亿户、2020年达到12亿户。伴随3G/4G用户的规模发展,移动互联网特别是高带宽下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移动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终端(包括PAD和手机)已经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标准配置,安装在智能终端上的众多应用(APP)无不例外地部署在“云端”。本文通过对虚拟化技术的介绍,重点对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引入虚拟化技术并支撑相关的技术/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6.
魏慧 《通信世界》2014,(26):32-32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和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丰富多彩的个人应用已经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  相似文献   

7.
据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报告,目前我国3G用户数已经超过3.2亿户。随着2014年4G工作的正式启动,预测2015年3G/4G用户总量将超过4.5亿户、2020年达到12亿户~([1])。伴随3G/4G用户的规模发展,移动互联网特别是高带宽下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移动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终端(包括PAD和手机)已经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标准配置,安装在智能终端上的众多应用(APP)无不例外地部署在"云端"。本文通过对虚拟化技术的介绍,重点对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电信运营商引入虚拟化技术提出建议,以支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8.
《电信技术》2011,(4):44-47
相关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网互联网上网人数达4.57亿,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业内专家预测每我国3G用户渗透率今年将达到10%,手机终端逐渐智能化和手机操作系统逐渐开放化将促进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一直以来,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问题都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而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也是移动互联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改变生活.智能终端和4G网络的出现,使得移动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在介绍移动互联网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从用户规模、终端设备、应用程序以及市场规模等方面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对移动互联网在4G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IPv6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是国内4G手机的起步之年,从4G用户数量、4G手机上市新产品数量和出货量上来看,都有突破性的发展。4G的快速发展与其技术优势、市场需求环境有密切的关系。4G手机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产业链的升级,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预计该市场将进一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蓬勃发展 近年来,智能终端迅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已经突破5.7亿户,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2亿部,手机已成为最主要的上网终端。APP逐渐成为主流模式,截至2014年年初,我国的第三方应用商店规模已经接近400万,累计下载超过3000亿次,应用商店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与此同时,通过技术与业务模式的创新,移动即时消息、移动浏览器、轻应用等信息业务平台加速发展,位置服务、移动支付技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使移动互联网对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中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3G无线业务的逐步开展使得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高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半年内增长了32.1%。甚至有权威人士称,手机网民数量将在3年内超越电脑网民数量。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后,另一个现象也不容忽视,在中国移动2009年组织开展的SP自查自纠的网络内容整顿活动中,仅屏蔽涉嫌低俗内容的手机上网(WAP)业务就有340多个,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由于政府和运营商的合力推动,移动互联网业务日益丰富,据CNNIC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55亿,占网民总数的45.9%,半年内增长32.1%。市场发展情况表明,语音业务目趋饱和,移动数据业务则持续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因此,未来竞争将是得移动数据业务者得3G业务的天下。  相似文献   

14.
徐梦愚 《通讯世界》2017,(5):100-101
同移动网络从1983年的1G模拟蜂窝网络开始,在1991年过渡到2G数字网络,2001年过渡到3G高速IP数据网络,2009年过渡到4G全IP数据网络.GSA(The Global mobile Suppliers Association)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在111个国家中,LTE业务已被318家运营商推出;截至2014年3月底的数据显示,全世界的LTE用户数达到了2.454亿[2].在移动终端高度智能化、无线移动网络广泛部署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网络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也成为了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3].研究报告显示,2014世界范围内有39%的移动连接使用的是3G或4G网络.  相似文献   

15.
日前,2013互联网大会在京召开。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发展是此次大会的热门话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2.14亿部,同比增长120%。网民规模达到了5.5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4.64亿,占比超过80%。大会期间,移动互联网企业强调,相比传统PC领域,手机网民更看重用户体验的提升。事实上,移动终端已经超过以前的广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宽带和移动快速发展 目前网民已经达到了6.3个亿.手机网民达到了5.27个亿.占整个网民的比例达到了83.4%。手机的不同应用增长迅速,手机网络视频增长率达到了19.1%,手机网络游戏增长了16.9%.更快的是手机网络购物(42.0%)、手机网上支付(63.4%)、手机网上银行(56.4%)、手机旅行预订(65.4%),等等。  相似文献   

17.
正1前言在拥挤的地铁上乘客各自低头看手机刷屏已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人们读新闻、逛淘宝、打出租、看微博、聊微信,宣告着移动互联的时代已来临。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38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67.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手机保持着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  相似文献   

18.
李璐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12,(29):23-23
业界预测,2012年多模双待LTE手机具备商用能力,2013年后多模单待LTE手机将可商用。 对于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业界已有目共睹,终端作为抢占移动互联网发展先机的重要入口,是加速4G时代来临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下一代智能终端的发展,终端企业认为,这其中将包含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包括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语音、4G的网络制式、HTML5、22纳米级工艺的芯片、基于x86结构的处理芯片、多核处理器、裸眼3D显示屏、IPV6网络传输协议、云端服务以及相关电子商务、手机支付应用等等。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中国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产业基础。设备制造、网络运营、终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系统、芯片、软件等基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2011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超过1.1亿户,超过2010年一年的总量。同时,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成熟,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12年7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10.62亿,其中3G用户达到1.84亿用户,消费者已形成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上网的习惯,手机超过其他终端成为第一大上网方式。j  相似文献   

20.
《信息通信技术》2009,3(4):83-83
<正>当前,以移动化、宽带化、IP化为特征的通信业务发展强劲,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加速融合,使移动互联网应用成为我国运营商开启3G时代、发展新型服务的最重要着力点。移动互联网融合了当今世界上所有发展最快、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其热门业务包括移动社交、手机电视、手机搜索、移动支付、手机内容共享服务等。建设支撑应用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最核心的是打造性能卓越的数据中心,满足各种丰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形态以及上亿级用户数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