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应溅射制备TiN薄膜的靶中毒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靶动力学和粒子输运导出了靶中毒的判据.建立的靶中毒模型能体现工艺参数对靶中毒的影响,从而对解决薄膜高速生长与组份匹配的矛盾,为设计新型无中毒反应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技术永远领先于市场的通信业,3G谨慎前行的步伐以及纠缠不清的问题,给了后起之秀足够的成长机会,以至于有人开始怀疑,是否还需要3G这样的“过渡者”。7月,“数字之父”尼葛洛庞帝应邀来华,直言中国应直接跳过3G去做4G。目前,中国的3G进程依旧“迷雾重重”,纵观全球3G市场,盈利能力同样不容乐观。然而与此同时,WiM8X、Wi—Fi等后来者来势凶猛:全球七大移动运营商于7月初宣布构建4G手机网络标准组织:央视近日报道称,我国的863计划已经着手开发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3.
4G     
《移动信息》2013,(10):13-13
4G已不遥远,年底前发放牌照 身边总不断有消息说4G网络即将来临,可是谣传不断,准确的消息却很少。M1这次带来的消息应该说是比较靠谱的,在9月24日开幕的2013年北京国际通信展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参观华为展馆时对记者表示,4G牌照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发放。这可是真正的权威人士消息啊。此前有传闻“5.17”电信日当天会发放4G牌照,不过电信日当天证实该消息是谣传。根据中国移动的4G网络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4.
3G     
《现代传输》2006,(1):78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数码》2008,(3):107-107
这是索爱在2008年Mobile World Congress大会上发布的G系列新品,按照产品划分,这个系列的产品主要针对喜欢触摸屏的消费者,操作系统为Symbian UIQ。索爱G700和G900的外形相似,均可以工作在GSM900/1800/1900MHz和LMTS 2100MHz下,并提供一系列相关应用程序,集成媒体播放器、FM收音机和蓝牙。G700和G900的尺寸为106mm×49mm×13mm,重99g,自带160MB内存,  相似文献   

