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阳磊  徐颖 《风景园林》2011,(Z2):96-103
重庆园博园是2011年在重庆召开的世界园林博览的一个盛会,展示的是世界各地具有特色和有代表性的园林及风景景观.其中巴渝园是展示重庆地区庭院景观、传统建筑特点的窗口,打造的是“园中隐院,院融景园”的空间格局.通过巴渝建筑特色的展示,其目的在于提升和传承巴渝地区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人民展示巴渝传统特色之美,并将传统文化融于特...  相似文献   

2.
清代伊斯兰教寺庙园林——阆中巴巴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燕 《四川建筑》2011,31(2):32-34
巴巴寺是阆中现存唯一的伊斯兰教寺庙园林,不仅富有浓厚的伊斯兰色彩,更以其清幽秀雅的园林景致,精工富丽的建筑艺术,全国罕见的砖雕、木雕技艺而著称。详述了巴巴寺的历史沿革,并对其园林艺术、建筑艺术等作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3.
古代巴渝地区开展过诸多园林营建活动,其发展过 程不仅因应地域自然环境,还映射着各历史演进阶段的人文情 境,是地域重要的遗产资源。然而,除现有遗存外,散见于方 志文献中的巴渝园林信息缺乏系统性整理。综合文献稽考、田 野考察与空间图示方法,对巴渝地区园林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 理,划为萌芽起步(先秦秦汉)、缓慢发展(魏晋南北朝)、多元 积累(隋唐)、兴盛而衰(宋元)、融会新盛(明清)5个阶段,分 析了各阶段园林的类型、分布,探讨了其风格流变及原因,以 期形成整体认知,为深入理解巴渝古代园林赓续本相与深化推 动地域园林遗产整体保护提供基础参照。  相似文献   

4.
北京园林博览会北京展园的园林古建设计立足于清代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展示传统建筑形式、工艺、构造特点,让大众了解清代古建的风采。北京园林博览会北京展园以小见大,浓缩了北方古典园林的古建要素。  相似文献   

5.
王亚南 《中国园林》1993,9(1):11-12,31
在中国风景名胜园林范畴中,中国传统建筑与大自然的造化(即山水自然形胜)是互相依存、制约、映衬,美化的。这风景美学中的普遍“定律”在镇江这“城市山林”的景观里却有其独特的体现。镇江园林各景区景点大多位于单丘孤峰之上,这宁镇山脉余脉上的丘陵单个山体,其高程均偏低、面积均偏小,尽管都是真山真水,但各景区要真正达到真山真水的壮丽景像、宏恢气势、博大意境,必须克服自然地理形势的局限。但改造自然形胜又谈何容易,然而,营造镇江园林景观的历代名师巧匠却用了众多的独特建筑艺术手法达到了这个目的。历来,“深山藏古寺”,但金山却反过来,是把山藏到了寺中,俗称“寺裹山”,能一寺藏去一山的神州园林孤例,就是用建筑来改变造化,用人工来美化自然,这绝不是一角一隅一楹的普通藏拙手法,而是“巨型”建筑学藏拙的大手笔。  相似文献   

6.
巴渝寺庙园林有着浓郁的地域性特征.根据巴渝地区现存的寺庙园林,通过收集现存寺庙的资料,从选址、建筑和造景处理手法方面入手,提出其“因形就势”的寺庙园林选址、“自然为法”的空间布局、质朴简洁的园林建筑形态、疏朗自然的园林造景特色.总结了“巧于因借,古拙清旷”的造园风格,为完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体系,发掘地域性园林的造园内涵和对建设当代巴渝地区园林景观,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杭州与天台同处我国江南地区,风光旖旎,山水灵秀.杭州天竺三寺与天台方广三寺均属山地寺庙园林,并都有上、中、下三寺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寺院选址环境、空间营造、建筑布局、水体景观、古树保护等方面,探析山地寺庙园林造园特色,以期为同类山地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京)园林博览会北京展园可谓以小见大,设计浓缩了北方古典园林主要的古建要素。园林立足于通过传统建筑形式、工艺、构造特点展示,介绍清代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让大众了解清代古建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杭州与天台同处我国江南地区,风光旖旎,山水灵秀。杭州天竺三寺与天台方广三寺均属山地寺庙园林,并都有上、中、下三寺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寺院选址环境、空间营造、建筑布局、水体景观、古树保护等方面,探析山地寺庙园林造园特色,以期为同类山地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学术转型视角下传统佛寺园林国内 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寺园林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20世纪以来传统佛寺园林研究适逢当时学术转型及其史学流变思潮,相关态势与其时学科分化及研究方法之转变并行不悖,值得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发展脉络。从20世纪初至今的时间分期入手梳理佛寺园林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发现:70年代末以前寺园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尚有佛教园林研究专门化倾向,主要领域集中于建筑史学和造园学;70年代末至今的佛寺园林研究主要呈现佛道一体的园林叙述语境,但仍有学者以佛教为叙述逻辑进行园林研究且数量逐渐增多,该阶段研究内容与方法更为多元,为未来宗教主导下的寺园专门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意欲从学术与史学流变角度寻找佛寺园林的研究脉络、发展路径与热点方向,对寺园研究成果、经验进行一定的评析与体认,以期理清研究思路,不足之处请诸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1.
陈蔚  张曦 《室内设计》2014,(6):64-69
藏传佛教建筑以寺院著称,寺院多 维地反映着藏族的文化和历史。各个藏区的 藏传佛教寺院都有其固有的特色,四川康巴 藏区寺院建筑在其平面布局、空间形态、单 体造型、建造技术以及色彩装饰等方面就 有独到之处。这一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或多或少的体现了汉地传统建筑风格。文章 从惠远寺着手探讨如何将汉传佛教寺院建 造风格与技术应用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中, 以期对研究整个康巴藏区建筑物质形态提 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海  杨凡  包志毅 《华中建筑》2009,27(7):162-165
从研究寺庙园林的空间特征入手,以普陀山双泉禅院为实例,论述禅宗佛学思想及禅宗美学在园林中的应用,重点分析寺庙园林中所蕴含的《华严宗》哲学内涵。对比中日寺庙园林的特点与成就,指出中国寺庙园林中存在只注重肃穆庄严的形的塑造而缺乏对自然风华的意的领悟的不足,提出结合日式禅宗庭园的艺术特征,营造蕴含禅意之德、浓缩自然之美的寺庙园林,为人们创造出一处参禅悟道,清淡恬静的“净土”。  相似文献   

