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国医学讲究食物的“四气”、“五味”,即食物的“性味”。在日常生活中,了解食物的“四气”、“五味”,合理选配食物,既能防病治病,起保健作用,又能促进食欲,增加营养,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食物的“四气”是指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叫四性)。四性又可分为两类,即寒凉类和温热类,凉仅次于寒,温仅次于热。寒凉类的食物有大米、小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医学认为粮食食物同药物一样,都有四性五味之特性。四性,即温、热、寒、凉四种属性;五味,则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四性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而介于寒热之间者则为平性。寒、热、温、凉四性,是与疾病寒、热相对。常见食物中,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食物次之,而寒凉性食物则较少。温热食物多有温经、散寒、助阳、补虚、活血、通络等食疗作用,适合寒证、平素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祖国医学讲究食物的性味,其实,食药同源,许多食物本身就属于传统的中药。因此,两者都讲究才有利于祛病保健。中医根据食物的性质将其分为寒、热、温、凉、平,然后再根据人的体质和疾病的偏寒、偏热等情况,安排合理的饮食。这样,既可防  相似文献   

4.
“药食同源”与食物“四性” 中国传统医学最重要的一项主张就是“药食同源”,认为有些药就是食物,而基本上食物都具药性和药用价值,通过“食补”、”食疗”治疗某些疾病.比吃药好得多。由此,也将中医理论中药物具有“四性”、“五味”的观点引入到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认为食物同样具有“四性“、“五味”.每一种食物性味的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就不同。因此.人们有必要了解不同食物的性味,以便“辨证“饮食,才能够适当搭配,  相似文献   

5.
聂勇  越人 《烹调知识》2007,(10):54-54
一、博食博食就是对一切食物原料和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的食物都要品尝食用而不要有所偏嗜。现代营养学要求人们博取食物,混合饮食,营养互补。我国医药学家就认为,食物有湿、热、寒、凉、平、咸、酸、苦、甘、辛以及补、泻等性味之分。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食物也具有美容作用。这是因为,食物也和药性一样,具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即食性同药性。所以,根据人体机能状态的不同,正确地运用食物的四气和五味,可以达到补充气血津液,协调阴阳平衡,使皮肤红润光泽而富于弹性,这就是我们提倡的自然美容法。  相似文献   

7.
如何运用中西药物治疗各种皮肤病是众人知晓了。但是,除了药物之外,皮肤的健美更多地取决于食物。中医认为“医食同源”、“药食同用”,食物应用得当,也可起到治疗即药膳的作用。食物之所以有美容作用,是由于食物也和药性一样,具有寒、热、温、凉(平)四气(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即食性同药性。所以,根  相似文献   

8.
饮食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与健康一直是人们永恒的话题。我国在三千多年前,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年代开始就有了关于饮食的论述,如在我国最古老的古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饮食和养生的记载,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等记载和《内经·灵枢篇》以来关于各种食物分为“温、凉、寒、热”四性和“酸、辛、苦、咸、甘”五味和各种食物的归经、主治的论述。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饮食作为一种科学文化,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但是怎样吃得更科学且更有益于健康呢?众所周知,食物是人类的营养源泉,人类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维生素、…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祖国医学讲究食物的性味。其实,医食同源,药食同行,两者都讲究才有利于祛病健身。中医根据食物的性质,将其分为寒、热、湿、凉、平;根据食物的滋味,又将其分为甘、酸、苦、辛、咸五味。然后再根据人的体质和疾病的性质,来合理地安排饮食。这样,既可防病治病起保健作用,又能增加营养,促进食欲,不失为养身之妙法。常见食物的性质及功能: 温补类:牛肉、羊肉、狗肉、鸡  相似文献   

10.
杂食颐天年     
正所谓杂食,就是对一切食物原料以及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都去品尝食用,而不要有所偏嗜。现代营养学要求人们博取食物,混合饮食,营养互补。食物有湿、热、寒、凉、平、咸、酸、苦、甘、辛以及补、泻(散解)等气(性)味之分。如果生活中长期对食物原料有所偏嗜,就会使人体的营养失去平衡,导致疾病的产生。因而只有丰富多彩的膳食,才有可能从各种食物中获得足够的各种养分,以满足人们机体的多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它是中药学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是中医用来解释、归纳中药的作用和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根据之一。同时,食物的五味也是解释、归纳食物效用和食疗方选用的重要依据。中药学重要著作《本草备要》说:"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缓,辛者能散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有收、降、补、散、软的药理效用,食物的五味亦具有同样的功效。了解不同食物所具有的性味,有助于正确地选用食疗方中的食物,以取得预期的  相似文献   