6.
《通信世界》2007,(6B):M0001-M0001
1月末在上海,我国第一个B3G试验网已经进入外场试验阶段,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园区内搭建了试验网上,上海崇明区在利用B3G技术搭建的无线宽带网络上,实现全覆盖并进行了预商用。这一面向未来移动与无线通信发展的863项目——FuTURE计划,为3G未来演进,特别为TD-SCDMA—LTE技术已经做了相当多的技术支持。目前取得的技术成果中有40%可以与TD—SCDMA的技术演进相结合,这将带动TD-SCDMA向B3G/4G演进。大唐移动的技术负责人日前特别提到,利用B3G/4G项目中的TDD技术,两年以后,我国的TD—SCDMA系统就可以实现100Mbit/s的传输。3G还处在向规模化发展的运营阶段,B3G的研究早已开始,并且计划五年后推出相关的产品。我国有关部门也已经在研究4G的频谱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化学反应平衡观点出发,应用平衡常数的统计表达式,说明了阴极“中毒”与阴极发射物质化学反应内能的关系,解释了阴极中毒的实验曲线,进而得到测量反应内能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3G和4G的不同之处,如:网络设施、多址技术、系统参数,安全规定、系统性能、通信格局、服务市场、和安全问题等,经过对比,得出二者问的联系与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丁海煜 《通信世界》2005,(20):27-27,29
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的WCDMA技术已日趋成熟,全球已有不少国家部暑了WCDMA网络。随着我国2008年奥运会的日趋临近,对3G的网络规划技术提出了非常紧迫的要求。由于我国的移动运营商已有庞大的2G/GSM网络,如何在部暑3G网络时,通过2G/3G的无线组网保证2G和3G网络的合理共存,是我国移动运营商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之一。本文就2G/3G组网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无线组网建设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提升TD—SCDMA网络中2G/3G呼叫占比的经验,探讨如何在保障用户感知的情况下,让用户更多的驻留在TD—SCDMA网络,提高TD-SCDMA网络承载能力,缓解GSM网络话务量压力,梳理2G/3G呼叫占比提升的一般方法和流程,为今后的2G/3G呼叫占比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波导G100     
《电子科技》2002,(9):3-3
Bird(波导)最近推出了一款名为G100的手机。它是国内少有备有GPRS功能的手机,但相信是OEM(代工)之作,因为无论外形以至内涵,都跟韩国LG的510W的差不多。与别不同之处,是在外形设计及颜色方面做出改动。此次推出的是白色及黑色两款,机身前面有镜面,女士们化妆时大可用它来当镜子用,既美观又实用。G100备有重量、面积等单位对换功能,可以设定不同的背景图案,亦可以自设十组声控拨号。本身有二十种铃声选择,亦可以再自设三种铃声。此外,还有一些实用而又必备的功能,如世界时间、计算机、闹钟、日历等。制式:GSM900/1…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下一代网络技术和设备的逐渐成熟,3G网络建设正成为热点,但是GSM网络在中国已经发展多年,当前GSM网络的建设已经相当成熟。具有良好的覆盖性和稳定性。同时,中国移动电话的渗透率还相当低。仅25%左右。随着经济日益发展,新增移动用户还将继续发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语音业务仍将是移动网络的主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3.
秦京 《通信世界》2006,(10B):28-28
诺基亚认为,为了同时改造原有网络并且兼顾未来3G的发展方向,需要在当前进行网络投资时就进行充分的规划。参照国际与国内主要运营商的发展经验而言,移动软交换与2G/3G共核心网将成为目前GSM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使用移动软交换技术将可以确保网络在相当—段时间内的先进性,而2G与3G的共核心网将帮助运营商实现网络的平滑过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刘鹏 《通信世界》2005,(40):26-26
大家都在谈融合,其实我们国家最大的一个融合就是3G,3G是大家翘首以盼的,但这也是一次考验,考验目前市场上的这些厂商有没有能力在3G市场份额的争夺中脱颖而出。目前,中兴通讯的设备已经遍布全球,GSM设备已经服务于27个国家。这一个礼拜以来,我们设备所覆盖的区域又多了两个国家。去年,中兴通讯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达到30亿元人民币,今年预计将达到4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通信世界》2003,(34):81-81
目前GSM网络拥有大量的用户,网络的发展任务已转变为提高网络利用率,增加用户使用话音业务的时间,以及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高速数据业务,如移动因特网业务。因此,GSM网络运营所面临的任务是快速、经济地建立3G网络,提供多样化的数据服务,但如何使GSM网络运营平稳而又成功地从2G过渡到3G模式,采用何种策略快速、经济地部署和运营3G系统,是当前GSM网络运营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移动信息》2002,(8):15-15
在韩日世界杯期间,韩国消费者已可以使用这些3G手机通过高速网络在经观看世界杯的现场直播,当然,在高速度和大带宽的支持下,除了观看体育比赛外,消费者也可以在线观看电影或进行其他的视频点播和音频点播,  相似文献   

17.
引起浏览器访问网页速度变慢的原因,大家肯定会想到是系统中毒或者是IE.exe程序感染病毒造成的。但是经过笔者认真排查后,结果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不是电脑中毒造成,而是浏览器的插件太多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虽然电信重组和3G牌照仍然没有具体时间表,但在不久的将来,运营商都将成为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全业务运营商,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网络基础上,仔细研究分析网络平滑演进的技术方案和不同网络之间协调发展的策略,未雨绸缪,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等待3G     
今年三月,新一届政府组成后,信息产业部新任部长王旭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3G执照的发放,国内外的设备制造商们无不企盼3G牌照的早日发放能给疲软低迷的通信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虽然目前全球有上百个3G网络正在或将要建设,但远未达到人们当初的预期。不可否认,3G业务在技术上,如终端、传输、速率、覆盖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但这都是网络在建设初期发生的正常现象,2G的GSM、CDMAOne也曾遇到过类似情况,只有当网络大规模运行后,逐步对设备进行调整和改进。因此,技术问题不是制约3G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3G网络建设资…  相似文献   

20.
《电信科学》2005,21(4):87-87
日前,NetTest宣布推出用于3G网络评估、优化、测试、排障的后处理软件——Compass 3G,使用Compass 3G可以快速发现网络问题,找到网络故障点位置,迅速提高3G网络的QoS,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