13.
魏真  朱钟炎 《城市建筑》2014,(26):138-138
豫园是明清园林的典范,其造园艺术妙不可言。本文从建筑布局、结构构架、空间序列、植物配置角度,重新审视了一代名园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位于宁寿宫花园东南隅的抑斋是清乾隆时期帝王书斋庭院的典范之一。为解析书斋庭院在皇家园林中的文化内涵,以抑斋为对象,与花园内其它院落空间进行对比,拟对其院落选址、建筑命意、建筑布局、空间组织、植物种植、山石堆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寻出乾隆营造抑斋时所运用的造园手法,及造园手法背后的指导思想,并分析出书斋庭院作为乾隆的思想象征而成为园林空间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进而为今后研究帝王书斋庭院提供一种新的剖析思路,并对今后帝王修身治世的思想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庄少庞 《华中建筑》2012,(10):10-13
结合庭园的空间环境营造是莫伯治建筑创作的重要特征。关于莫伯治早期建筑实践的评析多侧重于地方特色,而对其现代性特质讨论较少,从平面格局、比例尺度和空间组合三个方面对庭园空间的分析有助于深入认识其早期建筑实践及其对后续创作的影响,对理解其创作思想与方法的现代性特质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日本庭园广岛园的布局情况,在追述日本造园历史的基础上指出该庭园的风格为回游式池泉庭园,并从中轴线、遣水置石、建筑小品与植物配置等方面对其造园构景进行了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7.
尚书静  孟祥彬 《中国园林》2007,23(12):75-79
彩画是中国园林建筑的重要装饰艺术之一,其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以园林建筑彩画为研究对象,从彩画的基本特征入手,对彩画的沿革、分类及其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彩画在园林建筑上取得的艺术成就加以研究分析,从构图、图案、色彩、主题、施工方法等不同角度探究了彩画在园林建筑中的创新与发展。目的在于引起读者对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彩画的重视,以此创造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体现民族传统的园林建筑彩画艺术。  相似文献   

18.
符号理论在中国园林研究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非 《华中建筑》2002,20(3):52-54
该文概括地介绍了索绪尔,皮尔斯,莫里斯等人的符号学理论,以及建筑符号学理论,并对符号学在中国古典园林研究中的应用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朱建宁 《风景园林》2014,(3):107-111
几何学作为经典的思维论证方法,对西方的哲学、科学和文化艺术都具深远影响。由几何学演绎出的“公理化方法”更加强调元素结构和逻辑推理,从而形成西方人注重理性的设计思维和园林风格。研究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例,从建筑与园林的布局、园林要素的形体处理、几何学透视及空间的透视校正等方面,论述了几何学对规则式园林造园法则的具体影响,提出了西方规则式园林中蕴含的理性思想和科学方法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岩地处山林,景色优美、构思巧妙,是明代皇家园林中的精品。分为寺前、道院和祭祀3个功能区,并依据地形地貌可进一步拆分为7组各具特色的景象空间单元。本文在探讨了南岩宫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提炼出各空间单元的特质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组织,总结了这组园林化道宫的造园手法:依据原有地形地貌划分空间,并设置景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逻辑的空间组织,使各具特色的景象单元衔接顺畅;巧于因借并通过传说赋予园林多重内涵,使“意”“境”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