12.
中医食疗理论把食物的味分为五类,即甜、酸、苦、辣、咸,五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这是世界上一种特有的食疗理论。通过长期的食疗实践,中医学者们认识到,具有特殊味道的食物与药物一样,对某一内脏有亲和性,由此产生了五味各入一脏的理论。据《宣明五气篇》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甜入脾,是为五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满足人类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维持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合理膳食可以强健机体体魄、抵御疾病,反之则会影响机体健康。正是因为食物具有上述特性,才使得膳食护理应运而生,并在中医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医膳食护理的应用方法不同体质患者的中医膳食护理人类的体质可以分为阴、阳、寒、热,食物和药物也具有温、热、寒、凉四种特属性以及辛、甘、酸、苦、  相似文献   

14.
酷暑炎热,人体为了散热会大量出汗,不仅损失不少钾、钠,使人体内蛋白质加速分解,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适症状,如胃口不好、睡眠差等。中医认为,夏日饮食在性味方面应以凉性、平性食物为主;五味方面,多吃酸味、新鲜、滋味好的菜肴来补充人体必需营养物质,以防暑降温,增强体质。脆皮黄瓜夏天天气闷热,不论男女老少吃些黄瓜有益无害。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原料:新鲜嫩黄瓜1 000克,生抽200毫升,糖300克,盐20克。制作方法:黄瓜洗净,切去两头,片成两半;去掉瓜籽,切成6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条;装盆内放盐腌  相似文献   

15.
食物(药物)有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升降、沉浮等作用之分。只有充分了解每一种药物原料的归经,掌握人们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指导药膳火锅的正确配制,药膳火锅才能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饮食与人体健康有莫大关系,而中国人一向注重饮食补疗之道。不过,有些人误以为只有秋冬才是进补的季节,其实,只要配以合适的食物及适当的烹调方法,一年四季都是健身进补的时候。但在进补前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体质和需要,选择好适当的食物,才能事半功倍。那么春天来了,人们究竟吃什么才好呢?诚然,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中医认为,春属木应干肝,人体阳气升发,肝脏得以疏泻。因此,我们首先就要贯彻《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也就是说,在饮食方面宜适当多吃一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并且在饮食上我们还得注意:宜多甘甜而少食酸,以养脾气。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  相似文献   

17.
正中医自古便有"药食同源"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有些食物同样也是药物,二者之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划分。在古代许多医学家就已经将中药的"四性"、"五味"这一理论运用到食物当中,并且认为每一种食物也同样具有"四性"、"五味"。在《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就曾经提到过"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  相似文献   

18.
早在2000多年前,《皇帝内经》中就特别提出"五味"合理搭配的重要性,称"谨和五味,古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5种不同的味道。辛味是指具有辛辣味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中医理论认为,辛入肺,辛味食物具有祛风散寒、解表之痛、行气行血的功效。如生姜、葱白等,  相似文献   

19.
八汤清暑热     
夏天来了,阳光猛烈,气温升高,人们常常会感到炎热难当,动辄汗水淋漓,口渴心烦.倘若再赶上时雨时晴、时热时凉的天气,人们就很容易会生病。这时候,人们如果正气素亏、耗伤津气的话,则暑热之邪便会乘虚而入,即见发热、烦渴、多汗,又因人们在酷夏喜好凉饮,从而使暑湿之邪易为寒邪所遇,形成暑湿兼寒之症。 因此,夏令饮食应以苦寒、清淡为原则,多吃宫有营养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切忌过饱过饥,更不要过食肥腻、辛辣、燥热等助阳生火生湿的东西,包括烟酒在内。若在发热期间,就吃点儿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多喝点儿水,多吃新鲜的水…  相似文献   

20.
正药膳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宝藏,其结合了饮食文化和中医文化,是医学与烹调智慧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连接古代先贤智慧与普通百姓生活的桥梁。我国素有"药食同源"之说。传统中医学认为,药物与食物一样,具有五谷般之"五色"、酸苦甘辛咸之"五味"、寒热温凉之"四气",并据其特质总结归纳出药物的归经与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